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年級認識角的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95W

認識角是二年級下冊的知識,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平面圖形圓、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認識角是低年級學生對幾何平面圖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種認識飛躍,認識角教學反思。但是,低年級的認知規律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角,形成角的表象。我採用以下一些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

關於二年級認識角的教學反思

1、建構主義認為,教學不能無視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而是要把這些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引導兒童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教師不是知識的呈現者,而是引導學生豐富和調整自己的理解。所以本節課我創設了找平面圖形老朋友的情境,想幫助學生回顧舊知,然後讓學生通過動手擺三角形,拿走其中的一根小棒,剩下的圖形就是——角,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感知三角形中有角,而且對角的樣子有了初步的感知。

2、《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本節課我也創設了圖形老朋友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在後面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指角、折角,充分的利用了情境,使整體的教學更加連貫,使情境的創設更具實效性,更好的為教學的展開服務。

3、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這一核心,所以在教學中我充分開展操作活動,並與小組活動相結合。從最開始的擺角、指角、折角、畫角、標角再到後來的玩活動角等活動,我努力讓學生在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生成的過程。同時在教學中關注每個活動開展的實效性,及時與學生溝通,對學生予以及時的指導、評價、總結。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的興趣更濃了,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了。

4、新課改力求改變以知識傳輸為主的教學方式,要求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方式,教具對學生興趣和思維的培養、知識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益處,教學反思《認識角教學反思》。本節課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我也為學生準備了很多教具,方便讓學生指角的平面圖形,邊長不一的活動角,三角板、兩張大小相近的透明的角等等,通過這些教具的使用,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尤其是活動角的使用,我設計了邊長不同的活動角,讓學生擺出同樣大小的角,再通過觀察發現不同之處,很好了幫助學生突破了“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一教學難點。而且在使用教具的過程中,學生聽教師的要求統一應用,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課堂習慣,為學生滲透了社會規則的意識。

本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我做如下反思:

1、 新課程改革倡導:藉助圖形概念形成的教學,使學生經歷“感知—觀察—比較—歸納—抽象”的概念建構過程。在教學中,第一個環節我通過讓學生擺三角形,拿走一根小棒,從而提出課題認識角,然後就讓學生快速的將小棒收起來了。這時學生腦海中還沒有對角有一個籠統的認識。應該先讓學生觀察一下這個角的樣子,然後還原小棒,再分別拿走另外兩小棒觀察那兩個角的樣子,這時學生對角這個圖形就有了初步的認識,再請學生說一說,就給了學生一個“ 感知—觀察—比較—歸納—抽象”的概念建構過程,這樣也為學生後面能正確指出用圓折出的角做了很好的鋪墊。使學生頭腦中角的概念逐漸清晰。

2、同時新課程改革也倡導幫助學生形成對概念內涵的豐富認識,形成比較和分類、概括和抽象的能力,提升準確、簡練和嚴密的數學語言表達水平。在課上我對學生使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還很欠缺,學生很多時候意思正確,我就急於給予評價。應該在課堂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說完整的、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對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品質和態度之外,還對學生清晰掌握概念有很大的幫助。

3、在課堂中要善於製造矛盾衝突、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沒有問題的課堂不是好課堂。在本節課中有一些讓學生質疑,產生矛盾衝突的.地方,我沒有及時的抓住,而是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講解。如:在同桌同學用活動角造同樣大小的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可能腦海中差生疑問“我們的角並不一樣”如果我通過引導讓學生提出疑問,然後讓同學之間互相討論,爭論,最後“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一重難點應該能被學生更好的介紹,而且學生的主動性更強,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所以教師在備課或教學中應該形成一種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意識。並且善於抓住教學中能令學生差生矛盾衝突的點。讓學生去探究、去合作,這樣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更強,教學也更高效。

4、教學中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我安排了很多活動,但是活動過多每次活動,都要組織一次教學,這樣就佔用了很多的教學時間。所以,有的活動是否必要,就成為我要思考的問題。教學活動多,應該突出主線,進行簡化。所以在二次備課中,我將摸角的環節去掉,在鞏固練習中,將正例與反例結合,也能達到角的概念的強化和辨析的作用。同時在標角中將平面圖形和圓弧形放在一起,也能達到分層鞏固的目的。這次的經驗,也讓我對以後再操作活動比較多的課時有了思考,活動是否必要?活動與活動還能否結合達到相同的教育效果?力圖考慮更方面的因素使活動更有效,更有價值。

5、語言是表達思想、傳遞資訊的基礎,也是溝通感情的橋樑,在課程改革中,強調學生主體性發展,教師促進者的作用,要充分發揮教師促進者的作用,必須把握好課堂中的語言。國小教學語言,要注重多樣化的提問藝術,要善於鼓勵學生的積極性,要注意批評語言的方式的幽默化和評價語言的多元化。而反思我的課堂,雖然學生比較有序,但是似乎缺乏一種激情,少了一種活力。學生本應該學的、玩的很帶勁兒,但是似乎這種氛圍沒有被我帶動起來。所以以後我要加強這方面的實踐,多用熱情的表情和話語感染學生,多鼓勵學生,讓他們感受數學帶給他們的成就感,從而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