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鴨蛋》教學設計範文

來源:才華庫 3.38W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端午習俗,感受課文中的民俗風情。

2、品味課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

3、體會日常生活中蘊涵的無限樂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品味課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

2、體會日常生活中蘊涵的無限樂趣。

三、教學手段

powerpoint課件輔助教學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掃清閱讀障礙,提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

2、蒐集各地有關端午風俗、傳說的資料。

3、學生互相講述家鄉端午節的風俗。

六、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以學生熟悉的端午節風俗匯入,並請學生談談童年時過端午的趣事,引起學生的興趣,自然地引出課題。

2、確立學習目標:

(佈置學生課前預習,集體交流,解決生字難詞,梳理課文內容,發現疑難問題,由語文科代表收集,交由老師處理)

教師: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老師根據同學們在預習中所提出的問題,整理成三點學習目標。

⑴ 瞭解端午習俗,感受課文中的民俗風情。

⑵ 品味課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

⑶ 體會生活中蘊涵的無限樂趣。

現在我們就根據這三點“學習目標”來共同學習。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3、整體把握課文:

⑴ 掌握生字詞,掃清閱讀障礙

教師:這篇課文,同學們在預習時,覺得那些字詞是需要重點掌握的?請同學們上來寫一寫。

兩位學生上臺,在黑板上寫生字詞。

教師:這兩位同學寫的好不好?有沒有同學要補充?

(學生補充後,齊讀生字詞)

⑵ 通過朗讀,感知課文

教師:課前同學們進行了預習,你喜歡文章的哪些段落呢?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指名兩位學生分別朗讀喜歡的段落,並談談為什麼喜歡這些段落)

小結:這兩位同學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很好地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朗讀效果很好。

⑶ 請同學們邊看課文,邊思考問題: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那些風俗?

學生髮言。

教師明確: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放黃煙子、吃十二紅。

教師:作者家鄉的端午節,風俗活動多種多樣。請同學們看多媒體幻燈片,欣賞全國各地有關端午節的畫面。(讓學生說說看圖片後引起的興趣或對生活經歷的回顧)

教師:作者家鄉的端午節,風俗活動多種多樣,其中作者寫得最多的,最引以為豪的是家鄉的鹹鴨蛋。

⑷ 思考問題:作者從那幾個方面來寫家鄉端午節鴨蛋的風俗呢?

學生:作者從家鄉鴨蛋的名聲和端午節時挑鴨蛋這兩方面來寫。

教師:同學們請看問題,題目問的是作者家鄉端午節鴨蛋的風俗,家鄉鴨蛋的名聲屬於端午節鴨蛋的風俗嗎?學生:不是。那麼,同學們找答案時應該在哪些段落裡找?

學生:從第4、5、6段裡找。

教師:同學們在回答問題時,要注意問題問的是什麼,這樣才能準確地回答問題。哪位同學已經想好了?

學生:挑鴨蛋、吃鴨蛋、玩鴨蛋。

教師:對。作者從挑鴨蛋、吃鴨蛋、玩鴨蛋三個方面寫了家鄉端午鹹鴨蛋的風俗。小小的鴨蛋,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這些都是生活的樂趣啊!可是,家鄉的鴨蛋再好,再出名,也只不過是鴨蛋而已。時隔幾十年後,作者對家鄉的鹹鴨蛋依然久久不能忘懷,哪是為什麼?

⑸ 思考問題:作者為什麼對家鄉的鹹鴨蛋久久不能忘懷?

學生髮言。

教師明確:思鄉之情、懷念兒時的快樂。

教師:作者通過鹹鴨蛋,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詩意,在小小的鹹鴨蛋裡品嚐出生活的滋味,這就是作者對家鄉的鴨蛋久久不能忘懷的原因。

七、品味語言

教師:汪曾祺是一位語言大師,他曾經說過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現在我們一起來體會汪曾祺先生在《端午的.鴨蛋》這篇散文中所表現出來的語言魅力。

多媒體投影:

1、找出課文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學生邊品味邊和同桌交流體會)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愛的語句,並說說理由。

(在這個環節裡,著重通過朗讀來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平常生活樂趣,品味汪曾祺的語言,瞭解其語言特色。)

⑴ 學生甲:“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作者寫了鴨蛋的吃法,尤其是一個“吱”字,形象地寫出了吃鴨蛋的動感和快感。

⑵ 學生乙:“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乾、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作者運用了古漢語,使文章顯得典雅,同時作者寫出了了高郵鹹鴨蛋與眾不同的特點,讓人一讀,就忍不住想飛到高郵去品嚐這人間美味。

⑶ 學生丙:“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象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不過高郵的鹹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這裡寫出了作者對家鄉鴨蛋的熱愛,對家鄉的懷念,語言中透著淡淡的幽默。我不禁想起了我家鄉特有的民俗──儋州調聲。以後可能我也會遠離家鄉,在異鄉工作、生活,但對家鄉的熱愛也會和作者一樣。

⑷ 學生丁:“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不把蛋殼碰破。蛋黃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鴨蛋殼裡面洗淨,晚上捉了螢火蟲來,裝在蛋殼裡,空頭的地方糊一層薄羅。螢火蟲在鴨蛋殼裡面一閃一閃地亮,好看極了!”作者寫出了對兒時生活的懷念,語言中蘊涵著無盡的生活情趣。

教師:⑴ 一個“吱”字,形象地寫出了吃鴨蛋的動感和快感,可以說是一字傳神。例如我們學過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個“綠”字把春的氣息帶給了人間,寫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機。⑵ 作者在文章中巧妙地運用了古漢語,不僅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養,也使文章顯得典雅雍容。⑶ 作者的語言中透著淡淡的幽默和自豪感,如“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⑷ 美婕同學在朗讀時,準確地把握了作者對兒時生活懷念的情感,讀得聲情並茂,效果很好。

小結:同學們說得具體、準確、生動。汪曾祺散文的語言,熔書面語和口語於一爐,將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平實、自然之中又時時流露出典雅雍容,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語言功力。

教師:作者借小小的鹹鴨蛋寫出了自己的思鄉之情和兒時的快樂,讓我們領略了作者家鄉端午節的風俗和他童年時過端午節的歡樂。現在,同學們也來寫寫你印象中最深的一件小事或家鄉的民俗。

八、大展身手──寫作練習

(通過寫作練習使學生了解家鄉民風民俗和生活樂趣)

多媒體投影:寫寫你印象中最深刻的童年時代的一件小事或家鄉民俗。

兩位學生分別介紹了家鄉的美食《陵水酸粉》和家鄉的民俗《嬉水節》。

教師:陵水酸粉色香味俱全,聽了紫婉同學的介紹,我們都恨不得和她共同品嚐,一飽口福。保亭嬉水節是黎族人民的一種民俗。在刀耕火種時代,黎族人民用這種方式祈求上蒼的佑護,賜予食物、平安和風調雨順。

結束語:同學們對家鄉的民俗、家鄉的美食瞭解得比較透徹,寫得很生動,很有趣,發言也很精彩。謝謝大家。

【《端午的鴨蛋》教學流程圖】

1、課前預習,解決生字詞,提出疑難問題→2、匯入新課,引起學生的興趣,自然地引出課題→3、確立教學目標→4、整體把握課文→(①、掌握生字詞,掃清閱讀障礙→②通過朗讀,感知課文→③同學們邊看課文,邊思考問題: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那些風俗?→④思考問題:作者從那幾個方面來寫家鄉端午節鴨蛋的風俗呢?→⑤思考問題:作者為什麼對家鄉的鹹鴨蛋久久不能忘懷?)→5、品味語言(在這個環節裡,著重通過朗讀來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平常生活樂趣,品味汪曾祺的語言,瞭解其語言特色。)→6、大展身手──寫作練習(通過寫作練習使學生了解家鄉民風民俗和生活樂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