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教案《笑臉娃娃》

來源:才華庫 2.29W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笑臉娃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社會教案《笑臉娃娃》

小班社會教案《笑臉娃娃》1

活動目標:

1、能做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2、知道會笑的孩子大家都喜歡。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視訊《巧虎上幼兒園》。

2、多媒體《笑娃娃哪裡去了》

活動過程:

一、看動畫片《巧虎上幼兒園》

師:

1、今天老師請你們看一個好看的動畫片,想不想看啊?

看完了,老師現在有個問題想考考你們。這是什麼地方?誰在哭?她為什麼哭?後來呢?

2、那我們上幼兒園能不能哭啊?不能哭,那我們應該什麼樣子呢(上幼兒園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呢)?你們說的都很好,我們上幼兒園不能哭也不能鬧,爸爸媽媽每天都要上班賺錢給你們買好東西吃,買好玩的玩具玩,爸爸媽媽好不好,辛不辛苦呀?那我們上幼兒園能不能讓爸爸媽媽擔心呀?我們怎麼做爸爸媽媽就不會擔心了呢?你們說得都很好,把你們上幼兒園高高興興、快快樂樂的樣子做給老師看看,你們都是漂亮的笑臉娃娃。噓!還有一個笑臉娃娃藏起來了,我們把它找出來好嗎?

二、遊戲《笑娃娃藏起來了》

請一個小朋友說一說,笑娃娃藏在哪一個的後面?你願意做一個什麼樣的娃娃?早上上幼兒園應該怎樣?

三、歌曲《寶寶哭了不好看了》

師:笑娃娃終於找到了,你們高不高興呀?我們和笑臉娃娃一起唱一首歌吧。

笑臉娃娃和我們玩了一天累了,要回家了,我們和笑臉娃娃說再見!。

小班社會教案《笑臉娃娃》2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關心他人和為朋友帶來快樂的美好情感。

2、能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3、瞭解五官的名稱及其功用。

活動準備:

範畫兩張(一張笑臉、一張哭臉)彩筆、貼五官材料一套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1、出示笑臉、哭哭臉、幼兒欣賞,老師提問:

這兩個娃娃你喜歡哪一個?你平時是喜歡哭還是喜歡笑?笑臉、哭哭臉哪些地方不同?(引導幼兒說出笑臉嘴巴向上翹,眉毛向下彎;哭時嘴巴向下彎,眉毛向上翹。)

2、你看到朋友的笑臉你心裡會怎樣?(很高興)看到朋友哭時你高興還是跟著傷心?

3、現在聽老師講一個故事,看故事中的小蝸牛是怎樣對待朋友的。

二、基本部分

1、老師講述故事:"微笑"一遍後提問

小鳥為朋友作了什麼事?(小鳥為大家唱歌)小兔為朋友做了什麼事?(小兔為大家送信)小蝸牛做了什麼讓朋友感到高興的事?(她把微笑送給了大家)它是怎麼把微笑送給大家的?(她把畫著微笑的小蝸牛畫像,裝在信封裡,請小蝸牛送給了大家。)

2、邊提問邊複述故事一遍,並讓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3、請幼兒表演故事一至三遍

4、討論如果你的朋友不高興了,你會用什麼辦法使它高興起來?

三、結束部分

1、小蝸牛把什麼送給了大家?

2、你聽了這個故事,你會怎樣給朋友帶來快樂?

活動延伸:

1、畫一畫每天的心情,不高興嘴角向下彎,高興時嘴角向上彎。

2、遊戲:貼五官讓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貼出哭時或笑時的嘴巴、眉毛。

小班社會教案《笑臉娃娃》3

活動目標:

1、知道快樂的孩子大家喜歡,每天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有初步分析笑和哭的表情能力。

3、學習用笑臉表達高興的心情。

活動準備:

笑臉卡片、《笑臉娃娃》相關課件、寶寶笑聲和哭聲音樂。

活動重點與難點:

學習分析笑與哭的區別能力。

活動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引導觀察法、提問法、討論法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播放笑聲和哭聲音樂引入主題。

2、談話:師:剛才是誰在笑(哭)呢?

師:猜猜寶寶為什麼笑(哭)呢?怎樣笑的'?學一學。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分辨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小朋友們,看,誰是笑臉娃娃,誰是哭臉娃娃啊?你們喜歡誰呢?"教師請幾個幼兒來表演笑臉與哭臉。

2、觀察孩子的情緒波動。

"我們電視上的寶寶上幼兒園乖嗎?為什麼?我們上幼兒園都很開心是不是?"遊戲:腦筋轉轉轉,笑(哭)臉送給誰?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笑臉娃娃大家都喜歡,所以小朋友要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只有成為笑臉娃娃,大家才會喜歡。小朋友們每天早上來幼兒園也要快快樂樂的,這樣老師和小朋友才會喜歡。"老師的笑臉卡片都送出去了,請小朋友把自己的笑臉娃娃送給你最喜歡的老師可以嗎?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找出身邊的笑臉,說一說。比比誰找的笑臉多。

活動反思

本次的教學目標已基本達成,環節也較清晰,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我也充分調動孩子的興趣,因此大部分孩子表現的都很棒,也很快的抓住了笑臉娃娃的特徵,但是在使用模板作畫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個別孩子不怎麼會描圓,畫到一半就不知道怎麼把手繞過去再畫,於是,我進行了個別的輔導,但效果不怎麼明顯,我想這一點,也是我在今後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