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浙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火燒雲》的教師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9.82K

關於浙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火燒雲》的教師教學反思

開學第三天教研室的領導、老師們來到舜文教學督導,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們在此次督導過程中受益匪淺。沐浴在各位教研員老師悉心指導的雨露中,我們這些年輕稚嫩的小苗再次撥正了自己成長努力的方向。在聆聽了朱老師關於語文教學中的“七清”後,不禁自問作為教師的我“清”了嗎?

關於浙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火燒雲》的教師教學反思

對照教研中朱老師所說的“七清”,反思自己的課堂令人汗顏。對於教材的理解,自己到底做到了幾分?本節課中學生的發展,又有多少呢?

1、 課時目標清。

教師要清楚課時目標,課標中學段的目標要求,與各年段間的銜接。在四年級已經開始致力於學生讀書方法的培養,《火燒雲》一課中的訓練重點為邊讀書邊想畫面,但是在制定課時目標時,我卻忽視了課題中的星號。本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導讀語中“認真讀讀課文,隨著課文的描繪,想象火燒雲那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中已對學習本文的讀書方法有所指,再加上經過前面三篇的學習,本課正是學生自己嘗試運用此方法進行學習的大好時機。然而在我的課堂上此教學目標卻不見了蹤影,在課時目標上我沒達到“清”的要求。這是導致讀書的無目的性、無發展的原因,沒有落實單元導讀提出的要求。作者通過火燒雲變化快、變化多,展現了火燒雲的美、大自然的神奇。我想學生讀書沒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本課中我並沒有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想畫面的方法來感受到火燒雲的美,使得學生對於火燒雲缺乏感性的、深層次的認識。試問沒有喚起他們對火燒雲的喜愛之情,又怎能讀出感情呢?

2、訓練重點要清。

語文教學不能面面俱到,全都抓就相當於什麼都沒深入,這樣學生是很難有所發展的。要有語言文字的.訓練,訓練什麼?可以在重點詞、句、段中重點著力。通過“天上的雲從西邊一直燒至東邊”中,抓住“燒”來讓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與生動,這是一處語言文字訓練點,可以藉助頭腦中出現的畫面來讓學生感受。火燒雲上來了,燒紅了西邊,燒紅了東邊......你感受到什麼?火越燒越旺,動起來了,漫延起來了......美嗎?通過教師對火燒雲燒起來場景的渲染,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及感性認識,在頭腦中產生一副美麗的火燒雲的圖片,這時學生會對燒字之妙有更深層次的體會,而不會像我的課堂中學生理解不到位,最後由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時學生的茫然。要通過我們的課堂使學生不但學會,還要會學,教師自身也要明白為什麼這樣來設計。

3、指導層次要清。

明確教學步驟,先進行什麼?在幹什麼?要心中有數,才會更好的駕馭並指導學生。關於教學重點的突破要有坡度,用什麼方法降低難度?先怎樣教?再怎樣教?要在 “點上著力,點上推進”。例如教學第一段時,可以抓住文章伊始“晚飯過後,火燒雲上來了”,通過教師的聲情並茂範讀此句,調動起學生對火燒雲上來後所帶來的變化的喜歡,從而推進指導學生朗讀。

4、 策略方法要清。

本文中4、5、6自然段描寫了火燒雲其妙的形態,向我們勾勒出三幅動態的畫面:跪著的馬、凶猛的狗、威武的獅子,而且十分傳神的寫出瞬息之間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後不見得變幻過程。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觀察,捋清作者描繪順序,發現三段中在層次上的寫法一樣。先出現什麼?再怎樣變化?後來消失了。按照這種寫法,說說其它形狀,(把此時的天空比作動物園,其它動物會怎樣呢?)將口頭表達與寫作訓練相結合。

5、是否到位要清。

教師的針對學生的回答、朗讀是否到位要了然於胸,根據事實來評價。學生回答問題了,是否正確到位。不到位怎麼辦?要引導走向深入,不能直接出答案結算。對於學生的評價要有激勵、推進、指向性,好在哪?不好在哪?讓學生心中清楚,不要出現模糊、籠統的評價語言。這樣學生再回答問題時才會明確應從哪個角度來思考。

6、提問指向性要清。

問題的設計不能過多、切忌隨意性,而且要留給學生閱讀思考的時間,這樣學生才會有深入理解的可能。

7、評價推進要清。

教師在理解教材、熟悉教學環節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評價要有指導作用、激勵作用,抓住學生髮言中的亮點,進行推廣、過渡。當學生回答不到位時,怎樣讓他聽別人的發言,怎樣補充。

再次坐到電腦旁重溫朱老師的諄諄教誨,著實讓我感到導師引路,猶如明燈領航的作用,相信我們舜文家的苗苗們會在各位領導、師傅的引領下更加快速茁長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