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沉浮》小班教案

來源:才華庫 2.96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蔬果沉浮》小班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蔬果沉浮》小班教案

《蔬果沉浮》小班教案1

設計意圖:

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我們開展了“蔬果舞會”的主題活動。隨著活動的展開,孩子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蔬果。一次,不知是誰把葡萄和西紅柿放進了金魚缸裡,引來了許多孩子的圍觀與議論。經瞭解得知,原來他們是想給金魚餵食,結果發現蔬果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在水下面。孩子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我們生成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習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張桌上放有蘋果、香蕉、葡萄、西紅柿、土豆等蔬果,一盆水,記錄卡(卡上畫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線)和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想一想,猜一猜。

師:這裡有許多水果、蔬菜,小朋友快來看呀!

孩子們饒有興趣地指點著,議論著。有的描述著它們的形狀,有的回味著它們的味道,有的掂量著它們的重量……

師:你們有沒有想過把它們放到水裡會怎麼樣?蘋果放到水裡會怎麼樣呢?葡萄、西紅柿、土豆呢?

孩子們爭論起來,有的說會沉到水底,有的說會浮在水面上,也有的說會在水的中間。

師: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請把你們的猜想記錄下來。可以使用蔬果小圖片和記錄卡,按自己的猜想分別把小圖片擺放在水面、水底或水中間。

在實驗操作前,考慮到小班孩子的能力水平,教師準備了直觀形象的記錄卡和蔬果圖片。不作任何提示,讓孩子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並作記錄,為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奠定了基礎。

二、玩一玩,比一比。

師:這些蔬菜、水果放在水裡到底會怎麼樣呢?請你們把它們放到水裡試一試。

孩子們把它們一一放進水裡,仔細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情況,然後在另外一張記錄卡上驗證記錄。教師則巡迴觀察,適時指導,引導幼兒將實驗結果與預想的結果進行比較,同時幫助他們在觀察沉浮現象時,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於物體,真實地感受、記錄實驗的結果,驗證自己的解釋和猜想是否正確,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並初步懂得了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三、講一講,議一議。

師:現在誰願意把你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

幼:我發現蘋果是浮在水面上的,香蕉是沉在水底的,西紅柿是浮在水面上的,土豆是沉在水底的。

師:它們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真有趣。

師:你們有沒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

幼:為什麼大的西紅柿能浮起來,而小小的葡萄卻沉下去了呢?

師:這個問題要留給小朋友們去動動腦筋,找找答案。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也要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想想辦法,那就是怎麼樣才能讓西紅柿沉到水底去,讓葡萄浮到水面來?

(孩子們在玩耍中獲得了蔬果沉浮的經驗,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更引發了進一步探索沉浮現象的興趣。事實上,這一活動僅僅是一個系列探究活動的開端,以後的活動可以根據幼兒探索中不斷生成的新問題進行延伸。)

活動反思

針對小班幼兒來說,這個活動總體上比較滿意。在玩水的過程中無意識地發現和獲得初淺的“沉”“浮”經驗,幫助幼兒歸納和形成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讓孩子們做簡單的記錄,目的是讓他們通過記錄蔬果在水裡的沉浮狀態,並且根據蔬果在水裡實際的沉浮狀態來驗證原有的猜想,調整自己的認識,使幼兒感知到:事物要通過實驗、探究來認識,一切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激發了幼兒極大的探索和研究的興趣。

《蔬果沉浮》小班教案2

活動意圖: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幼兒天生就是愛玩水的。在一次玩水的過程中,王利小朋友拿了一片落葉放到水池裡,不一會兒聽她說“樹葉浮在水面上了,象只小船。”奇奇小朋友一聽,拿來了一根小樹枝放到水裡,“咦,老師,我的小樹枝怎麼沉下去了?”其他幼兒紛紛學他們樣,也很有興趣地玩了起來。並且有很多小朋友問:“老師,還有哪些東西放在水裡會沉下去?哪些東西放在水裡會浮上來呢?”

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同時為每個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不同觀點和經驗。因此,面對幼兒對物體沉浮所產生的濃厚興趣並結合《新綱要》,我們選擇了幼兒所熟悉的蔬果開展了這次科學探究活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實踐、交流,培養他們獲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其探索慾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觀察蔬果,並感知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會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探索求知的精神。

教學重點:瞭解蔬果的沉浮現象。

教學難點: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四張桌上放有蘋果、香蕉、桃、荔枝、西紅柿、土豆等蔬果,四個水槽,托盤,記錄卡(卡上畫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線)和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隨音樂逛“蔬果超市”匯入

“今天呀,老師帶小朋友們一起逛一逛“蔬果超市”,看看超市裡有些什麼。”

“呀!小朋友們快來看,這裡有好多水果、蔬菜。你們認識嗎?”

(讓幼兒自由討論)這時小朋友們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在說它們的形狀,有的在回味它們的味道,有的掂量著它們的重量……

二、想一想,猜一猜

“假如我們把蘋果放到水裡會怎麼樣呢?”

“香蕉、西紅柿、土豆呢?”

這時小朋友們爭論起來,有的說會沉到水底,有的`說會浮在水面上,也有的說會在水的中間。

“大家呀,各有各的想法,請把你們的猜想記錄下來。可以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蔬果小圖片和記錄卡,按自己的猜想分別把小圖片擺放在水面、水底或水中間”。

(在開展活動之前,考慮到幼兒的能力水平,所以我們教師為他們準備了直觀形象的記錄卡和蔬果圖片。讓他們在不作任何提示下,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並作記錄,為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玩一玩,比一比

“這些蔬菜、水果放在水裡到底會怎麼樣呢?請你們把它們放到水裡試一試。”

帶領幼兒到操作檯,讓他們自主探究,把各種蔬果一一放進水裡,仔細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情況,然後在另外一張記錄卡上驗證記錄。教師則巡迴觀察,適時指導,引導幼兒將實驗結果與猜想的結果進行比較,同時幫助他們在觀察沉浮現象時,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於物體,真實地感受、記錄實驗的結果,驗證自己的解釋和猜想是否正確,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並初步懂得了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而且,這一環節也培養了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講一講,議一議。

“現在我們小朋友都做過實驗了,並知道了結果,誰願意把自己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分享一下你的發現。”

(讓幼兒分別回答,這一環節很好地培養了幼兒樂於表達的行為習慣)

“這些蔬果,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真有趣。那麼你們有沒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問題?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探討一下。比如說,有的水果不沉下去也不浮在水上面而是在水中間呢?”

(讓幼兒自己提出問題,然後集體來解決。)

五、活動延伸

“這些問題我們小朋友都幫忙解決了,但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 媽一起想想辦法來解決,那就是怎麼樣才能讓西紅柿沉到水底去,讓蘋果浮到水面來?”

(幼兒在玩耍中獲得了蔬果沉浮的經驗,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更引發了進一步探索沉浮現象的興趣。我們覺得,這樣的活動要不斷的開展、延伸下去。)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過程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充分的操作材料,使每一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同時通過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蔬果沉浮的祕密,並學會將結果記錄下來,這充分培養了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也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在講一講,議一議這一環節,通過集體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體現了師幼之間的互動,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使他們真正體驗到發現祕密後的樂趣。

《蔬果沉浮》小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觀察並感知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的沉浮經驗。

2.學會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培養幼兒探索求知的興趣,發展創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每張桌上放有蘋果、葡萄、土豆等果蔬和一桶水

幼兒每人一張記錄紙和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想一想、猜一猜

1.教師匯入: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水果寶寶和蔬菜寶寶,你們看,它們都是些誰?請你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水果或蔬菜。

2.師幼交流:請你跟小朋友介紹一下你選擇的蔬果寶寶,它的形狀、顏色和大小?

3.教師:炎熱的夏天,我們都喜歡游泳,水果寶寶也很喜歡游泳!你們想看水果寶寶遊戲嗎?

4.引導幼兒猜想:如果把水果寶寶放到水裡,它們會怎麼樣?

5.教師小結: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樣,有的覺得是沉下去的,有的覺得是浮起來的,它們在水裡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你們想知道嗎?

二、玩一玩

1.教師出示杯子記錄卡:現在我們一起試一試,請你們輕輕地把你的水果或者蔬菜寶寶放到水裡,然後觀察一下,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這是杯子記錄卡,你可以使用我為你們準備的蔬果小圖片和記錄卡,分別把小圖片擺放在水面或水底。

2.第一次試驗:幼兒輪流把三種水果放到水盆中進行實驗操作,並記錄,教師巡迴觀察,適時指導。

3.幼兒完成記錄,在教師引導下運用“沉”與“浮”來表述自己操作的結果。

4.師幼互動:教師把幼兒的操作結果呈現在黑板,集體驗證。

三、講一講

1.教師請幼兒把其餘的果蔬放到水中,進行操作觀察:小朋友,你發現了什麼?

2.第二次實驗結束,幼兒分享其發現,教師對其操作結果進行記錄。

3.教師小結:這些蔬果,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真有趣。今天,請小朋友回去以後找找其他的水果和蔬菜,再讓爸爸、媽媽準備一大盆水,看看它們哪些是沉下去,哪些是浮起來的,明天來告訴我們好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