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瀝的小雨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8.69K

儘管剛剛畢業,還是大人眼中的“孩子”,但是當得知要擔任一年級的美術老師時,我自我感覺要搞定一年級的小孩子,那是“小菜”一碟。但沒想到,這碟“小菜”,折磨了我整整一個月,每節課和這些小傢伙鬥智鬥勇,還要給他們傳授美術知識,一個月下來,儘管有點課堂管理方法,但還很欠火候。當得知馬老師要來聽課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課堂上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帶著這沉重的“包袱”,我開始進行《淅瀝的小雨》備課。終於,10月15日,在馬老師、王主任以及師傅的關注下,我完成了教師生涯的“首秀”,回顧著課堂上的各個環節,聽著評課老師的諄諄教導,我感觸頗深。

淅瀝的小雨教學反思

一、教案和教學

這節課是在我自備的基礎上,集體備課又經過幾位美術老師的認真修改新增,集合團隊力量的一節課。應該說,教學設計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到了課堂上,到了實踐中,我卻沒有達到預設的各個目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美術知識目標就是“點線組合表現雨”,我在教學中竟然給忘得一乾二淨,究其原因,有緊張,但更多的是對教材的把握能力欠缺,備課的熟練程度還不夠。看來,一樣的課,不一樣的人上,效果還真是不一樣。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我對自己的要求太低,總是以為差不多就行,結果真正到了課堂,問題出現了。馬老師在評課中說到:美術課堂,要給孩子專業的東西,要讓孩子感受美術的魅力,不僅僅是輕鬆得畫畫。是啊,我的'專業就是美術,我要用自己的專業征服孩子,讓他們喜歡我,更喜歡我的美術課堂,這才是一名美術教師真正的價值啊!

在課堂中,還有一處我沒有處理好的環節。孩子們交流完自己發現的雨中情境後,開始欣賞作品,旨在拓寬學生創新思路,激發他們想象畫面。結果有一副畫,看似構圖較亂,但也有可取之處。我提問:你喜歡這幅畫嗎?孩子們異口同聲的不喜歡,讓我無語,匆匆進入下一幅畫的欣賞。其實,備課時我們預設的是欣賞幾幅在構圖、表現、色彩等方面分別有特點的作品,讓孩子感受美。而我一個不恰當的問題,讓預設變成了肥皂泡。評課中馬老師的點撥讓我豁然開朗,換一種問法:這幅畫最吸引你的是什麼?那不就順利達到預設目標了嗎?

再一個就是我在課堂上的教學語言有問題,語調平淡、語速均勻,這樣很容易使學生進入一種倦怠的狀態。一年級的同學本來注意力不太集中,我這一個語調的課程下來學生很容易喪失對美術的興趣。而且課堂上廢話太多,重複學生的話過多。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為我總是想重新梳理一遍學生的思路,讓他們認真記牢,結果適得其反。

二、教學和管理

其實從第一堂課我就感受到,一年級的課教知識難,組織課堂更難。所以踏上工作崗位的這一個月,我在課堂常規管理方面下足了功夫,從剛開始我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說到現在我在臺上講學生的小眼目不轉睛的盯著你,我感覺在課堂管理方面,有了點滴進步。但是這節課上,我發現要關注到全體學生,要讓全體學生一節課跟著老師走實在是不容易。在這節課上,我給表現好的同學獎勵小貼畫一枚,積極的同學可以用老師的麥克風回答問題,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還是有遺憾。尤其是在點評環節,沒有完成的孩子都急著畫自己的作品,沒有心思聽老師點評。如果我能夠先組織好課堂,讓孩子來當小小欣賞家,請觀察最認真的孩子來評論同伴的作品,可能課堂效果會更好。

三、管理與評價

要想管理好課堂,學生評價是必須的,在這一點上我深有感觸。評價時不僅僅對畫的出色、回答問題條理清晰的學生要提出表揚,還要對用於回答問題

畫畫時候紀律好的同學進行表揚鼓勵,對於一些頑皮的學生,多讓他們發言,並進行表揚鼓勵,激發孩子對美術課堂的興趣。我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學生,我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名教他們畫畫的美術老師,還是他們人生道路的指向標。適當鼓勵孩子,增加孩子自信心,這對孩子今後發展都是有利無害的。

一節《淅瀝的小雨》,恰如秋雨,儘管令人瑟瑟但卻蘊藏著豐收的氣息。我知道,作為一名美術老師,我還很稚嫩,但我會竭盡所能,讓我的課堂不僅僅是感受美,更能夠激發孩子創造美,實現我——一名美術教師的價值。我會努力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