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02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加法》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加法》教學設計

《加法》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萬以內的口算進位加法,會正確地進行口算。

2、創設情景,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的願望,通過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澄溪國小大隊部昨天派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到黃沙調查關於《殯葬改革》問題,四年級去了19人,五年級去了26人,大隊輔導員從公交公司包來了一輛48座的大客車,你覺得這些小朋友能坐下嗎?你有沒有什麼好方法?(電腦顯示大客車,座位數,上車各組人數)

2、只要算出19+26=?就可以了(教師板書:19+26=)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19+26=?可以怎樣計算?有幾種不同的演算法?請四人小組一起討論?

2、全班交流:學生彙報各小組討論結果。(教師板書)

生1:10+20=30 9+6=15 30+15=45

生2:19+20=39 39+6=45

生3:9+6=1510+20=30 15+30=45

生4:19+1=20 20+26=46 46-1=45

生5:26+10=36 36+9=45

生6:26+4=30 30+19=45 49-4=45..

3、你們真棒!想出了這麼多好方法,仔細看一看,想一想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呢?悄悄的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說一說,為什麼認為這種方法好?

4、學生反饋

5、第二種方法是怎樣的呢?誰能說說。

生1:19+26=45想:19+20=39 39+6=45

6、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下面這幾道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37+2756+3864+28

(1)學生自己算一算

(2)學生自己說說是怎樣想的

(3)學生反饋

(4)抽做得快的學生說說用的是哪一種方法,幫學生導向計算時選擇步驟少的計算較快一些。

7、小結、歸納: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怎樣口算。

8、針對練習

54+38 37+46 68+32 76+18

28+43 19+75 27+73 44+39

剛才同學們真聰明,通過自己學習就學會了好方法解題,這道題會嗎?1900+2600=

(1)自己算一算,再與同桌小朋友交流演算法

(2)反饋

生1:1900+2600=4500想:19+36=45然後在得數後面加兩個0就可以了。

生2:1900+2600=4500想:19個百加26個百等於45個百,也就是4500。

生3:1900+2600=4500想:只要算19+26=45後面加兩個0就好了。

(3)為什麼加兩個0就可以了呢?老師不明白能幫忙解釋一下嗎?

生:後面加兩個0也就是把這個數看成了整百數,所以是對的。

10、鞏固練習:

29+5756+3818+36

290+570 560+380 180+360

2900+57005600+38001800+3600

(1)學生先獨立計算

(2)反饋校對

(3)通過計算你知道了什麼?

生1:第一組題都有數字29、57

生2:只要算出29+27=86,整百數相加在後面加一個0,整千相加在後面加兩個0

生3:29+57=86想:9+7=16;20+50=70;16+70=86。後面兩道題只在86後面加0就行了。

生4:有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也有整百整十數加整百整十數的加法。

生5: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想:個位加個位,十位加十位,整百整十數加整百整十數的加法想:先把前面的數相加,然後整十數在後面加一個0,整百數在後面加兩個0。

11、歸納、小結。

三、鞏固提高、知識內化

1、綜合練習

37+28 45+17 3400+3900 56+21

230+480 67+27 480+20035+75

《加法》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計算的算理,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結合現實情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的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熱身

學生完成練習八的第7題

學生直接把結果寫在書本上。

學生完成後,指名交流得數,

同桌互批, 全對的打一顆星。

(二)自主練習,鞏固演算法

學生獨立完成, 練習八第8題

0.45+2.85= 17.6+3.9=

6.1-5.78= 143.9=

集體校對,分別訂正。

說說計算時的注意點。

提醒: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一定把小數點對齊後加減。

(三)分層練習

練習單

1.練習八第9題。

學生獨立練習

說說如何思考的過程。

如何求王曉芳比李明跳的低的高度,數量關係式怎樣?

2.練習八第10題。

(1)讀取題中表格中的資訊。

(2)完成書中的三個問題。

提醒:正確找到他的最高體溫和最低體溫,開始時的體溫和一天結束時的體溫。

3.練習八第11題。

(1)獨立解答前兩個問題。

(2)同桌互相再提一些問題進行解答。

點撥:媽媽付出40元,求找回多少元,可以用付出的錢減去物品的價錢。

提醒學生提出問題時不要隨意增加條件,符合用加減法計算的意思。

4.練習八第12題。

學生獨立練習

全班交流,說說如何思考的。

點撥:要求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頃,要知道上午耕地數和下午耕地數,根據書本上的兩個條件可以求出下午的耕地數。

5.創編題

① 修一條公路,已經修好了136米,比剩下的少86.4米,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

點撥:先求出剩下的米數,再求出公路的全長。

②一桶油連桶重10.5千克,用了一半後,連桶還重6千克,原來的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點撥:先求出半桶油的重量,然後乘2求出一桶油的重量,最後求出桶的重量.關注學生不同的方法。

6.智力迷宮(練習八中思考題)

(1)學生自己獨立審題,小組交流想法。

(2)請學生自己解答,再次說說想法。

教師提示:引導學生先寫出5.1一( )=2.76,利用已有經驗算出減數,然後再用5.1加上算出的這個數。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38頁的第1、3、5題。

《補充習題》第39頁6、7.

提高題:

小馬虎在計算3.42加一個一位小數時,由於錯誤地把數的末尾對齊,結果得到了4.25。正確的結果應當是多少?

(五)家庭作業

《課課練》44頁。

《加法》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教學重難點: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學活動

一、複習舊知

按規律填數:

二、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動畫演示:

2、問:老師想知道有幾隻小鳥,誰願意幫我?你是怎麼知道的?

3、繼續演示:又飛來一隻小鳥(學生觀察)

問:這時你又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些什麼?

4、“一共有幾隻小鳥?”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三、合作交流,探索發現

1、小組合作,

2、探索多種演算法

2、全班交流演算法。

四、學習加法算式

(1)由原來的4只鳥,又飛來1只鳥,的數量抽象出數字4和1。(2)教師說明:把4和1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一數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並在等號後面寫上5。

(4)教師進一步說明:把4和1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4+1=5

教師範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6)啟發學生說出生活中其它能用加法表示的事例。

五、分別學習4、3、2的加法算式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用加法算式表示

六、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麼知識?

《加法》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0~91頁例3、例4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全過程,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觀察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會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黑板出示:6+7=40+40=80+13=46+7=53+40=46+47=

教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一些加法計算,請看黑板,上面的這些加法題哪些你會算?哪些你不會算?

學生根據前面學習的相關加法知識回答出:前面的5道題都會算,最後一道題不會算。

教師指名學生口答出會算的題,並抽其中的46+7和80+13讓學生說一說他是怎麼算的?

引導學生說出計算過程,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豎式計算:

4

+7

53

教師:在計算時我們要注意什麼呢?

引導學生回答:計算加法時要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上的數相加滿10,向十位進1。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上的數相加滿10,向十位進1。

教師:前面5道題同學們都會算了,那最後一道題呢?它又該怎麼算呢?會不會和我們前面的幾道題的演算法一樣呢?

讓學生做出猜測:可能是一樣的。

教師:讓我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來驗證吧!這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學習的新內容: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

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3

出示例3情景圖。

教師:根據圖中的資訊,你能列式解答嗎?要求學生列出算式46+47,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46+7的右邊相應寫上46+47。

教師:比較一下這兩道算式,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回答出:46+7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46+47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它們個位上的數相加都滿10了,46+47比46+7多加了40。

教師:還記得前面我們在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時藉助了什麼學具嗎?

讓學生回憶起藉助了小棒。

教師:今天我們也可以首先借助小棒來幫助我們理解46+47的計算過程。

指導學生活動:小棒分別擺出46和47,要求整捆和整捆對齊,單根和單根對齊。

學生同桌討論交流演算法後,再全班彙報。

引導學生彙報出:把單根的7根小棒和6根小棒中的其中3根合起來,剛好湊成10根小棒,即成1捆,放到整捆的下面,這時還剩下3根單獨的小棒,整捆和單根的合起來一共就是9捆零3根小棒,所以46+47=93。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大螢幕上顯示:

教師:利小棒同學們已經能算出46+47的結果了,如果沒有小棒豎式我們又該怎樣計算46+47呢?首先你會寫46+47的豎式嗎?

請一生上臺寫豎式後教師一塊紙板遮住47的4。

教師:如果我把47的4遮住後你發現了什麼?學生不難發現遮住十位上的4以後的豎式和左邊的豎式一模一樣了。

教師取走紙板,十位上多一個4以後該怎麼算呢?你會算嗎?

如果學生有會算的,可請他來講一講他是怎麼算的。

如果學生不能說出計算的全過程,教師則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時依然從個位加起,6+7滿10了,向十位進1,剩下的3對齊個位寫,然後把十位上的兩個4相加得8,現加上進位的1合起來就是9,把9對齊十位寫。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46

+417

93

教師:比較一下兩道豎式,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黑板上的兩道豎式後回答出: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一樣。都要把數位對齊,並且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教師:通過我們的驗證我們知道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完全相同。

教師:除了這樣算,你還有其他的演算法嗎?

引導學生多種演算法來解答,如:①40+40=806+7=1380+13=93②46+40=8686+7=93③40+47=8787+6=93……

教師:同學們真能幹!能不同的方法來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在計算時,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教師: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你會算了嗎?我們來試一試。

學生做第90頁試一試。分別抽三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教師:我們在計算類似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引導學生說出要注意:十位上的數相加時不要忘記再加上個位上相加滿十進位的1。

2教學例4

出示例4情景圖。

教師:同學們已經會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了,讓我們來看看從這幅情景圖中你又能提出哪些加法來解決的數學問題呢?

讓學生相互提出數學問題,並列出算式後集體抽一兩個學生說出他提出的數學問題,並列出算式,教師抽其中的一兩個算式板書在黑板上。如:26+35=35+17=

教師:這兩個算式你會算嗎?你準備怎麼算?

引導學生說出可以小棒來算,也可以豎式算,還可以口算。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豎式來計算第一題。讓學生說出他口算的過程:如6+5=1120+30=5050+11=61。

教師:口算的過程和我們豎式計算的過程有聯絡嗎?

引導學生說出有兩種演算法聯絡,其實口算的過程就是豎式計算的過程。

在學生基本都理解豎式和口算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完成第91頁第(2)小題並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

三、鞏固練習

課堂活動1,2,3題。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訂正。

四、全課小結

教師:今天這節課上我們都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加法》教學設計5

《有理數加法法則》是華東師大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六節第一課時內容,主要是通過問題情境理解有理數加法的意義,探究、總結、歸納有理數的加法法則,並能根據有理數加法法則進行有理數加法運算,它是有理數運算的基礎,也是實數運算的基礎,也就是一切運算的基礎。

教法: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問題情境,通過設計問題串,誘導學生探究、總結、歸納有理數的加法法則,並能自主運用法則進行計算。重點突出異號兩數相加,明確有理數的加法,名義上是加,但實際上同號是加,異號則要轉化成減法。最後將鞏固法則融入遊戲中,並將法則編成順口溜,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學得輕鬆。

學法: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自主分類歸納有理數的加法法則,通過將法則鞏固融入遊戲、順口溜中,讓學生學得輕鬆,樂於學習,並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理解加法的意義。

2、總結歸納有理數的加法法則,並能運用法則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

3、通過法則的探索,向學生滲透分類、歸納、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法則的探索與應用

教學難點:異號兩數相加

教學準備:預習教材,填上相應的空白,思考並舉出運用有理數加法的例項。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1、一個不為零的有理數可以看做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2、比較下列各組數絕對值哪個大?

①-22與30;②-與;③-4.5和6

3、國小裡學過哪類數的加法?引入負數後又該如何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呢?

(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覆習回顧與本節課相關的舊知識。)

二、新知探究

1、開啟教材,請一位學生將他通過預習得到的加法算式說出來寫在黑板上,並說出該式子表示的實際意義。

2、你還能舉出類似用加法運算的例項嗎?

3、觀察這些算式,從加數上看你可以將它們分成幾類?每一類和的符號與加數的符號有何關係?和的絕對值與加數的絕對值有何關係?

4、總結歸納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突破難點:異號相加好比正數和負數進行拔河比賽,誰的力量(絕對值)大,誰勝(用誰的符號),結果考察力量懸殊有多大(較大絕對值減較小絕對值)。

(設定問題情境,探究、總結、歸納法則。對比了華東師大版教材和北師版教材,都是以數軸為載體探究法則的,並且這種載體非常有利於理解加法的意義,以前也聽過其他老師上這節課,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向東走、向西走,要麼一晃而過,要麼總是糾纏不清,法則剛出來,便下課了,所以,我就更換了一種模式,讓學生先預習,然後說出這些算式的實際意義更利於理解加法的意義。我認為只要理解了加法的意義,應該說理解法則中“和”的符號與“和”的絕對值的由來更容易一些。)

三、運用法則

例:計算

(1)(+2)+(-11) (2)(-12)+(+12) (3)(+20)+(+12)

(4)(- )+(- ) (5)(-3.4)+(+4.3) (6)(-5.9)+0

思維過程:一“看”二“定”三“和差”

(主要是通過設定一組題目,理解法則,並展現思維過程“一看、二定、三和差”,規範學生的解題過程)

四、鞏固法則

1、開火車遊戲。

第一位同學說一個算式,第二位同學說答案,第三位同學接著說一個加法算式,第四位同學說答案,依次類推,誰卡住,誰表演節目。

2、填數遊戲。

將-8,-6,-4,-2,0,2,4,6,8這9個數分別填入右圖的9個空格中,使得每行的三個數,每列的三個數,斜對角的三個數相加均為0

3、思考:兩個有理數相加,和一定大於每一個加數嗎?

(設定了兩個遊戲:開火車和填數,另外就是打破了國小的思維定勢“和總是大於加數”,引入負數後,是有變化的。設定問題“兩個有理數相加,和一定大於每一個加數嗎?”讓學生對有理數加法理解的更深一些。)

五、小結

加法順口溜:有理加減不含糊,同號異號分清楚;同號相加號相隨,異號相減號大絕;相反數、和為0;碰見0、不變形。

(用一段“順口溜”識記加法法則)

六、作業設計

1、練習完成在書上,習題1~2完成在作業本上。

2、在圓圈內填上彼此都不相等的數,使得每條線上的三個數之和為0。

五、小結:用一段“順口溜”識記加法法則。

反思:“運算能力”是修訂後的課程標準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而“有理數加法”是有理數運算的基礎,也是實數運算的基礎,也就是一切運算的基礎,有理數加法法則是有理數加法運算的準繩,更是難倒了一大片初學者,有的同學學習了有理數的加法法則不但不能敘述法則,反倒連國小學過的非負數的加法運算也不會了,如何突破這個障礙,我認為關鍵還是加法意義的理解,應讓學生置身於現實情境中搞清楚加法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樣一來“和”的符號的確定與“和”的絕對值的確定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兒了。

對比了華東師大版教材和北師版教材,都是以數軸為載體探究法則的,並且這種載體非常有利於理解加法的意義,以前也聽過其他老師上這節課,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向東走、向西走,要麼一晃而過,要麼總是糾纏不清,法則剛出來,便下課了,所以,我就更換了一種模式,讓學生先預習,熟知加法就是連續兩次變化的總結果,然後再給這些算式賦予新的實際意義更利於理解加法的意義。其實,只要理解了加法的意義,應該說理解法則中“和”的符號與“和”的絕對值的由來更容易一些,通過操作,學生對於將算式置於實際情景非常感興趣。對於接下來將算式按加數分類,探究和的符號與加數符號的關係,還有和的絕對值與加數絕對值的關係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得到“互為相反的兩數相加和為零”時就有學生提到:異號兩數相加其實就是正負一抵消,餘下的部分就是和。看來只要在課堂上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自身釋放出琢磨的能量比讓學生開啟大腦的錄音系統錄音要好得多。通過後續學習的考察,學生對於加法法則的記憶與應用並非停留在表面的記憶上,而是對法則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沒有學生刻意追求用教材上的句子一字不漏地來敘述加法法則,他們都能用自己理解的語言來說明到底是為什麼。

再思考:這節課是我調入新的學校上的彙報課,領導還有同事們對我的課都做出了中肯的點評,最後一位頗有資歷的領導談到:數學教學應體現其本質,用“數軸”探究有理數的的加法更能體現加法的本質,授課者應做好合理的應用。換言之,本節課未能很好體現加法的本質。個人思考再三認為加法的本質就是“連續兩次變化的總結果”,用數軸表示向東走向西走,還是舉生活中的盈虧例項等都體現了加法的本質。新舊版本的華師大教材都是以“數軸”為載體探究有理數加法法則的,這種載體的應用主要凸顯了直觀,變化的結果一清二楚,也體現了數與形的有效結合,無疑是一種很好而有效的載體,但我們為什麼不在教材現有載體的基礎上做一些突破,讓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理解加法運算呢!其實現實生活中的“盈”與“虧”生活氣息濃郁,且學生熟知,會吸引眾多的學生參與,“同號相加”就是“盈盈”型或“虧虧”型,“異號兩數相加”就是“盈虧”型,(+5)+(-5)為什麼是0?顯然盈虧一樣,最終兜裡沒錢!而(+3)+(-10)為什麼結果取“-”且用“10-3”,盈少虧多唄!最終還是虧了7元!將加法置身於這樣的情景更有利於理解加法的意義,總結加法法則,理解加法法則。

《加法》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加深對加法的理解.

2.會利用這些關係對加法進行驗算和求未知數 .

3.培養學生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求未知數 的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新

填空

( )+20=50

300+( )=360

50+( )=86

( )+200=700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從一年級起,我們就學習了加法,今天我們來研究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板書課題)

1.教學例1(演示課件“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1)出示第一幅圖

提問:①誰能說一說圖的意思?

②根據圖意怎樣列式?

③說一說算式中各部分名稱,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

(2)教師板書:

(3)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①這幅圖是什麼意思?

②根據圖意怎樣列式?

(4)教師板書:

60-25=35(本)

引導學生與第(1)題比較:

提問:①這幅圖已知什麼,求什麼?

②要求的數在第一題裡是什麼數?已知的兩個數在第一題裡分別是什麼數?

③怎樣求第一個數?

教師板書

第一個加數=和-第二個加數

(5)出示第三幅圖:

提問:①這幅圖是什麼意思?

②怎樣列式?

(6)教師板書:

60-35=25(本)

引導學生與第(1)題比較:

提問:①這幅圖已知什麼,求什麼?

②要求的數在第一題裡是什麼數?已知的兩個數在第一題裡分別是什麼數?

③怎樣求第二個數?

教師板書:第二個加數=和-第一個加數

(7)歸納

提問:第(2)題求的是第一個加數,第(3)題求的是第二個加數,它們的關係式都用減法求出,這兩個關係式能不能合併成一個關係式呢?

教師板書: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8)根據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驗算加法算式.

驗算:375+89=454

454-89=365 (差不等於其中的一個加數,說明加法的得數是錯誤的.)

正確答案:

練習:根據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驗算加法算式.

6274+52016=58290 24138+8289=32327

2.教學例2

教師:過去我們學過填括號的題,如:( )+15=40,想一想,用上面的關係,怎樣算出括號裡的數?(根據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40-15=25,所以括號裡填25)

教師指出:括號裡的未知數可以用字母 表示,變成例2.(板書:例2 求 +15=40中的未知數 )

介紹x是拉丁字母,讀作〔eks〕,用漢字注音讀“愛克斯”,一般用來表示未知數.

提問:(1)在等式 +15=40中, 表示什麼數?

(2)怎樣求出 是多少?

(3)根據什麼用減法計算?

教師板書:

強調:等號要對齊

檢驗:把25代入原式中的中 ,看等式左右兩邊是否相等.

練一練:求 +48=62中的 .

3.教學例3

例3 270加上什麼數得700?

提問:(1)所求問題是什麼?

(2)要求的數用什麼字母表示?

(3)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

270+ =700

=700-270

=430

練一練:(1)18加上什麼數得60?

(2)一個數加上180得420,這個數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用減法檢驗下面加法的得數對不對.

1265+7426

=8591 3758+298=4056

2.填空.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加數

8

270

36

31

加數

57

440

90

24

62

100

820

62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 )”換成 ,然後說出 是多少.

( )+18=37 80+( )=530

4.求未知數 .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怎樣求一個加數?利用加法各部分間關係可以幹什麼?

求未知數 要注意什麼?

五、課後作業

1.(1)18加上什麼數得60?

(2)一個數加上180得420,這個數是多少?

2.求未知數x.

x+527=1002 625+x=1500

198+x=225 x+37=101

3.一塊長方形的菜地,長12米,寬8米.它的周長和麵積各是多少?

板書設計

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教案點評: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加、減法的基礎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從而加深對加法的理解。

本節課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利用課件演示三幅圖,由學生分別列出算式,把第2題、第3題與第1題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分別總結出關係式,再歸納出一個求加數的關係式。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歸納推導能力。

第二層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來驗算加法,使學生掌握兩種驗算加法的方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第三層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求加法中的未知數。教學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識推導新知識,著重介紹了書寫格式,為以後正式學習解方程打下基礎。

《加法》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通過例項,瞭解有理數加法的意義,會根據有理數加法法則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

2.正確地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用數結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數加法的法則。並能運用有理數加法解決實際問題。

3.對學生加強數感的培養,感受數的意義,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既會獨立思考,又能勇於創新。

重點難點重點:瞭解有理數加法的意義,會根據有理數加法進行運算。

難點:有理數加法中的異號兩數的加法運算。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問題情境

小明在一條東西的跑道上先走了5m,又走了3m,如果以向東為正,他兩次運動後的總結果是什麼?

5+3=8

如果小明先向西運動5m,再向東運動3m,兩次運動的結果是什麼?

(-5)+(-3)=-8

如果小明先向東運動5m,再向西運動3m,兩次運動的結果是什麼?

5+(-3)=2

足球循球賽中,通常把進球數記為正,失球數記為負數,它們的和叫做淨勝球數。

圖中,紅隊進4個球,失2個球;藍隊進1個球,失1個球,那麼紅隊和藍隊的淨勝球數如何表示?

二、知識點拔:

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與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三、例題指導

例1 計算

(1) (-3)+(-9)

(2) (-4.7)+3.9

解:(1)(-3)+(-9)=-(3+9)

=-12

(2)(-4.7)+3.9=-(4.7-3.9)

=-0.8

四、練習鞏固:P22 1、2。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六、作業:

習題1.3 1、8、12題

《加法》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和學會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認識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方法上的聯絡。

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探究,比較歸納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標: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注意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之間的聯絡。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和計演算法則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體育比賽嗎?

生:喜歡!

師:其實在比賽過程中也有許多關於數學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影。

[課件播放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第一輪錄影]

師:你能獲得哪些資訊?

生:第一輪中國隊的勞麗詩、李婷獲得了53.40分,義大利的哈特利、海曼斯獲得了49.80分。

生:中國隊比分高一些。

師:不錯,那根據這些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中國隊比義大利隊多得多少分?

師:求“中國隊比義大利隊多得多少分”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該用什麼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生:求“中國隊比義大利隊多得多少分”就是看53.40比49.80多多少,應該用減法計算。列式:53.40-49.80=

師板書:53.40-49.80=

師:計算這道題用我們以前所學習的知識能解決嗎?怎樣擺豎式?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

……

二、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課件繼續播放第二輪比賽畫面)

師:你又獲得了哪些資訊?

生1:第二輪比賽中國隊獲得58.20分,義大利隊獲得49.20分。

生2:中國隊的比分又比義大利隊的比分高。

師:根據這些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1:第二輪中國隊比義大利隊領先多少分?

生2:第一輪和第二輪中國隊一共獲得多少分?

生3:第一輪和第二輪義大利隊一共獲得多少分?

生4:第二輪比賽完成後,中國隊比義大利隊領先多少分?

……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真多,這些問題的解答方法一樣嗎?豎式該怎樣寫?請同學們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問題和同桌討論討論,看看該怎樣解答。

生彙報:

生1:我算的是“第二輪中國隊比義大利隊領先多少分?”用減法計算,列式:58.20-49.20=9.00

58.20

-49.20

9.00

生2:我算的是“第一輪和第二輪中國隊一共獲得多少分?”用加法計算,列式:53.40+58.20=111.60

53.40

+58.20

111.60

生3:我算的是“第一輪和第二輪義大利隊一共獲得多少分?”,用加法計算,列式:49.80+49.20=99.00

49.80

+49.20

99.00

生4:我算的是“第二輪比賽完成後,中國隊比義大利隊領先多少分?”要用兩隊的成績相減……

投影展示學生計算方法。

師:大家算得都很好,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為什麼這樣對位?

生1:為了相同數位對齊。

生2:……

師:“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的小數點對齊。

師:計算結果末尾有0,是否可以把0去掉?為什麼?(生討論)

……

生1:把0去掉,因為這些0都在小數末尾。

生2:根據小數的性質:小數末尾

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看來大家學的都不錯。那上面的計算結果還可以怎樣寫?

(生試做)

三、深化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練習八”第1題。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完成“做一做”第1、2題。

2、完成“練習八”第2題。

3、作業:練習八第3題。

教學反思

教學伊始,教師運用回放錄影與解說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創設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情境,真實、親切,很容易把學生引入情境中,促使學生進入學習活動。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充分地欣賞中國跳水運動員在比賽中珠聯璧合的完美髮揮,回味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創造的輝煌成績,感受競技運動帶給人類的無窮樂趣。同時體會小數加減計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體會到若不學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不學不行。有了這種感受,學生才會將“要我學”轉換為“我要學”,才會積極主動,興趣盎然地加入到學習中去。

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所有資訊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在眾多資訊中選取自己所需要的資訊,並按自己的意願提出問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處理資訊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生自主思考,學習的過程。由於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的知識做鋪墊,教師就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嘗試,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在課堂上創設交往、互動的協作學習環境,有利於群體智慧共享。學生在這種人格平等的環境中,自發釋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樂的學習生活,從而更自覺地承擔學習任務。

通過教學我深刻認識到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應當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交流,互爭論、共探究,同發展的過程。教學方法的研究,應該著眼於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象具有好奇心,並能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並用數學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在活動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動探索能力、獲取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及責任感、終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鑑於此需要我們重新審視數學課堂教學,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流程。在全面發展的教育觀下,構建一個以緊密聯絡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現象為切入點,以促使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為核心,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主要特徵的數學課堂教學程式和策略。<

《加法》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54~55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正確計算得數是8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關係。

2. 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實際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鍛鍊數學思維,體驗成功樂趣。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孩子們,你們喜歡體育運動嗎?在炎熱的夏天,你們喜歡做什麼運動呢?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游泳館,看看那裡的小朋友在幹什麼。(投影出示游泳館場景)

二、 探究新知,落實目標

1. 引導學生直觀地把圖中的小朋友分成池邊和池裡(或男生、女生)兩部分。隨即提出數學問題: 池裡有5個小朋友,池邊有3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說明: 進入情境,從中收集資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師先引導學生用手勢表示題意,直觀地理解加法含義。

學生列式後,再板書: 5+3=8、3+5=8。

[說明: 先了解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2. 引導: 剛才我們應用加法計算出一共有8個小朋友在游泳。現在老師提一個問題: 有8個小朋友在游泳,池裡有5個,池邊有幾個?學生討論後,教師板書8-5=3,同時要求學生再次用手勢表示題意,鞏固減法含義。

3. 提問: 剛才同學們把小朋友分成池邊和池裡兩部分,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分?互相討論、交流。

[說明: 突出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給學生留下較大的思維空間。]

4. 組織學生彙報交流各自的想法。

根據學生提出的不同分類方法,提出不同數學問題,並列出相應的算式。

[說明: 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課堂能呈現出開放、生動的學習氛圍。學生的新知不是通過教師的說教得到的,而是自己悟出的。]

5. 小結過渡: 剛才同學們思考問題很認真,明白了在求一共有多少時,是把兩部分小朋友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在求其中一部分時,就用總人數去掉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

現在,老師帶你們去森林裡的聰明屋做客,那裡有一位智慧爺爺,他的口袋裡有很多的智慧星。如果想得到他的智慧星,就得回答智慧爺爺提出的問題。

三、 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 出示小兔拔蘿蔔的畫面。

第一次呈現筐裡2個蘿蔔,地上6個蘿蔔,要求看圖列出四道算式。(板書: 2+6=8、6+2=8、8-2=6、8-6=2)

隨後拖動課件中的蘿蔔,依次使筐裡的蘿蔔數為2、3、4、5、6、7、8,要求根據圖意的不同,列出相應的算式。

小結: 根據小兔拔蘿蔔的故事,我們列出了這麼多算式。大家觀察一下,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

[說明: 培養學生從無序到有序、有條理地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2. 課間休息: 同學們剛才的表現非常不錯,我們休息一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圖畫和一曲美妙的音樂吧!

[說明: 通過課間休息,調整情緒,準備進入下一階段學習。]

3.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四、 有序整理,深化思維

1. 每組準備0~8這九張數字卡片,要求用這些卡片擺出得數是8的加法算式。

比一比: 哪個小組擺出的算式最多,速度最快?

擺好後,引導學生按順序整理這些算式。

2. 出示8-1、8-2、8-3,先要求算出上述各題的得數,再要求按規律接著往下編題。

3. 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先讓學生嘗試在括號裡填數,再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之後,引導學生有序地整理這些算式。

[說明: 下課前五分鐘,學生身心疲勞,情緒低落,因此,在課的結尾設計類似遊戲的練習,有利於學生繼續保持飽滿的情緒。]

《加法》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青島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資訊窗三13頁至1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會用字母來表示。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探究的樂趣、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4.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並會用字母表示他們。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計算從而自己發現並總結出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的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儀、卡片

教學過程:

一、擬定導學提綱,自主預習

(一)創設情境

1.談話:同學們,長江,黃河就像兩條長龍盤臥在中國大地,特別是黃河被稱為我們的“母親河”。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習有關黃河的知識,瞭解到了許多有關黃河的資訊,除了我們學過的,你還了解到那些有關黃河的知識?(學生根據課前調查回答)想不想再多瞭解一些?

課件展示情境錄影:(課件展示的關鍵是讓學生從中知道黃河流域的小知識,例如上游: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中游:黃土高原下游:華北平原等小知識)最後大螢幕定格在資訊窗三的情境圖。

以上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就是黃河流域圖。教師板書:黃河流域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獲得了哪些數學資訊?

學生觀察彙報,

生彙報:根據黃河流域圖我瞭解到黃河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1、黃河上游長3472千米,中游長1206千米,下游長786千米;2、黃河上游流域面積是39萬平方千米,中游是34萬平方千米,下游是2萬平方千米;)

教師適時板書相應的資訊條件。

2.你能根據這些資訊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學生口答。教師板書出問題。

問題(1)黃河流域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問題(2)黃河全長多少千米?

(二)出示學習目標

同學們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那麼今天我們將解決那些問題呢?請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會用字母來表示,能夠運用所學的運算定律進行簡算。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三)出示自學指導

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今天的學習目標,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一些指導意見,請看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請同學們認真看教科書第13—14頁的資訊窗3的第一個紅點和小電腦的內容,重點看解決問題的過程,思考:(1)怎樣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哪種方法簡單?(2)什麼是加法的結合律?怎樣用字母式表示?(3)什麼是加法交換律?怎樣用字母式表示?

(5分鐘後,比一比誰彙報得最清楚。)

(四)學生自學

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開始自學,比一比誰看書最認真,誰自學效果最好!(師目光巡視每一個學生,特別要關注特困生。)

二、彙報交流,評價質疑

(一)調查

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

(二)全班彙報

1.問題一:黃河流域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學生在列式解答時,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

(1)39+34+2和34+2+39

(2)(39+34)+2和39+(34+2)。

2.問題二:黃河全長多少千米?

學生可能出的情況:

(1)、3470+1210+790和1210+790+3470

(2)(3470+1210)+790和3470+(1210+790)。

今天我們要學的知識就在這兩組算式中。

(設計意圖:充分運用教材情境圖,引導學生獲取資訊,提出加法問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列出算式。通過這兩組算式學習今天的新知識,為下面學習埋下了伏筆。學生會馬上把精力投入到這兩個算式的研究中,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3.觀察、比較、發現規律

(1)觀察這些算式,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彙報:每組算式運算的數相同,運算的結果相同,運算的順序不同。

例如:

(39+34)+2=39+(34+2)

(3470+1210)+790=3470+(1210+790)。

(2)是不是所有的三個數相加都符合這些規律呢?舉例驗證一下吧:(每個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幾組這樣的算式,看結果怎樣)

生彙報:

(35+63)+15=35+(63+15)

(325+82)+18=325+(82+18)…

(3)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將學生的舉例用實物投影展示)

(三個數相加時,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師指出這條規律叫做加法結合律。

(4)你能用你喜歡的方法表示這加法結合律嗎?

學生用各種符號、字母表示這個運算定律。最終教師指出,在數學上,我們統一用a、b、c來表示三個加數,因此加法結合律可以寫作(a+b)+c=a+(b+c)。學生齊讀,教師板書在黑板上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解決兩個問題發現並歸納出了加法結和律。

(設計意圖:本環節經歷了猜測—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一種數學思想。)

4.學法遷移,探索加法交換律。

那麼,加法運算中還有其他的規律嗎?想不想知道?我們先來做個遊戲吧。

(1)遊戲:找朋友。

在每個小組中都有一個算式卡片,請同學們小組合作,仔細想一想,算一算,它應該是螢幕上哪個算式的好朋友?為什麼?

(2)同學們真棒,很快就為自己的算式找到了合適的朋友,還有誰的算式沒有找到朋友?你能根據剛才同學們的方法給他介紹一個合適的好朋友嗎?

《加法》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是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的基礎上編排的。這部分內容的學生不僅可以進一步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而且還為後面學習多位數的筆算加、減法做了鋪墊。由於前面在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時,學生已經接觸了轉化的思想方法。所以,本課一開始時,學生就很可能想到幾百幾十看成幾十幾個十,將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轉化成兩位數加兩位數來計算。也可能會有學生就直接利用列豎式,進行筆算。但不論學生運用哪種方法,一定要讓學生說清算理,並且要注意各種演算法中相應的問題。特別要重視的是進位加與退位減,要讓不同演算法的學生嘗試一下其他演算法,通過對照、比較選擇更合理、更適合自己的演算法。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擇優的意識和遷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使學生感悟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絡,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進位加和退位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題

教學設計: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1.師:課件直接呈現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問:同學們,你們認識她嗎?對,她就是我們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

2.課件呈現:世博園裡的一個紀念品商店,商品琳琅滿目,吉祥物海寶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1)師:你們看,同學們來到了世博園紀念品商店。這裡面的商品可真多啊!其中吉祥物海寶最受遊客的歡迎。

(2)課件出示:上午賣出380個“海寶”,下午賣出550個“海寶”。

3.提出問題:你能根據圖中的內容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來嗎?

(1)可能會有學生提出:

①上午和下午一共賣出多少個“海寶”?

②下午比上午多賣出多少個“海寶”?

(2)分析比較:

①這兩個問題分別用什麼方法計算?你會列出算式嗎?

②學生列出算式後,師:這兩道加、減法的計算與我們前面學習的加、減法有什麼不同?

4.點明課題: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教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與前幾節課延續的生活情境,為學生創設一個簡單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情境中尋找數學資訊,提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為接下來的探究新知作準備。】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探究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1)課件呈現問題①上午和下午一共賣出多少個“海寶”?和算式“380+550=”。

師:剛才我們已經列出瞭解決這個問題的算式:對於這個算式,你會計算嗎?

(2)嘗試練習:學生獨立思考,計算380+550=;

(3)計算完成後,請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演算法。

(4)彙報展示

①如果學生是用口算的方法來計算的,就讓學生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如:因為38+55=93,所以380+550=930;也可以把380看成38個十,550看成55個十,55個十加上38個十就是93個十,也就是930等。

②如果學生是用豎式計算的,請學生將自己的豎式利用多媒體展示平臺進行展示,並讓其簡單地敘述自己的計算過程。特別要引導學生說出: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5)互動交流

①師:剛才同學們想到了兩種方法來計算這道題,其中第一個同學是將幾百幾十看成幾十幾個十,得用上節課我們學習的口算兩位數加數來解決,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後結果中別漏掉最後的0。

②那我們再來看一看第二個同學列豎式計算的方法,請大家在小組中討論一下:在列豎式計算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討論後全班交流,教師從中提煉出計演算法則,適時板書。

③質疑:課件呈現小精靈的問題:為什麼百位上不是8呢?讓學生討論,而後師生共同概括:那是因為十位相加已經滿十了,需要向百位進1(課件閃爍進位的1),在列豎式時,我們要將十位往百位進的1寫在豎式中,千萬不能漏掉。

(6)方法小結:

①課件顯示口算方法的過程。

②學生邊小結列豎式的計算方法,教師邊板演豎式,進行完整的示範。

③師生共同小結: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要從個位加起。如果哪一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在學生彙報時,教師利用課件按步驟的演示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主嘗試,讓學生自覺地將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與筆算的方法遷移過來探究新知,再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和教師的有意設疑,促進學生進一點掌握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提醒學生注意筆算中加法中的進位問題。】

2.探究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1)課件呈現算式:550-380=

(2)獨立完成計算。

(3)小組中交流演算法和計算結果。

(4)全班反饋,交流方法。學生彙報一種方法時,教師利用課件顯示出來。

如:

①因為55-38=17,所以550-380=170;

②把550看成55個十,380看成38個十,55個十減去38個十就等於17個十,也就是170;

③請一位列式計算的同學板演,並讓其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④課件呈現小精靈的問題:為什麼百位上是4減3?

(5)自主梳理筆算方法(課件分步驟出示):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減起;

③哪一位上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減。(課件演示:在百位5的上面點上一個退位的點,並寫上一個字型小一點的4,同時在十位寫上字型小一點的15。)

【設計意圖:本環節注重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嘗試、合作交流、共同梳理中,掌握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退位減法,同時利用課件的動態演示,突出筆算減法中的重點,突破難點。】

三、練習反饋,鞏固提高

1.比一比,看哪組能全算對:P14的“做一做”。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並將結果直接填在書上。

(2)集體彙報,彙報時說出自己選擇的計算方法。

(3)請做全對的同學舉手,評出最佳小組。

2.筆算我最棒:P16練習三的第一題:

(1)讓學生獨立完成,直接在書上計算。

(2)完成後,選擇一個學生的答題結果用多媒體展示。

(3)涉及進位加或退位減時,教師做出適當的強調。

(4)同桌同學互相核對結果,請做全對的同學舉手。

3.桃子熟了:P16練習三的第2題。

(1)學生在答題卡上獨立完成,教師提醒學生注意解題的格式。先列算式,再用豎式筆算,不要忘記單位與答語。

(2)學生完成後,同桌互相檢查核對,看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結果是否正確。

4.開火車:P16練習三的第3題。

(1)課件呈現題目,分步出題。可以適當增加題目,延長火車的長度。

(2)指定某名學生直接報出答案;其他同學筆算驗證。

5.保護視力:P16練習三的第4題。

(1)課件呈現第一幅圖:讓學生說一說從圖中你瞭解到哪些資訊?

①引導學生髮現:時間是20xx年;明明寫字的姿勢不對,眼睛近視是300度等等。

②讓學生再聯絡實際說一說,如何保護視力。

(2)課件呈現第二幅圖:

①讓學生說一說:從這幅圖上你又獲得哪些資訊?

②你能根據這兩幅圖的資訊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③引導學生提出:明明的眼鏡度數減少了多少度?

④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讓學生獨立解答,而後集體訂正。

(3)讓學生再聯絡兩幅圖,說一說自己的感想。適時對學生進行珍惜眼睛,保護視力的健康教育。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練習中對所學的計算方法加以鞏固,並適時對學生進行保護視力的健康教育。】

四、全課小結,比較概括

(一)學生自主梳理: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

(二)比較概括:筆算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和筆算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方法有什麼異同?引導學生說出(同時課件出示):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相同點是: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不同點是:筆算加法時,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筆算減法時,哪一位上不夠減,就要到前一位上退1,本位上加十再減。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主梳理本課所學知識,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同時,利用比較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的異同,引領學生通過反思與小結強調本課所學知識的重難點,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計算方法。】

板 書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筆算)

數位對齊,從個位開始

作 業

1.熟記: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相同點是: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不同點是:筆算加法時,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筆算減法時,哪一位上不夠減,就要到前一位上退1,本位上加十再減。

2.書本p16頁第3題利用列豎式計算結果

反思

《加法》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過程中,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初步感受到應用加法運算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 ,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加法的運算律。

教學難點

概括加法的運算律,嘗試用字母表示。

教學過程

一、教師適當引導,進入新知。

二、教學加法交律。

1、課件出示:這是同學們課外活動的情況。誰能來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聯絡題意講解,並板書:28+17=45(人),問:還可能怎樣想:17+28=45(人)。

板書算式。

2、比較這兩道算式有什麼不同?

3、得數相同的算式我們可以用等號把它們連成等式。

4、舉例:你能再說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自己寫一寫。學生說,老師相機板書等式,並追問:介紹一下你是怎麼寫的?核實是否相等。

5、概括規律:仔細觀察,有什麼規律?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導發現規律。

6、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這個規律?可適當提示:用符號、文字、字母

學生思考,充分發表自己意見,教師給予肯定。

7、數學上,我們一般用a、b表示兩個加數,可以寫成:a+b=b+a.老師小結:

引出:加法交換律(板書)

8、小練習:填數

三、教學加法結合律。

1、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動腦,有了很多發現,大家真不簡單。現在我們再來解決一個問題,看看會有哪些收穫?課件出示

2、列式解答,利用題意追問算式含義,並相機加括號表示先算。還可能先算什麼?說算式含義

3、比較這兩個算式:有什麼不同?什麼相同?得數為什麼相同?我們可以用等號連成等式。

4、出示書上題目,說一說,算一算。

5、概括規律:仔細觀察,你有什麼發現?學生回答,教師引導發現規律。

6、你能不能再舉幾個例子?學生舉例。

7、教師小結,引出:加法結合律(板書)。如果用a、b、c分別表示這三個加數,加法結合律可以表示成?

8、小練習:填數。

四、總結新知,組織練習。

1、剛才我們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它們都是運用在加法中的規律。師總結。

2、課後練習:

(1)下面等式各應用了什麼運算律?學生說一說,對第三道重點分析,引出加法運算律有作用。

(2)比較體會運算律的作用,知道湊整百。

(3)湊整百小練習。

《加法》教學設計13

課題

課型

新課

課時

第六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專案的調查和了解,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絡;

2、讓學生通過計算有關專案的合計數,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併產生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3、通過此次教學,使學生能積極關注家庭收入情況,體貼父母工作的艱辛,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精神。

重點

難點

支出和收入在計算時採取的方法

課前準備

讓學生提前收集:上月的電話繳費單,水電燃氣三個月的繳費資料

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

學生活動

一、匯入

二、新授

三、延伸

四、總結

1、拿出你家上個月的電話繳費單,看看每個月的電話費包含哪幾個部分。

1、上月餘額、本月消費、本月餘額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你能寫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係式嗎?

本月消費有很多,你怎樣算本月消費的合計數。

計算一下是不是存在這樣的關係呢?

上月餘額—本月消費=本月餘額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話費,那麼又有什麼樣的數量關係呢,我們一起來幫他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個月的水電氣消費的資料填在書上,然後自己算一下合計數,看看誰家的哪項費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較高者:

再與你家庭的收入情況結合起來考慮,哪些同學的家庭儲蓄額最多,支出較多的同學考慮一下能不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呢?通過這次的記帳你有什麼樣的體會?

3、統計一下自己上週的收入、支出和結餘情況。

你的收入是從哪兒來?你的支出合理嗎?必要嗎?

你結餘多少?你準備怎樣處置你結餘的錢?

4、我們應當如何合理安排收入與支出?

回去收集你家一週內生活費用的支出情況,並用計算器算出合計數。並對家庭支出的各種資料作出相應的判斷,給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初步學會理財。

選擇適當的機會組織交流,特別要組織學生經歷活動的過程,關注活動經驗的積累及活動中的體驗。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整理家庭收入與支出情況,已具備了初步料理家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財技巧,相信經過一定時間的努力,我們也一定能治理好國家,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小組交流,分組彙報

小組交流一下誰家的電話費最多,各自的餘額又是多少呢?

學生獨立完成後,再分組交流、比較

自由討論發言

小組交流後,自我總結

後記

《加法》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教材第50頁例題和“試一試”,完成第50-51頁“想想做做”第1-7題

課時

第六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植樹情境,會根據同一幅圖列出兩道減法算式,掌握6、7減

幾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加深對減法意義的理解。

2、進一步理解圖畫應用題,明確圖意,初步體會根據同一幅圖列出的兩道減法算

式之間的內在聯絡,培養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

3、進一步加強加減法算式書寫的練習,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有關6、7的減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圖畫應用題,明確圖意。

教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學生準備數字卡片。

教學環節

一、引入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請學生口算。

2、開火車。

二、展開

1、教學例題。

(1)出示主題畫,讓學生觀察:圖畫上畫了什麼?有幾個?

(2)教師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原來有7棵樹,已經栽好了3棵,還有4棵沒有栽。

(3)教師先帶領全班小朋友說,再找小朋友說,最後讓小朋友互相說。

(4)教師邊說邊板書:61

問:原來有7棵樹,已經栽好了3棵,還有幾棵沒有栽,應該用什麼方法計算呢?

(5)7-3等於幾呢?

(6)我們剛才是用這所有的樹木減掉已經栽好的,如果老師反過來,用所有的樹木,減掉沒有栽過的,可以嗎?

(7)仔細觀察兩個算式,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8)教師小結:一個數減掉一個數等於另一個數,減掉另一個數就等於這個數。

2、教學“試一試”。

(1)首先讓學生看圖說說圖畫的意思。

(2)教師引導學生說:一共有7個胡蘿蔔,去掉5個,還有2個。

(3)教師媒體演示:虛線,表示去掉的意思。

(4)教學大括號的意義:同學們,這條虛線就表示去掉的意思,表示去掉一部分,還剩多少?

(5)將這到圖畫應用題完整地說一遍:一共有7個胡蘿蔔,去掉5個,還有幾個?

(6)讓學生將這到圖畫應用題試著說一說。

(7)列式計算,教師板書:7-5=2

這是去掉左邊,如果是去掉右邊呢?

(8)教師小結:同學們,像這樣的題目我們叫做圖畫應用題。圖畫應用題中有也有虛線:表示去掉一部分,還剩多少的意思。

三、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

(1)課件出示依次第1題圖,讓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

(2)組織交流,說出填寫的算式,並說說每組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提示:看到這個算式,你能馬上想起來另外一個算式嗎?

(3)集體訂正。

2、完成第2題。

獨立完成後組織交流,說說每個算式你是怎樣算的,(從7-6=1想7-1=6)

3、完成第3題。

(1)課件出示第3題圖,提問:樹上有幾個家,白菜老師問小鳥應該飛回哪個家,我們可以怎樣看?(指名回答)

(2)學生把小鳥與飛回的家用線連起來。

(3)反饋交流。

4、完成第4題。

(1)學生獨立計算,把答案寫在書上。

(2)比較每組中三個算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說說得數是怎樣變化的,為什麼會這樣變化。

5、完成第5題。

(1)課件演示遊戲玩法。

(2)組織學生用準備的數字卡片進行遊戲。

6、完成第6題。

(1)說一說7只蜻蜓可以分成哪兩部分?

(2)你能寫出幾道減法算式?

(3)交流反饋。說出所有7減法幾的算式。

(4)補充6-□=□。

四、總結全課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加法》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①認知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法同樣運用,並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運算。

②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③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做事認真、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和團結合作意識。

二、設計意圖: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演算法則”和“小數連加、連減和混合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設計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密切聯絡生活。以同學們春遊購物為主線。在計算每組商品的價線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得到情感體驗。

2、改變學習方式。從問題出發,提出猜想,通過自主舉例、驗證,合作交流,探索出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加法的運算,在實現這一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及應用意識等多元目標。

三、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

四、教學過程:

㈠創設情境,初建表象

出示“春遊購物”情況表,讓學生仔細觀察,哪幾組商品的價線剛好合併成整元數?並根據這些資訊,說說怎樣判斷兩個小數能否合併成一個整數?

㈡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回憶定律

說一說整數加法有哪些運算定律?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①問題: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法也適用嗎?

②先獨立舉例驗證,然後小組合格交流。

③小組彙報交流結果

結論: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法同樣適用

3、解決問題,掌握方法

出示小明所買商品及其價格。

①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選擇有代表性的演算法)

②比較演算法,哪一種演算法更簡便?

③小結: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加法計算簡便。

4、嘗試練習,理解演算法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教師巡視、關注學生對簡便方法掌握情況。

5、看書質疑

㈢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㈣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還有沒有什麼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