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七篇

來源:才華庫 1.19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體會戰爭的殘酷和追求和平的人們之間的深厚感情。

2、透過行為體悟人性的本質。

3、領會細節描寫的藝術效果。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匯入

上學期我們曾做過一篇課外閱讀:講的是一對德國兵到一戶被佔領的農家去,那家的女主人正巧是一個地下黨。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激烈戰爭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哪位同學能向我們概述一下這段故事?

學生講故事。

今天我們學習的蠟燭的故事發生在二戰結束前一年,當時的德國法西斯已經處於兵敗如山倒之際,但是有戰鬥就有犧牲,我們一起看看這裡的蠟燭發揮什麼作用。

二、整體感知

1、作者:西蒙諾夫,蘇聯作家,生於軍官家庭。

2、翻譯者:茅盾,我國著名文學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鋪子》等。

3、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4、閱讀課文,找出並朗讀最令你感動的一個片段。結合這些片段,說說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

5、再讀課文,體會細節描寫所體現的深層含義。啟發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在假設,比較中品味。

⑴為什麼要對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⑵多次提到老婦人的圍巾,這條黑色的圍巾有什麼特殊意味?

⑶“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同原句比較,品位原句好在那裡?

6、品讀文中意味深長的句子和場景的意蘊:

⑴如果你是尋找契柯拉耶夫屍身的士兵之一,看到老婦人在戰友墳前續上新蠟燭,你會有哪些心理活動?

⑵“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著,正象一個母親的眼淚,正象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遠不朽。”這兩句話意味深長,結合對課文的理解,說說它們的含義。

⑶文章中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表現出來的。揣摩文章倒數第四段,設想一下老婦人的心理活動,用一兩百字寫下來。

7、課時小結。

8、佈置作業:

⑴找出你認為最感人的細節描寫;學習這種極力渲染的描寫方法,

⑵探討蠟燭在文中的作用和象徵意義。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高中歷史新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更豐富,充實,更加註重能力的培養,對教師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應該創新教法,精心設計最佳教學方案。

一、必須更新教學觀念,貫徹落實原則

歷史教學必須具有開放的思想,要從過去那種狹隘的、封閉型的教學理念中解放出來,變為“寬廣型”的教學觀念。教學中要求教師教學觀念民主,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學方法民主,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他們自身已具備的思想基礎,智力能力,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得他們在自覺地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重視自身的發展,尤其是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培養;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研讀新課標,總體把握教材內容

閱讀教材時要突出分析以下幾大問題,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本節內容的知識體系;注意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確定教學目標;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後教材內容的邏輯關係。突出重點,詳解難點。還應該思考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對學生學科能力甚至綜合素質的幫助,以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影響等。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很好的利用教材,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三、有效地利用歷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討論法,舉例法,比較法,歸納法等,這樣可以交叉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耳聞目睹、讀寫結合、講講練練,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做可以拓寬學生獲得知識的資訊渠道;還可以使課堂教學輕

鬆愉快、生動活潑,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全面辯證客觀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做好了歷史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對教育教學行為進行思考、回顧、總結、歸納的一種活動。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長期積累。教學反思雖然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處於最後,但卻是至關重要的。有利於教師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培養教師學習、研究的意識,促使教師更好地實現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聯絡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文生字新詞。

2、認識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3、理解作者聽其聲、觀其形、感其受、思其序的觀察方法,從而掌握事物的觀察規律,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5、給課文分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潮去時”的壯觀景象,學習作者有次序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事物的習慣;理解一些重點詞句。

教學準備:小黑板、燈片、有關錢塘江潮的資料帶。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落;學習課文1一2自然段。

第二課時:重點理解課文3一5自然段,指導朗讀背誦。感知作者邊看、邊聽、邊看的觀察方法,總結深化課文。

一、匯入。

1、師啟發談話:第一教時,我們已經初步感知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是按“潮來前一潮來時一潮來後”的順序來寫的,並且知道潮來之前的情景:一是目之所及的景物描寫,給人以平靜而帶有幾分神祕的感覺;二是寫前來觀潮的人之多,寫出了人們焦急等待的心情。這一段從側面渲染了錢塘江大潮的“奇”。那潮來時,潮來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2、學生質疑:可圍繞文後的“思考練習”提出不懂的問題。

3、燈片出示學習目標。

①學習課文3一5自然段,理解重點詞句;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小節;

③學習作者邊看、邊聽、邊想的觀察方法,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學文A、學習3、4自然段。

1、整體感知

①師:文章三四小節,a、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大潮的?b作者從哪些方面來寫大潮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②自由朗讀。

③討論、感知、(板書:聲音、樣子、情緒;解決a、b)

④欣賞錢塘江潮錄相。(解決c)

2、細讀理解。

①默讀3、4自然段,用[

]標出表示聲音的詞、用()標出表示樣子的詞,用“△△”標出人們情緒變化的詞。

②師生小結:作者聽江潮的聲,越來越大;見江潮的形,是越來越狀。作者既留心了聲音,又留心了江潮不斷變化的形;既留心了江潮的氣勢,又留心了人群情緒的變化。作者這種邊看、邊聽、邊想的.觀察方法,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值得我們學習。

③重點解決開課時先提出的有針對性的問題。·釋“水天相接”

·第3自然段中,講到人群又沸騰起來,人們為什麼會沸膝?·體會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④作者筆下越來越近的浪潮,如此聲勢浩大,如此雄偉壯觀,那面對這樣的情景,作者為什麼不寫人們的表現?(以此作為創造教育的切入點)

3、細品背誦

①師引:這一見,作者從三個方面寫出了江潮的“奇”。同學們,這就是祖國山河的一個剪影,這就是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帶著對錢塘江潮深深之受,熟讀、背誦3、4小節。

②小黑板出示背誦線索。B、學習5自然段

1、過渡:錢塘江大潮的“奇”,不單單表現在潮來前平靜而又略顯幾分神祕,也不單單表現在潮來時非凡的氣勢。潮來後的情景,我們也能品味出它的“奇”。

2、指名讀。

3、同桌互說:潮來後是一番什麼景象?你能說說它的“奇”嗎?·抓“餘波湧”--持續時間長,神奇。·抓“江水漲”--上漲兩丈、水量大、雄偉壯觀。

4、小結:這一段,作者用餘波和上漲的江水烘托了江潮的“奇”。

三、深化總結。

1、回題讀12節,體會“天下奇觀”。

2、師:潮來前,江面依然平靜,給人以寧靜而帶有幾分神祕的感覺,你說奇不奇?潮來時,聲音大,氣勢壯,奇不奇?潮來後,餘波還在漫天卷地地湧,江水上漲兩丈來高,你說奇不奇?

3、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作業

1、在下面的詞語中選擇兩個造句。天下奇觀、浩浩蕩蕩、山崩地裂、水天相接、沸騰、橫臥、橫貫

2、寫出帶點字詞的意思。觀潮()觀天下奇觀()

3、讀課文四小節最末句話後填空。

這段話作者是從和兩個方面來寫江潮的。作者把比作。著力描寫了大潮湧來的動感,使人身臨其境,表現了錢塘江大潮非凡的。

(學校第17屆教研會研究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愛”的內涵。

2.在“懷念”的情意中,感受“愛母”的思緒。

3.在“秋天的懷念”中,獲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學層次:

走進母親怎樣的好好兒活;

感受作者怎樣的好好兒活;

思考我們要怎樣好好兒活。

教學步驟:走進秋天——讀出味道

走出懷念——讀出思考

一、揭示課題

1、有一位曾經就讀那裡的校友叫史鐵生。現在已經54歲了。母親離開他已經幾十年了。這麼多年,他一直思念著自己的母親。這是他寫的一段話,請讀一讀,看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默讀)

那時的我,作為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著想,我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課件)

2、談體會: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1)我感受到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

(2)作者對母親的懺悔、懊悔、後悔、悔恨之情;

(3)作者對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

(4)作者自己的成長,完全理解母親了……

 小結:正如作者說“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上(板書:“苦”),其實,還有許多複雜的情感構成一股苦澀的滋味,我們可以歸結為一個詞:懷念。(板書:懷念)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作者寫了什麼季節的故事?(板書:秋天)

3、注意看,老師加上一個“的”齊讀課題:“懷念的秋天”。你的眼前會有一幅怎樣的畫兒?(景、事、人……);老師把幾個詞的位置顛倒一下:“秋天的懷念”,齊讀課題。你的眼前會有怎樣的不同?(……變成一種情感……)

小結:看來,之所以有這秋天的懷念(課件),就是秋天的故事所引發啊,作者怎麼會有這份懷念?讓我們一起跟隨史鐵生先走進秋天的故事。(在“秋天”下面做標記)

4.為了更好理解這秋天的故事,我們先來檢查一下自己讀書的情況。這裡有個自測題,請同學們自測一下看到達哪個臺階:(課件顯示)——正確、流利、有感情。(讓學生可以先自由讀一讀,然後讓學生讀書,讓其他學生評價該生讀書屬於怎樣的層次,以學定教。可以重點指導幾個兒話音,比如“咱倆兒”,“好好兒活”)

5.根據學生朗讀情況得出結論。比如,提出進一步要求:(同學們說的有感情,到底怎麼算是有感情?有時候我們說的時候很模糊。難道是語調的高亢?或是技巧的高超?我們要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咂摸他人的人生,要在“自己的理解”中讀出自己的滋味,即“讀出味道”。(課件以階梯狀出現在“有感情”的基礎上)。你怎麼理解這個“味道”?(結合生活實際講)

6.怎樣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味道”?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秋天的故事。

二、探討母愛的內涵

(一)走進母親自身的“好好兒活”。

1.請同學看課文第一段,母親的一句話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說說是哪一句話。(課件:“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板書:“娘倆——好好兒活”)

2.顧名思義,這娘倆指的是——母親和兒子兩人在一塊好好活。

3.這是母親對兒子說的話,兒子是怎麼不好好活了,母親才會說出這樣的話?請用課文中的句子,朗讀給大家聽。比如:

(1)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群,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2)“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

(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麼勁!”

4.是啊,我活著還有什麼勁?所以: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唰唰啦啦”地飄落,我——————————————————————。(課件:擴充句子訓練)

5、實話實說的討論:你們多大?21歲活蹦亂跳的年齡,可以四處周遊,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沒有了雙腿,他這樣做,你們怎樣看?

小結:面對這樣天大的打擊,他活著好“苦”啊!(回扣板書的“苦”)

6.請注意:母親的自身情況又是怎樣?請也找課文相關句子讀給大家聽。比如:

a.可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鄰居的小夥子揹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大口大口吐血……

7.有沒有知道得肝癌的病人的疼痛滋味的,請補充說明?

8.這些痛苦兒子知道嗎?除了外人不能知道的痛苦,還有一點,就是病人清醒地知道她離死亡更近的痛苦啊。然而,即使面對死亡,母親有沒有把玻璃砸碎?有沒有把東西摔向牆壁?有沒有喊著我活著有什麼勁(教師問一句,學生接一句)?史鐵生的發怒我們都可以理解,母親的發怒我們更可以理解啊。可母親為什麼沒有那樣做,而要這樣做?!(估計回答落腳點就在“為了兒子著想”)

(二)、走進母親的讓兒子“好好活”。

1、請再細細讀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說明母親一切都是為了兒子?

(1)比如——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學生說到這裡,教師就抓住這一“擋”,追問,擋住的究竟是什麼?實際是母親像一扇門一樣,擋住的不是窗外“唰唰啦啦”地飄落的樹葉,而是兒子鬱悶煩躁的思緒)

小結:母親的愛好勇敢!帶著這樣的感受再讀這句話。

(2)再比如“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踩’和‘跑’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母親擔心這樣的話勾起兒子更大的痛苦……)

小結:母親的愛好細心!帶著這樣的理解讀這句話。

(3)“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急切。再讀帶著感受讀。

(4)“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熱烈,讀出這句話的滋味。

(5)再看看這句話——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兒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課件)

a 母親“撲”(課件在下面加點)過來,撲住的究竟是什麼?

小結:母親的愛好堅定!送到句子中再讀這句話。(重點體會“在一塊兒”)

b 母親抓住我的手,母親“抓”(加點)住的究竟是什麼?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執著!送到句子中再讀這句話。(重點體會“好好兒”)

c 母親忍住哭聲,母親“忍”(加點)住的究竟是什麼?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深沉!送到句子中再讀。(重點體會“活”)(注意:以上根據學生情況來隨時調控和引導。)

2.學生髮散談後,重點探討下面的句子:從幾個“悄悄兒”中,再細細品味母愛:

讀下面的話,比較用上“悄悄”和去掉“悄悄”有什麼不一樣,選擇一處談談:

a“……母親就悄悄兒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兒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兒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課件)

b 調整後——“……母親就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課件)

(2)同一個“悄悄”表達母親不同的情感。然而,這複雜的情感又有共同的東西,是什麼?

小結:母親的愛是小心翼翼!讀出這樣的味道。

3、通過體會,此時的母親已是萬箭穿心啊,自己身體的毀滅性打擊讓母親“苦”;還要面對的是自己撫養了21年的兒子的癱瘓,可以說,對母親的打擊可謂“苦上加苦”。可無論如何還要讓兒子好好活!母親的愛——用心良苦!(再次回扣“苦”)

4、我們跟隨史鐵生一道去體會母親,發現母親。那麼,在這秋天的故事中,母親這兩個字,究竟意味著什麼?(“咱娘倆,要好好活,好好活……”課件再次出示,學生說出什麼體會就再讀這句話)

總結:母親的意義,蘊含於平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並不覺得。可是,這種意義只有在秋天的場景中,才會凸現出來。由於母親的疾病,失去生命奪目的光華。可我們對母愛的意義有了特殊的發現——正是她的要好好活,讓我們懂得母愛不僅僅是愛和給予,還擔起一份責任——就是教給兒子如何面對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兒子的後半生,讓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

三、探討愛母的懷念

1.就是這樣的一位母親,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引讀課文,“鄰居們……”

2.原來的母愛兒子理解不了,一個秋天過去了,又一個秋天過去了,直到後來兒子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懂得的是什麼?

a出示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還未成年的女兒……”(課件先出示這句話)

b把“……你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加進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中,變成“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兒,你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好好兒活。”(課件補充完整上面這句話,然後讓學生讀一讀。)

3.所以,我和妹妹都懂,因此“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課件出示該句)

4、那麼,這“好好活”,究竟是怎麼活?結合課文的這句話,小組討論,談談自己的理解——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課件)(學生說到什麼理解就把不同感受送到“我倆好好活”的句子中朗讀……)

5,透過看菊花,母親給兒子三究竟是什麼,也正是史鐵生在文章中寫到——隨著小說獲獎的激動逐日暗淡,我開始相信:我用紙筆在報刊上碰撞開的一條路,並不就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6.昇華:當兒子懂得母親告訴兒女的“好好活”的含義,那和母親發生的秋天的故事啊,就深刻在心中,化作心中無比的懷念(回到課題懷念!)。

7、過渡——越是懷念,就越是充滿對往事的回憶,然而,母親再也不能和我一起吃豌豆黃了;母親再也不能和我商量一起到北海公園看菊花了;我再也看不到母親為了我的回答而喜出望外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了;我再也聽不到因為我發脾氣母親對我的說的安慰話了。

8、越是懷念,越是深深的自責啊,越是自責就越要好好活啊。所以,又一個秋天,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群,我——————;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看著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課件,改造課文的訓練,讓學生選擇一處補充。)

9、越是懂得“好好活”的含義,就越是無比的懷念,就如飄落的樹葉片片飄到兒子的心裡,融入了生命,化作了血液:(播放音樂,學生靜靜默讀下文,讓後老師再讀一段。)

(1)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裡,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裡穿過。——《合歡樹》

(2)我一直有著一個悽苦的夢……在夢中,我絕望地哭喊,心裡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地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有關廟的回憶》

(3)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裡只默唸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裡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教師讀這一段)10、越是懷念,就越難過,我多麼想讓母親推著我到北海的公園看菊花啊,我是多麼想再聽聽母親對我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啊,母親,你讓我懷念的“好苦”啊。所以,為了還母親的心願,為了這永遠的懷念,又是一個秋天——引讀,“又是秋天……”(回到上面的句子中,全體一起朗讀,課件再次出現這句)

10、就是這懷念,一個又一個秋天過去了,從21歲開始坐在輪椅上到現在,從母親去世到現在,這份對母親的懷念已經整整33年。這33年的懷念他對“好好活”又有怎樣的理解呢?

11、請讀他在《病隙碎筆》中寫的話: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課件)

12、因此,這33年的懷念裡,也是他和疾病搏鬥的33個年頭。現在,他完全超越了一般生存的“好好活”的生命層面,已經超越到了一種漠視和超然的境界。這深深的懷念,讓她懂得,好好活,不僅僅有堅韌的意志,而是把打擊當作別開生面的遊歷,當作一種人生的另一種享受——他對好好活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那就是——活著就是一種幸運,活著要懂得滿足。

13、介紹史鐵生的近況:由於尿毒症,造成腎衰竭,經常發高燒,有好幾次昏迷,但他依然平靜淡然的看待這一切,現在一個星期都要透析兩次。但他依然在——好好兒地活著。他用筆代替他的雙腿寫出自己怎樣“好好活”的,所以我推薦幾本他的書:《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課件)

14、對於史鐵生的“好好活”,我們是憐憫嗎?感到他活得痛苦嗎?那究竟是什麼?(對著黑板“苦”字說——是佩服,是敬重,也是敬仰——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在報紙上看到史鐵生和世界長跑冠軍劉易斯的合影。身體衰弱的史鐵生雖然連站也站不起來,但他的靈魂卻在無羈地奔跑著,跑得跟劉易斯一樣快,甚至比劉易斯還快。我想,如果說“好好活”是對母親的回報,母親一定會含笑九泉的。

15、那麼,這回面對“秋天的懷念”,在你心中,又會是一幅什麼樣的情景?請同學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母親推著他看到了菊花……自己用腳踩扁一個楊樹花……)

讀出思考

1、課文的學習已經結束。這個故事的確感動了我們。我們一起跟著史鐵生的情感世界走了一趟,經歷他和他母親別樣的人生。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讀書,讀到此程度,總會說,史鐵生和他母親真偉大,活出了自己的性格和尊嚴。讀書到此也完全可以。但我還要問你們,他們的故事感人,跟我們自身有關係嗎?(讓學生暢所欲言)

2、史鐵生寫這篇文章的目的肯定不是讓你知道,你看我多了不起,他肯定不是讓你們宣傳他母親是多麼了不起,所以,當我們走進秋天的故事——讀出了書中的味道的時候,我們還要走出“懷念”——“讀出思考”(課件呈梯狀把這倆層次遞升)那麼,這思考究竟是什麼?

關於活著: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這樣的缺憾就有那樣的痛苦。世界上有看得見的痛苦打擊,也有看不見的痛苦人打擊。身體的侷限我們這輩子也改變不了,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理侷限——史鐵生在無法彌補的身體缺憾中找到另一種生命延展。

3、因此,透過史鐵生的和兄妹的“我倆要好好活”,經過我們的思考,課文的“倆”應該改成“們”。這句話應該說是“我們在一起要好好活……”(板書)

4、這裡的“們”會指誰呢?是誰,你就說成你和誰,你想和誰,說你就和誰說,比如:“我和家人要好好活……”

5、就要離開課堂。如果現在回過頭來再看課題——你心中最終留下的是什麼?

6、如果你對“好好活”體悟到了特別的味道,讀出了屬於你的思考,到那時,你一定能想起竇老師和你討論的這個話題,更希望你能想起史鐵生,想起他的這篇《秋天的懷念》。(課件)

7、人生的道路多麼漫長,我們要好好活,有了這樣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腳步丈量,無論怎樣,我們為什麼要好好活,我們應該怎樣好好活,我們好好活出個什麼樣,這是應該是伴隨我們一生思考和體驗的問題。

8、讓我們懷著對生命的敬重再次朗讀課題——秋天的懷念。(下課)

板書:

秋天的懷念

娘倆

(苦)我倆 好好兒活

我們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主題背景

目前,中國小生課務較重,課後除了完成作業之外,不是玩遊戲就是看電視,眼睛的負擔很重,平時參加體育活動又較少,學生的視力情況不容樂觀。為此,設計召開預防近視 珍愛光明 的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對全班學生進行愛眼教育,切實加強學生對視力的保護,降低學生近視發生率,提高學生對眼保健的重視,讓學生體會到預防近視、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活動形式

歌曲,詩歌朗誦,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組合。

活動準備

主題班會幻燈片製作;全班合唱歌曲;組詩。

活動時間

週一班會課

活動步驟

由曲《愛眼健康歌》匯入本次班會。

播放視訊資料,讓學生明確眼睛的重要性。

伴樂詩朗誦

先由班主任朗誦《愛眼詩歌》,再由五組學生分別朗誦《小眼睛,大世界》《心靈的窗戶》《保護眼睛》《愛眼詩》《眼睛》。(這五組詩都是學生自己創作而成)

愛眼知多少 知識問答。(課前,已經給每個小組發放了有關愛眼資料,知識問答題目就是出自這些資料之中。)

播放視訊資料(學生讀書、寫字姿勢不正確,學習、看電視、上網時間過長,不注意眼睛衛生等相關的不愛護眼睛的資料),讓學生談感受(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統一認識,然後再全班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愛護眼睛?(學生小組交流後再集體交流,並統一認識)

1、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

2、不再強光和弱光下看書;

3、不能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看時保持一定的距離;

4、認真做眼保健操。

全班合唱《深深愛眼操》。

班主任老師作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次活動,我想大家對眼睛的重要性一定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眼睛如同一扇展示心靈的窗戶,也如同照亮我們道路的明燈,原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擁有一雙明亮健康的眼睛。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有重點地觀察圖畫,發揮想象,並能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一段語言通順的話。

2、初步學習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把人物心裡想的說清楚。

3、知道我們都要愛護鳥類,不能捕捉,傷害他們。

教學重點:

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通順的話

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圖意合理展開想象。

教學準備:

鳥類的圖片若干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連貫地說清幾幅圖的意思,學習有重點地觀察,發揮想象,按情節發展順序說一段語句通順的話。

2、初步學習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把人物心裡是怎樣想的說清楚。

教學過程:

一、明確要求,觀察匯入

1、同學們,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每個單元都要進行一次習作練習。這部分的內容其實就是咱們原來的看圖說話,誰來回憶一下,看圖說話都有哪些要求?

對呀,習作訓練只是在看圖說話看清圖意,說清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步:把圖畫上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寫下來,這節課,咱們的目標就是要看懂圖,說清圖。

2、出示三幅圖打亂次序的圖,請學生上臺根據理解重新擺圖序,並說說為什麼要這樣擺。

3、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我要找媽媽這個故事

二、仔細觀察,想象說話

1、仔細觀察,找一找,圖上哪兩幅圖畫的內容差不多?(一、三兩幅)它們的不同點在哪裡?(圖一、小鋼抓鳥逗鳥,圖三、放鳥)

看了這兩幅圖,你想提什麼問題?

是啊,小鋼好不容易捉來的小鳥玩,為什麼最後卻放了呢?圖中有哪一幅圖解釋了這個原因?(圖二)

2、觀察畫面2,圖上有哪些人,猜想一下他們在幹什麼?在練說之間,咱們先來看一出啞劇。

鏡頭一:小鋼拽著小鳥出場,很開心的樣子,但突然停住了腳步。

鏡頭二:哭鼻子的小姑娘出場,擦擦眼淚四處張望。

鏡頭三:民警叔叔上前詢問,小姑娘比劃著找媽媽,民警叔叔親切地指著前方,小姑娘破涕為笑,與民警叔叔一起走。

鏡頭四:小鋼看看手中的鳥,沉思片刻,將它放走。

1、啞劇看完了,現在你明白為什麼小鋼放走小鳥了嗎?(看圖二進行討論)

引:看來大家都挺聰明的,都看懂了這個啞劇,要是咱們能給這個啞劇配音,那你猜效果是不是會更好呢?

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自由配音練說,教師提供提示:

⑴小鋼捉到了一隻小鳥,他怎麼做,心情怎麼樣?

⑵在玩鳥的時候,他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⑶小姑娘找不到媽媽時,表情怎樣,心情這樣?會怎麼說?

⑷警察叔叔是如何幫助小姑娘的?

⑸看到這一切,小鋼的心裡怎麼想?會對小鳥說些什麼?最後他怎麼做

2、學生上臺練說,集體議論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根據圖意,將三幅圖完整地說一說,並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一段語句通順的話。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咱們進行了配音表演,老師發現大家配合說得都不錯的。那你能抓選其中一幅將三幅圖來說一說嗎?語句通順連貫。

請三個同學分別敘述三幅圖。

你能將三幅圖連起來說一說嗎?(自由練說。指名說)

二、獨立習作

出示上節可的相關提示。

三、集體交流,評議修改。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檢查背誦

指名背誦《夢遊天姥吟留別》

二.文字鑑賞

1.研習第一節(入夢緣由)

⑴齊讀第一節

⑵思考:既然題為“夢遊天姥”,為何開篇要“談瀛洲”?

明確:

⑶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

2.研習第二節(夢遊幻境)

老師語:如此神祕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讓作者魂牽夢繞呢,於是便有了“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

⑴學生齊讀第二節

⑵前後桌四人交流: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指出本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並用l-2個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⑶學生齊讀“洞中仙樂”部分,然後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描繪。

⑷自由熟讀“夢遊天姥”部分,力求背誦。

3.研習第三節(抒情表態)

⑴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夢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對現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作者感嘆了些什麼呢”

明確:

進步性:

⑵鑑賞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三.詩歌小結

1.作者為什麼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明確:

2.你從這首詩中的哪些詩句,讀出了李白詩歌的豪放飄逸?

明確:

3.藝術特色

⑴構思奇特。全詩以遊仙為構思的出發點,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關傳說,虛構出一個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鮮明對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達詩人對自由、光明的渴望與追求,同時也寫出他不滿現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貴的反抗精神。

⑵想象豐富。神話傳說和對自然山川的真實體驗融合在一起,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大膽誇張,充分體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⑶語言靈活。形式錯落,富有節奏感,兼用長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縛。

四.作業佈置

閱讀文字中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寫一篇400字左右的鑑賞。(小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