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古詩《長歌行》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古詩《長歌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古詩《長歌行》教學設計

國小古詩《長歌行》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課是我國古代樂府詩中的名篇《長歌行》,講的是時間如流水,要珍惜時間,努力上進,教育人們要趁著年輕多努力,其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家喻戶曉的名句,也是少年勵志的座右銘。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會讀會寫生字葵、晞、焜字。

情意目標:體會古詩中告訴我們的惜時的道理,激發努力學習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標:體會詩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讀詩。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到時間的珍貴。

課前準備:

對聯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新課。

看不見,摸不著,跑得快,又沒腳,一去永遠不回頭,千金萬金買不到。

師:誰能說說,為什麼時間一去永遠不回頭,千金萬金買不到?

(指名說一說)

小結:時間是非常寶貴的,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它是用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時間,並能用好寶貴的一分一秒,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詩人也正是告訴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

板書課題:長歌行

教師講解: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今天,老師為同學們的學習設了四道關,在闖關中表現優秀的選手,老師可有禮品相送哦!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詞。

老師為同學們設的第一道關是識字大比拼,現在,讓我們進入輕鬆第一關。

請同學們各自放聲讀一讀,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看看哪個字你掌握的還不夠好?

請同學們當小老師重點講解在學習中困難較大的生字。

可以選擇分析字形、換偏旁、看拼音、猜字謎、比較記憶等方法。

重點要講到:葵(頭戴小草帽雙辮左右翹臉兒仰向天朝著太陽笑)晞焜

師:誰願意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三、理解詩句意思。

第二關,詩意大解讀,讓我們共同進入第二關。

師:能把詩句讀通了,達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詩讀得更好,還得理解詩句意思,請同學們默讀,或根據註釋,或,或請同桌幫助,弄明白每句詩的意思。

請同學們邊看插圖邊看詩,咱們來做一個我說你猜的遊戲,老師先用一段話說出兩句詩的意思,你們邊聽邊看畫面,猜猜老師說的是哪兩句詩,找到後大聲讀出來。

師描述:你看,那園中長滿了碧綠蔥蘢的蔬菜,等到太陽一出來,蔬菜上的露水就被太陽晒乾了。(生說出相應的詩句)溫暖的春天正在散佈著它的恩澤,大地上的一切便充滿了生機勃勃。(生說出相應的詩句)

如果你是這位詩人,面對眼前的這一切,你將懷著怎樣的心情去讀這句話?

(生可以說出高興、愉快)

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詩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隨著時間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這草木都會枯黃,花兒也會枯萎,(生讀出句子)就像河流總會向東流向大海,而從來不會向西又流到他們的起點?(生說出相應的詩句)

你準備用怎樣的心情去讀這兩句詩?指名讀。

師:如果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年老時再傷心後悔也來不及了。

(生讀出相應的詩句)

四、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第三關,感情大流露,我們就一起邁進第三關。

面對滾滾的江水和一去不返的時間,你有什麼想法嗎?

師:時間從詩人身邊溜走,看著花兒即將枯萎,春天也將過去,詩人多想留住這美好的時間,可時間能回頭嗎?

你有沒有特別想抓住時間的時候呢?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經驗來談,比如:星期的時候、玩耍的時候、作業沒有按時完成的時候等)

是呀,時間總是無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詩人想到一塊兒去了,一個人只有好好的利用時間,珍惜時間,這樣就不會因為小時候不努力學習,而等到長大了再白白的傷心了,讓我們一起再來讀這首詩。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著背一背,你可以搖頭晃腦的背,也可以像詩人一樣踱著方步邊走邊背,甚至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背。

五、課堂練筆。

第四關,財富大考場,讓我們勝利跨進第四關。

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歌行》,大家都知道時間就像流水,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後,我們來做幾道題,第一道題,限時題,在限定的15秒內寫出答案,這首詩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二道題,必答題,這是一首什麼詩?

第三道題,搶答題,這首詩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第四道題,自選題,請你評出在今天的闖關中表現最優秀的選手?

發禮品對聯。

請說說你的感受。

六、教師總結。

是呀,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我們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的,希望我們少壯多努力,老大不傷悲,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七、作業。

從你搜集的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中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工工整整的抄寫下來,送給你的朋友。

國小古詩《長歌行》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3、學會收集、整理資料。

教學難點: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感情。

教學過程:

一、積累彙報

1、毛澤東詩詞

2、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

導語:如果學生說出就直接問(沒說就問)“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是不是珍惜時間的警句?你知道它出自哪首詩嗎?詩人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感慨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十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長歌行》。

二、學詩悟情

1、出示題目,彙報收集的材料。(投影出示:行,漢樂府的意思)

2、學詩悟情

(1)自由讀,指出生字詞。

(2)指名讀,你能說說圍繞哪句話寫的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詩人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春景,秋景,百川歸海)

(4)結合書中註釋和收集的資料,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情感。

(5)彙報:

春天:(1、2句)朝露易逝

(3、4句)春色盎然、生機勃勃(指導讀出對春天的讚美)

秋景:(5、6句)花草枯萎(讀出惋惜、無耐、淒涼)

(7、8句)百川歸海

3、小結:

指名讀,其他學生閉眼聽:你看到了什麼?聯想到了什麼?(也可用詩中話來說)

板書:時光易逝時光一去不復返

師:也正因如此,詩人才勸誡人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三、總結寫法

借物喻理借景抒情

四、課外延伸

出示珍惜時間的詩,找出中心句。

五、談收穫

國小古詩《長歌行》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感知詩歌的韻律;初步瞭解時間的重要性;使學生認會10個生字,並會寫7個;讀古詩,理解詩意,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圖畫,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背會該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學會新詞新字,使學生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頭飾(小男孩),教師準備頭飾(老人),錄音機、詞條、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謎語匯入,創設教學情境

1、出示謎語:看不見,摸不著,跑著快,又沒腳。一去永遠不回頭,千金萬金買不到。

2、學生猜出後,教師藉機板題:時間

二、引導學生觀察圖,激發學生興趣

1、仔細觀察書中插圖,討論問題:

(1)圖中畫的是什麼地方?

(2)他們在幹什麼?

2、學生邊看邊說,要求自言自語。

3、組織在班內交流後,切入到學習主題:《長歌行》的理解及背誦、認字、識詞……(提出學習任務)。

三、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1、請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試著讀一讀,要讀準音,正對調(正確)。

2、劃出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長、川、何、復、歸、少、努、徒、傷悲

3、(放錄音)請聽一聽你的朋友認對了嗎?請學生自己驗證。

4、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1)個人自由讀。

(2)兩人合作讀。

(3)四人小組合作讀。

四、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1、指名試讀詩,請仔細聽後評議。

2、再放錄音,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詩歌的節奏及韻律特點。

3、教師範讀,學生小聲跟讀(有語氣)。

4、教師重點指導下列詞語:復西歸、少壯、老大、徒、傷悲

5、請學生試著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6、質疑問難: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1)合作解決;

(2)請教老師;

(3)師生討論。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的內容

二、走進“一休屋”

1、請你把詩句與意思連起來。

百川東到海

(1)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來呢?時間也是這樣一去不回啊!何時復西歸?

(2)條條江河向東奔去,流入大海。少壯不努力,

(3)如果年青的時候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到年老時,再傷心後悔也來不及了。

2、詩與詩意結合起來讀一讀,認真感悟。

3、同桌兩人互相說詩,對詩意。

三、指導背誦,當堂檢查,及時反饋

1、教師抓住重點詞指導背誦:少壯、老大……

2、學生自由背誦。

3、抽查學生背詩,指出優缺點。

四、回顧插圖,說演結合

1、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老爺爺將會對小孫子說些什麼?小孫子又是怎樣回答的?

2、編一編、演一演、評一評:學生合作自由表演。

五、識字教學

1、在詩句中學詞,在詞中識字,出示詞條:

長歌行、百川、何時、復西歸、少壯、努力、傷悲、徒、海

2、學生讀詞,然後小組討論: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1)通過分析字形記;

(2)擴詞記;

(3)說話記;

(4)換偏旁或取偏旁記;

(5)看拼音記。

3、組織學生班內交流識字方法。

4、描一描、寫一寫。注意讓學生寫好“悲”字的“心”字底。

六、學習了《長歌行》,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學生自由討論,各抒己見。

七、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歌行》,大家都知道時間就像流水,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做生活的有心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