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66W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1

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平移和旋轉是常見的、也是比較簡單的運動方式,教學平移與旋轉的知識,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描述物體的運動,從而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首次教學平移與旋轉,對它們的認識只能是初步的,只要求結合例項認識,不進行抽象的描述,更不下定義。在方格紙上平移的圖形應該是直線圖形,而且是比較簡單的圖形。只要求平移一次,或是水平地左、右平移,或是豎直的上、下平移。主要的教學環節分為:

1.識平移、旋轉的教學活動。

2.格紙上平移圖形的教學活動。

在安排圖形平移的練習時本著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平移的圖形要簡單,邊數不宜多,不要出現曲線圖形;二是平移的距離要稍遠些,防止圖形平移前後有重疊的部分。但是在教學之後,從作業反饋上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一下幾點:

一、找方向

由虛線圖形—實線圖形就是圖形平移的方向,學生很容易搞混。

二、兩種窗戶和窗簾。

重合是門是平移,推拉的門是旋轉;窗簾既不是平移也不是旋轉,因為窗簾雖然在移動,在改變形狀了。無論是平移還是旋轉都是位置發生變化,但形狀和大小都不變。

三、找對應點。

在平移時,原來圖形左邊的點,在平移後學生會把當成平移後的圖形右邊的點。

四、不在方格圖交叉點上的“特殊點”。

以上是學生出現錯誤最多的地方。為了改正和避免此類錯誤的再次發生。在課上結合作業上的題目讓學生自己講一講,老師歸納出解決方法。讓學生體會在做題時要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2

一、教學目標定位準確

平移和旋轉,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一個重要內容,從兒童空間知覺的認知發展來說,則是從靜態的前後,左右的空間知覺進入感悟平移和旋轉這一動態的空間知覺。《課程標準》只要求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有一個初步的感受。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在通過學生對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的再現和在教學中的活動分類,讓學生感受平移和旋轉,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體驗平移和旋轉的價值。本節課重點難點內容,就是讓學生會判斷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從而發現生活中物體運動的變化規律,發展空間觀念。

二、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突出了數學來源於生活。

首先,我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物體的運動方式,讓學生初步瞭解什麼是平移和旋轉的運動;讓學生根據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進行分類,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徵。在解決判斷物體的平移和旋轉時,我從生活入手,呈現出常見的生活現象,如:教室門的開與關、電風扇的轉動、拉抽屜、鬧鐘指標的運動等,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的興趣便更加濃厚。

三、運用多種感官,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使學生從數學現實出發”是課改中的一個新理念。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在生活雖隨處可見,但平移和旋轉的特點要讓學生用語言表述很難。於是,我用動作的準確性(用手勢比劃、肢體演示)

彌補語言表達的不足。讓學生在比劃演示中感知平移和旋轉的運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手、腦、眼、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活動化的情景中學習,不僅解決了數學知識的高度抽象性和兒童思維發展具體形象性的矛盾,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對平移和旋轉現象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重視培養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本節課的重點是判斷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判斷圖形平移的距離又是本課的難點。為了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內容,首先,我對學生進行點平移的教學,讓學生觀察一個點的平移動態過程,並讓學生說出這個點向什麼方向平移了幾格,使學生學會找一個點平移以後的對應點。接著,對學生進行線段平移的教學。在這一環節,首先出示一列小房子的平移過程,讓學生找出小房子的平移後對應的部分。用課件顯示小房子移動的對應點。這樣,由具體到抽象使學生能自己說出小房子的移動方向及移動幾格。在整個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現問題,小組合作,協同研究,都讓學生自主完成,老師是以參與探索的身份出現,與學生一起研究,這樣,師生間建立的是平等、和諧、夥伴的關係。

五、注重應用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關係,瞭解數學的價值”,數學來源於生活,更應該服務於生活。在本課中,我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設計幾道練習題。加深學生對平移的理解。

在實施課程標準的實踐中,我們不應停留在理念的學習上,還應把內化了的理念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活動外化出來,但在實踐中,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我在評價學生的發言時,有些單調,有時不夠確切,激勵性的語言不夠豐富,教學語言還不是很精練、準確,突發事情上,教學機智還不夠等,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努力學習,注意提高。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3

平移和旋轉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如 拉抽屜、國旗的徐徐上升、螺旋槳、風車的旋轉等,孩子的腦海中儲存著大量的平移和旋轉的具體表象,因此在教學中儘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創設情境,讓學生學習結合實際,在教平移和旋轉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直觀的演示,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拿一個身邊的例項讓學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轉的現象。“平移與旋轉”中升旗、房子的平移等等,使學生感受到平移、旋轉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在動手操作中,認識平移、旋轉,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後的圖形,在課程安排中不僅使學生加深體驗圖形變換的特徵,提高動手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創新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旋轉是一個教學難點,學生在學習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旋轉方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利用直觀演示讓學生獲得新知。教學中要求我們老師要善於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學習素材,把學生帶到生活中去感悟數學、體驗數學、做數學。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平移和旋轉的特徵。實際教學中,老師還藉助推拉窗戶和拉窗簾的對比,幫助學生理解了平移是物體整體的移動,平移過程中,物體的形狀、方向都不發生變化。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4

平移和旋轉是物體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學習這兩部分內容,將有助於學生了解變換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感知他們的作用,並幫助學生建立空間的觀念。教材將平移和旋轉安排在兩課時,本節課把它們安排在一節課上,目的是加強兩種變換的對比。這節課我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重直觀形象來幫助學生形成概念。

首先,我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物體的運動方式,讓學生初步瞭解什麼是平移和旋轉的運動;讓學生根據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進行分類,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徵。在解決判斷物體的平移和旋轉時,我從生活入手,呈現出常見的生活現象,如:教室門的開與關、電風扇的轉動、拉抽屜、鬧鐘指標的運動等,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的興趣便更加濃厚。同時讓學生藉助肢體動作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平移和旋轉的感知。之後,又讓學生玩一玩含有平移和旋轉現象的玩具,激發興趣,深化理解。學生在大量直觀形象的操作活動中較好的形成了概念。

二、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現象。

課的匯入是動態出示學生喜聞樂見、親身經歷過的遊樂專案:旋轉木馬、摩天輪、太空火箭、青蛙跳,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在學生認識了平移和旋轉現象之後,我又啟發學生尋找生活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如:司機開車轉動方向盤師旋轉;開抽屜是平移;拉拉鎖是平移;直升飛機的螺旋槳是旋轉;鐘錶上的針在旋轉等,巧妙的拉進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平移和旋轉的特徵。實際教學中,我還藉助推拉窗戶和拉窗簾的對比,幫助學生理解了平移是物體整體的移動,平移過程中,物體的形狀、方向都不發生變化。

三、巧妙突破平移距離的難點。

判斷圖形在方格紙上開始位置至終止位置間的平移格數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學生常常為認為兩個圖形中間空了幾格,就是平移了幾格。新課程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對於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學生是很難想到只要去數某個部分移動的格數就可以了。因此,教學中,我將問題簡單化、具體化、層次化,設計了點的平移、線的平移再到簡單圖形的平移,很自然的把學生的注意引向了點的移動。發現:看一個圖形移動多少格,只需看某個點移動了多少格。

在整個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現問題,小組合作,協同研究,都讓學生自主完成,老師是以參與探索的身份出現,與學生一起研究,這樣,師生間建立的是平等、和諧、夥伴的關係。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5

平移和旋轉是物體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學習這兩部分內容,將有助於學生了解變換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感知它們的作用,並幫助學生建:空間概念。這節課有兩個教學內容:平移的概念和平移的距離。這是一節有動感內容的教學。而概念較難辨析。所以比較特殊。根據這些特點,這節課的設計注意了以下幾個問題。

(1)生活化教學。

平移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運動現象,隨處可見。所以教學平移應儘量與日常生活結合。引導學生聯絡實際,豐富想象。讓學生在生活化教學中感知和認識物體的平移。

(2)活動化教學。

平移這個教學內容本身就是活動的,要使學生較好地理解平移的概念。必須動於操作、觀察實驗、建立模型。所以教學時應創設適合低年級兒童的有趣情景(如螞蟻搬家)。應設計多些可操作的活動內容,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個人動手操作驗證和思考分析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感悟平移現象、體驗平移含義、獲得平移概念。在課堂組織活動活動時。應注意處理好活動目的與活動內容的關係,每—個活動內容的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同時要注意活動中學生認識問題。達到目的過程設計,不要使每個活動太“急功近利”地達到目的,因為這樣會壓縮學生認識問題、思考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研究問題習慣於單一性、簡單化。例如本節一開始為學生認識平移,指引學生作模擬實踐,領悟物體運動形式的多樣性之後,再設計有意實踐,針對“平移”操作後,歸納出平移的特點。學生這樣學習平移的知識,深入紮實,又懂得與別的運動形式比較、判斷。

(3)討論式教學。

這節課設計了很多概念認知的矛盾衝突,使學生在討論、爭論、思考中從正、反角度對比地認識平移,這樣的認知更自主、更深刻。如日常生活或問題情境中很多現象:工作中的升降機、賓士中的小火車……這種物體直線移動而方向沒變的現象叫們什麼好呢(學生既動腦筋思考又動口討論)?書從桌面掉下地是什麼現象?球沿直線向前滾是不是平移?螞蟻的房子移動,停在屋頂的蝴蝶怎樣移動,移了多遠?把平移與旋轉、滾動,擺動等對比學習。整節課學生在活動、在討論、爭辯中越觀察越明瞭、越對比越分清、越討論越清晰。這些討論,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探索性,認識問題的多向性,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加強自主教學。

在搞活課堂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同時,必須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絕不能為了活、熱鬧而忽視“雙基”教學。在雙基教中,說話教學尤其重要。二年級的學生年紀還小,語言表達水平還不高,在學習活動和討論中。要注意加強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和生活化的指引,提高學生的說話水平。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6

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次出現了“平移和旋轉”這一內容,要求同學初步體會平移和旋轉的一些特點,並能對一些常見的運動現象做簡單判斷。本節內容是認識簡單的平移和旋轉現象,教材通過引導同學對生活中一些運動物體的平移和旋轉運動現象的觀察和考慮,使同學認識平移和旋轉這兩種物體運動的方式,再通過組織同學尋找生活中物體的平移和旋轉運動,協助同學建構平移和旋轉知識,建立概念。從而組織同學應用所建立的空間概念,進行問題解決,判定運動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運動方式,深化對平移和旋轉的認識,建立和發展同學的空間觀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利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協助同學更好地認識與瞭解平移與旋轉現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著重體現在:

1、讓同學在生活情境中學習。

新《課程規範》強調同學的數學學習內容是“實際的”,“重視從同學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空間與圖形的知識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因此,運用多媒體課件提供日常生活中的例項,創設具體的生活情景十分重要。本課設計從兒童喜愛的遊樂場中游樂器械的運動引出課題,再讓同學到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同學從中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就在自身的生活中,從而學會數學地看問題和關心、解決數學問題。

2、讓同學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同學快樂地學習,激起同學的學習情感,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由於同學年齡小,特別渴望得到老師的褒揚、同學的肯定,因此我在多媒體課件中,交叉一些“真聰明”、“真棒”等嘉獎性的短語或彈奏幾秒鐘愉快的音樂,這就能很好地激勵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反之,假如同學答錯了,計算機會打出“想一想”、“再想一想”等鼓勵的短語,激發同學再一次衝擊的力量。如在做練習題時,同學邊判斷是否平移或旋轉現象,計算機邊和時給出答案,最後出現了“真棒”的畫外音,同學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這樣做,就極大的調動了同學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使同學真正樂於學習。

3、讓同學在重難點突破中學習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核心是要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課件不但能為同學提供更直觀、更形象、效率更高的影象和動畫演示,將同學帶進生動豐富的知識世界,而且可以將籠統的道理通過課件輔助手段,形象地表示出來,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從而大大減輕同學的認知難度。同時為同學的數學學習、全面開發、智力培養、素質提高等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和有效的途徑。在數學教學中,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是每個教師備課的關鍵。本節課的重難點是使同學感受和認識運動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和運動特點,能正確判斷物體的平移和旋轉方式。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依次演示每個遊樂專案的運動方式,生動形象地為同學展示了每個遊樂專案的運動特點,使同學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理解掌握了知識。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7

《平移和旋轉》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物體或圖形沿著一條直線運動,而本身沒有發生方向上的改變,就可以看作是平移現象。物體以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進行圓周運動,就可以看作是旋轉現象。看似簡單的兩種運動現象,其實對孩子們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從孩子們起初的作業情況中很快反映出來了。分析原因,主要有這幾點:1.有的孩子對一些物體的運動形式不瞭解;2、孩子們對諸如汽車行駛、門的運動等現象存在爭議;3、格子圖上畫物體平移後的圖時,孩子們在審題上不夠仔細,有的孩子數格子的方式不科學。

針對孩子們出現的問題,我在相應的練習課中,列舉了日常生活中的許許多多例項,讓孩子們小組內說一說、演一演這些實物是怎麼運動的,再通過比較、分類,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掌握這兩種運動現象各自的特點,最後再讓學生到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其他的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孩子們積極尋找,但會出現模糊不清的情況。比如:有孩子說“門的運動是旋轉現象”,馬上有孩子反駁“是平移現象”,前者列舉的是教室的門,後者列舉了校門口的移動門。在討論與爭議中,一些有爭議的現象反而給孩子們多了份思考,孩子們表示,在描述平移現象或者旋轉現象的時候,要把物體的運動說清楚,比如:飛機飛行是平移現象,但飛機上的螺旋槳在做旋轉運動。這也體現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數學思維的嚴密性。

在格子圖上數和畫的環節中,我先讓孩子們自己思考,再集體討論、糾錯,一些學生很快歸納出,先在原圖找點,再在平移後的圖形中找對應點,接著數一數這組對應點中間隔多少距離。在畫圖時,更是交流了繪畫的技巧:先找點,再移點,最後將平移後的點連起來。但也有部分學生數格子的方式不對,我就一一輔導。

《平移和旋轉》第一課時由於我高估了孩子們對這兩種現象的判斷力,效果不如人意,但在之後的練習課中,結合例項,有動有靜的展示,以及不斷地討論與爭論中,判斷平移與旋轉的關鍵點孩子們基本掌握了,不少孩子課間還會來和我討論某種現象,判斷這是平移還是旋轉,很是有趣。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8

1、通過讓學生觀看動態的課件,初步感受平移與旋轉的不同,再讓學生把八幅圖進行分類,明確像火車、升國旗等的移動是平移現象,像風車、時鐘等的轉動是旋轉現象。引導學生觀察、模仿它們的運動方式,設計表示平移和旋轉的手勢。再通過辨析生活中各種物體運動的運動方式,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這兩種運動現象的認識,體會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徵,感受它們的普遍存在。然後說說自己生活中見到過的平移和旋轉現象,然後全班交流。最後明確平移與旋轉之間的不同之處。

2、平移與旋轉教學中,平移多少格總是難點,不易突破。先讓學生觀察小樹、鴨子、房子的平移動態圖,看它們移動了多少格,然後由學生彙報結果,彙報過程中出現了不同觀點,通過讓學生髮表觀點,引起衝突後,教師指導方法:(1)、先找對應點或邊,後數格數。(2)、看一個圖形移動多少,只需看這個圖形上某一個點移動多少就可以了。並總結了方法。通過練習後,再觀察平移前後的圖形,得出平移前後的圖形的形狀、大小都不會改變,只有位置改變了而已這一平移的特點。

3、利用上面總結的“看一個圖形移動多少格,只需數圖形上某組對應點移動了多少格” 這個方法和“平移前後的圖形的形狀、大小都不會改變,只有位置改變”這個特點畫出一個圖形平移後的位置。

通過上課以後,我也發現了這節課中的不足之處:

1、教學節奏還不夠緊湊,在各環節的時間分配上,前2個環節的時間過長,使得在教學第三個環節時過於倉促了,學生沒有得到充分地練習。

2、數格子移動圖形是難點,儘管總結出了方法,但學生還是有錯誤出現。

3、準備不夠充分,使用課件出現了錯誤。

4、學生學習不太積極,學習氣氛不夠濃厚,口頭表達能力差,要加強訓練。

5、學生答非所問,以後要培養學生認真聽的良好習慣,積極開動腦筋。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9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第41、42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建立圖形的位置關係及其變化的表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教學重難點:學生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平移後的簡單圖形。

教學具準備:投影儀、實物展示臺、課件、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談話引入:

(出示“兒童樂園”的圖片)這是什麼地方?裡面有好多好玩的遊樂專案,想看嗎?

現在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注意觀察它們是怎樣運動變化的。

(分別出示兒童樂園中的一些動態畫面,如:旋轉木馬、觀纜車、豪華波浪、小火車、纜車、青蛙跳等等)

(同時出示6個畫面)這幾種遊樂專案的運動變化相同嗎?它們分別是怎麼運動的,請大家用手勢比劃比劃。

你能根據它們的運動方式把它們分分類嗎?先在小組裡商量商量吧。

你是怎麼分的?(學生說分類方法)你為什麼要這樣分?

揭示課題:像上面這三種(即纜車、小火車、青蛙跳)都是沿著直線運動的,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板書:平移);而像下面這三種(即旋轉木馬、觀纜車、豪華波浪)都是繞著一個固定的點轉動的,這樣的運動方式我們就稱為旋轉(板書:旋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移和旋轉”。

二、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

1.判斷下面哪些物體運動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出示27頁“想想做做”的第1題)

(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幅圖,你能說出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嗎?)

2.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或者旋轉?

三、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認識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創設情境,感知平移的距離。

情景:(邊敘述邊出示螞蟻搬家圖)下面就跟著老師一起去美麗的草地上看看吧。原來它們正忙著搬家呢。(出示簡化的格子圖)瞧,小房子是在做什麼運動?(平移)向哪邊平移的?(右邊)

螞蟻們覺得有些累,就停下來休息。(分別出示3段錄音)

一隻螞蟻說:“你們看,我們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

另一隻螞蟻說:“不對,向右平移了5格。”

第三隻螞蟻說:“你們說的都不對,我們的房子是向右平移了7格。”

同學們,你們同意哪種說法呢?在小組裡相互說說。

學生彙報各自的想法。(結合畫面指一指,動態演示平移的過程)

(2)動手實踐,理解平移的距離。

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在左邊的小房子圖上找一個你最喜歡的點,再到右邊的小房子圖上指出它平移後的位置,並說說它向右平移了幾格。

指名學生彙報:

你選的是哪個點?它平移後的`位置在哪裡?平移了幾格?還有誰和他選的不一樣?(指名三到四名學生彙報,注意抓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

(還有好多學生想彙報的,則要求他們與同桌交流。)

你們找的點向右平移了幾格?都是7格嗎?

我們再來看看,小房子到底是向右平移了幾格呢?(動態演示)

你們發現了什麼?

結合學生的回答總結:不管哪個點,都是向右平移了7格,正好和小房子平移的距離是一樣的。我們以後數一個圖形平移了幾格,只要在這個圖形上找到一個點,看這個點平移了幾格,它所在的圖形就平移了幾格。

板書:

(3)練一練: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幅圖分別向哪邊平移了幾格?你是怎樣想的?(先填好的同學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這幅金魚圖向哪邊平移了幾格呢?你是怎麼看的?這幅蘑菇圖呢?〖同時出示金魚圖(向左平移6格)、松樹圖(向上平移5格)、蘑菇圖(向下平移6格)及相應的填空題,學生先彙報,教師在電腦上完成填空。

2.畫出平移後的圖形。

(1)畫出線段向右平移6格後的圖形。

你們能不能畫出平移後的圖形呢?(出示格子紙上的線段圖,要求是向右平移6格)。提問:這是一條……?(線段)學生嘗試先畫,然後彙報畫法和想法。(請一個畫得最快的學生把作業進行展示並說出畫法。)

(2)畫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後的圖形。(學生先畫後彙報是怎麼畫的。)

(3)學生獨立畫出平行四邊形向下平移5格後的圖形。(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學生作業)

3.遊戲:走迷宮

老師想跟大家一起來玩一個貓抓老鼠的遊戲。有興趣嗎?(出示圖)我們來看,圖上有貓和老鼠,老鼠很狡猾,在途中設定了不少的障礙物,貓只能橫著走或豎著走。你能幫貓設計一條合理的路線嗎?先試著畫畫看。

學生活動。

指名學生彙報是怎樣幫貓設計路線的。指出:介紹的時候,要說清楚貓先向哪個方向平移幾格,再向哪個方向平移幾格。(多請幾個學生彙報,也可讓學生同桌之間說說,關鍵是說的面要廣)

你認為哪條路線能使貓最先抓到老鼠?為什麼?先在小組內討論討論然後再彙報。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還想研究什麼?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10

平移和旋轉是新課程標準增加的內容,在二年級學生已經對平移進行了系統地學習,並對旋轉也有了初步的認識。旋轉的概念讓學生用語言表達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讓學生構建準確的概念又是必要的。第一次教學這樣的內容,說句實話真是沒有一點把握。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度。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們從人教網上下載了相關的教案和課件,在教學時首先從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俄羅斯方塊進行匯入,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弄清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的含義。再讓孩子們學生觀察鐘錶的指標,獨立思考如何描述出指標怎樣旋轉的?一定要說清指標是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麼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這三點。第三步再來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最後畫旋轉圖形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剛開始學生有點束手無策,我就從畫圖的工具,畫圖的步驟詳詳細細地進行指導,經過我的講解和示範,孩子們基本上能夠畫出來。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認識到只有學生自己體驗到的,才是真實的,才是深刻的,別人無法代替。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吧!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11

學習數學不單單是為了學數學,而且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旋轉這種現象生活中處處都可以見到,如:風車、電風扇、行走的車輪等,所以在國小中,教師不僅是讓學生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把這種數學思想滲透到生活中去,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真正認識平移和旋轉的實質。同時也更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平移和旋轉的圖形,所以在教學中更特別注意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興趣。

一、在動手操作中,認識旋轉,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旋轉後的圖形。在課中安排了“畫一畫”“做一做”等,這樣在“做中學”,不僅使學生加深體驗圖形變換的特徵,提高動手能力,而且為學生獨特的創意和豐富的想像提供了平臺。

三、通過審美情趣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中我們讓學生欣賞、收集圖案,引導學生髮現美。讓學生嘗試設計圖案,鼓勵學生創造美,展示美,同時使學生體悟到美麗的圖案其實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得到,從而初步開成以簡馭繁的思想。這樣可以愉悅學生心情,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通過這樣的教學使我們明顯感到學生愛學數學了,學習氣氛也濃了,學習效果也好起來了,再一次證明了“學習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善於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學習素材,把學生帶到生活中去感悟數學、體驗數學、做數學。

平移和旋轉是新課程標準增加的內容,在二年級學生已經對平移進行了系統地學習,並對旋轉也有了初步的認識。旋轉的概念讓學生用語言表達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讓學生構建準確的概念又是必要的。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 90 度。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讓孩子們觀察鐘錶的指標,獨立思考如何描述出指標怎樣旋轉的?一定要說清“指標是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麼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這三點,其次再來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最後畫旋轉圖形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剛開始學生有點束手無策,我就從畫圖的工具,畫圖的步驟詳詳細細地進行指導,經過我的講解和示範,孩子們基本上能夠畫出來。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認識到只有學生自己體驗到的,才是真實的,才是深刻的,別人無法代替。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吧!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12

平移和旋轉一課是實驗教材新增加的內容,這一概念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講比較抽象、複雜。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把這些概念用文字概括告訴學生,可能相應的練習學生會掌握得很好,而到實際生活中卻不會應用。我們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其實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經常見到,有的學生還親身經歷過。如何化抽象的概念為通俗易懂的生活現象。課前我收集了一些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圖(遊樂園的遊樂專案)如:遊覽車、摩天輪、風車等,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平移、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雖隨處可見,但平移旋轉的特點要讓學生用語言表述很難。於是,我用動作的準確性(用手勢比劃、肢體演示)彌補語言表達的不足。在教學平移、旋轉的現象時,我讓學生用手勢比劃平移、旋轉的運動方式;在教學物體往垂直方向平移時,我讓學生用身體演示電梯上下運動的方式。讓學生在比劃演示中感知平移、旋轉的運動方式。

正確數出物體(或圖形)平移的距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如何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呢?在教學中我設計情景以“紅鳥與藍鳥爭吵,誰走的路線更長”這一問題引入,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慾望。讓學生在動手擺學具,與同伴討論中得出結果。學生有了結果時,教師不急於下結論,而是讓不同意見小組的同學說說他們的想法,在教師引導學生的進一步操作下得出結論。接著,教師再設計疑問:“船走的路長與兩隻鳥走的路長一樣嗎?”這時學生興趣盎然,七嘴八舌紛紛發表意見,活躍了課堂氣憤,通過動手操作、討論交流,學生知道船的路長與鳥走的一樣。因為鳥停在船上,船走了多遠,鳥也走了多遠,最後讓學生說說怎樣正確數出物體平移的距離,學生通過用眼觀察、動手操作,以對平移的距離有了一定的瞭解,就能正確地說出平移的距離。

教師把抽象的概念通過讓學生用眼觀察、動手操作、自身體驗化為學生看得到、摸得著的現象。因而學生都能舉出生活中許多有關平移、旋轉的現象。如:打氣筒打氣時做上下平移運動:國旗冉冉升起時做上下平移運動;汽車在公路上行駛時做平移運動車輪卻在做旋轉運動……

新課標指出在教學空間與圖形時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應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獲得對簡單幾何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因而在教學平移和旋轉一課時,我注重創設情景、設計疑問,讓學生在與同伴合作中探索問題;與同伴交流中得出結論,嘗試獲取成功的喜悅。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教學中我提供大量感性材料,通過讓學生用眼觀察、動手操作、自身體驗,化抽象的概念為看得到摸得著的現象,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會數學知識。

《平移和旋轉》數學教學反思13

《平移》的教學中學生能感性認識什麼是平移、能從不同的運動現象中找出平移的現象,但在說為什麼是平移時出現了錯誤。我想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讓學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的原因了。在概念上出現了認知錯誤。平移前後大小相同,方向不變。“方向不變”學生理解有誤,這裡的“方向”指的是圖形本身的方向平移前後不變,這要區別於運動的的方向——位置,圖形的位置要發生變化,但是本身的方向不變,以此來進行辨析會更有效果,通過這樣的講解和課堂距離,大部分學生能後較清晰的明白了平移的特點。

本節課較好的一方面是,在課堂小結時,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你在生活總哪裡見到過平移現象,學生的回答很精彩,很多同學有意識的觀察教室中的平移現象,當有的學生說重複了都表現了失望的表情,這說明大部分學生都在思考、參與。還有的同學也舉生活中的例子,從這裡可以看出學生的細心和想象力,這也激勵著我,數學是來源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的,教師要教授學習數學的思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