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轉》數學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1.06W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平移和旋轉》數學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平移和旋轉》數學說課稿

《平移和旋轉》數學說課稿1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平移和旋轉現象已經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只是沒有很清晰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和例項,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並會直觀地區別這兩種常見的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一、走進生活,準確建模。

1、重現生活,感知特點。

出示圖片,揭示課題。

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看上面幾種物體,它們是怎麼運動的?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師:是的,在數學上,像纜車滑行和國旗徐徐上升這樣的運動,我們叫它平移,像直升飛機螺旋槳和風車迎風旋轉這樣的運動,叫旋轉。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兩種運動(板書課題)。

這樣,我將數學學習迴歸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對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有了初步的認識。

2、感受生活,發現特徵。

接著,我順勢利導通過多媒體再現一組與生活有關的畫面。(演示課件)

師提出問題:那麼同學們,這些物體的運動,是屬於平移還是旋轉呢?

通過勾連學生的生活實際判斷數學現象,他們對平移和旋轉運動準確建模就相對容易了。

3、體驗實踐,領悟特徵。

課程標準並不要求對這兩個概念進行定義,只要求學生能緊密聯絡生活去感知、體驗、辨別。因此我創設了一個讓學生做一做、演一演的環節,讓學生用肢體語言感知和表述這兩種運動的特點。(放錄象解說)。

師提問:同學們,大家一起動起來,用你喜歡的動作做一個平移或旋轉的運動吧。

孩子們在做一做、演一演的的實踐活動中體會到兩種運動的本質特徵:平移是沿著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旋轉始終繞著一個固定點或一條軸轉動。這也正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

4、探究生活,拓展延伸。

課程標準倡導數學學習迴歸兒童的生活,構建國小數學生活化。當孩子們對這兩種運動特徵有了深刻的`體驗時,我再次引領學生回到生活中。

找出許多平移和旋轉的例子。這正體現了課程標準在生活中找數學,為生活學數學的基本理念。

二、創清激趣,自主探究。

這節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正確的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後的圖形。我設計了三個環節的情境教學活動突破難點。

1、創設情境,引導探究。

利用講故事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再通過數一數、移一移,感受船上的小鳥向左平移幾格,船就向左平移幾格。從而概括出:看一個圖形移動幾格,只需看圖上的某一點移動的格數就行了。

2、 觀察想象,拓展思路。

通過一道有趣的題目讓孩子們體會物體向不同方向平移的現象,拓寬思路。

3、水到渠成,學會畫圖。

學生掌握了數圖形平移了幾格的方法,能判斷圖形平移的方向,在方格紙上畫平移後的圖形也就迎韌而解了。

通過交流,學生歸納出合理的畫圖步驟:先將平行四邊行的四個頂點分別向上平移三格,描上點,再將平移後的四點用直尺依次連起來。

三、創造奇蹟,應用生活。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廣泛應用於生活的精彩描述。最後,我向學生展示了一組這樣的例子。生活是數學的大課堂,只有迴歸生活學數學,才能使數學展現出豐富的魅力,才能讓學生學到真實的、有活力的知識,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素養。

《平移和旋轉》數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平移與旋轉是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從教學的意義上講,平移與旋轉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教材在介紹這兩種現象時,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體會它們的不同特點。課程標準不要求對這兩個概念進行定義,更不需要學生去背誦結論性語句,只要求學生緊密聯絡生活實際去感知這些現象。

二、說學生:

二年級學生在生活中見到很多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現象,在他們的頭腦中,已有比較感性的平移和旋轉意識,受生活經驗的限制,對於好多現象的判斷還有些模糊,更無法想象,不能透過現象用數學的眼光來抓住運動方式的本質。另外針對學生對現實事物的.好奇,本節課在設計上,力求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在活動,在玩中發現知識,理解知識。

三、說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和學生的特點,特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瞭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並能正確判斷平移和旋轉這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能積極參與對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探究活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對身邊平移和旋轉有關事物的好奇心。欣賞圖形經過平移和旋轉變換所產生的美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能正確判斷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能正確的在格子紙上畫出平移後的圖形。教學難點:對於沒有旋轉到一週的物體的判斷,如盪鞦韆。在格子紙上畫出平移後的物體影象。

四、說過程:

1、創設情境,感受平移和旋轉

給學生創設活動的情境 ,讓學生在玩與做動作的過程中,感受移和轉的不同。

2、感知平移和旋轉,建立概念

通過給物體的運動方式分類,來引出什麼是平移,什麼是旋轉;在建立了初步概念的基礎上,看一看,做一做,找一找,說一說,從不同方面讓學生感受平移和旋轉,並能準確的分辨。

3、觀察圖形,深化認識,畫出平移後的圖形

畫平移的圖形是本節課的難點,它主要是分兩個部分,先讓學生們看圖形的運動方向和距離,明白什麼是對應點,並通過數對就點來開明白物體的執行方式,然後,再通過上一部分的基礎,先找對應點,再把連起來形成圖形,畫出平移後的圖形。

4、昇華知識

由生活開始,再由生活結束,給同學們欣賞,由平移和旋轉的應用,在圖片中進一步感受平移和旋轉對於生活的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