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的教學設計範文

來源:才華庫 1.47W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入侵者的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入侵者的教學設計範文

生物入侵者的教學設計1

一、 教學設計

1、 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 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三、 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 教學手段

實物投影、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講解總結。

五、 教學方法

激趣法

六、 教學步驟

(一) 課文匯入

向學生介紹古希臘“特洛伊木馬”的故事,瞭解什麼是入侵者進而提出什麼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 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正字音。

(三) 轉入正文學習,主要通過以下問題的解決來完成教學重點。(問題由實物投影展出)

形式:學生自由討論找出問題答案,教師加以總結歸納。

問題一:什麼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課文第一段。

問題二:本文向我們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答案: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所採取的相應措施。

(四) 瞭解課文內容後,進而探究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明確:

1、使用了邏輯順序作用: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

(五) 教師總結全文

明確:這是一篇關於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麼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生態現象的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以及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六) 板書設計

引出話題:介紹什麼是生物入侵者。

第一段擺出現象:生物入侵者與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紹。

第2—4段《生物入侵者》探究原因:新鮮水果、蔬菜貿易,跨國寵物貿易。

第5段 揭示態度:兩種不同態度(截然相反)。

第6—7段 採取措施:通過議案、成立部門。

(七) 作業

抄寫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生物入侵者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劫掠、棲息、藩籬、歸咎”等詞的讀音及詞義,理解“在劫難逃、五彩斑斕、束手無策、物競天擇、無動於衷”等詞語的意思,並學會運用。

2、瞭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能力目標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瞭解生物“汙染”,增強防範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為什麼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教學方法

1、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閱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幫助他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文章的說明技巧。教師只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2、討論法。學生自由質疑,通過多種形式的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學生自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進而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並體會其表達效果,學習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寫作事理說明文;聯類引申,轉化課堂所學知識。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據光明日報(20xx年6月12日)報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一種產於中、南美洲的“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們宛如一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為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蛻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於一旦。那麼薇甘菊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破壞力呢?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

二、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問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劫掠 棲息 藩籬 歸咎

2、判斷下列詞語運用的正與誤。

A、聽說小林被錄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頭。

B、這件事來得太突然,她顯得束手無策。

C、如果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一切生命將在劫難逃。

D、儘管老師反覆勸解,她心裡仍無動於衷。

3、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本文所介紹的有關生物入侵者的知識。(不少於5個要點)

4、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5、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來並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內交流。教師選五個小組的組長進行全班交流,每組負責一小題。

明確:lüè qī fān jiù

2、A、√ B、√ C、√ D、×

無動於衷:心裡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與前面的“心裡”表意重複。

3、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們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對被入侵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種性構成極大的威脅。那麼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過什麼途徑入侵的呢?為什麼會增多呢?由於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目前,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態度:一部分人認為,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另一部分人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採取相應的措施。

4、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著擺出現象,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後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5、列數字。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地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個數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舉例子。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有說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並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說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為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人為的原因;舉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人們這一類“入侵者”的行為,會給人類與自然帶來危害;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並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這些比喻使說明更形象、更生動、更能吸引讀者。

三、學生自由質疑,由學生共同討論解答,教師組織學生活動,並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1、各小組輪流提問題,在小組內共同討論解決。不能得到圓滿答覆的,向老師提問。

2、教師分類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然後板示,全班同學共同討論解決。

學生難以解答的問題可能有:

(1)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2)為什麼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3)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教師點撥:

(1)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是非常緩慢的,並受空間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這種遷移是由於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造成的後果是不堪設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2)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於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於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後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3)教師可利用手頭資料介紹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①在我國,一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乾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

④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一種來源於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紐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紐西蘭,一種來源於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⑦來源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地區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

⑧20xx年2月21日《每日新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釋出公告,宣佈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燬處理。

看來,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隨時入侵的可能,我國對“生物入侵者”採取了嚴格的`防範措施。

四、課堂小結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採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條理清晰,說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範的說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鑑。文中介紹的有關生物汙染的知識,應學會運用,提高防範意識,加強生態意識,瞭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五、佈置作業

1、利用網路搜尋有關生物汙染的資訊,並加以整理,講給同學們聽。

生物入侵者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蒐集生物人侵的相關資料,要求寫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稱、原產地、人侵地及危害。(至少蒐集一種生物入侵者的資料)

藉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記在卡片上。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講述一則生物入侵的訊息(也可用多媒體播放生物入侵的相關資料)。

教師講完後,請學生用一兩句話概括這則訊息的主要內容。

明確: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生物入侵者》,希望學習此文能促使我們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教師板書課題)

二、題解

要求學生合上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義。

要求學生從文中勾畫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義的語句。

三、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教師用多媒體(或幻燈)展示以下問題,學生閱讀思考。

1、本文除了告訴我們什麼叫生物入侵者,它還講了哪些內容?

2、你覺得學習本文應從哪些方面人手?試擬出本文的學習目標。

四、質疑問難、交流互動

1、小組內交流:

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通過交流弄清文章內容,並共同擬定學習目標。

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並共同解決,如果有不能解決的問題,課下與老師班上交流:明確本文學習目標及主要內容。

2、明確學習目標:(見前面的教學目標)

主要內容: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採取的相應措施。

3、編寫提綱: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結構圖示,要求學生在空缺處填上相關內容。

引出話題:介紹什麼是生物入侵者(1段)

擺出現象:___(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___( 段)

揭示態度:___(段)

採取措施:___(段)

五、寫法探究

1、探究學習本文所採用的說明順序

⑴常見的說明順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麼說明順序?

⑵探究本文這樣安排說明順序的好處。

學生討論後明確:運用邏輯順序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且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

分明。

2、探究學習本文所採用的說明方法:

⑴本文主要採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學生討論後教師板書: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

⑵找出文中運用上述說明方法的相關語句。

(將學生分成三大組,每一組找一種說明方法的相關語句,看哪一組找得又快又好)

⑶說說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作用,並從文中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可安排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六、小結

要求學生從主要內容與寫作方法兩方面對全文作一個小結。

教師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總結全文。

明確:這是一篇關於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麼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的生態現象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另外,這篇課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為我們寫作說明文提供了借鑑。

七、延伸拓展

教師出示一隻彩色粉筆,要求學生從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這三種說明方法中至少選兩種方法對其作簡要說明。(每一小組推薦一個同學,看哪一組的同學說得最好。)

自然界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樣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現象?現實生活中如果發現生物入侵者我們該怎麼做?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蒐集的關於生物入侵的資料,然後各小組推薦1~2份到班上展覽。(展覽安排在課後)

要求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後班上交流。

八、佈置作業

1、抄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並從中任選五個詞語寫一段話。(不超過150字)

2、查閱資料,瞭解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的理論。

生物入侵者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瞭解與生物入侵者相關的知識。

2、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說明要點,體會文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揣摩語言。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1、掌握說明順序和方法。

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瞭解“生物入侵者”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和為人類造成的損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教師播放視訊“不速之客──貓鼬”。

“生物入侵者”是什麼?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我們將走進戰場,對這場“戰爭”作一番考察。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課文朗讀,學生認真聽讀課文,獲取相關資訊:

⑴通過剛才的閱讀,你獲得了哪些關於生物入侵者的知識?

⑵作者按什麼思路來告訴我們這些知識的?

明確:

⑴開篇:假設情境,引出話題,作出解釋。

第2~4段:具體寫什麼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第6~7段: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採取相應措施。

⑴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邏輯順序。

三、區域性揣摩

(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件中“課文練習”部分。)

四、合作探究

1、以組為單位,根據已有資料,簡介一種生物入侵者(姓名、來源、特點、危害等)並針對其特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2、全班交流合作學習成果。教師啟發思考:預防、治理、利用。

五、總結提升

一枝黃花有可能讓我們的城市或鄉村“盡帶黃金甲”,薇甘菊將吞掉伶仃島,水葫蘆欲使雲南滇池死掉,飛機草要霸佔西雙版納,大米草在毀掉海邊灘塗……據統計,我國已有外來雜草107種,外來害蟲32種,病原菌23種,每年造成農林業經濟損失達574億之多。

以前提到環保,人們頭腦中閃現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情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嚴峻課題。保護環境的警鐘再次在我們耳畔敲響。希望同學們繼續對這一現象予以關注,為抵禦和防治生物入侵貢獻我們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六、佈置作業

蒐集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加深對生物入侵的認識,從而增強環保意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