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花不再怒放教學反思案例

來源:才華庫 2.45W

情景一:

讓心花不再怒放教學反思案例

課堂上,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全班同學也按照老師的引領,有問有答,有放有收,配合的非常默契。倏地,教室一隅傳來奇怪的聲響,全班譁然,和諧的教學氛圍被破壞。教師三步並作兩步,走下講臺,探知究竟,盡明察秋毫之力,卻無果而終。於是,教師怒不可遏,甩袖離開教室。

情景二:

考試結束,試卷講評,多數同學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查缺補漏。也有個別學生感覺分數無所謂高,也無所謂低,對教師的苦口婆心毫不領情。終於,火山爆發,教師在講臺之上,痛心疾首,把講桌拍打得砰砰作響。

情景三:

辦公室內,校領導找到班主任老師,談及近期班級的管理情況,著重指出存在的些許問題。領導走後,只見此位教師臉色越來越陰沉,繼而,走進教室,把滿腔的怒火發洩於全班同學面前。

以上諸多情形,在校園中頗為普遍。究竟是什麼讓教師不斷心花“怒”放,著實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喜、怒、哀、懼、愛、惡、欲 ,人之正常情緒。在這些情緒之中,既有積極地,也有消極的。但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在教育過程中,是什麼因素導致經常出現此類情景呢?

首先是工作壓力所致。當今的教育,家長要的是分數,學校要的是成績,社會要的是升學率。在強大的工作壓力面前,教師只有極盡壓榨之能事,想方設法榨出學生的能量,榨盡學生的潛質。如果和其他班級、其他教師相比還有差距,或者沒能遂己心願,則就會心理失衡、情緒失調、肝陽上亢,終而,遇事則心花“怒”放。

其次是生活影響。如今,尊師重教已蔚然成風,但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教師一沒有權,沒有所謂的“三公消費”;二沒有錢,衣食住行用,全靠乾癟的工資。何況如今物價上漲厲害,常常囊中羞澀,牢騷滿腹又沒處發洩。長此以往,影響工作,才會心花“怒”放。

再次是心態使然。不管從事什麼工作,良好的心態是事業順利進展的基礎,教育工作尤甚。作為教師,要不斷歷練,才能調整好心態,輕裝上陣。但現實中,確實有不少教師調整不好心態,致使情緒紊亂,時而豔陽高照、心花怒放,時而陰霾滿天、心花“怒”放。

然後是方法不當。情緒是可以控制、可以調節、可以調適的,這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而調適情緒的方法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事而異。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教師,沒有對此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方法,情緒除錯不當,導致心花“怒”放。

教育工作是特殊的,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當我們明確了“怒火”燃燒的影響因素之後,就應該儘量避免乃至杜絕把不良情緒帶進課堂,帶進教育過程中。

到底應該怎樣做呢?在現實面前,身為人師,外在的環境我們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最該做的就是平和心態、調適情緒。

“怒”,上為“奴”,下為“心”,這個字告訴我們人要做心的主人、做情緒的主人,如果人做了心的奴隸,則會“怒”。“一把無名火,燒盡功德林”,“ 一怒之下踢石頭,只會痛著腳趾頭。”怒氣衝衝、怒火中燒、惱羞成怒,既害人,又害己。對教師而言,面向學生、面向孩子無端發火,斷然不會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既傷害了自己,又影響了孩子,而且影響深遠,帶來的損失甚至是無法彌補、無法挽回的。

其實,平心靜氣的想想。不管面對的是什麼事,一個人如果有理由、有辦法,他就沒必要發火;如果沒理由、沒辦法,他就沒資格發火。何況“火”發得越大,越於事無補。

教育是非常複雜的。面對教育的主體,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又一個純潔的心靈時,作為教師,要多觀察、多思考、多學習、多探索,使自己的教育藝術更精湛,而不是隨心所欲,簡單從事,一發解百愁,一怒了百事。

為教育,為孩子。讓我們的心花不再“怒”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