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矮人》教案

來源:才華庫 2.22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矮人》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矮人》教案

《小矮人》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迅速地點數10以內的點子和認讀10以內阿拉伯數字。

2、能將點子和數字進行配對。

3、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教學重點:

能正確將點子與數字進行配對。

教學形式:

小組活動形式

教學過程:

1、教師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告訴小朋友一個好訊息,小蜜蜂門明天要過生日,他們想邀請小朋友們去參加生日晚會,你們想不想去?(幼兒回答)

師:那我們送小蜜蜂什麼生日禮物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對幼兒的回答給予肯定。

師:我們大家一起去採花,明天送給小蜜蜂,好不好?(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們看,花園裡開了這麼多花(教師把花灑在桌面上),你們觀察一下五顏六色的花有什麼不一樣?(幼兒自由說)。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漂亮的小籃子,大家仔細看一看,小籃子有什麼不一樣?你發現了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及時給予肯定。

師:下面小朋友們就去給小蜜蜂採花好不好?(幼兒回答)

師:在採花時小朋友們要讓花上的數字(點子)與花籃上的點子(數字)一樣,聽音樂開始採花,音樂停了採花結束。

2、幼兒開始遊戲(採花)

3、採花結束後,教師要找幼兒說一說:“你們採了幾朵花?採花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只要能說出點子和數字一樣或數字和點子一樣就可以了?

4、遊戲:小矮人找朋友

1)導語:小朋友們喜歡聽小矮人的故事嗎?(幼兒回答),小矮人今年天要和點子娃娃做遊戲,可是小矮人找不到哪個點子娃娃是自己的朋友,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你們願不願意幫助他們?(幼兒回答)。今天老師就把小矮人和點子娃娃都請到了我們幼兒園裡,你們想不想見到他們呀?(教師把卡片分放在幼兒面前)小朋友們觀察一下小矮人和點子娃娃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幼兒自由回答)。好現在咱們就來幫助小矮人找朋友。

2)幼兒幫助小矮人找朋友,找完後,找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幼兒自由回答)數一數你找了幾對朋友。(幼兒回答)

3)小朋友們看一看(出示掛圖)這又來了幾位小矮人。冬天來了,它們到外面去烤火、做遊戲,它們也想找幾個朋友和它們一起玩耍,咱們幫助他們找到它的朋友好不好?(找個別幼兒到前邊來幫助小矮人找朋友)。指著圖問幼兒:“說說為什麼他們兩個是朋友?你是怎麼知道的?(幼兒回答)

4)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為小蜜蜂準備了生日禮物,又幫助小矮人找到了朋友,你們真能幹,小蜜蜂和小矮人都非常感謝你們,並讓我代他們謝謝你們。好了,今天遊戲就玩到這裡,咱們一起到戶外去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活動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矮人》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感知巨人與小矮人的視覺形象對比與角色變化的想像力;學會用變形誇張與組合的手法去表現童話故事。

2、過程與方法:分別從巨人與小矮人的角度去觀察身邊事物的形象特徵;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發現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積極收集與講述相關的童話故事;共同參與畫家與同齡人作品的欣賞點評活動。

【教學重點】

擴大想像的空間,增大奇思異想的力度。

【教學難點】

如何以周圍的環境襯托出自己變大或變小。

【教學準備】

1、彩色筆

2、有關“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從小我們就聽過很多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今天有一個巨人來到了我們的教室,大家發現沒有?能看出他是“巨人”嗎?誰來形容一下他到底有多大。

二、欣賞感知

1、欣賞課本中的卡通圖《草叢中的世界》,感受草叢中的卡通動物世界,猜猜誰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們中間有怎樣的歷險童話故事。

2、欣賞《巨人》,感受飛奔的巨人與海灘小朋友的誇張對比。

3、誰變大了,誰變小了,他們在幹什麼?

4、課件展示“巨人”照片,引導學生想象自己變成巨人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5、欣賞《我變大了,老虎變小了》,感受凶猛的老虎變成小動物,我變成了大人,感受一種安全感,感受畫面對比強烈的色彩。

6、欣賞《巨人築城堡不費力氣》,體驗巨人建築師的角色,會有什麼奇蹟出現呢?

7、課件展示“小矮人”照片,引導學生想象自己變成小矮人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2課時)

8、欣賞學生作品,感受變成巨人或小矮人可以做許多有趣的事情。

9、總結:在繪畫創作中通過改變周圍環境來襯托出自己變大或變小後的奇遇。

一、故事匯入:

“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的童話故事在古今中外都廣為流傳,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這個童話故事。

二、提出問題

1、假如你變大或變小了,你周圍的環境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你有這方面的體驗嗎?(提示:如站在高樓上看地面,遊覽世界之窗的感受等等。)

三、說一說

把自己變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後所發生的故事講給同桌聽聽。

四、作業要求

用線條、色彩畫出你變大或變小後發生的有

趣的事!

五、作品展評

自由展示作品,評一評:

(1)誰的想像力最豐富、最新奇?

(2)誰畫的人物表情、動作既誇張又有趣?

(3)誰的畫面表現得最美?

《小矮人》教案3

活動目標:

◇ 願意跟著老師一起進行10以內的唱數活動。

◇ 能按正確的順序唱數1-10。

◇ 能合著身體動作有節拍地唱數。

活動準備:

◇ 學具:小矮人指偶,卡紙製作的10步階梯。

活動過程:

◇ 遊戲:小矮人上樓梯

1.老師操作紙偶講故事:

小矮人很想爬到高高的樓梯上去玩玩,看看上面有什麼。小矮人一邊爬樓梯一邊有節奏地唱數:1 2 3 4 5, 6 7 8 9 10。小矮人爬到了10步高的樓梯上,他高興得跳呀跳,向小朋友們揮揮手。

2.請幼兒用手點桌子或身體某部位,老師操縱小紙偶,師生一起有節奏地學小矮人唱數,反覆唱數幾遍。

3.幼兒操縱小指偶玩上樓梯唱數遊戲。教師觀察幼兒唱數的情況,能否按正確的順序唱數,是否有節奏,手口能否配合一致等。對不能正確唱數的幼兒老師可操作教具同小朋友一塊玩遊戲,帶領幼兒唱數。

◇ 音樂遊戲:《十個小矮人》

1.請十個小朋友當小矮人。老師一邊唱一邊輕輕摸小朋友的頭。邊唱歌曲《十個小矮人》。

2.十個手指頭當做十個小矮人,一邊唱一邊伸出手指頭。

◇ 戶外遊戲:小朋友上樓梯。

帶小朋友到教室外樓梯處,邊上樓梯邊唱數。

分析:

這是一個數前教育活動,目的在於讓幼兒熟悉10以內各數詞的順序。在幼兒學習點數之前,首先要學會按照順序念數詞,為幼兒正式學習數數打下基礎,這種唱數活動常常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比如:一邊走路、或者上樓梯,一邊和孩子念數詞;通過兒歌進行唱數練習,如《上山打老虎》等。當然,也可以組織一些典型的遊戲活動,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強化訓練。上面這個教學活動就是一個典型的唱數練習活動。在組織這個活動是要注意三點:

(1)趣味性。整個活動以遊戲的口吻貫穿,使活動充滿趣味,這樣才能激發兩歲多到三歲左右的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以動作伴唱數。在唱數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幼兒做各種不同的動作伴隨口頭唱數,這樣有利於幼兒從口頭數數逐步發展到按物點數。

(3)注意練習的密度。老師要少講,幼兒要多練,變換不同的形式,不斷地練習。

《小矮人》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關注音樂中音的高低。

2、通過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中音的高低。

3、通過遊戲,培養幼兒的空間流動的秩序感。

二、教學準備

音樂、地墊若干(至少人手一塊)

三、教學過程

1、故事匯入:有一群大巨人和小矮人在森林裡遊戲,每當聽到高音大家就要站立雙手高舉學大巨人,每當聽到低音,大家就蹲下學小矮人(匯入方式及創編故事教師自行發揮)。說到高低處可用肢體做出相關動作。

2、引導幼兒關注音樂中旋律的高低。

3、老師帶領幼兒聽音樂並準確用肢體動作表現出音樂中旋律的高音和低音。

4、幼兒起立嘗試遊戲。

全體幼兒跟著音樂的節奏走,聽到低音旋律時模仿小矮人,聽到高音旋律時模仿大巨人。

5、課室內四散放地墊,重複步驟3,並提出新要求:

(1)課室內四散放地墊上跨過去,要從地墊之間的空隙中穿行。

(2)到旋律變化時必須要找到一塊地墊站上去做相應高和低的動作。 注:遊戲前提出要求:遊戲時不能互相碰撞,注意傾聽音樂的變化。

《小矮人》教案5

【活動目標】

鼓勵孩子根據文中的敘述去想象。

【活動準備】

故事人物圖片,大布袋等。

【活動過程】

給孩子講故事前準備一個大布袋,邊讀邊給孩子演示故事中的情節。故事的難點在於幫助孩子想象巨人、小偷和汽車在大布袋前是怎樣很快變小,被吸進大布袋裡的;從大布袋裡出來後又是怎麼樣從小變大的。所以在第一次讀的時候要邊讀邊講,用手勢和動作表示巨人等從大變小,又從小變大的過程。

讀故事的時候,要讓孩子感到大布袋很神奇,並把巨人、小偷的吃驚和小矮人的快樂讀出來。

1、小矮人為什麼要把大巨人裝進布袋裡?

因為兩個巨人在打架,而且還讓小矮人別管閒事,所以小矮人把他們裝進了布袋子裡。

2、大布袋是怎樣把巨人、小偷裝進去的?

小矮人張開口袋,說“進來、進來”,巨人和小偷就變得很小,被吸進了布袋裡。

3、小矮人為什麼要把大布袋背到警察局裡去?

聽聽孩子們怎麼說。他們會知道警察是抓壞人、抓小偷的。需要進一步告訴他們:警察不僅抓小偷,也要制止、懲罰在街上打架的人和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車輛。

4、兩個巨人從口袋出來後,為什麼說“太悶了、太悶了!”

口袋很小、不透氣、又很黑,所以巨人說布袋裡太悶了,很不舒服。

5、你知道小矮人的大布袋有什麼用途嗎?

附故事:小矮人的大布袋

佚名街上走來一個小矮人,小矮人揹著一個大布袋。這時,有兩個巨人在打架。小矮人叫:“別打架,別打架!”

“小孩別管閒事!”兩個巨人一起對著小矮人揚了揚拳頭(動作表現)。

小矮人張開大布袋,叫:“進來進來!”

“啊!”兩個巨人糊里糊塗地變小了(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就變小了),驚叫著被吸進大布袋。

這時,街上有人在喊抓小偷,一個小偷慌慌張張(很害怕、著急)地在逃。

小矮人張開口袋叫:“進來進來!”小偷也變小了,鑽進了大布袋。

忽然,一輛卡車闖過了紅燈,小矮人張開口袋又叫:“進來進來!”卡車呼呼地縮小,稀裡糊塗(不知道怎麼回事)地鑽進了大布袋。

小矮人將大布袋背進警察局,說:“你們要處理的人我都帶來了!”

警察問:“人呢?”

小矮人開啟大口袋:“出去出去!”

卡車開了出來,漸漸變大。小矮人說:“這輛車闖紅燈!”

兩個小人走了出來,漸漸變成巨人。小矮人說:“他們在街上打架,勸不住。”

兩巨人叫道:“太悶了太悶了!”

警察驚奇地說:“啊!真是怪事了!”

小矮人將布袋一抖,小偷被抖(動作表現)了出來。小矮人指著他說:“這個是小偷。”

小偷驚異地叫道:“哇,我的骨頭都要散了,這是哪裡呀?”

“這是警察局!”

“再見!”小矮人將大布袋往肩上一放,走了。結果巨人,小偷等都被警察帶走了。

《小矮人》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並理解故事內容,通過閱讀活動了解一些工具的名稱和用途。

2、知道使用工具的最大意義就是省時、省力、操作方便。

3、願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各種工具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師生聽音樂表演"十個小矮人",引出主題。

教師依次出示故事中各種工具的圖片,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它們的名稱。

2、幼兒自由閱讀圖書。

教師到幼兒面前瞭解幼兒的閱讀情況。請幼兒在小組內交流,說說:小矮人用了哪些工具,才將房子蓋起來的?

3、師生共同閱讀圖書。

教師引導幼兒邊閱讀畫面,邊做相應的動作。

教師出示各種工具的圖片,提問:這是什麼?小矮人在什麼時候用它的?為什麼要用它?

使用這些工具感覺怎樣?

4、音樂遊戲"加油幹"。

播放《加油幹》的音樂,提問:這是什麼音樂?人們在什麼時候唱這首歌?

帶領幼兒隨著《加油幹》的音樂,模仿使用各種勞動工具進行勞動表演。鼓勵幼兒大膽地表演,感受勞動的快樂。

《小矮人》教案7

一、 設計意圖

童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是深受幼兒喜愛且熟悉的故事。其中小矮人善良、誠實、勇敢的形象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此,我選編了一段情節,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此體育遊戲,以發展幼兒走、跑、鑽的動作技能,培養幼兒識辨善惡、幫助別人、克服困難的品質,在遊戲中體驗快樂。

二、 目的

1、 發展幼兒走、跑、鑽和平衡的動作,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敏和協調的能力。

2、 讓幼兒在遊戲中發揮自我,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3、 培養幼兒團結協作、活潑勇敢的品質。

三、 材料準備

道具:樹若干棵,小矮人裙子12條,老巫婆扮演者一名,籃子12個;

器材:矮凳若干,長梯一個,拱形門5個,泡沫墊若干,錄音機,錄音帶。

四、 遊戲玩法

1、聽音樂,小矮人出場。 教師:"小矮人、白雪公主病了,不過我們大家都不用傷心,我知道有一棵神奇的蘋果樹,只要找到它,白雪公主的病就能治好,但是,神奇的蘋果樹在很遠的地方,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可能還會遇到老巫婆呢,你們怕不怕?對,我們都是勇敢的小矮人,一定要找到蘋果樹!

2、小矮人先走過窄窄的石頭路,然後一起來到樹林,尋找蘋果樹,在沒有找到的情況下,繼續鑽過山洞向前尋找。

3、突然下起了暴雨,小矮人們四處尋找避雨的地方,雨停了,雨水把小路淹了,小矮人要想辦法走過去,利用石頭搭成小橋,然後走過小橋,終於找到了蘋果樹。

4、小矮人摘到蘋果後,高高興興地往回走,當走到樹林時,遇到了老巫婆,最後小矮人們想方法,互相團結協作,把老巫婆趕走了,然後把蘋果送給白雪公主吃,治好了她的病。

五、 遊戲規則

1、 幼兒能有秩序的參與遊戲,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

2、 在奔跑過程中注意不與同伴碰撞。

《小矮人》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撕報紙、傳球等遊戲,感知歡快樂曲中的延長音,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增強對音樂的敏感度。

2、感受傾聽音樂、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3、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4、遵守遊戲規則,掌握遊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報紙、記錄紙、筆。

2、教師操作的大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初步感知延長音。

1、 在《十個小矮人》音樂聲中幼兒邊唱歌邊進教室。

2、 欣賞小矮人找朋友的樂曲,初次感受音樂。

3、 教師帶領幼兒第一次欣賞音樂。I教師:這首曲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小矮人在什麼樣的音樂聲中找好朋友的?

4、 聽音樂用手指做小矮人在身體上跳舞,延長音時找朋友(呼喊好朋友)。

二、在撕報紙、傳紙球、做記錄遊戲活動中感知延長音的次數和延長音不同的時值。

1、聽音樂玩"撕報紙"遊戲,自主感知延長音出現的次數,並在"撕"的過程中感受延長音的延續。教師:發現小矮人找了幾次朋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記錄?如果只給你一張舊報紙,你有什麼辦法?來記錄?什麼時候撕報紙?一起聽音樂試試。

2、聽音樂玩"傳紙球"遊戲,合作完成遊戲過程中加深對延長音的理解。

教師:要讓紙球有秩序的傳,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個紙球我們怎麼做?(同一個方向,同一時間傳)老師唱出樂曲,你們聽音樂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後開始傳紙球

3、聽音樂找找在每次延長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幾個好朋友並用符號記錄下來。

4、再次玩"傳紙球"遊戲,聽音樂找到好朋友,結束活動。

三、討論"小矮人開火車"遊戲的玩法。

四、教師帶領幼兒第一遍遊戲,根據音樂延長音時的節奏來邀請朋友。

五、請一幼兒做火車頭,帶領大家遊戲。

六、感受每次延長音時值的不同。

教師:在剛才傳紙球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小矮人找到的朋友一樣多嗎?

七、教師清唱第一段延長音,幫助幼兒瞭解小矮人喊到了三個好朋友,並請一幼兒上前在黑板上用短線記錄。

八、教師清唱第二段延長音,幼兒自己找出小矮人喊道四個朋友,老師示範記錄方式。

九、幼兒傾聽音樂,自己記錄每次小矮人找到朋友的個數。

十、幫助幼兒檢驗,分析第三,第四次找到幾位朋友。

《小矮人》教案9

課題: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感知巨人與小短矮人的視覺形象對比與角色變化的想像力;

(2)學會用變形誇張與組合的手法去表現童話故事巨人和小矮人。

2、過程與方法:

(1)分別從巨人與小矮人的角度去觀察身邊事物的形象特徵;

(2)從不同角度觀察發現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與態度:

(1)積極收集與講述相關的童話故事;

(2)共同參與畫家與同齡人作品的欣賞點評活動。

教學重難點:如何以周圍環境襯托出自己變大或變小。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你認為最大的人是誰?誰來形容一下到底有多大。你認為最小的人又是誰,有我麼的小呢?

二、欣賞感知

1、欣賞課本中的卡通圖《草叢中的世界》,感受草叢中的卡通動物世界,猜猜誰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們中間有怎樣的歷險童話故事。引導學生觀察,指名講故事。

2、欣賞《我變大了,老虎變小了》,巨人和小矮人感受凶猛的老虎變成小動物,我變成了大人,感受一種安全感,感受畫面對比強烈的色彩。

3、欣賞《巨人》,感受飛奔的巨人與海灘小朋友的誇張對比。

4、欣賞《巨人築城堡不費力氣》,體驗巨人建築師的角色,會有什麼奇蹟出現呢?

三、小組活動,啟發想像想一想,我變大或變小後有何奇遇?(如檔我們變大或變小後走在深圳的公路上會出現什麼情況)說一說,把自己變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後所發生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四、小組創作

1、小組內的同學,把自己設計成巨人或小矮人,把本組同學所想像中的場景表現在作品中。

2、小組合作創作,要集中體現本組同學的主要構想,發揮集體的智慧,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評自由展示作品,評一評:

(1)誰的想像力最豐富、最新奇?

(2)誰畫的人物表情、動作既誇張又有趣?

(3)誰的畫面表現得最美?

《小矮人》教案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並運用肢體語言表現44拍的節奏。

2、訓練幼兒手指動作的協調性,使其根據歌詞內容作相應的動作。

3、引導幼兒感知並表現滑稽可愛的音樂形象,體驗參與集體活動的樂趣。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音樂《郊遊》,音樂動畫《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形態各異的小矮人圖片,音樂《森林的早晨》,森林背景,小矮人手套,歌曲音樂。

幼兒已有相關經驗:我班幼兒從小班就開始比較全面的開展音樂活動,幼兒的節奏訓練、對音樂的感知和表現、幼兒基本動作、模仿動作以及簡單的舞蹈都有了一定的基礎。

活動過程實錄:

一、通過設定情境引導幼兒進行節奏訓練。

1、老師帶著孩子們到大森林去遊玩:

師:“孩子們,今天天氣晴朗,老師帶你們一起到大森林去玩兒,好嗎?”(好)“那就讓我們出發吧!”放《郊遊》的音樂,老師和幼兒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通過活動情境的設定,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孩子們隨著音樂自由的做著做動作,高高興的和老師一起做律動,都很快樂。)

2、來到大森林,老師引導幼兒感知音樂的美:

師:“孩子們,大森林多美啊,現在請你們閉上眼晴,邊聽那優美的音樂邊感覺自己變成了小草、小花、小樹,在清晨裡睡醒了,伸了個懶腰,一點一點的長大,呼吸新鮮的空氣,隨著微風舞蹈。。。”放《森林早晨》的音樂,引導幼兒根據對音樂的理解用肢體語言表現對音樂的感知。孩子們都陶醉在音樂中,有的像小鳥一樣慢慢的飛,有的把自己比作小草、小花,左右搖擺。有的孩子說:“老師我是大狗熊,我冬眠醒來了”,很笨重的做著狗熊的動作,有的蹲在地上像小草一樣隨風晃動,有的站起來做大樹來回擺動,有的孩子在小朋友們中間穿梭,老師悄悄的問他在做什麼,他說:“我是小朋友啊,我在大森林裡玩兒呢!”還有的孩子一直蹲在地上,悄悄地告訴老師:“音樂好聽,我睡著了!”(孩子們都沉浸在美妙動聽的音樂裡,很自然地表現對音樂的`感知,充分表現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師:“小動物們也來歡迎小朋友了,請你聽音樂,想一想是哪個小動物走來了?”請幼兒邊聽音樂邊跟著節奏表現小動物走的動作。

(孩子們在這一環節中能較好的表現自我意識,把各種小動物走路的姿態都能和著音樂的節拍做出來,各有各的特點,對音樂節奏的把握也較好)

3、師:“小朋友,你知道小動物們都是怎樣叫嗎?”請幼兒利用叫聲、拍手、拍腿、跺腳等動作表現44拍的節奏的時值。

(通過傾聽並說一說是誰走來了,小動物怎麼叫引導幼兒初步感知44拍的節奏,並通過肢體語言表現出來。幼兒坐在小椅子上,利用身體的各部份表現節奏的時值,這個活動使幼兒在運動中能休息一下,體現的動靜交替。)

二、感受小矮人滑稽可愛的形象,並用肢體語言創造性的表現出來。

1、老師講《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故事,吸引幼兒對小矮人的興趣。

孩子們都很認真的聽老師講故事。

2、請幼兒說一說你想象中的小矮人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想象。有的孩子說:“小矮人有長長的鬍子!”有的孩子說:“小矮人可矮了!”還有孩子說:“小矮人很老很老,走路很慢”。。。。。。

(在這一環節,孩子們大膽的用語言表現了對小矮人形象的理解,孩子們還在描述後,自然地曲表現小矮人的形象,氣氛熱烈,孩子們表現慾望都很強。)

3、放動畫音樂《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請幼兒感知歡快的音樂,觀察小矮人活潑、滑稽、可愛的形象,並跟著音樂用動作表現小矮人的形象。

師:“小矮人的哪些動作很可愛、滑稽,請你做一做。(幼兒跟著音樂做動作)

(幼兒通過感知並表現小矮人滑稽可愛的形象,培養幼兒美好的情感體驗,感受到音樂活動的快樂,,孩子們看到動畫後很興奮,都起來模仿小矮人的各種動作,有的小朋友還自己創造新的動作,互相交流,充分體現了孩子們主動探索的意識,以及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三、學習律動,訓練幼兒手指的協調性,能根據歌詞做相應的動作。

1、師:“請小朋友猜一猜,一共會有幾個小矮人呢?”

教師出示漂亮的盒子,將手伸進去戴上貼有十個小矮人的手套,並示範表演律動《十個小矮人》,引導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掌握1~10的順序。

(通過彩盒及小矮人手套的環節,吸引幼兒儘快的理解歌詞及動作,及參加律動活動的興趣。當老師告訴小朋友彩盒裡會有祕密時,孩子們都瞪大了眼睛,靜靜地而且緊張的看著老師,當老師戴上手套展示給幼兒看時,孩子們都很興奮,並能自然的伸出手和老師的十個小矮人做動作。)

2、幼兒聽音樂學律動。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按歌詞從1~10的順序作相應的手指動作。

(律動說明:兩手握拳於胸前,手心向外,從右手小拇指開始數數,數到幾便伸直幾個手指,當唱到“小矮人”時,伸出的手指隨音樂彎曲、伸直,然後接著數)。

3、請幼兒到前邊表演律動。

孩子們都很積極主動的響應老師的提議,到前邊表演的小朋友都把自己對小矮人獨特的理解比較好的表現了出來,氣氛很熱烈。

4、活動熟悉了,教師要求幼兒閉上眼睛做,使想象和動作統一起來,體會其中的形象。

(在這一個環節中,孩子們始終能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和老師一起學習律動,都很認真,而且根據老師要求的難度逐漸加大,孩子們參與的興趣也更加濃厚。)

四、幼兒玩兒遊戲《白雪公主和小矮人》

1、引導幼兒理解小矮人幫助了白雪公主,自己也很快樂!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好品格。

2、老師講解遊戲規則:幼兒扮作小矮人去救白雪公主,救回後大家在一起快樂的跳舞。

3、幼兒玩遊戲2—3遍。老師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創編舞蹈動作。

(通過遊戲,使幼兒體驗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並通過本次活動了解幫助別人自己也很快樂,培養幼兒樂於助人的品格。孩子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把自己變成小矮人,融入到遊戲之中去,體驗到了救白雪公主的緊張與勝利後的快樂,也感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

五、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幼兒聽教師講故事《白雪公主》。

2、在活動區活動時,可跟著《十個小矮人》的音樂節奏,用筷子進行敲打樂器的練習。

教學反思

綱要指出:

“要在藝術活動中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

1、在教學設計上,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班孩子的實際水平,我採用了用情境及遊戲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

2、在環節的銜接上流暢自然,將激發幼兒興趣貫穿於活動的始終。使幼兒一直處於快樂及主動學習探索的狀態。

3、在活動中注意了幼兒學習的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相結合的活動方式,注意了幼兒學習過程中的動靜交替,不會使幼兒感到疲勞。

4、在活動中注意了幼兒想象力及創造力的培養,鼓勵孩子的點滴進步,使幼兒產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對今後活動的參與起到較好的作用。

5、在活動的結束階段把孩子的興趣引向自我欣賞和獲得滿足感,從而把興趣延伸到對新的藝術活動的需求和期待。

在活動中幼兒活動興趣濃厚,能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體現了主動探索的意識,達到預期的活動目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