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教學設計方案範文九篇

來源:才華庫 3.15W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範文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喜歡的段落。

2、能在讀中體會作者想象之美,感悟小朋友的美好心願。

3、能在讀中發展思維、想象、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想象之美,感悟小朋友的美好心願。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指導寫字,匯入新課

1、會觀察、分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十八課四個太陽(教師板書課題,邊指導學生寫陽字),陽字怎麼寫呢?這個字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邊是個雙耳。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師寫寫,先寫橫撇彎鉤,稍稍斜向上,再寫豎,可別忘了,它是垂露豎,右邊是個什麼字呢?(學生回答:是個日字)。

2、寫端正、漂亮:

你們能把它寫端正、漂亮嗎?快快開啟書82頁,在我會寫中找到這個字,先描紅,再各寫兩個。開始吧!(師隨機評價:你坐得真端正。你的字寫得不錯!叫什麼名字!我記住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讀正確、流利:

你們的字寫得真漂亮!相信你們課文也會學得更好,你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嗎?(學生自信的回答:能)真是自信的孩子,就自由的開始讀吧!

2、抽生讀,整體感知:

你們讀得真流利,願意讀給大家聽聽嗎?老師請四個小朋友來接讀課文,沒請到的沒關係,你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呢?大家邊看、邊聽、邊想,課文中的小朋友給不同的季節畫了哪幾個太陽?

你覺得他們讀得怎樣?(生生評價)

你們聽得認真,評得也不錯。你能告訴老師,課文中的小朋友給不同的季節畫了哪幾個太陽。(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件──綠太陽、黃太陽、紅太陽、彩色的太陽)

三、以學定教,感悟心願

你最喜歡那個太陽呢?找出你喜歡的太陽對應的自然段自由的讀讀,讀出你的喜歡。老師發現有的同學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你一定非常喜歡那個太陽,能告訴老師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以學定教)

〖第一自然段的教學

1、(教師抽生讀)你能讀讀嗎?

2、(教師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去感受)。謝謝你!請坐,你們想夏天到了,一個紅紅的太陽掛在天上,你有什麼感覺?( 預測學生會說:很熱、心裡不舒服、難受)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二、學生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2、小組合作學習:

⑴ 每個小組課前準備一套生字詞卡片。

⑵ 組內互相檢查,字字落實。

3、重點指導:

“漲”和“間”是多音字。

4、要求寫的字,學生先自己字形,然後臨寫,比較。糾正。

5、教師根據學生寫字時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指導。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你覺得哪些詞寫出了老人一心一意為他人著想的品質?

“無論怎樣”“只要”“一定”“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行動地刻畫了老人認真細緻的動作,表現了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質。

3、指導學生想象畫面:

⑴ 老人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裡會怎麼想?表情、動作又會怎麼樣?

⑵ 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會怎樣想怎樣做?

⑶ 滿意離去時,會是怎樣的心理、表情、動作?

4、學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畫面,體會老人的心靈美。

5、指導感情朗讀。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二、繼續學習課文3、4、5自然段

1、學習第3自然段:

⑴ 指名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⑵ 討論:

作者是怎樣描寫一行人走搭石時動作的協調有序的?

“像輕快的音樂”“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⑶ 引導體會“構成了家鄉的地道風景”。

2、學習第4自然段:

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

⑵ 思考:

作者寫了哪兩個事例?

⑶ 指導回答。

⑷ 交流:

從“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直到溪邊……”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這兩個事例中,我們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諧的畫面,也能夠感受到畫面中人物的美好心靈。

3、學習第5自然段:

讓學生結合前文暢談對這段話的理解,進一步體會作者借搭石所要讚揚的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個性美。

三、指導朗讀全文

四、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

五、小組交流

六、全班交流

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通過讀體會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詩歌是詩人生命的衝動,感情的傾訴:

情動於中而言溢於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覆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今天,咱們來學習一首詩,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2、介紹作者:

⑴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范成大嗎?

(讓學生自由說,可根據以前知道的或課前蒐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⑵介紹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簡介資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淳熙十年因,58歲病辭。此後10年隱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於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3、釋題:

四時興是什麼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並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⑴請說說詩應該怎樣讀?

⑵明確詩歌的朗讀方法: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奏。

⑶聽範讀

⑷個人自由朗讀。

⑸指名試讀,評議。

2、讀了這首詩,你能簡要的說說詩歌寫什麼情景嗎?

3、小聲自讀,邊想邊畫:

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幹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引導回答上面問題,並小結板書:

村莊兒女───耘田織布

童孫─────學種瓜

三、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自由讀文,藉助註釋或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⑴晝:白天。

⑵耘:除草。

⑶耘田:在田裡除草。

⑷績麻:把麻搓成線。

⑸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⑹未解:不懂。

⑺供:參加。

⑻耕織:耕田織布。

⑼傍:靠近。

⑽桑陰:桑樹下。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4、指名試著概述全詩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裡搓麻條,村裡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質疑: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賞析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⑴詩歌一、二句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⑵想象:晝和夜分別指什麼?圍繞耘田績麻啟發想象農民們除了耘田績麻還要幹些什麼活?(插秧、收割、犁地、積肥)。想象范成大見此情景會對村莊兒女說些什麼?(辛苦、勤勞、各有各的本事)

⑶結合想象誦讀(讀出敬重之情,讀出詩的節奏)

反覆讀:自由讀、指讀、評讀、教師讀、學生再讀、做著動作豎著大拇指來讀、齊讀。

2、賞析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你們喜歡這些小孩子嗎?(天真、勤勞、不怕苦、好學、可愛、愛勞動)。

品後指導誦讀,帶著作者對那些兒童的喜愛之情來讀。讀出小孩子的調皮可愛。讀出小孩子的聰明好學、讀出你自己的喜愛之情一遍一遍地讀,一次比一次讀得好。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1、放聲自由讀詩,想象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2、指名讀。

3、老師配樂吟讀。

4、學生入情入境的齊讀,朗讀中自然成頌。

六、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七、知識的延伸

1、說明《四時田圓雜興》還有60首,田園詩人還有很多,孟浩然、王維、陶淵明(課件)

2、再學習一首(課件)田園詩篇

在古代也有許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歡親近大自然,喜歡田園生活,如陶淵明、楊萬里等。老師這裡再提供兩首詩人們在田園生活中寫下的詩讓大家欣賞學習:要求大家藉助老師提供的註釋自學古詩,說說詩的意思,並嘗試背下來。

夏時田園雜興

黃塵行客汗如漿,少住儂家漱口香。

借與門前盤石坐,柳陰亭午正風涼。

3、背誦自己熟知的田園詩。

八、總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歌賦更是其中的燦爛奇葩,同學們在課後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園詩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同學們可以成為象范成大、李白一樣的大詩人。老師期待著你們的大作。好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裡。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①理解課文內容。 ②瞭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③品味平實而富於哲理的語言

二、教學重點

①梳理課文內容。 ②歸納居里夫人的人格特點。 ③品味平實且富於哲理的語言

三、課前準備

①預習課文,疏通文意。 ②蒐集居里夫人的有關資料。 ③教師準備居里夫人的掛圖。

教學設計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說起居里夫人,我們大都知道她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推動了核科學的發展。但關於她的人格,也許我們知道的並不多。愛因斯坦曾說過:“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的程序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今天我們來學習居里夫人的自傳體散文《我的信念》,或許對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

二、誦讀感知

1、範讀課文

2、學生朗讀課文,疏通文意,品味語言,識記字詞。

3、默讀,蒐集、感知特點 讓學生獨立默讀、思考,試著讓學生用四字短語歸納居里夫人的行為特點。 討論歸納: 堅忍不拔 樹立信心 執著勤奮 集中目標 獻身科學 探討真理 生活簡單 重大發現 保持安寧 不圖財富 珍惜時間 追求自由剋制自己熱愛生活 沉醉科學

4、討論概括,歸納整理 全班討論,將有關資訊分門別類,從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書: 探討真理 保持安寧 集中目標 思想理念{不圖財富 環境需求{追求自由 工作態度{樹立信心 沉醉科學 珍惜時間 堅忍不拔 執著勤奮

三、合作探究採用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討論解決。

1、“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中的“某種力量”指什麼?

2、解釋“在科學方面我們有對事業而不是對財富的興趣”的含義。

3、“我們都認為不能違揹我們純粹研究的觀念”中“純粹研究的觀念”指什麼?

4、“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一句,“講究現實的人”是什麼人?“夢想家”最基本的特徵是什麼?從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這樣的“夢想家”?

5、“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換成“希望”?為什麼?

6、“在他猝然長逝以後,我便學會了逆來順受。”聯絡上下文,談談“逆來順受”在句中的確切意思。

7、為什麼作者說,科學家也應當是“一個小孩兒”?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態?

8、“我從沒把這種權益視為理所應當”中的“這種權益”指什麼?

四、語言品味

1、教師指導學生體會、品味語言。理解這種樸素而平實的語言風格。不重文采,而重寫實,是傳記類作品的特點。如果學生感到有難度,教師可引導學生與文學作品語言作比較,就容易理解了。

2、找出課文中帶有哲理性的句子,試著進行賞析。

參考: 生活對於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 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 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

五、教師小結

讀了這篇文章,就如同與偉人對話。我們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動。如果說我們過去沒有生活目標,現在我們明確了人生;如果說我們過去一味貪圖安逸,現在我們學會了艱苦;如果說我們過去只能依賴他人,現在我們懂得了奉獻;如果說過去我們意志薄弱,現在我們擁有了信念。讓我們在居里夫人的光輝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獻給人類的進步事業。

六、拓展延伸

1、完成“研討與練習”。

2、居里夫人放棄了鐳的專利,卻兩次成為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對此,你怎麼看?寫成300字的小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1、形變:物體發生形變是力作用的結果,形變方式有形狀和體積的改變,任何物體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必發生形變,只不過有些形變程度很小,只有通過儀器及實驗手段才能明顯顯示出來,在力的作用下不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形變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彈性形變,一種是非彈性形變。

2、彈力:彈力是接觸力,物體間產生彈力,兩物體必須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兩接觸物體是否發生彈性形變,可用假設法來判斷,若假設接觸的物體間有彈性形變,則有彈力作用,若物體所處的狀態與事實不相符,則假設不成立,無彈力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什麼是彈力及彈力產生的條件;

②.知道壓力、支援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在力的示意圖中正確畫出力的方向;

③.知道彈力大小的決定因素及胡克定律。

2、過程與方法

①.提高在實際問題中確定彈力方向的能力;

②.通過探究彈力的存在,是學生體會假設推理法解決問題的巧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觀察和了解形變的有趣現象,感受自然界的奧祕,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彈力產生的條件及彈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內容及應用。

2、難點:接觸的物體是否發生形變及彈力方向的確定。

【授課型別】新授課

【主要教學方法】講授法

【直觀教具與教學媒體】 黑板、粉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問題1:力的定義是什麼?

——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問題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

——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使物體形狀發生改變。

問題3:能夠舉出一些外力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的例子?

——壓縮彈簧、擠壓海綿、用手彎曲直尺、小鳥壓彎枝頭、拉動橡皮筋等。

二、新課教學

(一)彈性形變和彈力

問題4:以上例子中各物體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物體的形狀或體積都發生了改變。

結論: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上面所舉的例子中,在外力的作用下物體的形變都非常明顯,用肉眼可以看的很清楚,但有些形變非常微小,無法看清。例如書本放在桌面上,桌面發生的形變;人站在地面上,地面發生的形變。這些形變我們需要通過儀器及實驗手段來判斷。任何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都會發生形變,只不過形變有大有小。

演示:①.用力擠壓海綿,海綿發生形變,鬆手後恢復原狀;

②.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斷裂,無法恢復原狀。

總結:物體發生形變,在撤去外力後,有些能恢復原狀,如例子中的海綿,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而有些物體由於形變過大,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從而不能恢復到原狀,這種形變叫做非彈性形變,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任何物體的形變如果超過了彈性限度,將不能恢復到原狀。

演示:①.被彎曲的直尺上放一粉筆頭,放手後粉筆頭被彈起;

②.被拉伸的橡皮筋上放一小紙團,放手後小紙團被彈飛。

問題5:為什麼粉筆頭、小紙團會被彈起?

引導學生回答: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會對和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就被彈起。我們把這個力叫做彈力。

問題6:如果粉筆頭、小紙團與形變的物體不接觸,會受到彈力嗎?

引導學生回答:不接觸一定不會受到彈力。

總結:彈力的產生需要兩個條件,直接接觸併發生形變。

(二)幾種彈力

學習了彈力的定義,我們通過幾種常見的彈力進一步來研究彈力的問題。 問題1:課本放在桌面上,根據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課本和桌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什麼呢?

——課本多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課本的支援力。

問題2:它們是彈力嗎?為什麼?

——它們是彈力,因為它們符合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觸並且發生形變。

教師精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由於重力作用而壓迫桌面,使書和桌面同時發生微小的形變。書要恢復原狀,對桌面產生垂直於桌面向下的彈力F1,這就是書對桌面的壓力;桌面要恢復原狀,對書產生垂直於書面向上的彈力F2,這就是桌面對書的支援力。

學生活動:靜止的放在傾斜木板上的書,書對木板有壓力,木板對書有支援力,知道學生畫出力的示意圖,分析壓力和支援力的方向。

物體;支援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指向被支援的物體。

引導學生分析靜止時懸繩對重物的拉力及方向。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懸掛物由於重力的作用而拉緊懸繩,使重物、懸繩同時發生微小的形變。重物由於發生微小的形變,恢復原狀時對繩產生豎直向下的彈力F1,這是重物對繩的拉力;懸繩由於發生微小的形變,恢復原狀時對重物產生豎直向上的彈力F2,這是懸繩對重物的拉力。

結論:拉力是彈力,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彈力有無的判斷可以採用假設法。

產生彈力必須要接觸,但接觸的物體之間不一定有彈力。引導學生分析如圖4中靜止的小球與牆壁之間是否有彈力。

結論:牆壁與小球之間沒有彈力。可以採用假設法,假設牆壁與小球之間存在彈力F,則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會靜止,會向右運動,這與題目中小球靜止相矛盾,所以牆壁對小球沒有彈力。

這是判定相接觸的物體之間是否有哦彈力的基本方法,說明兩物體接觸但沒有發生形變。

(三)胡克定律

結論:壓力、支援力都是彈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而指向被壓的

演示:①.直尺彎曲不同的程度彈射粉筆頭,彎曲程度越大,彈射越遠。 ②.橡皮筋拉伸不同的程度彈射小紙團,拉伸程度越大,彈射越遠。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物體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形變消失,彈力也隨之消失。這是對彈力大小的定性描述。

想要定量描述彈力與形變的關係,一般來說是比較複雜的,但是彈簧的彈力與形變的關係是比較簡單的。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滿足關係式:

F=kx

即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形變數成正比。這個式子是由英國科學家胡克首先發現的,因此叫做胡克定律。式中,F表示彈力,x表示彈簧的型變數(既可以是伸長量,也可以使縮短量),k表示彈簧的勁度係數,其單位是牛/米,符號是N/m。生活中常說有的彈簧“硬”,有的彈簧“軟”,指的就是彈簧的勁度係數不同,彈簧的勁度係數和彈簧的粗細、材料、長度、直徑、繞法等有關,它反映了彈簧的特性。每根彈簧都有其特定的勁度係數。

【佈置作業】 課本56頁問題與練習2、3、4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課型】

略讀。

【教學目的和要求】

1、快速閱讀課文,掌握內容要點,瞭解蟈蟈。

2、學習用生動的語言來描述動物的外形、習性、動作的方法。

3、激發對大自然昆蟲的研究興趣,培養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

【教學難點】

擬人對比手法的掌握與運用。

【教學方法】

探究討論法。

【教學手段】

投影與實物。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匯入

講故事,投影卡通畫,引起學生興趣,引入課文。

二、散讀,感受課文內容

七嘴八舌讀課文,勾畫出重點字詞,解決。

目的:使學生自主地熟悉課文,排除字詞障礙。

投影檢查字詞掌握情況:注音、寫字、理解詞語、連詞成句:

1、積累詞語:

喑啞 吮取 篡奪 狩獵 篝火 靜謐 喧囂 喙

2、理解詞語涵義:

喑啞 靜謐 懸殊 驚慌失措

龐然大物 竊竊私語 弱肉強食

學生自由選擇詞語進行解釋,並運用二至三個連詞成句。

教師注意指示容易寫錯讀錯的字。

三、討論閱讀,探究內容

投影討論題:

1、文中介紹了蟈蟈哪些知識?請概括一下。

2、作者在不同的情況下,不斷變換對蟈蟈的稱呼,請找出來,想一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3、文中只寫了蟈蟈嗎?還有沒有別的動物?寫它們的目的是什麼?

4、每人找一句你認為精彩的句子,簡述你喜歡的理由。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參與討論。

班級交流,教師注意引導與歸納,板書。

1、內容要點:外形漂亮、聲音動聽、喜食昆蟲、群居、和睦共處。(歸納為外形、食性與生活習性)

2、設計表格,投影,學生填充。

稱呼 情況 狂熱的狩獵者 夜晚捕蟬時 夜晚的藝術家 鳴叫時 更勝一籌的歌手 鳴叫時 昆蟲 在籠中 進攻者 捕蟬時 囚犯 在籠中 屠夫 捕蟬時

小結:變換稱呼,使行文生動,給人以深刻印象。

3、與蟬、鷹、螳螂等作對比,表現出蟈蟈的勇敢、機智、友善,體現出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

4、總結學生所找多為擬人句,提問擬人修辭的好處。

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使語句更加生動形象,使行文自然親切,並流露出作者的感情來。

要求學生仿造擬人句,略評,使學生掌握擬人的修辭手法。

四、總結課文

(指示板書)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

問:作者怎麼能將蟈蟈寫得如此生動逼真呢?源於觀察。

簡介作者法布林及其著作《昆蟲記》,鼓勵學生學習法布林的科學探索精神。

五、拓展練習

為開頭故事改寫結尾,學習生動的描寫方法。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函式有三種表達方式,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函式解析式法。熟練解決這一問題對後續學習非常重要,所以本節的學習必須讓學生完全突破。

1.要求學生明確確定一次函式需要兩個條件,確定正比例函式需要一個條件;會用待定係數法求一次函式的解析式,並使學生初步形成數形結合的思想; 通過例題介紹了用待定係數法求一次函式的解析式的基本步驟,並明確待定係數法的用途和目的,進而形成數形結合的思想;

在前面學生一直學習的是已知函式的解析式,然後研究函式的圖象和性質,是從數到形的過程;從這一節課開始,學生反過來學習從形到數,並且在後面的學習中也經常用到數形結合的思想,所以這節課是整個學生的一種逆向思維的轉折點,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2.在前面學生學習過程中,一直接觸的是已知解析式,再研究函式。而如果沒有給解析式,能不能求出解析式呢,這節課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讓學生了解用待定係數法可以確定函式的解析式,而對於一次函式,只需要確定兩個係數就能確定函式的解析式,進而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為後面的求二次函式的解析式以及數形結合思想的廣泛應用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1.本節課是學生在前面學習了基本的一次函式影象和性質後進行學習的,學生對於一次函式的影象和性質掌握尚可,能通過解析式畫出函式圖象,通過圖象判斷k和b的符號,會用待定係數法計算簡單的正比例函式的解析式,但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還有一定的困難,而利用待定係數法求一次函式的解析式,由於兩個式子相減,b就可以抵消,所以計算問題不會很大。另外,學生認為函式的學習比較抽象不好理解,在練習的過程中,對於數形結合一直反覆疑惑,並且對於新題型比較陌生,特別是沒有直接給出點或者沒有說求函式解析式,這樣的題學生掌握的不夠好。

2.學生已經學過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並會求正比例函式的解析式,初步認識過待定係數法,以前也接觸過數形結合的思想。在此基礎上,可以先讓學生知道什麼是待定係數法,怎樣去用,具體步驟有哪些,進而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然後舉例說明從數到形和從形到數的相互滲透。

3.如何根據所給的資訊找到條件,確定一次函式的解析式,是學生學習的障礙,對於這個問題,主要利用四種題型(圖象、列表、交點、實際應用)和學生一起探尋條件(主要是找兩個點),從而突破這個障礙。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待定係數法,並會用待定係數法求一次函式的解析式;明確確定一次函式需要兩個條件,確定正比例函式需要一個條件,主要是因為係數的個數所以決定了需要的條件個數。

2、能結合一次函式的圖象和性質,靈活運用待定係數法求一次函式解析式;進而推廣利用給定的資訊求一次函式的解析式,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引入待定係數法的過程,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思想,並初步形成“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並感受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待定係數法求一次函式的解析式

難點:培養數形結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1、複習提出問題

在黑板上畫出一次函式的四種類型的圖象,要學生判斷k和b的符號;通過符號確認所在的位置,複習一次函式的圖象和性質,並初步體會從數到形的思想。

2、講授例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動手畫出y=x+3圖象後去掉解析式,丟擲問題,如果給出一個一次函式的圖象,如何求出函式圖象的解析式,學生思考。

以教材例題為主,講授待定係數法的四個步驟,在這裡學生可能會想到找兩個點,求出k和b就可以。學生能根據給的兩個點的座標代到一次函式的解析式,並且解出二元一次方程組,求出k和b,知道求一次函式的解析式,只需要求出k和b,也就是需要找兩個條件,實質上就是找兩個點。如何利用待定係數法求函式的解析式,如何找到兩個點,並總結歸納什麼是待定係數法。

3用課件呈現多種題型:圖象、表格、點的座標,分別用待定係數法求一次函式的解析式。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上臺演示糾解題過程。使學生形成完整的利用待定係數法求函式解析式的步驟,加深對待定係數法的理解,加強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4、總結與反思。目的鞏固待定係數法求一次函式的解析式的步驟。總結主要涉及的題型提高數形結合的思想:從數到形和從形到數的思路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積累“萌發、次第、翩然、銷聲匿跡、風雪載途”等詞語,掌握意思並學會運用。

2、瞭解物候的相關知識。

3、掌握說明文的幾種說明順序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4、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趣。

5、品味本文簡潔,準確,生動,科學的語言。

【設計理念】

讀說明文,重在準確地獲取文中的知識資訊,以及作者解說這些資訊時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在學習中可運用摘要評析法來閱讀,先進行整體式閱讀獲取說明物件的各項知識,再由篇到段、由段到句地評析文章的寫作特點。

【教學課時】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蒐集一些農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篩選主要資訊,整體把握文意;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區域性說明順序,學習作者說明的技巧。

〖教學步驟

匯入新課:在生活中,我們人類用語言來交流,那麼大自然呢?它也有語言嗎?

展示收集的諺語,學生朗讀。問:這些諺語在告訴人們什麼?

同學們,以上說的都是大自然特有的語言。這語言到處都有,睜開眼都能發現。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瞭解的大自然的語言(學生朗讀自己收集的諺語)。像這些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的現象,古代的勞動人們稱為“物候現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聆聽她們的語言。

〖新課講授

一、察言觀色:學生介紹竺可楨,教師補充

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紀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地理學家,被譽為“品格和學問的偉人”。1910年赴美國留學,1918年獲哈佛大學地學系博士學位。回國後先任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教員、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成為我國近代氣象學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學校長,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在貴州的窮鄉僻壤,他將浙大從一所地方性大學辦成了全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寫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物候學》等。

二、狼吞虎嚥

1、範讀課文,學生聽讀,標好段序,標出難讀、難記的字詞,初步感知文意。

2、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出示小黑板)

辨別字形,讀準字音:

衰草連天 shuāi 連翹 qiào 緯度 wěi 銷聲匿跡 xiāo 蓑衣 suō 阻撓 náo 忌諱 huì 悄然無聲 qiāo

掌握下列詞語,並用詞語造句:

次第 銷聲匿跡 風雪載途 周而復始

三、暢所欲言

你從課文中獲得哪些資訊?在文中找出,並概括。自由交流:(補充)

1、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

四、摩拳檫掌

通讀全文,就“物候學”寫出200字左右的解釋性、簡介性的文字。

學生課堂交流,師簡評並指出:物候學知識散佈在全篇課文之中。學習中應該仔細搜尋並且要將它們有條理地加以整理。在此方面養成習慣,將十分有利於做讀書摘要和積累專題資料。你們看,如果我們按物候學的定義~研究的範圍~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的順序來介紹,不就一目瞭然了嗎?

五、各抒己見

(出示小黑板)對這篇課文的層次劃分,有四種不同的意見。選出你所贊成的一種分法並說明理由。

A、1~5 || 6~10 || 11~12

B、1~3 || 4~5 || 6~10 || 11~12 C 1 || 2~5 || 6~10 ||11~12 D 1~2 ||3~5 ||6~10 ||11~12

學生髮表意見。師明確,A、B兩種分法都是可以的。但同學們發現沒有,不論哪一種分法當中,6至10段始終是一個整體,我們是否可以探究一下這幾段之間的關係呢?

六、細嚼慢嚥

學生齊讀6至10段,提問:

1、物候現象的決定性因素有哪些?(緯度,經度,高下,古今)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物候現象的決定因素的?(抓住關鍵詞: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或互換)?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不能調整。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緯度影響最大,經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次。另外,緯度和經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個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後一個則是時間因素,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又是一種排列順序。對四個因素的解說由一個設問句引出,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線詞,使這一部分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易於接受。

2、作者主要用什麼說明方法來分別說明這些因素的影響?

明確:舉例子。(找出並分析)例如: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比北京要早開20天。說明了緯度對物候的影響。但有時為了使說明物件更透徹,可以舉更多的例子。

七、拋磚引玉:《大林寺桃花》

學生齊讀詩歌,理解詩意。明確: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詩人在初夏時節遊覽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但詩人卻意外地發現在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詩人曾為春天的逝去而傷感,重遇春景後,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來春天是轉到這裡來了。

這首詩正好說明了課文中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高度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

八、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饒有趣味。全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思路清晰明瞭:描述物候現象──作出科學解釋──追究因果關係──闡述研究意義。這種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們學習。文章同時告訴我們:科學就在身邊,科學距離我們並不遙遠。讓我們零距離接觸科學,從而熱愛科學。

佈置作業:本文語言嚴謹而生動,兼具說明的科學性和生動性,是一篇極有價值的科普文。熟讀課文,把文中的雅詞美句摘錄下來。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

邏輯順序

現象~~~~本質

描述物候現象──做出科學解釋──追究因果關係──闡述研究意義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水是會變的,知道雨、雪、冰雹是水變成的,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自然界的因果關係。

2、理解水的變化與人類的關係。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懂得我是指水,瞭解水是怎樣變化的。

教學難點:

理解水的變化與人類的關係。

教學方法:

採用快樂教學法、討論法、表演法等現代教學方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

課前準備:

1、 準備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件。

2、 讓學生蒐集圖片。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寫字。(略)

第二課時:交流研討課文。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 複習生字。

1、 談話: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2、 課件出示:摘蘋果(指名認讀)

二、 動畫激趣,整體感知。

1、 激趣談話:我是什麼?這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到底是誰呢?大家想不想了解它,讓我們一起聽聽它的自我介紹吧!

2、 課件播放課文朗讀,同時出現一些相關畫面。要求學生思考:我是什麼?

3、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我是什麼,並說說自己的理由。

4、 指名彙報。(我是水)

三、 啟發學生思維。

1、 談話: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水是會不斷變化的,那麼水是怎樣變化的?水除了變化以外,還有什麼特點呀?你能不能想個好辦法,把這些問題材弄懂呢?

2、 學生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 交流方法。(學生可能會提出小組讀書,邊讀邊記、故事表演、繪畫表現等方法。)

四、 進行探究學習。

1、 組織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學習方法,進行合作學習。老師及時關注各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和學生一起進行探究,幫助學生選擇正確地運用自主選擇的閱讀方法,以確保學習質量。

2、 展示: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小組學習)彙報學習情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以下問題。

(1) 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利用課件中情境這部分中的水變化雲變化下雨下冰雹動畫以及練習這部分中的說說畫畫填空幫助理解,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 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利用課件中情境這部分中的水狀態中的三張動畫圖片以及課件裡練習這部分中的演演幫助理解。)

(以上兩點的教學應當充分相信學生,並引導學生結合對文中重點語句的體會,練習感情朗讀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讀出落、打、飄;用愉快、輕柔的語氣讀出白雲與紅霞的美麗、可愛)

(3) 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利用課件中情境中的好與壞中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感知以及課件中練習中的找找理解詞語溫和和暴躁)

五、 拓展延伸,進一步瞭解水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係。

1、 談話:你還知道哪些水的作用和危害呢?

2、 學生把自己課前蒐集的資料拿出來四人小組交流。

3、 展示。

4、 四人小組討論:水給人們帶來災害與人類破壞環境有關係嗎?舉例說說人們破壞環境的行為,想想有什麼辦法能讓它光做好事,不做壞事嗎?

5、 指名說說自己的好辦法,評議,評出治水妙計治水專家。

六、 佈置作業:

任選兩道你喜歡的題目做一做:

1、 做一個節水小衛士。

2、 找一找你在生活中看到水在變的例子,並寫下來。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9、我是什麼

汽 雲 雨 雹 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