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年級下《有月亮的晚上》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24W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河大版八年級下《有月亮的晚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河大版八年級下《有月亮的晚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課文教學目標中生字的音和形;

2.理解“嘁嘁喳喳、紛亂雜沓、霏霏、纖塵、波光粼粼、湧動、簇擁、肆意揮灑、嬌態可拘”等詞語的意思;

能力訓練

熟悉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結構和作者的思路。

思想情感教育

瞭解課文中師生間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結構。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重點語句,品味語言的質樸美。

教學媒體:

幻燈片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課文朗讀(全班齊讀、個人朗讀、教師範讀相結合)

2.對照幻燈片,學生解決疑難字詞。

雜沓(tà):雜亂。

嘁嘁(qī)喳喳(zhā)、霏霏(fēi)、纖(xiān)塵、波光粼粼(lín)、湧(yǒnɡ)動、簇(cù)擁、肆(sì)意揮灑、敞開心扉(fēi)、嬌態可拘(jū)

3.熟悉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結構和作者的思路。

二、教學過程

1.感受語言美:

通讀課文,結合旁批,說出你最有印象的句子、段落。並說說為什麼?

(從動詞、修辭、表達方式入手,感受純淨安詳之夜裡師生的濃厚情誼。)

2.分析課文:

這篇課文也是講述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的。山村教師的生活是單調的。這裡沒有彩燈閃爍,沒有大道通衢,沒有繁華喧囂,這裡有的只是望不盡的連山、靜悄悄的秋夜和太熟悉的面孔。但也許正基於此,本文在作者的敘述中才得以保留一片純淨的長天和一輪皎潔的圓月,是很純淨,很明朗的月夜,使人倍感美好珍貴,使人細細品味平凡生活中蘊涵的真味。

作者十分珍視這份純淨。將這珍惜撒播到文章的字裡行間,就深深淺淺都是愛了。愛山間美麗的景色,愛頑皮活潑的學生,愛寧靜致遠淡泊名利的生活,愛辛勤勞碌不捨晝夜的工作。愛,使平凡的世界變得絢爛,使原本單調的生活擁有了一種別樣的浪漫情趣。

在有月亮的晚上,我們“踏著月色去學校”。深秋的涼意非但沒有使任何人退縮,反倒給人以詩情畫意,彷彿走在“晚涼天淨月華天”的意境。作者品味著這般秋天,由“夜涼如水”聯想起“涼露菲菲沾衣”的詩句;將“長空”的純淨比喻為“纖塵不染”;圓月“潔淨”溼潤,“彷彿清水裡洗過一樣”;“波光粼粼”的香盤河湧動著“一河月亮”。好明朗的一番月景!好一個超凡脫俗的世外桃源!對如此美景,作者自然要盡數解讀,極力消受,而旁邊的學生也許就該是其最好的知音了。遠山靜穆,皎潔的明月照耀下,扶疏的樹影婆娑在斑駁的長堤。“我們”簇擁一起,歡快地走著,談著,十分親密,師生間的和諧“如月光似的'柔和”。山村的寂靜彷彿專為我們的活動所設,在這樣的底色上,可以潑灑“幾聲響亮的犬吠”,可以奏響孩子們“紛亂雜沓的腳步聲”、蹦跳聲、笑聲叫聲說話聲、文具盒的叮噹聲、清脆嘹亮的稚氣歌聲,除此之外,就是寂靜,寂靜讓夜更純淨,純淨的夜更凸現了師生之間深厚真摯的感情。

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願望,“我”犧牲了僅有的一點夜裡自習的時間陪伴他們,踏月上學,教室伴學,高歌散學。身影融在學生間,青春留在教室中,窗外明亮的月光就流淌到了教室裡每一個人心裡,流淌到了師生相伴的歲月。感受這份溫馨,“悄然潛入”的夜風也無比溫柔,輕輕拂動了“額際的髮絲”和窗外正在茁壯成長的“大葉楊”。在這種環境裡“大家無言地相互守著”,並且深深感到“這樣的確很好”。其實真的不必說什麼,“無言”早已勝過了千言萬語,因為相通的不止是語言,更重要的是彼此熱愛、相互依戀的心曲。終有一天孩子們會長大,遠走到四面八方,而那時的我也必定已老,離開我熱愛的課堂,但這真摯的情誼是無價之寶,它會永留心間最純淨的角落而成就一種永恆——在心靈永難抹去的記憶。

所以,作者在最後也發出由衷的感慨:“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

三、通讀課文後,思考下面的問題

1.在“有月亮的晚上”發生了哪些事情?為什麼說“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

在有月亮的晚上,我們“踏著月色去學校”。

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願望,“我”犧牲了僅有的一點夜裡自習的時間陪伴他們,踏月上學,教室伴學,高歌散學。

等等

2.課文中很多細節描寫生動,你的生活裡有過類似的情景嗎?請從一個細節入手寫一個片斷,形象的表現師生之間的感情。

教師小結:我們要以一顆純淨的心來面對我們的生活,要處處體驗美、發現美、創造美。

四、佈置作業

1、整理精彩語句並作點評

2、課外閱讀王連明的另一篇散文《開花的課桌》作比較,體會兩文所表達的共同情感。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細小的事情曾引起你的心靈震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