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優秀教案

來源:才華庫 6.28K

一、古代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時期:先秦文明

中國古代史優秀教案

二、 古代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時期:秦漢文明

三、 古代中華文明曲折鼎盛時期:魏晉南北朝文明和隋唐文明

五、 明清之際的中國:中華文明的繁盛與危機並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政治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明初廢丞相設內閣,強化專制皇權;清設軍機處,標誌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經濟上農耕經濟高度繁榮,商品經濟空前發達。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在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江南一些地區,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但清政府的“重農抑商”與“閉關鎖國”(海禁)政策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文化上承古萌新出現新觀念,李贄、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批判舊思想與專制制度,帶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產生。文學藝術繁榮,出現四大小說名著。

2、過程與方法:講授法、探究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明清時期,社會處於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的前夜。一方面國家統一,國力強盛,農耕經濟高度繁榮,並以孕育了新的經濟因素,帶有向工業文明轉型的趨勢;另一方面,專制主義發展到頂峰,統治者運用國家機器力圖壓制新的經濟因素與思想觀念,最終使古代中華文明沒有在明清時期實現轉型,走入近代社會。隨著同時期歐洲成功地邁向工業文明,古老的中華文明面臨嚴重的危機。

【教學重點和難點】

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標誌、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海禁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案

【教學過程】

八、明清(前期)

總的特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1368-1840年)

(一)強化君主專制

1.明朝:①1380年明太祖廢中書省和丞相,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丞相制度的廢除使君主專制達到新的高度;②明成祖時內閣制度正式確立,內閣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對皇權不起制約作用。

2.清朝:①皇太極仿明制設內閣,負責奏章票擬;②康熙帝設南書房,參與機務,以制約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集權於皇帝;③雍正帝設軍機處,由親信充任軍機大臣,軍國大事由皇帝決策,軍機處行文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執行。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這種不受約束和監督的絕對君主制度,使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的隨意性的特點,極大地妨礙社會的進步,成為中國近代落後的主要原因。

(二)康熙帝的政績

1.強化皇權:①清除鰲拜,總攬朝政大權②設南書房,集權於皇帝。

2.鞏固統一國家和維護國家主權:①平三藩之亂;②進軍臺灣,設臺灣府;③平定準噶爾部噶爾丹叛亂;④冊封喇嘛教活佛,分掌蒙藏地區事務;⑤在黑龍江流域實行築城、屯田、派兵永駐的戰略方針;⑥組織雅克薩之戰,簽訂《尼布楚條約》。

3.重視經濟,尊崇儒學,開創“康乾盛世”

結論:康熙帝我國傑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他最大的貢獻是鞏固了統一多民族的國家,奠定了我國疆域的基礎,抵制西方的殖民侵略,維護了國家主權;其次他調整了生產關係,重視文治,緩和了民族矛盾,擴大了統治基礎,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礎。但康熙帝是中國封建階級的政治代表,他強化了君主專制,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影響了中國社會的進步,阻礙了與世界的交流,導致了中國的落後。

(三)明清時期的社會經濟

1.明清的經濟政策:①“重農抑商”政策。抑商的做法有:實行專賣制度,官府壟斷鹽、茶等的經營,加徵商稅;制定歧視商人的規定;設立龐大的官營手工業,壓制民營手工業發展。影響:強化了封建自然經濟,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②“海禁”與“閉關鎖國”政策。做法是:禁止沿海人民與海上敵對勢力、倭寇、外國人交往;對外貿易在限定地點由官方主導進行。影響: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原始資本的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與世隔絕,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2.農業的新發展:①多熟制的發展和多熟品種的培育;②引進和推廣國外高產作物玉米和甘薯;③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和形成專業生產的區域;④編撰《農政全書》,總結生產技術和經驗。

3.手工業的成就:①瓷都景德鎮在青花瓷基礎上,燒製出彩瓷和琺琅瓷;②蘇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絲織中心,民營絲織業日益興盛,使用花樓機織造精細絲織品。清中期開發出“金寶地”新品種;③造船業發達,製造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4.徽商和晉商的形成;由經營鹽業起家,經營範圍擴大到茶葉、木材、糧食等行業,還經營典當、票號等金融活動。晉商活動範圍遠至日本,東南亞、俄羅斯等地。

5.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緩慢發展:①明代中後期,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江南的絲織業中機戶出資購買織機、開設機房、僱傭機工進行生產。機戶和機工形成僱傭關係,即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被稱為資本主義萌芽;機戶就是早期資本家,機工是僱傭工人,兩者已無人身依附關係;②清代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表現在:機房(手工工場)規模擴大,分工更加細密,僱工數量更多,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部門和地區增多;③資本主義萌芽代表了中國社會進步的總趨勢,但在明清時期,這種新的生產關係始終處在萌芽狀態,整體上未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阻礙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主要原因有:自然經濟一直佔統治地位;中國封建制度的束縛,特別是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的嚴重影響。

(四)明清時期儒學的新發展

1.明朝中期,王X明發展了南宋時期陸九淵的學說,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他把程朱理學發展為“心學”,宣揚人心是世界萬物的本原,“心即理”、“心外無物”的主觀唯心論的宇宙觀;提出“致良知”的學說,進一步發揮儒家“仁”的思想。

2.明朝後期,李贄的“離經叛道”。表現在:他自稱異端,認為是非標準依照時代變化而變化,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他批判道學家“存天理,滅人慾”的虛假說教,強調人的正當私慾。李贄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3.明末清初,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民主啟蒙思想。黃宗羲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民生之本”。顧炎武主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經世致用”,到實踐中求得真知。王夫之主張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性的,物質不斷變化是萬物發展的規律;他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評價:他們的思想主張是明清時期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這兩大時代發展趨勢在思想上的反映,他們的進步思想是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五)明清時期的科技和文學藝術

1.科技成果:①明朝徐光啟編撰《農政全書》,對我國傳統農學進行總結;②李時珍編《本草綱目》,總結我國16世紀以前的藥物和成就,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

2.文學藝術成就:①小說呈現空前繁榮局面,《三國演義》、《水滸轉》、《西遊記》、《紅樓夢》問世;②傳奇的演唱形成崑曲一統的局面,湯顯祖的《牡丹亭》是明傳奇最出色的作品;③在徽劇與漢劇融合,兼收崑曲、秦腔的基礎上形成京劇,湧現“同光十三絕”的著名藝人;④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圖》,清代鄭板橋的《墨蘭圖》是寫意畫中的精品。

教學反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