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東陽馬生序》教學方案(蘇教版八年級) 教案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47W

 《送東陽馬生序》教學方案

學段:國中                                            學科:語文

版本:蘇教版八年級下冊                                單元:第五單元              

全文學習目標:

1、能借助註釋、工具書和同伴互助疏通文意。 

2、掌握作者求學的主要經歷,理清行文思路;體會對比手法的運用。

3、整體感知文章基調,揣摩誦讀技巧。

4、結合課文內容,懂得任何成功來之不易,結合課文內容,懂得任何成功來之不易,學習吃苦、勤奮、專心、謙虛的精神。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模組一:課時目標

教學板塊1:明確目標

老師出鏡

同學們,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孟子也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都說明了苦難並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於化苦難為動力,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這節課,我們的主要學習任務是:

PPT1 

學習目標               

1、瞭解作者及時代背景。

2、瞭解贈序的文體特徵。

3、能借助註釋、工具書和同伴互助疏通文意,朗讀時正確把握停頓。 

4、初步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勉勵後生勤奮學習。         

模組二:知識準備

教學板塊2:作者與文體

PPT2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作者。

(作者介紹)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浙江浦江(今浙江省浦江縣)人。元末明初文學家,他的散文清新簡約,行文善於變化,思想也比較深刻。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朱元璋稱他是“開國文臣之首”,與他同時代的人推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宋濂、劉基、高啟合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

宋濂潛心學問多年。明初朱元璋重用他,任命他為江南儒學提舉,做太子的老師,並擔任皇帝的顧問。他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管起草詔書;朝廷的重要文書,也大都由他參與撰寫。年老辭官回鄉,不久因子孫參與亂黨,全家被貶往四川,中途病死於四川奉節。宋濂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學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最高,立意精深,語言生動暢達。《送東陽馬生序》是他散文中影響最大的一篇。

PPT3 

(文體介紹)

本文是作者寫給他的同鄉後生馬君則的一篇文章,節選自《宋學士文集》裡的《朝京稿》。本課節選了序文的前半部分。本文的重點是敘述自己的力學苦學的情況,以激勵對方努力學習為目的。作者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地位和長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說教,而是現身說法,敘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作者對馬生的殷切期望寓於其中。

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於前言後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的”性質不同,始於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於議論性散文。

贈序是古代文體之一,有臨別贈言的性質。 “生”是對晚輩的稱呼,也有親密的意思。

教學板塊3:字詞正音

PPT4 

(正音)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在讀中感悟、品味語言,才能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水平,理解作品內涵。朗讀之前,同學們先自查一下,下面這些字詞的讀音你都準確掌握了嗎?

(現場老師組織消化訂正2張PPT上的注音,時間3分鐘)

叩(  )問   叱咄(    )    容臭(   )   負篋(   )曳屣(   )

皸(  )裂   媵(   )人      餒(  )  衾(    )    燁(  )然 

縕(  )袍   廩稍(     )之供    俟(  )  嗜(   )  硯(    )

叩(kòu)問   叱咄(chìduō)  容臭(xiù)   負篋(qiè)曳屣(xǐ)

皸(jūn)裂   媵(yìng)人    餒(něi)  衾(qīn)    燁(yè)然 

縕(yùn)袍   廩稍(lǐnshāo)之供  俟(sì)  嗜(shì)  硯(yàn)

PPT5 

辨一辨,留心多音字的用法

假        jiǎ,  假扮,  假惺惺, 假借      

jià,  暑假,  假期,   假條      

冠        guàn, 冠軍,  奪冠,   冠名      

guān, 衣冠,  冠冕,   既加冠    

舍        shě,   捨本逐末,捨近求遠,捨得   

shè,  退避三舍,舍利, 同舍生    

臭        xiù,  無色無臭,     右備容臭    

chòu, 臭氣,  臭罵,   臭豆腐    

模組三:疏通文意,疑難解惑

教學板塊4:朗讀課文

好,下面請同學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文章。

(現場老師組織朗讀和評價,時間4分鐘)

名家會怎麼誦讀本文呢?下面請聽錄音,注意正確的停頓方法。

聽錄音。錄音4分鐘。

教學板塊5:自主疏通

聽了錄音,瞭解了名家的讀法,知道了正確的停頓方法。現在,請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上,再借助註釋、工具書和同伴互助進一步疏通文意,時間10分鐘。

(現場老師組織自主疏通文意。時間10分鐘)

教學板塊6:重點檢驗

好,自主疏通課文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

同學們預習中解決了很多問題,剛才的同伴互助又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下面,我們通過一組句子來檢測一下理解的基本情況。

PPT6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無從:沒有辦法。  每:常常,時常。   假借:假,jiǎ,假,借同義。 

(因為)家裡貧窮,沒有辦法買書來看,常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借來後)就用手抄寫,計算著日子(按時)歸還。 

PPT7 

2、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走:跑。   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逾yú,越過、超過。 

抄寫完畢,趕快去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 

PPT8 

3、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嘗:曾經。    趨:快步走,奔赴。    從:向 叩問:請教。

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 

PPT9 

4、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填:充塞,擠滿。   降:和緩。    辭色:語言和臉色。 

前輩道德高、聲望高,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從來沒有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

PPT10 

5、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篋:書箱。    曳屣:拖著鞋子。    曳,拖。    屣,鞋子。

我揹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嚴冬颳著凜冽的寒風,大雪有幾尺深,腳上的面板凍裂了卻不知道。  

PPT11 

6、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僵勁:僵硬。 衾:被子。  擁覆:圍蓋。 和:緩解(過來),暖和(過來)。

到學舍(後),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役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洗腳,用被子(給我)圍蓋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  

PPT12 

7、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寓:寄居。     再:兩次。     食:讀sì,給飯吃。

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裡,每天給我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可以享受。 

PPT13 

8、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

腰:這裡用作動詞,腰裡掛著。    臭,氣味,這裡指香氣。   燁然:光彩照耀的樣子。

腰上掛著白玉環,左邊佩戴著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耀好像神仙。

PPT14 

9、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以:因為。     中:內心。     口體之奉: 指吃的穿的。

因為(我)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PPT15 

10、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

裘:皮衣。   餒:飢餓 。

朝廷天天有米糧供給,父母年年送來冬天的皮袍和夏天的綢衣,再沒有受凍捱餓的憂慮了。

PPT16 

11、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

流輩:同輩。    稱:稱道,讚揚。 

東陽縣的書生馬君則在太學裡讀書已經兩年了,同輩的人都稱讚他的賢能。PPT17 

12、其①將歸見其②親也,餘故道為學之①難以告之②。 

其①:代詞,指馬生。     其②:代詞,作定語,他的。    親:父母。也:句中停頓中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之①:結構助詞,的。   之②:代詞,代馬生。

在他將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時,我特意向他講述(我當年)求學情況的艱難來勉勵他。

通過剛才的翻譯,我們可以總結出翻譯文言要遵循的兩個基本原則:

一是“信、達、雅”原則。所謂“信”,就是要忠於原文,不誤解,不遺漏,不牽強附會,不隨意增刪內容;所謂“達”,就是無語病,做到通順明白,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要求;所謂“雅”,就是譯文的用詞造句要講究文采,做到文筆優美。 

二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翻譯文言文時,從詞語到句子結構,能直接對譯的,就直接翻譯,對號入座,以體現原文的造句特點;直譯有困難的地方,在忠於原文的前提下,對詞語或句子結構進行靈活的翻譯。

教學板塊7:質疑問難

PPT18 

質疑問難

經過剛才的幾個環節,我們可能還有一些疑惑沒有得到解決,現在請提出你發現的疑問,老師將作出補充解釋。

走:註解說是“跑”。那麼古人怎麼說“走”呢?

--古代行走從慢到快大概可這樣表述:步、行、趨(小步快走)、走、驅、奔、狂驅、狂奔。

遊:註解沒解釋,資料上有翻譯成“交遊”的,這個意思現在好像不常用。

--遊是一個多義詞。“游泳”、“遊玩”、 “悠閒”、“交遊” 、“遊學”都是古代常用的意思,而“旅遊”是現代才常用的義項。

食:註解說是“提供伙食”,有的書上又補充說是“同‘飼’,餵養”,這對嗎?

-- 在古文中, “給對方提供吃的”嚴格界定讀“sì”,不管是給人還是給鬼神或動物,所以,解釋為“同飼”不妥,因為現在“飼養”專指對動物。

模組四:方法與練習

教學板塊8:方法與練習

PPT19 

本文要求全文背誦,下面給同學們介紹一種行之有效的背誦方法。

學法介紹①--提綱背誦法

    對於較複雜的古文,背誦前可先列好文章的提綱,理清文章各層次間的邏輯關係,然後再進行背誦。如本文第1段,概括段意後,列提綱如下:1、幼時嗜學;2、加冠後從鄉之先達;3、出外求師艱難;4、小結衣食、生活情況。5、學有所成的原因。據此背誦,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PPT20 

課後作業

1、熟讀課文,嘗試背誦第一段。

2、鞏固文句理解和翻譯。

3、分析第1、2兩段的行文思路,嘗試寫出自己的初步看法。

教師出鏡

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再見。

《送東陽馬生序》教學方案

學段:國中                                            學科:語文

版本:蘇教版八年級下冊                                單元:第五單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初步分析鞏固對文句的理解。 

2、掌握作者求學的主要經歷;體會對比手法的運用及效果。

3、積累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現象。    

教學過程

模組一:課時目標

教學板塊1:明確目標。

教師出鏡

同學們,大家好。上節課,我們藉助註釋、工具書和同伴互助疏通了文意,知道了朗讀時如何正確地根據文意進行停頓,初步理解了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後生勤奮學習的。這節課,我們要用研讀的方法,加深對文句的理解,分析文章的主要藝術手法,並繼續進行文言知識的基本積累。

PPT1 

學習目標

1、通過初步分析鞏固對文句的理解。 

2、掌握作者求學的主要經歷;體會對比手法的運用及效果。

3、積累古今異義和常見虛實詞用法。 

模組二:重點研讀

教學板塊2:翻譯檢查第一段語句理解情況並分析其內容

PPT2

上節課我們有了這樣一個深刻的體會,在還沒有了解句子的意思的時候,正確地給文言文斷句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們有必要首先通過朗誦時節奏感的複習為進一步的學習熱熱身。

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聯絡文意把握正確的停頓。如:

是  可謂善學者也。

蓋餘之勤且艱  若此。

自謂  少時用心於學甚勞。

非  天質之卑,則  心不若餘之專耳。

以是  人多以書假餘。

(現場老師組織學生誦讀課文。時間3分鐘)

PPT3 

為了檢查同學們對文句理解的鞏固情況,下面我們通過幾個句子的翻譯來繼續熱身:

檢查第一段語句翻譯並概括大意。

1、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3、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4、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5、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6、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

(現場學生複習準備翻譯句子。時間3分鐘)

PPT4 

老師也把這幾句話翻譯了一遍,我們再來加深一下印象。

1、天氣很寒冷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 ,也不放鬆抄書。

2、因此人家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因此有機會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

3、我站在他的身邊侍候,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

4、所以我雖然愚鈍,但最終還能夠有所收穫。

5、 到學舍(後),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役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洗腳,用被子(給我)圍蓋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

6、 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之間,毫無羨慕之心。

PPT5 

看來同學們掌握得不錯,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概括出第一小節的內容和用意了。請大家先簡單交流一下。

(現場老師組織學生思考,討論。時間3分鐘)

分析       1、段意

本段講述作者求學之難和條件之苦,提醒我們:條件再苦,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 

PPT6 

分析       2、分層:

第一層:敘述幼時求學的情形。寫出求學的勤和苦。

第二層:敘述成年後求師的情形。寫出求師之難和作者求知的渴望和決心。

第三層:寫從師求教道路的艱辛。

第四層:敘述生活的簡樸,與“同舍生”作比較,說明作者一心向學、不追求 “口體之奉”的情況。

第五層:總括全段,說明學有所成的原因。

教學板塊3:翻譯檢查第二段語句理解情況並分析其內容

PPT7 

在分析第二小節之前,我們還是先來複習幾個句子的翻譯:

1、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2、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

3、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請同學們先稍作準備。時間2分鐘)

1、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任何問題得不到回答,沒有任何要求得不到滿足的。

2、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然後才能看到。

3、(要是)他們學業不精通,德行不成器的,那不是天資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難道是別人的過失嗎?

PPT8 

就在讀者還在感慨著作者成才之路的千辛萬苦時,文章的思路卻已經悄悄指向了現實,多少人有著優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卻不能學有所成。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揭示他們的那種令人遺憾的經歷的:

分析:

1、段意:

今之太學生學習條件優越,說明學有所成的關鍵在於專心。

2、分層:

可分為兩層  --

第一層(第1句):用今之太學生優越的學習條件與作者的艱苦求學作對比。

第二層(第2句):由前面的對比自然推匯出,處在優越條件下而不能業精、德成,只能說明其用心不專。

教學板塊4:探究行文技巧

PPT9 

請同學們再快速閱讀一遍一、二兩段,從兩段內容的關係上來考慮,你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嗎?讀完之後,同桌之間交流3分鐘。

具體說吧,第1、2兩段內容層層相比,通過對比突出了作者的見解。第1段,作者先總地介紹了自己的家庭條件--“家貧”,緊接著分別介紹了自己幼年時和成年後的學習條件。幼時求學時沒有書,而需藉以抄錄(假借於藏書人之家,手自筆錄,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其狀之艱難至極,作者卻因此而得以“遍觀群書”。成年後求師則凸現三種情況:① 叩問之難,要“趨百里外”,要“立侍左右”,“俯身傾耳”,而“遇其叱咄”時,只能“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② 跋涉之艱,要“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冒“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以致於“足膚皸裂而不知”;③食宿之苦,吃的“無鮮肥滋味之享”,穿的則是“縕袍敝衣”。在如此困窘的情況下,作者最終成就一番事業,靠的是勤奮、專心、堅韌。第2段可分為5層,前4層是個並列複句,由四個分句分別說明一種情況,從四個方面來表現諸生的條件優越。①無凍餒之患(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②無奔走之勞(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③有專門老師(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④有豐富藏書(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這四個方面與第1段相對照(四個方面的順序各不一樣,避免了結構上的單調和重複)。第1層先講諸生的住、食、穿的條件都十分優越,例如吃的方面,“廩稍之共”與“日再食(每天只吃兩頓),無鮮肥滋味之享”對比;穿的方面,“葛裘之遺”與“縕袍敝衣”對比。繼而講學習環境也好。第2層說讀書方面,“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與“(為求學)行深山巨谷”對比;第3層說老師方面,“有司業,博士為之師” 而且“未有問而不告”與“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而且“未嘗稍降辭色”對比;第4層說書本方面,“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與“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對比。這樣,諸生的經歷和作者的求學經歷形成鮮明的對比,第5層從鮮明的對比之中自然便得出了結論:在艱難困苦中,尚能業有所精,德有所成,而處於如此優越條件下如不能有所成,那就不是天質低下的問題,而是用心不專的問題了。這就是通過今昔對比揭示出的道理。 

探究行文技巧

第1、2兩段內容層層相比,通過對比突出了作者的見解。第1段凸現三種情況:① 叩問之難;② 跋涉之艱;③食宿之苦。第2段從四個方面來表現諸生的條件優越。①無凍餒之患;②無奔走之勞;③有專門老師;④有豐富藏書。諸生和作者的求學經歷形成鮮明的對比,從鮮明的對比之中自然便得出了結論:在艱難困苦中,尚能業有所精,德有所成,而處於如此優越條件下如不能有所成,那就不是天質低下的問題,而是用心不專的問題了。這就是通過今昔對比揭示出的道理。 

PPT10 

1.衣食

2.行

3.師

4.書

5.結論

PPT11 

通過這樣的對比,作者已經在向馬生宣示一種道理了,請用你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作者講的是一種怎樣的道理。

作者通過對比,想說明什麼道理?

通過對比,作者說明了學習條件的好壞,對學習效果沒有決定性的影響。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學者的態度:要“勤且艱”,要勤奮,要捨得吃苦,要有恆心。

教學板塊5:聯絡實際找差距

下面我們通過填寫一張表格,來找找我們古人的差距。

PPT12    賽一賽

宋   濂 馬   生 我

書的來源 向別人借,

還要自己動

手抄寫 凡是應該有

的書都集中

在這裡

師生態度

生活情況

學習條件

………  

比賽結果

(現場老師組織完成填表及交流。時間5分鐘)

教學板塊6:翻譯檢查第三段語句理解情況並分析其內容

PPT13 

檢查第三段語句翻譯並概括大意。

1、餘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餘。

我去官後進京朝見皇帝,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

2、撰長書 以為贄,辭甚暢達。

寫一篇長信作為表示敬意的禮物,言辭很流暢通達。

PPT14 

分析:

1、段意:點明這篇贈序的寫作背景和意圖。

2、分層:分兩層--

第一層(第1-3句):介紹馬生的為人。

第二層(第4句):說明贈言的緣由,點明全文的主旨,進一步勉勵馬生更加刻苦學習。

模組三:文言知識積累

教學板塊7:古今異義

PPT15 

古今異義是文言文實詞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現象,由於現代漢語的思維定勢,我們常常在閱讀文言文時以現代漢語中的語義來判斷文言文中某個詞語的意思,忽略了古今異義的現象,以至於在閱讀時常常理解偏差甚至有很大錯誤。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之間是有傳承關係的,詞義沒有發生變化和詞義已經不存在的詞語,通常不會有什麼問題,同學們常常會發生望文生義錯誤的是古今異義詞。這類詞形式上雖然是一樣,但是意義產生了變化。

古今異義詞積累:

1.臭--  古:氣味;              今:難聞的氣味。

2.博士--古:官名,國子監的老師;今:一種學位名稱。

3.再--  古:兩次;              今:又一次。

4.湯--  古:熱水;              今:食物煮熟後的汁水。

教學板塊8:文言虛詞

PPT16 

文言虛詞是指那些詞彙意義比較抽象,基本不能明確地表示意義,而只能組織實詞完成句子結構的詞。它是構成文言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學習文言虛詞主要應該通過一定量的文章的學習而加以瞭解,不能簡單化地用識記的方法死記硬背。

文言虛詞積累:

以--  

(1)無從致書以觀                (表目的,來)

(2)計日以還                    (表修飾,不譯)

(3)以a是人多以b 書假餘       (a.因為,介詞;   b . 把,介詞)

(4)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    (因為,連詞)

(5)以衾擁覆                    (介詞,用)

之--

(1)弗之怠                      (代讀書抄書之事)

(2)走送之                      (代書)

(3)益慕聖賢之道                (助詞,的)

(4)當餘之從師也                (結構助詞,不譯)

教學板塊9:文言實詞

PPT17 

文言實詞是構成文言文的主體,是理解文段的關鍵,與文言虛詞相比,它數量多,表意性強,一詞多義,變化性大。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並積累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文言實詞積累:

和--久而乃和:               和,緩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             和,謙和。      

至--色愈恭,禮愈至:         至,周到。      

至舍,四支僵經不能動:   至,到達。      

患--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患,擔憂。      

無凍餒之患:             患,憂患。      

模組四:方法與練習

教學板塊10:方法與練習

PPT18  今天給同學們介紹另外一種背誦方法。

學法介紹② --對比背誦法

有些古文運用了對比手法,這可用對比方法背誦。如本文1、2段,作者就用了對比手法,把我求學的艱難與太學生的優越進行對比。因此可以邊對比邊背誦。很顯然,用對比法,比較容易背下這段。

PPT19 

課後作業

1、熟讀課文,嘗試背誦第二段。

2、理清全文感情脈絡,嘗試寫出自己的初步看法。

3、蒐集古代勤學苦讀的事例、名句。

教師出鏡

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再見。

送優質教學資源下鄉工程

《送東陽馬生序》教學方案

學段:國中                                            學科:語文

版本:蘇教版八年級下冊                                單元:第五單元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 積累通假字和文言特殊句式。 

2、 整體把握文章感情脈絡,揣摩本文的誦讀要領。

3、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任何成功來之不易,學習吃苦、勤奮、專心、謙虛的精神。 

4、 拓展訓練,加深文章理解。

教學過程

模組一:課時目標

教學板塊1:明確目標

教師出鏡

同學們,大家好。上節課的分析,對比手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這種方法來說理能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但作者又不是以理壓人,他所取得的叫人心服口服的效果,除了講究說理技巧之外,更主要的靠的是親切溫馨的真情流露。今天,我們在繼續積累文言知識的同時,就要在充分理解作者感情的基礎上,把課文朗誦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PPT1 

學習目標

1、 積累通假字和文言特殊句式。                                    

2、 整體把握文章感情脈絡,揣摩本文的誦讀要領。                    

3、 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任何成功來之不易,學習吃苦、勤奮、專心、謙虛的精神。                                                              

4、 拓展訓練,加深文章理解。                                      

模組二:文言知識積累

教學板塊2:通假字積累

PPT2 

文言文知識的積累要依據一定的原則。比如文言文的翻譯,我們遵循“信、達、雅”的原則,而文言中的特殊現象,有兩種典型情況是應該高度重視的。一是特殊的用詞方法,例如通假字和詞類活用,二是特殊的句式。要想學好文言文,大量的積累不可或缺,而對特殊現象的理解記憶也非常重要。

通假字      

支  --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

被  --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穿著。

教學板塊3:文言句式積累

PPT3 

現代漢語的一般語序為動詞在前,賓語在後,古漢語則有賓語前置現象。賓語前置現象有多種形式,今天我們來掌握其中一種: 

體會“弗之怠”的賓語前置特點 

弗:副詞,不。之:代詞,指學習。“弗之怠”即弗怠之,否定句式代詞賓語前置句。全句可譯為:不敢放鬆學習。 同類的句子如:   

1、時人莫之許也。           《諸葛亮傳》        

2、而良人未之知也。         《齊人有一妻一妾》  

3、忌不自信。               《鄒忌諷齊王納諫》  

4、古之人不餘欺也!         《石鐘山記》        

5、三歲貫汝,莫我肯顧。     《詩經碩鼠》      

模組三:體悟感情,探究精神

教學板塊4:把握感情脈絡,學習勤奮、專心的精神

PPT4 

大家說的都很好,做得也很好。“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騏驥一躍,不能千里;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只要我們在學習生活中發揚那種持之以恆、頑強拼搏的精神,相信終有一天“鐵杵也磨成針”。

作 者 過 去 求 學 的 艱 難 

           ╱      ↓           ↓          ╲       

  無書之難  無師之難  受凍之苦   生活之苦 

  書集於此  司博為師  裘葛之遺   廩稍之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諸 生 現 今 太 學 的 幸 福 

教學板塊5:探究精神

PPT5 

讀了《送東陽馬生序》,聯絡一下生活實際,你有了一些什麼想法或者疑惑?提出來,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文中的“太學生”是不是與現在的我們有很多的相似?從小出生在父母的呵護中,是掌中寶,像溫室花,從不為衣、食、住、行操心。照理來說我們比宋濂幸運得多了,我們更應該好好讀書,有遠大的抱負,但像宋濂一樣立志幹一番事業而又能頑強拼搏的人又有多少呢?

PPT6 

宋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一言,身為當代的中學生,你如何看待這種從師尊師的方式?

這是中國舊式教育中最普遍的現象。這裡包含著尊師重教的積極因素,但也顯得過於迂腐。學生完全可以與老師平等交流,各述己見,甚至可以展開激烈的討論,因為沒有聖人,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PPT7 

宋濂一心向學,不辭勞苦,那麼是什麼力量推動他的呢?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作者一心向學,不辭勞苦,那麼是什麼力量推動了他呢? 

生:想當官?想賺錢?“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為了自己的將來? 

師:幾位同學說的很實在。但是如果這樣的話,選這篇文章還有什麼意義呢?難道國家倡導我們:你讀書吧,讀書就可以當大官、賺大錢、你就可以在眾人面前炫耀自己? 

生:不是。 

師:既然這樣,那麼大家再想一想。盡力從更深的一層意義去理解。 

生:一個沒有知識的人是一個可憐蟲,作者努力學習是為了豐富自己。 

師:很好,意思比剛才要深入一些。請其他同學繼續思考。 

生:知識就是力量。 

生:作者是苦中作樂,我有時也這樣。比如:我遇到不會的題,就不吃飯,直到做出來為止,那時,我會樂的一蹦三尺高。 

師:你的學習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生:我們學過周國平的《人的高貴在於靈魂》,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人的內在精神追求甚於物質上的滿足。作者便是這樣。 

師:(鼓掌)說的很精彩,而且能學為所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要我們保持著一種純正的追求,就可以領略到做學問的趣味,生活才更具價值。 

周國平《人的高貴在於靈魂》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人的內在精神追求甚於物質上的滿足。作者便是這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要我們保持著一種純正的追求,就可以領略到學問的趣味,生活才更具價值。       

模組四:揣摩本文的誦讀要領

教學板塊6:誦讀要領

PPT8 

誦讀技巧點撥

作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人,卻沒有擺出名人的架式進行說教,而是真摯誠懇,循循善誘。在這篇文章中,宋濂述說了自己的求學經歷以勉勵東陽馬生。他幼時家貧,求學十分艱苦,述說時心情很沉重。現在很有成就,述說時態度很誠懇,誦讀時應該注意語速不要太急,聲調不宜太高,以便有回味的餘地。文章的最後一段讚揚馬生,語調則可以揚起,以體現作者的一番美意。同時,文章層次感很強,且多短句,誦讀時應該注意停頓。

現在,我們可以嘗試用這一原則來指導這篇文章的朗讀,給大家3分鐘的時間,把課文認真朗讀一遍。(現場組織)

模組五:拓展訓練

教學板塊7:比較閱讀

PPT9 

比較閱讀

文言學習,不能侷限於課本上的幾篇文章,課內精讀還要有機輻射課外,但隨著課改的深入,文言的能力訓練要求逐漸提高,正經歷著“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養立意”的轉變。所以,除了在老師的引導下,立足課本,以基本積累構建起古今漢語之間的橋樑,搭起文言知識框架,增強學好文言的信心,爭取事半功倍之外,還要重視課外文段的補充閱讀。

通過學習《送東陽馬生序》,我們懂得了讀書應該勤奮、專一,《 黃生借書說》也向我們傳達了讀書“借讀”的特殊道理。請藉助註釋,認真閱讀下文,完成後面的問題。

非夫人 那人  之物而強 勉強   假 通“借” 焉,必慮 擔心  人逼取,而惴惴 心中不安的樣子 焉摩玩 玩弄,這裡指讀書 之不 已 停止,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若 業已經為吾所有,必高束 掛 焉,庋藏 guǐ,收藏 焉,曰“姑俟 姑且等 異日 以後 觀 看 ”云爾。

  1、用自己的話概述文中對讀書的看法。                   

  2、請在文中找出跟“不敢稍逾約”的借書心情類似的句子。 

PPT10 

通過這樣的對比,作者已經在向馬生傳達一種道理了,請用你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作者講的是一怎樣的道理。

參考答案

(1)只有借來的書才能讀好。                             

(2)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

吾不得而見之矣” 。                                          

教學板塊8:資料資訊

PPT11 

學法介紹③--再造形象背誦法

  使用此法最重要的是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激發我們的聯想力和想像力,使我們的思想與情感深入作品之中,與作者同悲喜。如本文的 “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即可以想像背誦。

PPT12 

“囊螢映雪”說的是車胤、孫康。他們很愛讀書,家裡很窮。車胤就捉螢火蟲放入袋子裡,晚上讀書用;孫康冬天在雪地裡,藉著月光讀書。 

“懸樑刺股”,懸樑是說孫敬,發奮讀書為了少睡覺,就把頭髮綁到房樑上;刺骨是說蘇秦,讀書時常睡覺,就用錐子扎大腿。 

“鑿壁偷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韋編三絕”是說孔子讀《易》次數之多,竟把編聯簡策的編繩翻斷了多次。後就用來形容讀書勤奮、刻苦治學。

“畫荻教子”,歐陽修幼年喪父,母親鄭氏是一位有毅力、有見識、又肯吃苦的婦女。她勇敢地挑起了持家和教養子女的重擔。她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教歐陽修學習。歐陽修按照母親的教導刻苦學習,終於成材。這就是後人傳為佳話的"畫荻教子"。

小 資 料 1     苦讀的故事

囊螢映雪  (晉車胤和孫康的學習故事)                     

懸樑刺股  (孫敬和蘇秦的學習故事,也叫“頭懸樑,錐刺股”)

鑿壁偷光  (西漢匡衡的學習故事)                         

韋編三絕  (孔子晚年讀《易》的故事)                     

畫荻教子  (歐陽修幼年受母教的故事)                     

PPT13 

這6個名句,“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出自岳飛的《滿江紅》,“業精於勤,荒於嬉” 出自韓愈的《勸學解》,“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出自諸葛亮的《戒子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出自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的《勸學》詩,“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是唐代著名詩人、哲學家韓愈的治學名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出自民間流傳的《警世賢文》中的勤奮篇。

小 資 料 2     勸學的詩句

1、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2、業精於勤,荒於嬉。               

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4、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6、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教學板塊9:佈置作業

PPT14 

課後作業

1、嘗試背誦全文。

2、學習本文之後,你對學習條件  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係有了怎樣的認識?請寫一個 200 字左右的片段加以說明。 

教師出鏡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再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