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精選9篇)

來源:才華庫 2.16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精選9篇)

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

2.喜歡探究昆蟲的祕密,發展比較觀察的能力。

3.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的關係,知道要愛護益蟲。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別放於5-6個透明玻璃瓶內,用紗布封住瓶口。

2.記錄表、記錄筆5-6套。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1)教師分別說出蟋蟀、螳螂的謎面,請幼兒猜猜是什麼,猜對後出示裝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2)請幼兒自由觀察蟋蟀、螳螂,滿足好奇心。

2.分組觀察記錄,比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徵的異同

(1)教師交代觀察要求:4-5名幼兒分為一組,一起觀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們身上都長了什麼?是什麼樣子的?什麼地方相同?什麼地方不同?請一位幼兒把大家的發現在記錄表裡圈記出來。

(2)幼兒分組進行自由觀察和交流。教師加入幼兒的觀察,一起交流發現,解答幼兒的疑問,重點指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比較兩隻昆蟲的異同。

(3)展示觀察記錄,分享觀察收穫。請幼兒根據觀察記錄,說一說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發現。教師對幼兒的介紹進行提升總結,提出昆蟲的概念和特徵。

提問: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徵是什麼?共同的名稱是什麼?

小結: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瞭解蟋蟀、螳螂的生活習性

小結:螳螂生活在田地裡的植物上、草叢裡,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裡、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裡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閱讀幼兒學習資源,拓展幼兒關於昆蟲的經驗

活動延伸

1.將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帶領幼兒飼養並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後帶領幼兒進行放生活動。

2.結合有關昆蟲的視訊,或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螞蟻、蟋蟀等昆蟲,觀察它們的活動,瞭解其生活習性,增進幼兒對昆蟲的認知。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昆蟲的主要特徵,形成昆蟲的概念。

2、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對昆蟲特徵的瞭解

活動準備

昆蟲圖片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 幼兒說了許多自己知道的昆蟲,也觀察了圖片上各種各樣的昆蟲。

2、 我和幼兒總結昆蟲的主要特徵是:三對足、一對觸角、一對翅膀、還有頭、胸、腹。

3、 兩位小朋友提出了疑問:“蠶寶寶沒有翅膀、沒有觸角為什麼也是昆蟲呢?”

4、 平時幼兒常見的只是蠶寶寶的幼蟲,對蠶寶寶的成蟲很少了解,於是我便簡單地告訴他們蠶寶寶長大了便有翅膀了。

5、 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課後想到上午的回答是否太簡單了,孩子們能理解嗎,而且,我還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原則性的錯誤;將非昆蟲類的蜘蛛當作昆蟲介紹給了幼兒,使他們形成了錯覺。於是我立刻生成了新的活動《昆蟲保安大隊》,為幼兒提供了蠶寶寶生長過程的標本、圖片,同時還詳細的向幼兒介紹了關於昆蟲和非昆蟲的知識。

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細緻觀察事物的能力。

2、瞭解昆蟲眼睛的有關常識。

3、能比較不同眼睛的特徵。

活動準備:

1、名畫欣賞《大眼瞪小眼》

2、畫家介紹、畫作欣賞

3、各種昆蟲眼睛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封底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t:畫面裡有什麼昆蟲?

t:小朋友來看看他們是長什麼樣子的啊?

t:一般在什麼季節能看到它們?

t:動動小腦筋來猜一猜他們在幹什麼?

幼兒集體討論。

二、參考幼兒用書後的(附1)(附2)。介紹畫家的特色,引導幼兒細緻的觀察畫家。

t:小朋友來仔細看看圖片,看看它們的眼睛長在哪裡?

t:是什麼樣子的?

t:它們的翅膀是什麼顏色的?

t:你還看到了什麼?

幼兒集體討論。

三、出示各種昆蟲的眼睛的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討論:昆蟲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麼不一樣。

t:小朋友來看看這些昆蟲的眼睛是什麼樣子的,他們和人的眼睛有什麼不一樣?

t:蒼蠅和蜻蜓的眼睛很大,佔據了頭的大部分。如果我們人的眼睛也佔了頭的大部分的話,那該是個什麼樣子啊?(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給幼兒一個直觀形象)

t:昆蟲的眼睛顏色,形狀一樣嗎?

t:眼睛上有睫毛、眼皮嗎?會眨眼睛嗎?

t:眼睛的位置和我們一樣嗎?

t:昆蟲的眼睛都是兩個嗎?

教師總結:昆蟲的眼睛是複眼,不是一個單個的眼睛,而是許許多多的小眼組成的,視力特別好,但看東西是一格一格的。(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

四、活動結束。

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 篇4

【教學目標】

1.在描寫昆蟲時能夠抓住昆蟲的典型的外形特徵來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

3.在生活中要學會處處觀察, 處處留心,養成愛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能夠抓住昆蟲的外形特徵來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表達要有序。

【教學準備】

有關蜻蜓的圖片、各種昆蟲的圖片

【教學過程】

同學們大家好,歡迎大家走進我們的快樂課堂,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快樂之旅吧。下面,請同學們以洪亮的聲音喊出快樂作文的口號:快樂作文,快樂成長!在快樂課堂老師提一個要求就是:快!靜!齊! 同學們真棒!那就讓我們用快樂作文的掌聲,誇一誇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

那現在請大家做好準備,跟隨老師一起走進今天的快樂王國吧!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昆蟲嗎?(昆蟲通常是中小型到極微小的無脊椎生物,所有生物中種類及數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

你所知道的昆蟲有哪些呢?(蜻蜓、蝴蝶、螢火蟲、瓢蟲、螞蟻、蚯蚓、蟋蟀、螳螂等)

【出示課件】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昆蟲的圖片,大家先欣賞一下,圖片展示(蜻蜓、蝴蝶、蜘蛛、瓢蟲、螞蟻等),你喜歡哪個昆蟲呢?你能說出它的一個特徵嗎?如果你說對了,這個小昆蟲就會給你帶來一個神祕的禮物。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你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蜻蜓,展示蜻蜓的圖片,誰來說一說,你看到的蜻蜓是什麼樣子的?(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介紹,表達要有序。老師注意指導)

(蜻蜓像頑皮的飛行員,有的穿著紅色的飛行服,有的穿著黃色的飛行服,有的穿著綠色的飛行服,還有的穿著藍色的飛行服,非常酷。小蜻蜓的頭上有一對鼓鼓的大眼睛,兩對對稱的翅膀,平平地展開著。它們專門吃小飛蟲,是消滅害蟲的小能手。)

二、說一說

小朋友,你們都喜歡哪些昆蟲呢?今天我們就來召開一個“昆蟲釋出會”,介紹一下自己熟悉的昆蟲。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介紹,說出它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等,學生隨機說,老師隨機展示準備好的圖片。(老師隨機指導,隨機板書)

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 篇5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小生靈,從而來發現生活中豐富多彩的又一面。

實踐與發明:通過了解昆蟲的特點,提高觀察能力;通過花紋新增,激發同學的創作慾望。

欣賞與評議:評價欣賞自身和他人的作品,體會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

仔細觀察昆蟲的特點(結構和花紋)。

教學難點:

如何畫出昆蟲的特點。

教學準備:

同學——記號筆、油畫棒、彩筆等。

教師——記號筆、油畫棒、範作以和課件。

課時建議:2課時

教學環節:

一、 體驗與發現

1、談話引入: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我們到處可以看到許多可愛的小昆蟲。蜜蜂嗡嗡叫,蝴蝶扇動著美麗的翅膀,快下雨了,成群的蜻蜓飛來了,小螞蟻忙極了,你仔細觀察過它們嗎?

2、出示課題:有趣的昆蟲

二、 觀察與分析

1、觀察昆蟲:蝴蝶、蜜蜂、蜻蜓、甲蟲、蟬、螞蟻等。(課件)

(1)請你來觀察並找一找,昆蟲有幾局部組成?

(1)小組討論交流。

(2)小結:一般昆蟲都有頭、胸、腹、一對觸角、兩對翅、三對足。這就是昆蟲的結構。

2、分析昆蟲的特點。

(1)怎樣畫這些昆蟲呢?提示同學用“我準備先畫什麼?再畫什麼?”說一說。

(2)師演示。老師也來說一說:我先畫頭、胸、腹,再畫翅膀、觸角和足;最後畫上美麗的花紋。

(2)範畫出示:昆蟲不同的畫法。

a.請你欣賞。

b.你能不能從昆蟲動態上、樣子上、花紋上變一變,畫得和陸老師不一樣呢?

三、 想象與表示

出示要求(課件)

1、出示要求(課件),畫一隻昆蟲

(1)畫清結構,

(2)抓準特點,

(3)新增花紋,

2、剪下畫好的昆蟲,組合到大畫面上。(出示背景圖)

四、 展示與評價

1、昆蟲世界。把蝴蝶、蜜蜂放在花上,螞蟻、螳螂等放在地上、、、、、、

2、從整體動身,讓同學去發現美,尋找缺乏,並相互補充,使畫面更完美。

3、 評評小畫家。

五、 拓展

昆蟲知多少?智力賽

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 篇6

活動目標:

1. 熟悉昆蟲的外形特徵,知道昆蟲都是六條腿,活動名稱:有趣的昆蟲。

2. 擴大幼兒的眼界,瞭解一種新的昆蟲——屎殼郎,感受它做事不怕困難的特點。

3.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仔細觀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昆蟲,DVD《微觀世界》,操作圖,水彩筆。

活動流程:

一. 看多媒體課件。通過某隻昆蟲的一部分外形特徵,猜出這是什麼昆蟲。(要注意肯定幼兒會觀察、會想。)

1. 花園裡有許多昆蟲在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遊戲。每隻昆蟲都只露出了身體的一個部分,想讓你們猜猜他們究竟是誰?

2. (看PPT1)猜猜它們都是誰?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幼兒回答這個問題時,從簡單到複雜,即前兩名幼兒可以到電視機前指著螢幕說,老師重複這是第幾排第幾個昆蟲,後面幾個昆蟲就請幼兒在座位前,用語言做指示,說出自己猜的是哪一個。)

3. 看看猜得對不對?

4. (如果蒼蠅猜不出,老師可以用猜謎語的形式:這是一隻喜歡在垃圾桶邊找食物的昆蟲。幼兒如有不同意見猜測,一定要認真聽聽他的原因,不要就向著對的小朋友。)

二. 看這些昆蟲的真實照片。

數數他們都有幾條腿,瞭解區別昆蟲的簡單方法:都有6條腿。

1. 小蟲子有很多,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蟲子都屬於昆蟲呢?決定它是不是昆蟲的方法有很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數數它有幾條腿。

2. 你們知道昆蟲都有幾條腿啊?有的小朋友講6條,有的小朋友講4條,到底有幾條?我們來看一些昆蟲的照片,數一下就知道了。

3. (數的時候注意方式的層層遞進,從集體數——個別數,從數出聲音——在心裡數,默數的答案如果有爭議,就驗證一下,集體大聲數一數。)

4. (在看蝴蝶的時候,幼兒有疑義,它不是隻有3條腿嗎?)蝴蝶為什麼只有3條腿?到底有幾條腿?(老師可以側過身體做示範,讓幼兒看看當自己側過身的時候,只有1條腿了,由此推斷蝴蝶其實是6條腿。)

5. 我們是不是剛才數的昆蟲,都是幾條腿呀?以後你要知道小蟲子是不是昆蟲,只要數數它有6條腿就可以了。

三. 看一段有關屎殼郎的錄影。

邊看邊討論:(表揚觀察仔細的小朋友)

1. 還有一隻小昆蟲,也想來參加這些昆蟲的聚會,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它在幹什麼?

2. (放錄影的第一段0:30:44)

3. 它是誰?

4. 它在幹什麼?它推的是什麼?

5. 小結:這隻昆蟲的名字叫屎殼郎,它是地球的清潔工,整天忙著清理動物們排洩的糞便,讓地球變得更乾淨。

6. 重新問一次:這隻昆蟲叫什麼名字?

7. (放錄影的第二段)看看發生什麼事了?

8. 糞團插在樹枝上了,你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它?(有可能小朋友講到動作,先表揚他真會想,然後豐富詞語:推、頂、拉,適當做做動作。鼓勵孩子講出動詞,而不僅僅是方法。)

9. (看錄影第三段):看看屎殼郎最後想了什麼辦法?有沒有成功?

10. 討論:它為什麼會成功啊?(如果幼兒講不出原因,可以引導:它是一下子成功的嗎?失敗的時候它是怎麼樣的?)

11. 小結:這麼小的一隻昆蟲都知道遇到事情不怕困難,真了不起!

四. 昆蟲王國要開聚會了。

有3個蟲子卻被攔住了,為什麼呢?我們先來看看第一隻蟲。

1. 它是誰?

2. 蜘蛛為什麼被攔住了?蜘蛛是昆蟲嗎?你用什麼辦法知道的?

3. (瞭解蜘蛛、蠍子、蜈蚣有很多條腿,所以都不屬於昆蟲。)

4. 小結:你們會區別昆蟲了,真厲害。不過老師告訴你的是最簡單的'一種辦法,還有其他辦法也可以區別是不是昆蟲,下次我們去查查資料,或者問問爸爸媽媽好嗎?

五. 延伸

1. 這裡有一張圖畫,裡面藏著很多蟲子。有的是昆蟲,有的不是昆蟲。請你用筆把昆蟲圈出來,然後數數,幾隻是昆蟲?幾隻不是昆蟲?把結果記錄在紙的下面。有勾的地方就記錄昆蟲有幾隻,沒有勾的地方記錄不是昆蟲的有幾隻,會寫數字的小朋友用數字記錄,不會的小朋友可以畫圈表示。

2. 也可以在遊戲區域提供操作圖,供幼兒自由取用操作、學習。

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 篇7

【教材分析】

秋意漸濃,草從裡呢喃的秋蟲常常會引起幼兒強烈的好奇,戶外活動時也常常會看到幼兒三五成群地在草叢、牆角凝神觀察、討論。活動選取了蟋蜂、螳螂這些幼兒能接觸到的常見小昆蟲,通過觀察、討論,引導幼兒瞭解這些昆蟲的外形和習性,萌發對昆蟲的探究興趣。

【活動目標】

1.認識並觀察蟋蟀、螳螂,觀察、比較蟋蟀、螂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重點)

2.能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的關係,大膽交流自己的發現。(難點)

3.喜歡探究昆蟲的祕密,知道愛護益蟲。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幼兒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別放於5-6個透明玻璃瓶內,用紗布封住瓶口。

2.畫有蟋蟀和螳螂的記錄紙、記錄筆7套。

3.幼兒學習材料《走進秋天》。有關螳螂和蟋蟀的視訊材料。

【活動過程】

一、猜迷語,激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1.請幼兒猜有關蟋蟀和螳螂的謎語。

蟋蟀的謎語:頭長兩根毛,身穿咖啡袍,平生愛打架,贏了唧唧叫。螳螂的謎語:頭戴綠帽,身穿綠袍,腰細肚大,手拿雙刀。

2.出示昆蟲蟋蟀、螳螂,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二、幼兒分組觀察記錄,比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徵的相同與不同。

1.幼兒分組觀察,記錄發現結果。幼兒自由分組觀察蟋蟀和螳螂。

組內選一名幼兒把大家的發現蟋蟀和螳螂的外形特徵的在記錄紙上表徵出來。並將兩者的相同點用筆圈記出來。

2.幼兒展示觀察記錄,分享交流。

提問:蟋蟀和螳螂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蟋蟀和螳螂都屬於昆蟲。它們都有一對觸角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都有三對足,成蟲有翅膀。它們不同點是螳螂是蟋蟀的天敵,蟋蟀是害蟲,螳螂是益蟲。蟋蟀會鳴叫,螳螂則不會。

3.遊戲:我學螳螂和蟋蟀。

播放音樂幼兒自由學習蟋蟀和螳螂的動作特點。重點引導幼兒模仿螳螂揮舞前肢捕捉獵物。

三、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瞭解蟋蟀和螳螂的生活習性。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自己見過的昆蟲。

提問: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裡嗎?它們有什麼本領?它們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嗎?

2.觀看有關蟋蟀和螳螂的視訊,進一步瞭解螳螂和蟋蟀的生活習性。

2.小結:蟋蟀生活在土穴裡、草叢裡或磚塊下面,喜歡在夜裡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是害蟲。螳螂生活在田地裡、草叢裡的植物上,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許多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活動延伸:

幼兒交流自己知道的昆蟲,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相關的繪本,進一步瞭解相關知識。

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昆蟲,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

2、初步瞭解昆蟲的基本形態,激發幼兒喜愛和關心昆蟲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蒐集昆蟲的資料、圖片、圖書。

2、活動前教師帶幼兒捕捉昆蟲。

3、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好朋友,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呀?

2、教師出示昆蟲,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昆蟲,說一說你見過那些昆蟲,叫什麼名字。

3、教師提問:

(1)請小朋友們說一說這些昆蟲的基本特徵。

(2)、請小朋友們說一說這些昆蟲的生活習性。

4、幼兒自由查閱資料、分組討論,十分鐘之後,請幼兒說一說你查到的答案,教師做記錄。

5、教師出示昆蟲和小動物的圖片,讓幼兒找出哪些是昆蟲。

6、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那些昆蟲是益蟲,哪些是害蟲。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益蟲。

7、教師和幼兒一起將益蟲放回到大自然中。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昆蟲標本。

中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昆蟲》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這次活動是在主題“有趣的昆蟲”背景下的一堂製作課。我發現我班幼兒對蜻蜓特別感興趣,他們在區角活動時,也會在美工區畫蜻蜓,舞蹈區學做蜻蜓飛等等,趁者孩子對蜻蜓的喜歡,於是我就想設計了一些關於蜻蜓有關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孩子通過親手操作,對蜻蜓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2.鍛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製作帶來的成功滿足感和快樂。

3.能夠讓幼兒更好的掌握蜻蜓的相關知識,有利於他們主動的去探索,挖掘更多更好的昆蟲知識,豐富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形成系統,有序的昆蟲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在認識蜻蜓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蜻蜓的基本特徵。

2、通過說說、做做、玩玩,體驗製作蜻蜓的快樂

活動準備

彩色吸管、彩色卡紙、剪刀、膠水、記號筆、背景音樂、蜻蜓圖片、製作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

1.最近,森林裡的小動物們在舉辦一場昆蟲玩具比賽,老師呢準備了一件作品去參加。

2.讓幼兒猜猜準備了什麼昆蟲玩具?

3.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

4.組織幼兒重新觀察,說出蜻蜓的身體組成部分。我們來找找蜻蜓的身體有些什麼部分組成(出示蜻蜓圖片)

5.小結:蜻蜓眼睛是大大的,翅膀是細細長長的,身體也是細長的。

二、製作蜻蜓

1.啟發幼兒也做個蜻蜓參加比賽。

2.製作蜻蜓需要些什麼?

3.我們要先做哪一個部分?

4.剪翅膀和眼睛:卡紙對摺,用記號筆在上面畫上一個細細長長的翅膀,把它剪下即可,眼睛採用同樣的方法。(出示製作圖)

5.動作示範吸管的使用:左手捏吸管,幼兒用剪刀剪

6.尾巴可以做什麼動作呢?(幼兒自由探索)

7.提醒幼兒小心使用剪刀

8.個別指導

三、成功體驗

帶領幼兒到室外操場上,組織幼兒邊念兒歌邊玩玩具蜻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