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優秀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1.82W

甲。教學目的

《與朱元思書》優秀教案設計

1。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語言文字和文學的熱愛,培養健康的審美水平;

2。培養學生獨立閱讀,鑑賞文學性課文的能力,特別是培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能力,並學習一些初步的學習方法

3。進一步進行朗讀訓練,除表情達意外,還要求表現出作品的音樂美。

乙。重點難點

1。在總的教學要點中,以語言欣賞為要點,在語言欣賞中,以深入體悟詞語的表現力為重點;

2。引導學生自己通過文學與形象的轉換,通過想象與聯想,通過一些具體方法來感受語言的表現力,能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有所發現,有所收穫。

丙。教學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丁。教學準備

1。設計並製作多媒體.課件

2。給學生分組,每組推選出以為能代表自己水平的嘉賓。

戊。教學內容和步驟

(師)課前我們各族已經推選出今天的嘉賓,我相信大家一定不會辜負自己小組的希望,會有很好的表現,待會兒我會請聽課的老師評價,那一組表現最好,那幾個同學表現最出色。

一。匯入

(多媒體)中國政區圖

(師)這是一張中國地圖,這兒是浙江,在浙江境內有一條河,叫富春江。

(多媒體)富春江地圖

(師)唐代許多大詩人都來過這兒,並寫下了許多詩,後人於是把它叫做“唐詩之路”。那麼,為什麼嗎麼多的詩人會到這兒來呢?僅僅是因為這個地

方景物美嗎?請大家迅速讀課文,告訴我,這篇文章都寫了些什麼樣的景物?

(多媒體)簡單的景物結構圖

(師)這並不是富春江一帶獨有的,咱們張家界也有。為什麼這些詩人偏偏對這篇文章所描寫的地方——富春江一帶情有獨鍾呢?我想,這主要得益於這篇文章語言所具有的特點。

(多媒體)語言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文章吧!

二。初讀課文

配樂配畫面朗讀

三。語言鑑賞

(師)景色真是美極了!可是,唐朝的那些詩人可沒有看到這些畫面。在去富春江之前,他們看到的只是吳均的文章。可是我想,他們看到吳均的這篇文章時,一定就象看到真的景物一樣,讀到“風煙俱靜,天山共色”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想象到眼前廣闊的視野、明淨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闊大的胸襟以及從容出遊的舒暢心情。正因為這樣,他們才對富春江如此的神往啊!那麼,我們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是否也有象看到真的景物一樣的感覺呢?讀到哪些地方的時候特別有這種感覺?給大家兩分鐘時間自由讀課文,然後大家發言,看哪一組說的最多,說的最好。

(一)體會其“描寫生動”的美

學生討論發言

(師)引導小結:吳均的這篇文章,最大的特點就是描寫生動。

(多媒體)描寫生動

(師)聽了剛才同學們的.發言,我真的感嘆:吳均這個作家水平高,同學門這些讀者水平也高!剛才我們說了這篇文章語言上的一個特點:描寫生動。下面,我想大家一起看看這段文字:

(多媒體)我家門口有一條小溪,小時候我常在那裡玩,多麼有趣呀。哪兒的景色真美:溪岸上是非常好看的柳樹;柳樹下,是非常好聽的流水聲……

(師)把這段文字和課文比較一下,說說這段話寫得怎麼樣?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明確:語言空洞抽象,不生動。

(師)那麼,我們能不能象吳均那樣,運用語言這個工具把這段話改寫得更具體、更生動些?看誰先改好,念一念。

學生念,教師點評。

(二)體會其“音韻和諧”的美

(師)我們講了這篇文章詞語用得好,描寫得生動,那麼它的句子又有什麼特點呢?請大家先齊聲把這篇文章朗讀一遍,然後我請同學們說說。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師)這樣的特點是駢文獨具的,所以我們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感覺到音韻和諧,琅琅上口。

(多媒體)音韻和諧

(三)體會其“感情真摯”的美

“一切景語皆情語”,吳均把這個地方寫得這樣的美好,說明他喜不喜歡這個地方?從那裡可以看出來呢?

(多媒體)感情真摯

(師)這又反映了他什麼樣的生活態度?

四,.總結評價

(師)這篇文章的語言多美啊!既然這篇文章的語言如此優美動人,我們不妨來讀一讀,首先我們推薦一個同學配合著音樂和畫面朗讀,同學們可要認真聽啊。

學生評價

全班齊讀

(師)吳均的文章正因為做到了這三點,讀了他的文章之後,那些唐代的詩人才那樣的對富春江神往不已,這篇文章也才能歷經時間的挑選而流傳千古,那麼,我們以後在.寫作文,特別是寫遊記類的文章時,也要注意把景物描寫的生動具體,注意適當的運用整齊的句式,注意在.寫作中傾注自己真實的思想感情。我相信大家也能寫出和吳均的這篇文章一樣優美動人的作文。

全班齊讀

評委點評,師生用掌聲表示感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