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說課稿(精選6篇)

來源:才華庫 2.28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說課稿(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樂說課稿(精選6篇)

中班音樂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中班音樂主題活動《動物朋友齊上陣》中的《小豬睡覺》,我將從活動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重難點、教學法及活動過程六個方面說課。

一、活動設計意圖

什麼東西最吸引幼兒呢?那一定是小動物了。小豬是幼兒生活中喜愛的動物,它那扇耳朵、搖尾巴、打呼嚕等憨態可愛的動作幼兒模仿起來很感興趣。正如《綱要》中所述的:"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既融入遊戲,又有幼兒親身體驗,讓幼兒在活動中能用肢體語言表現小豬各種可愛的動作,這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並且富於想象,喜歡唱歌,會拍打較容易的節奏。《小豬睡覺》這首歌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這首歌詞簡短有趣、曲調生動活潑,預計孩子樂於學習,易於掌握。

二、活動目標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

1、感受歌曲的詼諧,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2、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歌唱,並唱準│×××××│和│×× ×× │的節奏。

3、創編動作進行表演,體驗創編成功的喜悅。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感受歌曲的詼諧,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歌唱,並初步唱準│×××××│和│×× ×× │的節奏。

活動的難點是:初步唱準│×××××│和│×× ×× │的節奏,嘗試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中用音樂磁帶《小豬睡覺》讓幼兒欣賞歌曲及跟唱歌曲,用課件《小豬睡覺》主要是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內容,小豬頭飾的使用主要是激發幼兒的表演興趣。

五、說教法和學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在本活動中,教師不僅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祕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於是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提問法:巧妙設計問題,引導幼兒想問題,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再加上肢體語言,使幼兒更感興趣。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音樂遊戲的環節中,我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來表演小豬各種可愛的動作。

3、演示法:我通過多媒體,把小豬憨態可愛的動作演示給幼兒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認識,多媒體的運用,引導幼兒去聽去猜去模仿,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參與遊戲表演,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

4、交流討論法:我創造了一個自由寬鬆的活動環境,通過看課件,讓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知識和經驗,加深了幼兒對小豬的認識。

5、角色表演法:幼兒帶上可愛的小豬頭飾,表演小豬憨態可愛的動作,提高幼兒遊戲的興趣。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克服了原有的說教模式,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六、說活動過程:

想使活動目標順利實現,活動的重難點得以突破,那就取決於活動過程的開展。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環環相扣的活動程式,活動步驟為:問題匯入、欣賞歌曲、欣賞動畫、理解歌詞(熟悉XXXX X 和XX XX 節奏)、學唱歌曲、創編動作(手指動作和身體動作)、音樂遊戲(小豬睡覺)。

1、問題匯入,引起幼兒探討的興趣我在活動的開頭設計以下問題:小朋友們見過小豬嗎?小豬長的什麼樣子?小豬是怎樣睡覺的?激發幼兒想說的慾望,積極去探討我見過的小豬的樣子,使幼兒更積極地參與活動的興趣。

2、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我先讓幼兒傾聽《小豬睡覺》這首兒歌,然後用課件讓幼兒欣賞小豬吃飽、閉眼睛、扇耳朵、搖尾巴、打呼嚕的動畫,再請幼兒說說小豬睡覺時做了什麼事情,從而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歌詞。在理解歌詞的過程中掌握歌曲中│×××× ×│和│×× ×× │這個節奏(這是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我通過請幼兒用拍小手節奏的方式來初步的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學唱歌曲主要以傾聽、欣賞、感受為主,以多種形式激發幼兒歌唱,讓幼兒初步學唱歌曲。並能唱準小豬打呼嚕的節奏│×××××│和│×× ×× │,這裡邊讓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歌唱,邊用小手反覆的練習拍打小豬打呼嚕的節奏│×××××│和│×× ×× │,從而解決活動的一個重難點。

4、創編動作進行表演主要以手指動作輔、身體動作表現為主。幼兒已經學會唱歌曲,興趣已經較為濃厚,再讓幼兒模仿小豬的形象,更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時試圖通過音樂,幼兒用小手變成一隻小豬,用小手來表現小豬睡覺的樣子,邊唱邊表演,然後再引導幼兒用身體表現歌曲中小豬吃飽、睡覺、扇耳朵、搖尾巴的可愛形象,讓幼兒自由表現,選擇表現較好的讓全班模仿,這裡體現學法中的相互學習,從而體驗表演的快樂。在這一部分活動的目標得以實現,重難點也得到了突破。

5、結束部分最後幼兒帶上小豬頭飾進行《小豬睡覺》的角色表演,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複習鞏固本次活動中所學小豬的各種可愛動作,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

七、預設效果

本次活動希望能充分發揮孩子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讓幼兒在遊戲中自主發揮並根據各種節奏型做相應的動作,滿足孩子發展的需要,詣在通過三專案標的達成,促進孩子生活質量的提高。

對於說課的內容和方式的理解,我也是處於探索階段,今天和各位評委老師一起交流、探討,有不當之處,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中班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表情歌》這首歌曲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幼兒能夠表現自我的這樣一個音樂教材。每個人都有高興的時候,每個人又有不同的外在表現方式,有的高興了就拍手,就大笑,就跳起來,而幼兒處在一個模仿力很強,對刺激很敏感的時期,讓他們在學習歌曲時模仿各種動作,幼兒是很有興趣的,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兒童教育實踐中,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在這首歌曲中還反覆出現一個節奏XXX︴XXX|,因為幼兒剛從小班升入中班,節奏方面的接觸還比較少,而幼兒這個年齡對節奏十分敏感,所以這個教材是很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特點的。

2.目標定位

師幼互動是本活動的教法學法的最大特點,希望幼兒帶著對音樂教育活動的期盼、帶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自由地與音樂交流、大膽地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體驗獲得教師的支援、幫助與鼓勵。為此,我為《表情歌》確定了以下的目標:1、熟悉歌曲的旋律、產生學唱新歌的興趣。2、能有興趣的用動作,表情表現自己高興的樣子,並嘗試編唱。

3.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目標,活動重點定位是學唱新歌活動難點是嘗試編唱

4.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設計自制了笑臉娃娃和XXX︴XXX|這個節奏型的圖譜。

二.說教法

如何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是人們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本活動意在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節奏圖、以遊戲,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1.遊戲法:在幼兒園的各種活動中游戲是幼兒最喜歡,讓幼兒在遊戲中得到發展。

2.圖譜教學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譜上形象的圖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有難變易,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3.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生活經驗和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娃娃圖聯絡在一起,是解決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方法。

三.說學法

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聽聽、唱唱、看看、想想、動動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實踐法、討論談話法等。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歌曲圖譜掌握了相應的節奏。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以往生活經驗和做法,是幼兒改編歌詞的好機會。

四.說活動過程

1、以看面具開始,引發幼兒興趣。

2、熟悉旋律,重點學習節奏XXX|XXX|這個節奏。

3、熟悉歌曲並請幼兒表演。4、根據動作的不同創編相應的歌詞。

5、複習歌曲《小指勾一勾》

五.活動後的體會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目標達到了所以幼兒能在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歌唱的興趣,透過幼兒動聽的歌聲,準確的節奏,我們一起享受到了音樂賦予生活的情趣。我想這就是藝術活動最大的樂趣。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由於發聲練習沒有做好所以自己在唱第一句的時候也有點跑掉了。我在第二部部分熟悉音樂中提問:歌曲中我高興時做了什麼?當時有小朋友回答說哈哈笑,如果我引導幼兒一起用“哈“音唱歌,進行發聲練習的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也有利於幼兒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更好的發音。我會在以後的活動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爭取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獲得更大的進步

中班音樂說課稿 篇3

一、設計意圖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二、目標定位

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並初步學習對唱。

2、進一步感知夏天的有關特徵,懂得夏季衛生的重要。

3、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從活動目標出發,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曲的性質和主要內容,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活動的難點是:能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對唱。

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作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開展《快樂的夏天》主題活動,瞭解夏天的主要特徵。

2.物質準備:關於歌曲的多媒體課件、歌曲磁帶。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倒八字,以利於幼兒進行對唱。

三、教法學法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採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採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奏,並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雷聲、蛙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的強弱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另外,我還將採用審美薰陶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體驗音樂美的同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談話。(課件內容:夏天的風景──雷雨過後,青蛙呱呱叫)

教師:什麼季節到了?

幼兒:夏天到了。

教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為幼兒提供寬鬆和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迴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夏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前半段歌詞的內容,巧妙地藉助多媒體課件所展示的影象,幫助幼兒理解並熟悉前半段歌詞。同時,也為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動的重點內容:通過模仿雷聲和蛙聲感知三拍子的節奏強弱。

(二)欣賞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師以清唱的方式提問:“夏天到了怎麼知道?”(即歌曲第一句)

課件展示雷聲和蛙聲的節奏圖譜,鼓勵幼兒按圖示有節奏地念出後半句歌詞,並用動作區分強弱的節奏。

2.欣賞歌曲前半段,教師清唱

提問:夏天到了,你心裡覺得怎麼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夏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前半段與後半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歌曲旋律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前半段。

提問:你最喜歡歌曲中的哪一句?請你來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並不難。並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現慾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他們會爭先恐後,使以往枯燥的學唱環節生動起來。當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準確,教師要及時引導,並努力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環節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

3.教師與幼兒用問答的方式練習歌曲前半段

(三)整體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後半段,提問:歌曲裡還唱了些什麼?

出示課件,提示幼兒學念後半段歌詞。後半段歌詞比較多,幼兒記憶時相對要困難一些,因此,除了課件影象的提示之外,我還採用教師語言暗示、動作暗示等方式幫助幼兒熟記。

2.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前半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3.分組對唱歌曲(問答式對唱前半段、集體合唱後半段)

問答式的前半段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節中,我先採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後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儘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三拍子的強弱節奏。《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採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四)活動延伸

夏天到了,小朋友們特別高興,因為夏天有許多與春天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去找找看,把夏天的這些特別的地方編進歌詞裡,唱給大家聽。

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並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夏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夏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需要,也為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奏提供了反覆的練習機會。

中班音樂說課稿 篇4

一、說教學思路

教育學家弗裡德·海納曾指出:倘若把創造力作為教育的目標,那麼實現的前提就是創造性的教師。嘗試改變以往低段幼兒音樂教學中幼兒跟著教師唱、動的手法,更注意在每節音樂課的教學活動中創設音樂審美教育的情景,用音樂魅力喚起幼兒的情感共鳴。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潛移默化地接受音樂美的薰陶,獲得審美愉悅,學習創造美、表現美。

二、說教材

1、教學內容: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音樂課《在農場裡》。

2、教材簡要分析:《在農場裡》是一首美國兒童歌曲,四四拍,四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大調式,整個曲調生動活潑,深受兒童喜歡。

3、教學目標:

人文素養:A、讓幼兒在多種藝術活動中大膽表達,敢於交流,領略合作的愉快,培養與同學一起學習的興趣。B、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在創編實踐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想象力,萌發創造意識,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

藝術素養:A、幼兒喜歡聆聽《在農場裡》歌曲的音樂旋律,能夠用活潑、詼諧的情緒演唱,能夠隨歌聲展開想象,並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B、通過唱歌、表演、美術等多門類的藝術活動,培養幼兒藝術感受能力、表現能力。

4、教學重點、難點:A、 讓幼兒在不同的藝術活動中,瞭解各種動物的特徵,並能大膽地表現出來。B、引導幼兒能抓住各種動物的特徵進行歌詞創編。

5、教具準備:大背景圖、課件、各種圖片、頭飾、打擊樂器、自制音源材料、彩筆、圖畫紙、導遊帽、導遊喇叭、“旅行團”旗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在教學目標實施過程中,充分運用幼兒教師言語的誘導和多媒體畫面的結合,創設音樂情境,創造音樂學習氛圍,激發幼兒創造激情。基本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幼兒、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等。

教學模式:(教學流程略)

教 法:快樂是兒童健康情緒的主色調,兒童學習過程本身應當成為兒童主要的快樂之源。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讓幼兒們主動參與學習,並讓他們愉快地學習,如何實現這點呢?我將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陶冶法

針對兒童愛遊玩、愛幻想的天性,教師扮演“導遊”的角色,幼兒則是小遊客,採用本堂課的主題——在農場裡發生的故事把課堂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機的組合,構成一個環環相、不可分割的整體,充分利用教學環境中各種刺激因素,如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言、恰到好處的身姿手勢、靈活應變的教學機智、新穎好奇的課堂設計、形象生動的多媒體畫面等情境的創設喚醒幼兒的求知慾,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節幼兒的情緒做到有張有馳。

2、直觀形象法

幼兒思維具體形象,利用直觀形象法能使空洞、抽象的概念具體、生動的再現,且直觀教具(如畫面、Flash動畫課件等)有聲、圖、色、俱佳的優點,能使幼兒開放、自主得學習。

3、探索實踐法

生活是音樂的源泉,幼兒通過對自然界音響的探索實踐,激發幼兒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種開放式、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方法,引導幼兒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重視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

4、合作學習法

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小組合作實踐過程,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5、創編教學法

這是本課時的主要教法之一,是素質教育對我們課堂教學提出的要求。幼兒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應是能力得到培養。創編教學法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並且使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學法: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民主開放的課堂讓幼兒積極自主地去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發揮想象力,通過演唱、創編、綜合練習等形式,使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獲得審美的愉悅。

四、說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運用情景教學法,教師是“導遊”,幼兒是“小遊客”,以“小小旅行團”去農場裡遊玩為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各部分過渡自然,渾然一體,充滿兒童趣味。

(一)創設情景,組織教學

教師帶上導遊帽,手拿導遊喇叭,帶領旅行團去農場旅行。

師:大家好!我是小小旅行團的'導遊員,今天我們快樂的農場之旅就要開始了。小遊客們,準備好了嗎?出發——隨音樂做卡通動作律動進教室。

[這樣一開始就使幼兒進入遊戲情景當中,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並使其初步感知和體驗到了卡通動作的特點,為創編律動作了伏筆,可謂一舉兩得。]

(二)利用自然音源,創造聲音

1、 出示大背景圖。(大門:農場歡迎你!小河、大樹等)

師:看,農場到了!小遊客們,農場好美啊!有??,有??,還有??(小河、風兒、大樹等),農場裡來了這麼多的遊客,頓時熱鬧了起來。聽,誰在和我們打招呼呢?還出現了哪些聲音?

(幼兒爭先恐後地說:風聲、水聲、樹葉沙沙聲、小鳥唱歌、鵝叫??)

2、 師:我們能不能用自己創造這些聲音和它們打打招呼呢?請小遊客們討論一下,用我們身邊的物品來創造、模仿這些聲音。

(幼兒分組討論,利用自備的物品和教室裡現有的音源,惟妙惟肖地塑造了這副畫面所表現的意境。他們抖動塑料袋、紙張、書本表現風聲,用礦泉水瓶子裝上少許水搖晃、撩起水桶裡的水模擬水聲,吹塑料紙、樹葉、書本等模仿鳥鳴,用易拉罐互相碰撞、敲打塑料杯子等模仿鵝叫,教室裡響起了風聲、水聲、鳥鳴、鵝叫聲??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實踐,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同學們運用了我們生活中物品的自然音源,表現了這副畫面的意境。生活就是音樂的源泉,只要大家平常用心去觀察、發現這些聲源和音源,並把它們運用到我們的音樂中來,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幼兒創作情景圖

師:陳導這還帶來了好多漂亮可愛的小動物、小植物,請小遊客們給他們在農場裡找個家好嗎?(教師準備:荷花、荷葉、小鳥、小雞、小貓、小狗、小豬、小樹等圖片),可要安排地漂亮一點噢!

(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把這些圖片貼到畫面中相應的位置上,並把創作好的圖畫用語言描述出來)

[設計意圖:利用孩子喜愛作畫的心理特點,讓幼兒自己創作圖畫,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並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也營造了這首歌的意境,使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2、匯入歌曲

A、師:(出示小豬的房子近照)農場裡的小豬住在小遊客們給安排的小屋裡可開心了!小豬高興的時候會怎樣?(嚕嚕叫、唱歌、跳舞等)小豬的小屋四周迴盪著小豬的叫聲!

出示大歌譜(在課件中小豬房子四周出示):

豬兒在農場(嚕? 嚕?) ,豬兒在農 場(嚕? 嚕 ?) ,

豬兒在農場(嚕? 嚕叫),豬兒(嚕 嚕(嚕?) 。

B、熟悉歌詞:師:小豬的話真好聽!我們跟著小豬一塊來說一說。(幼兒跟著老師朗讀歌詞)

C、有趣的小節線:師:小朋友說得真好!看,小豬它還想在小屋四周的草地上裝上柵欄,你能幫幫他嗎?

(讓幼兒在歌詞中間空隙的草地上點擊出柵欄標記)

D、跟著音樂一起來朗讀。(播放FLASH動畫)

E、學習歌曲:小豬樂極了!還唱起了歌呢!

放錄音,幼兒聽歌曲情緒(歡快活潑的)——出示歌譜,簡單瞭解四分休止符,瞭解其在歌曲中作用

——教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幼兒跟範唱音樂模仿口型,默唱歌曲——幼兒跟音樂輕聲地演唱歌曲——讓幼兒用優美的歌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1)播放FLASH動畫課件,更加形象地營造了歌曲的意境,讓幼兒“視”“聽”結合,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去。

(2)學習歌曲時,採用聽唱法,通過反覆聽賞,使幼兒獲得了音樂美感,讓幼兒在反覆聽賞,使幼兒獲得音樂美感,讓幼兒在反覆體驗中獲得了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四)創作教學,體驗成功

師:農場裡還有好多的動物,能不能幫他們編首歌,並用動作表現出來。

孩子們自編歌詞,邊唱邊表演。例如,甲表演:小雞在農場嘰嘰,小雞在農場嘰嘰。集體唱:小雞在農場嘰嘰叫,小雞嘰嘰嘰。另外,幼兒還自編了小羊、小狗、小牛、小鴨等歌詞。

幼兒進行分組即興角色表演。

[幼兒在學習歌詞的基礎上,結合歌曲內容,充分發揮想象力,創編各種各樣的歌詞,並結合歌詞進行即興動作表演。使幼兒感到該創造活動是一種輕鬆、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們體驗到創造成功的喜悅和“滿足感”。

(五)分組活動,合作學習

師:剛才,我們用優美的歌聲表達了對農場裡小動物的喜愛,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創造、表現這首歌呢?

(幼兒考慮、討論,並紛紛說出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精彩話語、打擊樂器伴奏、畫畫等)

1、教師根據幼兒的提議分成四組:精彩話語組、舞蹈組、器樂組、圖組。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小組。

2、幼兒分組討論、創作表演。(教師巡迴指導,啟發幼兒開闊思路)

3、分組展示表演。

精彩話語組:對自己在農場裡的感受說成一句話,選出最精彩的一句話,教師錄音,留住精彩一瞬間,歸入成長記錄袋。

舞蹈組: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時而模仿小雞,時而模仿小鴨,??把小動物的各種形態惟妙惟肖地用動作表現出來。

器樂組:同學們自己創編節奏,運用現有的自然音源和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圖畫組: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用彩筆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4、師:剛才小遊客們都運用了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了這首歌曲,小動物們看得可高興啦!我們把它整理一下,成為一個小節目作為禮物送給他們好嗎? 放歌曲錄音,舞蹈組和器樂組的同學跟音樂演奏,圖畫組的同學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精彩話語組說出最精彩的一句話表達對農場的喜愛。

[設計意圖:(1)採用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既能發揮集體的智慧,又能讓幼兒各展才能。(2)用多種形式表現歌曲,加深幼兒對歌曲的體會和理解。(3)通過創造、體驗、合作,使幼兒的情感得到昇華。

五、結束教學

師:小朋友們美妙的歌聲,親密無間的表演,給牧場裡的小動物們帶來了無比的樂趣,小朋友們玩得開心嗎?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拉窗簾),讓我們和美麗的牧場到道聲再見吧!回家嘍!

——律動出教室

中班音樂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目的是挖掘和發展人自身潛在的音樂素質和能力,負有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萌發幼兒初步感覺美,表現美的重要使命。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而興趣是幼兒學習音樂的首要前提,讓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才能更好地實現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目標。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並且富於想象,他們喜歡唱歌,而且對音樂已有初步的概念及欣賞能力,能逼真形象地扮演其中的角色。他們能用誇張但適宜的語氣、語調、動作、表情等去表現角色,能有興趣地聽賞樂曲,能感知不同的節奏;並學會用點頭、拍手、跺腳等動作來表示,能用語言和簡單的身體動作表現與音樂相應的節奏。在音樂活動中,能做些簡單的律動如兔跳、鴨走、大象走等,也能參與跺腳、拍手、捻指等簡單節奏型的重複動作。

《拔蘿蔔》是一首旋律上口易唱,行動活潑,富有動感,反覆吟唱,非常適合幼兒的口味。這首歌的音樂材料十分節省,全曲只有六小節,旋律、節奏完全重複。雖然全部用重複的手法展開但是又不感到單調、乏味。歌曲容易上口,唱幾遍就能背了。它對孩子特別有吸引力,重複的段落中包含各種形象,這樣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孩子參與的熱情,引起幼兒不自覺的動作。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能樂意通過想象和模仿歌曲中的各種角色。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從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制定:

1、學習歌曲表演《拔蘿蔔》,並在樂曲句首重音處開始,合拍地做拔蘿蔔的動作。

2、想象和模仿歌曲中各個角色的行走動作。

3、能積極參與歌唱表演活動,體驗歌唱表演的快樂。

從活動目標出發,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曲內容,掌握歌曲中的角色,能進行歌曲表演。活動的難點是:通過想象能模仿歌曲中各個角色的行走動作。

三、說準備

1、與《拔蘿蔔》內容相關的課件。

課件中鮮豔的顏色、豐富的動畫內容吸引幼兒的眼球,能把幼兒的興趣自主地吸引過來,主動集中注意力。

2、歌曲中各角色的頭飾及蘿蔔的頭飾。

頭飾的運用是讓幼兒積極參與歌唱表演活動,明確自己扮演的角色,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表演慾望。

四、說教法和學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

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情境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形象、生動的學習情境,用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到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慾。 此外,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我還採用了表演法、遊戲教學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讓幼兒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會歌表演《拔蘿蔔》,體驗歌表演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看一看、聽一聽、唱一唱、做一做、、演一演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表演歌曲。

五、說過程

(一)匯入活動:

欣賞課件,聽故事《拔蘿蔔》。

播放課件,結合課件畫面講述故事《拔蘿蔔》。我會將歌詞根據節奏說出來編入到故事中。如:拔|蘿蔔、拔|蘿蔔,哎|喲喲,哎|喲喲,哎|喲哎|喲,拔不動。欣賞完故事,教師可提問:

(1)蘿蔔拔出來了嗎?

(2)誰來幫忙拔蘿蔔了?

(3)誰第一個來拔蘿蔔?他拔不動的時候請誰來幫忙的?

(4)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個來拔蘿蔔?

(5)誰最後一個來幫忙拔蘿蔔?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看課件、聽故事,幼兒知道了故事情節,對角色的先後出場順序也有初步的瞭解。幼兒從一個簡短的故事中理解了內容,對歌曲節奏也有初步的認識,為接下去的環節打下了很好的伏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學唱歌曲。

1、出示課件中老伯伯在拔蘿蔔的畫面。教師提問:第一個先來拔蘿蔔的是誰啊?(通過提問再次明確第一個出場的角色。)

2、教師範唱第一段。

師:老伯伯可開心啦,他還哼著歌兒呢!

教師完整示範,邊唱邊做拔蘿蔔的動作。

師:老公公是怎麼拔蘿蔔的?

讓幼兒初步學一學拔蘿蔔的動作,教師邊唱下面的幾段歌詞邊帶領幼兒拔蘿蔔。讓幼兒感知在重音處做拔蘿蔔的動作。

3、分角色演唱。

將幼兒分成五個組,每組分別扮演一種角色,輪到哪一個角色就請哪一組的小朋友站起來演唱,邊唱邊做拔蘿蔔的動作。

在這一環節是活動的重點,通過聽唱、跟唱、分唱三大方式,幼兒基本會唱本歌曲,並能正確知道角色的出場順序。幼兒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幼兒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幼兒歡迎。同時,幼兒對這首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進行分小組進行角色演唱大大提高了幼兒的積極參與的興趣,更好地鞏固歌曲旋律。

(三)想象並模仿歌曲中各角色的行走動作

1、分段練習表演

師:老公是什麼樣子的?他說話的聲音是怎麼樣的?

幼兒自由模仿、學習老公公走路的樣子及說話的語調,這時可請個別表演能力強的幼兒演示一下。最後帶領幼兒總結:老公公要彎著腰,手背到後面,說話的語速慢,語調低。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做老公公去拔蘿蔔。

帶領幼兒扮演老公公進行表演歌曲。讓幼兒初步體驗歌表演的樂趣,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

按著角色的順序,帶領幼兒學演每個角色的語言、動作、表情。

(1)學演老婆婆的動作、語言、表情。(走路的動作、語速慢、語調低)

(2)學演小弟弟的動作、語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語調高)

(3)學演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的動作、語言、表情。(動作、叫聲)

2、整體表演,鞏固各角色的動作。

在分析每一個角色的形象特徵之後,帶領幼兒完整的表演一遍,加深對角色形象的鞏固。

本環節是活動的難點,在此我並沒有直接將角色特徵灌輸給幼兒,而是讓他們自由模仿,喚起他們的生活經驗,因為這些形象都是幼兒熟悉的,易於模仿的。先按出場順序帶領幼兒做一做、學一學每一個角色,除了再次讓他們鞏固角色先後的順序,更是幫助幼兒準確的掌握每個角色的特徵,再進行完整表演是對角色特徵更好地把握,能把每一個角色通過動作更形象地表現出來。

(四)分角色表演

1、集體中分角色表演

教師為表演者分配角色,戴上頭飾。並提出表演要求:

(1)各角色要大聲應答“哎,來啦!”並在應答中,模仿該角色的走路動作,站在前一角色的後面。

(2)努力做到從第一個強拍開始做拔蘿蔔動作。

2、自由結對分角色表演

請幼兒自由組合,5人一組,互相商量分配角色,進行表演,表演要求同上。在這個環節中,充分發揮幼兒的自我表現力和自主性。先進行集體中分角色表演,讓幼兒明確表演要求,再進行自由結對錶演,照顧到了每一位幼兒,讓他們都能參與到歌表演的活動中,解決了只有個別幼兒參與表演的狀況。兩種不同的表演型別,大大提高幼兒的興趣,充分激發了每一位幼兒的表演慾望,為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尊重了每一位幼兒的選擇。

(五)結束

師: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他們一起用力把大蘿蔔拔出來了。看!集體的力量多偉大。那他們會用大蘿蔔去幹什麼呢?

師:如果你有這麼大一個蘿蔔你會用它幹什麼呢?

通過簡單的提問,遷移幼兒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說一說蘿蔔的用處。

(六)活動延伸

1、將頭飾投放到表演區,供幼兒區域活動時進行表演。

2、開展區域活動“蘿蔔變變變”,通過繪畫、手工等形式把大蘿蔔變成自己想變的東西。

中班音樂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中班科學課《小樹葉找媽媽》。

1.教材分析:

新《綱要》中科學領域提出了:對周圍事物和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目標。《小樹葉找媽媽》這一活動是在平時到戶外散步的時候,小朋友對樹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結合本季節開展的主題:金色的秋天,我設計了一系列關於樹葉的活動,本次活動就是其中之一。

"從幼兒身邊最熟悉的事物出發"是瑞吉歐教育理念之一,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細緻地觀察、傾聽幼兒的言行,及時捕捉他們的興趣點,以及他們的日常生活為基礎,貼近幼兒自身的經驗進行自然而然的引發,層層深入開展活動。我們鼓勵他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從不同角度出發,通過各種手段來發現問題。在擺擺說說的活動中,他們的想象力發展了,會用自己的話語描述對家的認識。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動目標為:

1.能觀察、對應、和比較,認識樹葉的不同。

2.知道樹木對人類的重要性,有初步保護環境的意識。

3.能在活動中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觀察、對應、和比較,認識樹葉的不同。

在活動中我先讓幼兒觀察樹葉的顏色、大小、形狀等特徵,然後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對應的方法幫小樹葉找媽媽,最後通過送小樹葉回家,鞏固對樹葉特徵及名稱的認識。

三、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製作電腦多媒體課件;

2.磁帶一盒;

3.物質準備:葉標本三種;楊樹、柳樹、楓樹的掛圖;彩紙若干張。

四、說教法

《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討論、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樹葉時享受探索的快樂、在幫樹葉找媽媽時,享受助人為樂得樂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情境教學法: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本次活動以幼兒喜歡的幫助小樹葉找媽媽為線索,貫穿整個活動。

2.問題設定法:

教師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如:激發興趣的提問:這些樹葉是從那裡來得?激發情感的提問:小樹葉離開了媽媽會怎樣呢?我們可以幫它做些什麼?使幼兒不斷的思考,不斷的進取。

3.操作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在與實物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用小樹葉拼貼出美麗的圖畫。

五、說教學程式

(一)激發興趣(拾落葉)

播放音樂,請幼兒想象自己是一片從樹上飄落的葉子,配合音樂模擬葉子飄蕩。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機,活動一開始幼兒小樹葉隨音樂做動作,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小朋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樹葉。

(二)幼兒觀察樹葉(發現樹葉的特徵)

請幼兒找一找自己喜歡的樹葉做朋友並說一說它像什麼。(幼兒自己尋找、想象)

〔在這一環節中是啟發幼兒合理想象。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象,我們能看到他們大智若愚的稚嫩童趣,一片樹葉可以引發他們不同的想象。例如:"這片樹葉(楊樹葉)像什麼?""扇子""它還像什麼?"教師可以再次啟發幼兒的想象,讓他們深入思考,出現各種奇思妙想。〕

(三)自由探索

根據幼兒好奇的特點,看看你的樹葉朋友是什麼顏色的?摸上去是什麼感覺?我們可以幫小樹葉做些什麼?它的媽媽是誰?

(四)體會成功的喜悅(課間操)

幫助小樹葉找到媽媽,並於它們一同跳舞。

(五)知識拓展(知道樹的種類、作用)

通過課件的演示讓幼兒瞭解其他樹的種類。組織幼兒互相交流並討論樹木有什麼作用,給人類帶來哪些益處。樹木能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好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做個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六、延伸活動(製作葉子畫)

這一環節是在前一環節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的創造製作,對孩子們來說,這種充滿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樣具有想象、創造性的成分,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操作可以使幼兒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嘗試需要)選擇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礎上將自己的創造向前推進一步,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喜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