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4.98K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要怎麼寫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反思1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利用情境、操作工具、圖片、圖表、符號等,理解運算的意義,探索算理和計算的規律”。這其中提到的“具體有趣的事物”、“操作工具”“圖片”、“符號”等操作的材料應該是“計算模型”的一些具體形式。在對教材和學生的研讀中,我發現雖然多數學生能夠計算出結果,但是他們並不理解演算法背後的真正算理,針對演算法易學,算理難懂的情況,引發了我一個思考:能否有便於學生實際操作,並給予學生更大數學活動空間的直觀模型呢?能否讓學生享受到有營養又好吃的數學呢?在進一步研究中,我發現利用點子圖的直觀模型可以解決演算法易學,算理難懂的情況,因此制定了藉助模型支援兩位數筆算乘法的教學主線。

一、藉助模型獲得多種演算法。

二、藉助模型理解算理。

三、藉助模型溝通演算法與算理之間的關係。

四、藉助模型滲透神學文化。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呈現出多種方法,同時在不斷交流與探索中,逐步對兩位數筆算乘法的演算法與算理深入的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能夠勇敢地退下來,讓學生充分展示,又能夠適時的進,促進學生思考問題不斷深化。在藉助模型支援兩位數乘法的過程中,我感悟到當學生運用模型將新問題通過轉化的數學思想變為已知問題時,學生不僅獲得了一個計算結果,而且溝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絡,獲得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豐富學生數學活動的經驗。久而久之,學生運用模型的意識會不斷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會逐漸拓寬,它將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有力工具”。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

1、學生在列豎式進行了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計算過程中,對計算原理的理解有困難,要多給予解釋說明和思考時間。

2、在計算過程中,由於不細心造成兩部分積的錯位,導致結果不正確,在練習講解過程中,要給予指導,注意書寫習慣的培養。

3、部分同學對乘法口訣不熟,導致計算錯誤,要在課前給予強調,並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口訣。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反思2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是在學生能夠較熟練的口算整十、整百數乘兩位數,並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重點是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關鍵在於學生能掌握好乘的順序以及兩個積的數位。

教學中,我從學校購新書入手,再現了學生熟悉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把計算設定在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之中,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使學生願意去主動探索知識。例:24×12,讓學生以探究、活躍、高昂的精神狀態參與學習過程。

從課堂反饋來看,效果較好。在探索計算方法時,我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有的孩子用口算的方法,有的孩子用豎式的方法。其中不少用豎式的孩子是直接寫出得數而沒有計算過程的,說明這些孩子還沒能很好的理解算理。此時,我請了幾位孩子上臺書寫自己的方法,先請口算的孩子說了自己的想法,再請筆算正確的孩子說他的計算過程,同時,我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表達,讓學生們理解筆算的計算過程。最後在比較臺上錯誤的`筆算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加深對算理的理解,明白算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對於學生而言是較難理解的,計算時需要進行3層計算。學生還未能熟練掌握時,往往會出現運算第2層時把算乘幾十當成算乘幾,或者將因數弄混淆導致出錯。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在學生書寫豎式時,我要求孩子們將算理一併書寫在算式的旁邊,便於孩子記住自己該算哪一步,便於孩子們在思維混淆時能理清運算的順序,在檢查時便於發現錯誤。

在教學中我體會到,對這一知識的教學千萬不能急,不能光看學生計算出的結果正確與否,而應關注學生是否理解了算理。看似簡單的計算,實際對初次學習的孩子來說是挺困難的事情。在教學中應多觀察多思考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其從對症下藥。同時,加強對算理的理解是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的關鍵。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反思3

這部分的學習內容是在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和估算以及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和掌握筆算的演算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不進位)是下一課時進位乘的基礎,因此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在備課時把握住了知識的前後聯絡,從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和兩位數乘一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開始,複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為新課的學習作好準備,讓學生把舊知遷移到新知中。教學中把情境圖、口算算式和豎式計算三者結合起來,讓學生由具體到抽象,逐步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的算理,掌握演算法。先讓學生分析情境圖,根據情境圖運用已有的知識口算,並且讓學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突出演算法的多樣化。在多種演算法中教師作歸納,提出根據圖片可以把12套分為2套和10套,和同學們共同列算式計算。在此基礎上提出可以用豎式計算,同學也讓學生自己嘗試計算,在交流用分析錯誤的書寫方法,掌握正確的書寫。將豎式計算和口算作比較,將口算和豎式聯絡在一起,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新課結束後安排了多種題型的練習,基礎的計算題幫助學生鞏固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掌握,提高筆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同時明白驗算的重要性,自覺養成驗算的習慣。同時改錯題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筆算時容易犯的錯誤,知道筆算的時的注意點,爭取能做到不犯這些錯誤。最後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瞭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今後的教學中既要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情景,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又要關注數學知識本身的邏輯聯絡,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識學習新知。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鍛鍊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反思4

今天繼續用釘釘直播講授數學課,本節課我講的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整數乘法學習的重要階段,需要讓孩子對整數乘法的算理和演算法進行更深層次的認識。

課上,我通過複習多位數乘一位數,讓學生說說筆算方法,喚起學生的已有知識,把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找準,為學生能更好地學習新知做鋪墊。接著從王老師買書的情境引出算式14×12,從而出示本節課的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

在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時,我讓學生通過點子圖的形式,明確可以把其中第二個乘數分成(3×4)或(10+2),首先知道了計算結果是168;接著一起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我讓學生先根據獨立嘗試解決列豎式計算,學生在嘗試解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接著我一步一步出示正確的豎式書寫方式,並通過點子圖讓學生明白每一步的意義時,特別強調14×2表示2套書的本數;14×10表示10套書的本數;28+140=168表示12套書的本數。同時明確了豎式書寫要對齊數位,十位與第一個乘數相乘的積個位的“0”可以省略的道理。學生結合現實的情境,理解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體化,更便於理解和接受。

接著我通過與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計算的對比,讓學生髮現相同之處和不同的地方,從而總結出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在鞏固拓展環節,我先從筆算方法的掌握先著手,讓學生通過計算、展示做一做的題目,讓大家明確豎式中的每一步得數是怎麼來的,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最後讓學生去所學的知識去判斷糾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生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整節課我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使課堂內容充滿了情趣,有了色彩,既解決了計算問題,又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舉兩得。但本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由於網路授課的原因,學生的列豎式計算的情況沒有全員關注,上課時間只有30分鐘,導致解決問題的練習比較草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