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學設計呢

來源:才華庫 1.73W

1 、什麼是教學設計?課程實施與教學設計有什麼關係?

什麼是教學設計呢

教學設計是教學科學、教學藝術和教學技術的綜合。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在對教學系統中的各種要素(教師、學生、教學目標、內容、教學媒體等)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整合各種課程資源,運用現代學習心理學理論,設計規劃學習的程式、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及學習結果的評價標準的過程。 課程實施和教學設計的關係:

1、課程實施的不同取向實際上決定著教學設計的不同目標與策略。在忠實取向的視野中,課程是由專家開發的,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它規定了教學的方向、目的、內容和標準,是具有法定效力的。教學則是教師在具體的教育實踐情境中實現合法化課程的過程、手段。這樣看來,課程與教學是一種線性的、分離的關係。專家、行政人員是權威、控制者,教師是服從者、被控制者。

2、教學設計取決於課程實施的取向。事實上,不同的課程方案主張不同的實施取向,而同一課程方案由於實施者所認同的課程實施取向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教學設計方案,因而會產生不同的實施效果。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在實施新課程的時候,已經不限於“忠實取向”,而倡導走向“相互適應取向”和“課程創生取向”。尤其是相互適應取向介於忠實取向和創生取向之間,相容了另外兩種取向的因素,在課程實施過程的不同階段,隨著各方面條件的不斷成熟,特別是師資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追求更為理想的課程實施效果。這是新課程在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結構的重建和課程內容的呈現與調整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也是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在呈現教學內容時期望我們做的。

2 、分析教師教學的特點,並聯系生物學科,思考對國中生物新課程創新教學設計的意義?

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生物教師有非常明顯的3個教學特點:

一、 制定教學目標時充分考慮學生實際。

二、 滲透新課程思想,以啟發式教學把握教學重難點,課堂氣氛好。

三、有獨特的教學風格,善於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學生學習情趣。

教學設計是一種創新行為,創新是教學設計的靈魂,作為教學者必須富有創新意識,不斷地提高創新能力。教學設計要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制定,而各班之間、學生之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差異,從這一層面上來說,每位教師的設計多多少少都應有創新的成分,

(一)突破原有思維定式和傳統觀念的束縛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的頭腦每時每刻都會蒐集到潮水般湧來的資訊,其中有各類教學情景、思想觀念、需要解決的問題等等。“頭腦在處理這些資訊包括篩選資訊、分析問題、作出決策等的時候,並不需要對每一條資訊都坐下來,靜靜地想一想該怎麼辦,往往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沿著以前的思維習慣、熟悉的思維方向和路徑進行思考,而不另闢路徑。這種思維習慣、熟悉的思維方向和路徑就是一

個人特有的思維定勢。”這種思維定勢對我們解決問題有時有利,有時就可能成為障礙,對思維有著一定的束縛。只有在遇到新情況、新問題,需要用新方法和新措施應對的時候,創新思維才能派上用場。從斷提出新的思想、對策和方法,才能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新問題。

(二)拓展創新思維視角

所謂創新思維視角,就是用不尋常的視角觀察事物,使事物顯示出不尋常的性質。學會從多角度觀察同一事物,儘量多地增加頭腦的思維視角,就會增加更多的教學設計創意。

(三)激發創新的潛能

創新要有信心,才能不斷開發自己創新的潛能。每個人都有一座寶藏,那就是創新的潛能。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是先想後做,所以創新又離不開頭腦,離不開頭腦的思維。頭腦能思維,思維能產生創新。在教學設計中,認真挖掘這座寶藏,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對新教師來說,善於思考是創新的基礎,沒有思維上的變革就不會產生行動上的創新。新教師年輕而富有朝氣,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挑戰傳統觀念,突破思維束縛的勇氣不可獲缺。相信只要具有創新的意識,善於激發自己的創新潛能,總會有收穫的。

教學活動既需要預先設計,又需要適時設計,才會充滿生命的氣息,這樣的教學才是富有生機的教學,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的活的課堂。無論預先設計還是適時設計都需要發揮創新的潛能,這需要教師具有創新的勇氣、深厚的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以及熟練的教學設計功底。作為新教師,更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摸索、總結。量的積累在反思中才能產生質的飛躍。

3 、什麼是生物科學素養?結合實際,談談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公民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反映了一個人對生物科學領域中核心的基礎內容的掌握和應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能力。

生物學科課堂是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的主陣地,而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及應用理念所採取的課堂教學策略密切相關,結合生命科學的特徵選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夠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教學策略很多,現舉幾例如下:

一、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重視生物科學發展史教學

生物史教育可展示生物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生物史教育可顯示生物學家的科學思維,有利於學生掌握科學方法。生物史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正確價值觀的良好素材。在生物教學中,通過生物史展示生物學家的探究行為,學生在觀察中培養一定的科學能力,在瞭解生物學家的科學精神和愛國熱情中形成有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重視理論與實際相聯絡

理論聯絡實際是高中生物教育的傳統精髓,這裡的“實際”主要是指教材涉及的各項實驗以及人們的社會生活實踐。通過將理論知識與實驗和生活相結合,從而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認識生物學知識與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係,強化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一)增加探究性實驗內容

實驗教學不僅是鍛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激發學生探索興趣,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大好時機。實驗在生物教學中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實驗現象來探索構成生物的化合物的`化學本質和生命現象的本質,讓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結合所學的基礎知識科學的解釋這些現象發生的原因,提高分析歸納能力。

設計實驗方案時,要考慮到實驗課題是“探究”還是“驗證”。根據實驗型別,要考慮實驗材料的選擇,實驗過程的控制,實驗現象的觀察等。按照實驗方案進行探究,記錄觀察到的現象,最後分析實驗現象,與實驗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

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學中應儘可能將驗證性實驗轉為探究性實驗,改變傳統定性實驗一統天下的格局,適當增加定量實驗的比重。在實驗過程中,學生仔細觀察,實事求是記錄,整理分析實驗資料,準確表述實驗結果,最終得出實驗結論。教師應允許學生髮表不同見解,幫助學生分析產生不同現象的原因,在不具備現實實驗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進行實驗設計的理論訓練,嘗試提出探究性問題,設計假設實驗的操作過程,進行實驗現象的預測、分析並最終得出結論。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和實驗模擬,來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二)開展針對性較強的課外實踐活動

1.充分利用本地資源

要把學校內部的和周邊的自然環境作為生物學的實踐場所,把身邊的各種生命系統作為生物學的實踐物件,組織學生走向廣闊的自然。

2.製作生物模型

教師要鼓勵學生查閱資料,利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材料製作生物模型,這不僅能夠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動手查閱資料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

3.開展社會調查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實踐中應用生物學知識。社會調查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形成對生物知識用途的正確認識具有重要作用。如通過對幾種人類遺傳病的調查,使學生了解這幾種遺傳病的發病情況,學會調查和統計人類遺傳病的基本方法。同時通過實際調查接觸社會,能夠提高從社會中直接獲取資料或資料的能力。

4 、 比較傳統教學過程和新課程教學過程的不同,談談如何做到將教學設計的中心向學生轉移?

在現代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是以自己的特點來進行獨立學習的。因此,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設計中,必須注重對教學物件———學生的分析。

學生的一般特徵分析:同一班級中的學生往往年齡相近,認知結構相似,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也十分接近。因此,對學生的一般特徵進行分析,瞭解學生群體的一般心理特徵,是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的最基本要求。傳統教育學和教學論中主張的“量力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以及教師備課中要“備學生”,都是指要對學生進行一般特徵分析。

學習風格分析:雖然現代學校教學主要是以班級授課制的形式進行的,但這並不能否定和排除學習者個別差異的存在。學習者的個別差異表現在多個方面。如遺傳因素導致的智力條件的差異、已有知識基礎的差異、成就動機及相應個性特徵的差異和學習風格的差異等。為使教學活動對每一個學生更加有效,就有必要對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分析。學習風格的分析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學生起點學習能力分析:學生在進入新的學習單元或命題之時,其原有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知識和技能等對將來的學習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5 、思考如何將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傳統模式想探究式轉變 ? 這種轉變的意義是什麼?

學習方式通常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所採用的基本行為方式和認知取向。從學生的活動方式來看,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方式。它表現為學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徵。長期以來,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在人的被動性、客體性、依賴性基礎之上,比較普遍地存在“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課本為中心”的情況,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在義務教育中,普遍地存在著學習方式單一、被動的問題,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教育部一項權威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義務教育目前的教與學的方式以被動接受式為主要特徵,具體表現為: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而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得知識,得到發展;依靠學生查閱資料、集體討論為主的學習活動很少;教師經常佈置的作業多是書面習題和閱讀教科書,而很少佈置如觀察、製作、實驗、讀課外書、社會調查等實踐性作業;學生很少有根據自己的理

解發表看法與意見的機會,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學習負擔很重。

在生物課教學中,上述特徵也比較突出。為數不少的教師僅靠一本課本、一本教參,加上幾張掛圖,年復一年、照本宣科地教學,使本來應該充滿生機的、活生生的生物課變成“死物”課、“無物”課。教學變得枯燥、乏味,學生不得不靠死記硬背來學習,生物課程在培養學生素質中的教育價值被大大地削弱了。更為嚴重的是,使青少年學生失去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我們不妨想一想,兒童對一切生命現象的好奇心和興趣是與生俱來的。可是,到了中學學習一段生物學課程後,卻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對生物學失去了興趣,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把生物課當作“文科”來學,靠背誦書本、背誦筆記來應付考試。不少學生覺得生物學知識比較難學、難背,而不願意學習這門課程。那麼,生物學教師就有必要認真思考一下學生的興趣是怎樣失去的,生物學課程應該怎樣教和學的問題。因此,新課程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構建以學生主動活潑地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成為教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國內外學者的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學習方式會造成不同的學習結果。我國學者的研究表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方式影響了學習結果,單純的行為參與方式並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這說明,學生的學習方式對學習結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事實上,在一些學生中間,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盛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低下,不會動腦筋想問題,很少對現實情境提出問題,創新意識缺乏,已經造成了一種課程的表面達成現象:學生雖然通過了考試,甚至成績優良,但並沒有形成課程目標所期望的素質;表面上教學任務完成了,實際上並沒有達到課程要求。從課程目標到教學,再到評價的迴圈,實質上是在淺層次中完成,並沒有涉及素質教育的深層次目標。因此,改變這種學生被動、單一的學習方式成為本次課程改革中的一個迫切的任務。生物新課程中提出了“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理念,要求在新課程的學習中應以探究學習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主動參與過程中展開學習,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獲取知識,瞭解科學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維方法,學會科學研究所需要的各種技能,領悟科學觀念,培養科學精神。學生將從教師講什麼就聽什麼,教師讓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被動學習者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者。教學活動將更多地創造機會讓學生觀察、實驗、討論、調查、交流,在活動的過程中去體驗,去領悟,去構建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實現自我發展。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不僅會影響學生,而且將影響到教材的編選和呈現方式、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內容的組織和處理、教學評價、教學資源、教學時間安排、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等諸多方面發生改變。

6 、 開發利用多種學習資源在生物教學中有什麼重要性?如何根據需要開發我們身邊的多種學習資源?

新課程的實施必須有豐富的課程資源來支撐。合理開發和有效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是實現課程目標,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關鍵條件。新課程要求教師要有識別、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合理安排學習活動的意識和技能。這也是新課程教學設計的重要任務。

從生物學科課程實施的層面來看,可以按照課程資源的功能和特點,分為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兩大類。素材性課程資源直接作用於課程,並且能夠成為課程的素材或來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