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教案:藏在哪裡了教案及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18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語言教案:藏在哪裡了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語言教案:藏在哪裡了教案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動物顯著的外形特點找到相應的動物。

2、願意大膽、清楚地講述動物躲藏的位置。

3、體驗捉迷藏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場景佈置:石頭、樹、草、花;

2、毛絨玩具:小兔子、小松鼠、小鴨子、小象、梅花鹿;

3、表演道具:兔子的長耳朵、小鴨了黃腳丫、松鼠的大尾巴、小象的長鼻子、梅花鹿的角;

4、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關注故事的名字

(1)教師介紹故事的名字: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名字叫《藏在哪裡了》,名字叫什麼?

(2)猜猜故事裡的小動物們在玩什麼遊戲呢?

(3)你玩過捉迷藏的遊戲嗎?怎麼玩的?

(4)教師小結:在森林裡,動物朋友們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們跟他們一起玩吧!

2、出示PPT課件,觀察畫面,講述故事開始部分

(1)有哪些動物朋友在捉迷藏?(追問幼兒:哪個是小兔?小象長得什麼樣?……引導幼兒講述動物的外形)

(2)教師講述:誰來躲,誰來找呢?小動物們想了一個好辦法——剪刀、石頭、布。最後,小狐狸輸了,它對朋友說:“你們都躲起來吧,好好地躲起來,我來找,一定能找到。”

3、進入場景,參與尋找,講述故事內容

(1)引導幼兒在場景中尋找。教師以小狐狸的口吻說:“咦,都躲到哪裡去了呢?請寶寶們幫我一起來找吧!”“石頭後面有誰呢?你怎麼知道是小兔子呀?小兔躲在哪裡了?

(2)還有小動物藏在哪裡了?你找到了誰?在哪裡找到的?(引導幼兒完整講述:小松鼠躲在大樹後面,小鴨躲在花叢裡,小象躲在草叢裡)你是怎麼會發現它的?

(3)小鹿躲在哪裡了呢?小狐狸找了好久都沒找到,你發現了嗎?為什麼小狐狸找不到小鹿呢?(小結:小鹿真聰明,躲在樹林裡,大家把它的角當成樹枝,所以找不到它。)

4、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小動物們捉迷藏的遊戲好玩嗎?我們把這件好玩的事講出來吧!

(2)操作PPT,講述故事。

(3)提問:有哪些動物朋友來玩捉迷藏的遊戲?

你記得它們躲在哪裡了?

5、出示表演道具,分配角色進行表演故事

(1)教師:我們也來玩捉迷藏的遊戲吧!

(2)分配角色,其餘幼兒做小狐狸,邊找邊講述:你們都躲起來吧,好好地躲起來,我來找,一定能找到。都躲到哪裡去了呢?石頭後面有對長長的耳朵,找到了,小兔躲在石頭後面。都躲到哪裡去了呢?大樹後面有條花花的尾巴,找到了,松鼠躲在大樹後面。都躲到哪裡去了呢?花叢中有兩隻黃色的小腳丫,找到了,小鴨子躲在花叢中。都躲到哪裡去了呢?小草後面有個長長的'鼻子,找到了,小象躲在小草後面。長著美麗的角的小鹿躲到哪裡去了呢?沒找到。

6、出示繪本,引發幼兒閱讀的慾望教師:《藏在哪裡了》這個有趣的故事就在這本書寶寶裡面,我們一起回教室和同伴們分享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的前半部分,首先我通過問孩子捉迷藏的方法匯入,再與孩子一起觀察小動物們的特徵,但在與孩子去發現、尋找小動物的時候,可能我的語言在指導幼兒發現時需要更加情景化,更富有邏輯性些。在一些尋找小動物的環節時,本身我無意間發現可以讓孩子學一學:“你真聰明”這句話,但在後面的環節卻因為緊張而略過了。活動的後半部分,我和孩子們一起玩了捉迷藏的遊戲:孩子很興奮,但我在與幼兒講解該藏在哪裡時,應該說清楚,對於部分幼兒第一次沒有藏到應該藏得地方時,對於藏對的幼兒應該給予鼓勵,讓幼兒在第二次藏起來時能藏對地方。而且對於玩遊戲的積極性每個人是有差異的,這就需要我的語言,表情,動作更親和些、更有趣些,我要做的是把每個人的情緒都充分調動起來,讓大家玩起來更投入,更開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