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鄉村》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6W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的一個獨立的實踐活動。藉助“走進鄉村”這一生活情境,複習有關方向和路線、除法、生活中的大數、混合運算、測量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以及從特定情境中獲取資訊、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感受美與創造美的能力;對學生進行熱愛鄉村,熱愛大自然的教育,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走進鄉村》教學反思

這節課不是單純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而是一種綜合活動、體驗活動、實踐活動也是學生對半學期以來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回顧與反思、提升與實踐。

這節課在實施中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的興趣是上好一節數學的潤滑劑,同時也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前提,在本課中設計中創設:淘氣和笑笑的好朋友小華邀請大家去鄉村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綜合實踐課的枯燥、乏味,變得鮮活起來,讓學生在“玩中學”,把練習、知識融入到情景中,學生就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了知識。

2、以“點”帶“面”,整理知識,使知識系統化。

綜合實踐課與練習課是有聯絡但是也是所有區別的:從目的上看,綜合實踐課(複習課)是鞏固知識,使知識達到系統化;練習課是把知識變成技能技巧,達到熟練化。從能力的培養上看,複習課除了需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對比、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外,還要培養學生系統整理知識的能力,綜合處理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他的整體學習能力。而練習課更多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如本節課生活中的'大數知識的系統化是通過養雞場和產蛋房的每日產蛋數量,學生的讀、說、比較和練習,引出數的讀寫、組成、意義、大小比較方法,對生活中的大數集中進行了整理,使這一部分知識在這一環節就得以梳理、歸納,知識比較系統化、集中化。

3、練習上以易到難,層層遞進,精練少講,以練為主。

我們都知道,複習課中知識點較多,每一知識點的習題量不能過大,因此,練習的功能性尤為重要,但複習課必須針對知識的重點、學習的難點、學生的弱點,有的放矢地組織複習,真正體現複習的價值所在,達到複習的目的。本課設計上在小華家的鄉村旅遊圖,以基礎練習為主,內容上強調重點知識、方法(如:方向和路線)和觀察果園中(如:混合運算),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和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數蘿蔔環節的練習上,設計提高題、拓展題,讓有能力的學生能夠吃得飽,培訓能力,學得有興趣。

不足之處:

1、教師在創設部分情景時口述時學生傾聽有是會有誤,這時教師應把資訊板書在黑板上。

2、有22箱蘋果,每輛車最多運8箱,至少需要幾輛車才能一次運完?學生上臺板書22÷8=2(輛)……6(箱答:至少要3輛車才能一次運完。但另一個學生上臺板書22÷8=3(輛)時,這位學生的想法是對的,但是教師在這個環節沒有讓他發言,為什麼這樣做,應引導他想法是對的但我們還沒有學約等於,應列22÷8=2(輛)……6(箱)答:至少要3輛車才能一次運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