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厚的中原韻》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1.97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醇厚的中原韻》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醇厚的中原韻》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鑑賞》(全一冊)第二單元《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第四節《醇厚的中原韻》。本課將主要欣賞學習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和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以及認識民歌與創作歌曲之間的區別,瞭解民歌的音樂特點。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學目標為以下兩點)

2.教學目標:

①引導學生感受、體驗中原民歌的醇厚韻味和音樂風格。

②認識民歌與創作歌曲之間的區別,瞭解中原民歌的風格特徵。

(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標,我的教學重點、難點為:)

3.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中原民歌的體裁及“魚咬尾”和“起承轉合”的`創作手法。

二、說教法說學法

高中的學生,知識結構完整、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我選用的教法是參與互動式教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具體、生動的畫面,達到視覺聽覺的高度結合。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將採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下面說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①導語部分: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欣賞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維吾爾族民歌,瞭解了這些民族的人民所創造的燦爛文化。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原大地,感受、體驗中原民歌的醇厚韻味和獨特風格。中原地處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黃河下游,以華北中原為主,溫帶氣候,受季風影響。讓我們首先來了欣賞一首在全國廣為流傳的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

(我會讓學生帶著以下兩個問題,欣賞後談感受)1.這首民歌表現了怎樣的思想內容和情緒?前句的最後一個音就是後句開頭的音,在音樂的創作中叫做什麼?先進行分組討論,然後我來總結:樂句間同音相連,是我國音樂創作中的手法“魚咬尾”,這首新民歌雖標為“小調”,但由於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帶有明顯的山歌風格。

②下面我將請一位學生講述《孟姜女》的故事。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戶曉。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殘酷的徭役制度帶給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慘的命運。接下來完整聆聽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之後我將對學生提問:這首歌曲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風格有什麼特點?

③最後再次聆聽《沂蒙山小調》和《孟姜女哭長城》由師生共同歸納民歌的音樂特點和中原地區民歌的音樂特徵。(②書上第31頁)教師補充總結:(中原地區民歌的音樂特徵:體裁:小調最豐富;調式:徴調式最多、其次是宮調式;音階:六聲、七聲為多。)

四、拓展

佈置課後作業,比較江蘇民歌《孟姜女》的旋律,與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的旋律有何異同?想一想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五、總結

通過欣賞《沂蒙山小調》和《孟姜女哭長城》兩首民歌,可以培養學生髮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謝謝評委,說課完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