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花之詠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來源:才華庫 2.99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花之詠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花之詠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花之詠的教學設計1

教學簡介:

《花之詠》是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花》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本文作者是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本文表面上是關於花的描寫,實際是作者在借花喻人,作者已與花融為一體,詩一樣的語言,洋溢著對花的欣賞和讚美,蘊涵著作者對美麗和光明的渴望與追求,文辭優美,意味深長,啟人深思。《花之詠》可以理解為花的歌唱,品讀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書。

設計理念: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要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究,在自讀的基礎上自悟,進而再體會如何讀好,讓孩子我口述我心,聯絡上下文品讀、體味,體現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9個生字,能夠讀準發音、記住字形,把字寫美觀、工整。能聯絡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3、學習本文的結構和語言,能用第一人稱和擬人的手法寫一篇關於花的想像作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對我永遠仰目朝天,不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解題匯入

1、直接出示課題。

2、詠是什麼意思?指名回答。

3、花之詠實際上是詠花,那麼課題是不是也可以改成詠花呢?

(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理解。)

4、花之詠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對我們唱了些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學會生字

1、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給每一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碰到不會讀的字可以採取你所喜歡的方法解決。

(2)各自練讀,同伴互讀。

(3)小組採取喜歡的方法朗讀。

2、同學們都讀得很認真,課文裡的生字學會了嗎?如果你還有些困難,請四人一組,合作學習生字,要讀通課文,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要忘

記評評自己學得怎樣,小夥伴學得怎樣。

3、詞語朋友都急著要和大家見個面,你們看,他們全都跑到螢幕上了,誰願意當小老師帶著我們讀一讀。(請兩名學生帶讀)

(1)出示生字。湛藍天幕孕育入眠贈物招徠啜飲瓊漿聆聽

(2)請小老師到前面領讀。(教師隨機指導學生識記字音字形,理解字義等。重點指導幕與慕、墓等形近字的區別。)

(3)齊讀詞語。

4、書寫生字。

(1)思考這些生字可以分成幾類來書寫?(指名讓學生回答。)

(2)寫這幾類生字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3)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重點指導贈的寫法。

(4)學生獨立觀察、練寫其他的.生字,老師巡視指導。

(5)集體交流訂正後,學生再練寫,同桌檢查、互評。

三、走進文字,整體感知

1、讓我們靜靜地聽一聽花兒到底唱了什麼。(指名讀。)

2、你有什麼感受?

3、隨機指導朗讀,理解內容。

(學習第一自然段:可引導學生猜猜大地說了一句什麼話;學習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導學生想像我的變化;學習第四自然段:可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的談談感受,體會花的美好寓意;學習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導學生拓展想像,我還會做些什麼。學習第七自然段:可開展討論我的幻想是什麼?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麼?這是本文的重難點。鼓勵學生髮揮想像大膽地說;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這裡可以適時介紹一些關於作者的資料,感悟課文借花喻人的特點。)

四、內化語言,多樣表達

1、學生充分交流對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後,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選背課文內容。

2、自由讀課文,對喜歡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3、小組交流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4、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用認為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讀後的感受。

(如用幾個成語概括,畫一幅畫,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詩詞等。)

5、全班配樂讀文,鼓勵背誦。

五、拓展昇華,領悟內涵

1、思考:把這篇課文的課題換成《詠花》可以嗎?談談的理由。

(課文是用第一人稱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花的心聲,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與花融為一體了,花的理想與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與追求,因此,題目花之詠――花的歌唱是與課文內容吻合的。而題目詠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客觀地歌詠花,這與課文內容是不相符的。)

2、學生髮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寫法第一人稱擬人化。引導學生回憶課內課外讀過的相同寫法的文章,讓學生用心體會課文采用第一人稱擬人手法的好處。

六、佈置作業

1、摘抄課文中優美的句段,舉辦摘錄筆記展覽活動。

2、根據課文1―4自然段的結構特點,自己仿寫一段,要寫出真情實感。

花之詠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深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按照學生的理解和需要,背誦喜歡的段落。用第一人稱和擬人的手法仿寫一段。

3、學習本文的結構和語言,與“筆下生花”結合,寫一篇關於花的想象作文。

4、掌握課文中出現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聯絡生活,激趣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為什麼喜歡?

能不能背一首描寫花的詩詞或文章片段?

有一位黎巴嫩著名的詩人也和同學們一樣喜歡花,那他對花又有哪些獨特的感受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紀伯倫的一篇文章《花之詠》。(板書課題)

(“詠”在字典裡有兩種意思:一是依著一定的腔調緩慢地誦讀吟唱,如“歌詠”;二是用詩詞等來敘述,如“詠梅”)那在“花之詠”中“詠”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理解了課文內容後再來解釋。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語言之美。

下面請同學們聽課文錄音,跟讀,邊聽邊把不認識的字註上音。

三、同位互讀課文,互相正音。

想一想,你們都讀懂了什麼?

四、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1、個人練習朗讀,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想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談感受時注意引導學生談出個性化的感受。

引導學生理解:

(1)想象大膽奇麗:“我是一顆星星,從湛藍的天幕墜落到碧綠的地毯上。”

(2)仔細觀察生活:“我是朋友間的一份禮品,我是新娘頭上的一頂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贈物。”

(3)用詞豐富優美:多個自然段皆可看出。隨機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各個自然段。

五、體會情感,釋題。

1、“我永遠仰目朝天,不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為了看到光明。”怎麼理解?

2、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花之詠》?

3、課題當中的“詠”字是什麼意思?

六、個人練習有感情朗讀。

1、指名配樂朗讀。

2、各小組合作表演讀。

七、深化理解。

同學們,你們多次讀了課文後,有什麼感受?

提示學生:可採用多種形式表達讀後的感受,比如用幾個成語概括,引用一首詩或詞來表達,或者畫一幅畫,唱一支歌,跳一曲舞來抒發感受。

花之詠的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一篇散文詩。作者採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寫出了花兒的心聲:“我是一句話”、“我是一顆星星”、“我是大地的女兒”……“我永遠仰目朝天,不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為了看到光明。”文章文辭優美、意味深長,表面是關於花的描寫,實際上是作者在借物抒情,此時,詩人與花已融為一體,文章字裡行間都洋溢著作者對花的欣賞和讚美,潛藏著作者對美麗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二、學生分析:

花是我們身邊十分常見,也是大家喜歡的事物。學生對它比較瞭解。《花之詠》是本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對借花喻人的寫作手法有了基本的瞭解。本文作者在抒發自己對花的讚美與喜愛的同時,表達了自己對美好光明的追求。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所以本文對學生來說不難理解,作為教師應創設情景,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過程中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三、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獨立識字,學會本課8個生字。

2、引導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學習第一人稱和擬人化的寫作手法,並能運用這種寫法仿寫一段。

4、通過誦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美對光明的.渴望與追求。

四、教學重點:

對“我永遠仰目朝天,不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為了看到光明”這句話的理解。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兒嗎?誰來用最美的語言讚美自己所喜歡的花兒呀。

2、板書課題:花之詠

查字典,說說“詠”是什麼意思?

結合預習,想一想“花之詠”是什麼意思?(花之詠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對我們唱了些什麼呢,你們想不想知道?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吧!

[由孩子們詠花引入課題,學生通過對比自然而然地理解花之詠就是花兒的歌唱。]

(二)自讀自悟

1、學生自主朗讀課文,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什麼?把自己在課文中遇到的難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3、同學之間互讀,檢查字句讀得是否正確。

4、互相交流讀完課文的感受。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其自讀自悟,自己質疑問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學習課文時會更積極。]

(三)全班交流

1、誰願意代替花兒“唱”出自己的心聲?(指名讀)

2、你覺得他們讀得怎麼樣?(生生互評)

3、說說花兒表達了自己什麼心聲?(生答)

4、提出不理解的問題,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做準備。

(四)詞句摘抄

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互相交流。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聆聽花兒的心聲。

(二)品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對喜歡的段落可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理由。

3、選自己喜歡的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讀後的感受。可以用語言交流,也可以畫一幅畫,唱一首歌,吟誦一首詩詞。

(1)談到第4段時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感受,體會花兒的美好寓意。

(2)第7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談到第7段時教師可以相機向學生介紹作者的資料,使學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讓學生感悟課文借花喻人的特點。

[學生性格不同,經歷不同,對課文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讀後的感受即可,教師適時點撥,其他學生可適當補充,但教師一定要求學生先有感情地朗讀原文,再結合原文的詞句談自己的理解,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和思維習慣。]

(三)感情朗讀

1、配樂朗讀課文。

2、朗讀比賽。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學生充分交流對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後,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誦讀加深對文章的感悟。]

(四)小練筆

1、根據前四自然段的結構特點,試著仿寫一段。

2、互相交流。

(五)總結全文

學習了紀伯倫的《花之詠》,我們從花兒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到花兒的美麗,而且體會到作者的崇高理想與追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