《短文三篇》教學設計:熱愛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1.42W

 短文三篇

教學目標:

1、理清三篇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旨

2、引導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理解具有哲理的語句

3、體會用形象化語言闡釋抽象道理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蒙田對“熱愛生命”的理解

2、理解帕斯卡爾“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的比喻及對人生的意義

3、理解信條對人生作用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中說過這樣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那麼在法國思想家、散文家蒙田的眼裡,又該如何對待我們僅有一次的生命呢?

二、整體感知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用了對比的手法,表現在哪些方面?

好日子        細細品嚐

壞日子        消磨光陰

哲人          打發 消磨 迴避 無視 苦事 賤物

我            值得稱頌 富有樂趣 自然的厚賜 優越無比

2、對待生命不同的態度會導致什麼樣不同的結果呢?

糊塗的人        一生枯燥無味  躁動不安  將希望寄於來世

聰明的人        享受生活充實

3、聰明人享受生活,其實享受生活也要講究方法,作者在第三段是告訴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去享受生活呢?(讀)

抓緊時間

有效利用時間

只有正確認識生命,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關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享受生活。

誠然,生命是我們的第一要素,但是僅有生命可不可以呢?不行,因為人還必須要有思想,請看帕斯卡爾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1、題目“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告訴我們人具有哪些特點?

能思想   脆弱

這裡用比喻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脆弱。

2、既然人是渺小的,那麼人怎樣可以變得偉大呢?用原文裡的一句話回答(讀第三自然段)

思想形成人的偉大  思想使渺小的人變得高貴和有尊嚴。宇宙的浩大,能毀滅脆弱渺小的人;人卻因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嚴。  

3、為什麼說“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為人及人超出其他萬物的標誌。因為人是高於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著絕對的優勢,它的優勢表現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質,可以通向無限,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嚴,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說:“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我們存在於世界的意義,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這裡作者把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層面,換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即喪失了人之為人的起碼條件。  

但是人在思想的時候會有不同方向,有人通往正道,有人卻走向了歪道,那麼怎樣讓我們的思想走在陽光大道上呢?富爾格姆將會告訴我們做人的第三個要素:講信條。

如果用文章裡的一句話總結文章的內容,應該是哪一句呢?

怎樣生活,怎樣做事,怎樣為人,在幼兒園裡都學過

在幼兒園裡學到過什麼呢?

信條的內容……金規矩、愛和起碼的衛生

為什麼說這些信條能告訴我們怎樣生活怎樣做事怎樣為人?

因為上邊的任何一條可以實踐於非常廣泛的範圍,小到個人,大到國家社會都適用。也就是說個人要講信條,社會、國家在處理關係時也要講信條。

今天我們同三位思想家一起探討了人生的三大要素:生命、思想、信條,希望每一位同學在今後的人生中都能做到熱愛生命,積極思考,堅守信條,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附板書

                                   短文三篇

                                    講信條

                                     人

               

                             熱愛生命      有思想

          

 

曉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