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螞蟻》小班教案

來源:才華庫 1.96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逗螞蟻》小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逗螞蟻》小班教案

《逗螞蟻》小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所表現的天真爛漫的兒童情趣。

2、嘗試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熟悉兒歌中間段的內容。

3、積極參與遊戲活動,體驗在遊戲中朗誦兒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用的圖夾文範例7張,塑封好的螞蟻圖片6張,音樂《找朋友》、《加油幹》。

2、實物:毛竹筷、小瓷碗。

3、幼兒人手一份小圖書《逗螞蟻》。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請你猜一猜,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寶寶,告訴你們一個好訊息,今天,我們小(3)班來了一群動物朋友。請你猜猜它們會是誰呢?(請2~3位幼兒回答)

二、出示第一張範例圖,在集體舞《找朋友》的遊戲中,感受螞蟻的可愛。

1、(出示範例一)教師:寶寶看,是誰呀?(小螞蟻)寶寶和螞蟻打個招呼。(寶寶好!螞蟻好!)

2、教師:小螞蟻想來和寶寶們跳一個《找朋友》的舞,寶寶,你有好朋友嗎?(有)好,我們開始吧!(播放《找朋友》的音樂,鼓勵每位寶寶都勇敢地參與集體活動。)

三、學習兒歌的第一句,並在情景中進行理解、鞏固。

1、教師:螞蟻和寶寶跳了舞,肚子有點餓了,讓我來喊螞蟻吃飯吧!(教師示範朗誦兒歌第一句:“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

2、引導幼兒用愉快地情緒跟老師學習朗誦

3、教師:寶寶,那裡還有很多的螞蟻呢!誰來大聲地喊它們過來吃飯?(形式為:單個喊、分組喊、分男女幼兒喊,以便讓每個寶寶都有學習的機會。)

四、猜想活動:你給螞蟻吃什麼飯呢?(利用寶寶的已有經驗進行猜想活動:炒飯、鹹飯、蛋炒飯、白米飯……)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學習“什麼飯?白米飯。”(同時出示範例二)

五、討論活動:有了白米飯,該用什麼菜來一起吃呢?(鼓勵寶寶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並把想法說給螞蟻們聽,以刺激寶寶更豐富地進行討論活動。)同樣採用開火車式的一問一答方式記憶兒歌內容“什麼菜?炒青菜。”同時出示範例三。

六、通過對實物的觀察、觸控,瞭解餐具的名稱“毛竹筷、小瓷碗。”

1、教師:白米飯有了、炒青菜有了,螞蟻們開始吃飯了。寶寶,吃飯要用到什麼東西呢?(筷子、小碗。)

七、角色遊戲“螞蟻吃飯。”教師扮演主人,幼兒扮演小螞蟻。採用“教師呼喚、幼兒表演、一問一答”等多種形式熟悉、記憶兒歌的前半段內容。

八、出示範例六,引導寶寶動腦筋:吃不了,怎麼辦?並加強教師與幼兒的互動。

教師:螞蟻吃飯吃得真開心呀!肚子吃得飽飽的,可是還有許多的白米飯、炒青菜呢,該怎麼辦呢?

九、出示範例七,學說“哼唷哼唷往回搬。”並在音樂遊戲、肢體動作中進行熟練地說。(播放勞動音樂《加油幹》。)

十、出示兒歌名字《逗螞蟻》,傾聽老師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誦一遍兒歌,第二遍時可以請幼兒輕輕地跟老師進行朗誦。並採用多種形式進行鞏固理解、記憶兒歌內容:分組朗誦、聽爸爸媽媽朗誦、單獨朗誦、與老師對念等等。

十一、幼兒人手一份小圖書《逗螞蟻》,鼓勵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看書念兒歌。

附兒歌:

逗螞蟻

螞蟻來呀來

快快來吃飯。

什麼飯?白米飯。

什麼菜?炒青菜。

什麼筷?毛竹筷。

什麼碗?小瓷碗。

吃不了,怎麼辦?

哼唷哼唷往回搬。

《逗螞蟻》小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並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所表現的童趣。

2、嘗試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練習兒歌中間段的內容,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仿編兒歌中間部分。

3、樂於參與遊戲活動,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領會兒歌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白米飯、炒青菜,蘿蔔湯,甜餅乾,螞蟻圖片,螞蟻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設定情境,引發幼兒興趣

1、今天呀,老師請來一位客人和我們一起來做遊戲,是誰啊?(小螞蟻)

2、小螞蟻快快來!我們一起來喊喊。(螞蟻與夥伴打招呼)

二、遊戲中學習兒歌

1、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理解兒歌內容

教師:咦,螞蟻怎麼了啊?我們來問問它怎麼了?

教師:哦,原來螞蟻是餓了,瞧,老師給他準備了什麼?(拿出準備好的飯菜)哇,好香啊。把布揭開問,並給幼兒看)什麼飯?(白米飯)什麼菜?(炒青菜)什麼湯?(蘿蔔湯)外加一塊兒甜餅乾。

“吃不完怎麼辦?”寶寶們,趕緊幫忙想辦法。

對啊,吃不完搬回家。(螞蟻說:“還有那麼多的飯和菜我可搬不動”。)怎麼辦?

來吧我們一起來幫螞蟻搬。(螞蟻帶頭說:“吃不完,搬回家。哼喲哼喲搬得歡)

搬回家與大家一同分享,大家心情怎麼樣?(大家一起樂開懷)

2、角色互動遊戲中,完整學兒歌

教師:老師把剛才我們與客人螞蟻吃飯的遊戲編成了兒歌逗螞蟻

現在,請小朋友當螞蟻,我來逗逗你們。

教師:瞧我帶來了什麼?螞蟻頭飾,請一組小朋友來當螞蟻,我們來逗逗他們。

教師:全體幼兒來扮螞蟻,我來逗螞蟻。

三、經驗遷移,嘗試仿編兒歌替換兒歌中飯菜名稱,啟發幼兒進行創編。(引導幼兒將新的飯菜名編入兒歌裡,大家一起來說說)

教師:現在你們是螞蟻來大二班做客,想要吃些什麼飯菜呢?我們吃了好多的白米飯和炒青菜,讓我們來換換口味。你還想吃什麼飯?什麼菜呢?

四、結束部分,與客人老師互動

1、寶寶們,你們吃了這麼多好吃的飯菜,摸摸肚子飽了嗎?可我們身後的老師們還沒吃飯呢,我們叫老師們來吃飯吧!我們要先問一問老師們想吃什麼飯?”“老師們快快來,......”與臺下老師互動。

2、結束活動。“小螞蟻吃飽了,老師們也吃飽了,讓我們一起出去活動活動吧!”

附:逗螞蟻

小螞蟻快快來,這裡的飯菜香又甜。

什麼飯?白米飯。什麼菜?炒青菜。

什麼湯?蘿蔔湯,外加一塊甜餅乾。

吃不完,搬回家,哼喲哼喲搬得歡。大家一起樂開懷!

教學反思

《逗螞蟻》這首詩歌節奏明顯、內容淺顯,短小精練又生動活潑。這朗朗上口的詩歌能很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源於生活的題材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在第一次教學過程中,我分成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產生興趣,通過猜一猜:“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客人一起來做遊戲,猜猜它是誰?”用猜想形式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再通過喊一喊,逗一逗,設計了遊戲情境“逗螞蟻”,引導幼兒充分展開想象,理解兒歌內容,並熟悉兒歌句式“螞蟻來呀來”。第二環節我改變了以往單一模式的教學,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兒歌。這個環節中,我抓住了兒歌中的“哼喲哼喲搬得歡”,啟發幼兒分別對“哼喲哼喲”與“搬得歡”進行聯想,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兒對螞蟻體型小、力氣小的印象:二是發揮了移情作用,讓幼兒明白有了好東西與他人分享是快樂的事。在試上時,情況並不樂觀,出現幼兒對兒歌感興趣,但是一到遊戲環節出現混亂的景象。

主要原因是幼兒不知道哪些是問哪些是答。因此我設計了讓幼兒帶著“哪些是問的”這一問題聽兒歌。並在分配角色時,教師用“請”的手勢作為提醒,幫助幼兒理解。小小的一個手勢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學習中並進行表演,小班幼兒年齡小,較容易進入遊戲情境,但主動性往往不夠,因此我設計了讓沈老師帶領參與,教師的參與起著一種示範,又能幫助幼兒順利開展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第三環節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由於創編對小班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將此作為延伸活動,讓幼兒在課後跟好朋友、家長進行互動。

由於是精選的活動,因此我覺得在課的設計上都很好。但是在活動中,教師的語言還有待優化(如:我引用了“螞蟻老師”逗得臺下一片歡笑聲。課後,師傅說原話可以改為“今天來了這麼多老師,我們請他們來當螞蟻”更恰當。

《逗螞蟻》小班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所表現的天真爛漫的兒童情趣。

2、完整的表述兒歌中有趣、有節奏的對話,並能換詞進行仿編。

3、(運用聽說遊戲的方法,通過動作的提示理解感知兒歌內容。)

二、活動準備:

螞蟻媽媽和小螞蟻筷子偶

三、活動過程:

一、設定情景,匯入課題,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小螞蟻嗎?”

師:“螞蟻媽媽有許多可愛的螞蟻寶寶。可是其中有一個螞蟻寶寶特別貪玩,一到吃飯的時候就到處亂跑。”

師:“哎呀!不吃飯可不行,螞蟻媽媽得趕緊把他叫回來。”

(教師講述故事,引出兒歌情節。)

師:“小螞蟻快快來!小螞蟻聽到媽媽的叫聲跑過來問:‘幹什麼?’‘來吃飯。’小螞蟻問:‘什麼飯?’‘白米飯’‘什麼菜?’‘炒青菜’小螞蟻高興地說:‘這些飯菜我喜歡。’他大口大口吃起來,啊嗚啊嗚吃得香。”

二、學習兒歌,進一步理解體驗作品。

師:“剛才的故事裡都有誰?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師:“小螞蟻吃了什麼菜?什麼飯?”

師:“可是小螞蟻還沒下來,我們一起來問一下她,好不好?”“讓我們跟著螞蟻媽媽和小螞蟻一起來說一說吧。”

(幼兒重複兒歌)

師:“這幾個小螞蟻吃的真香呀,現在請小朋友來做螞蟻,老師來叫你們,好不好?”

(將幼兒分成兩組表演兒歌。然後教師與幼兒互換角色,鞏固兒歌)

三、結束部分。

師:“孩子們,你們吃了這麼多好吃的飯菜,摸摸肚子飽了嗎?可我們身後的老師們還沒吃飯呢,我們叫老師們來吃飯吧!我們要先問一問老師們想吃什麼飯?”

“老師們快快來。”與臺下老師互動。“小螞蟻吃飽了,老師們也吃飽了,讓我們一起出去活動活動吧!”

(幼兒跟隨教師走出教室,結束活動。)

《逗螞蟻》小班教案4

目標:

1.學習並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所表現的童趣。

2.體驗角色表演的快樂。

3.嘗試用適當的詞語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發展創造能力。

準備:

活動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制的黃米飯、炒青菜若干盤,毛竹筷一雙,螞蟻卡片2~3張,黑板一塊。

過程:

一、產生興趣

1.猜一猜。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客人一起來做遊戲(慢慢拉開黑板上的紙簾,露出螞蟻觸角和上半個頭),猜猜它是誰?

(幼兒猜測一番後,教師出示整隻螞蟻卡片。)

幼:是螞蟻。

(用猜想形式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同時,逐步出示的方式可引導幼兒有方向地猜測,避免漫無邊際。)

2.喊一喊。

師:誰能把螞蟻喊到身邊來?

幼:小螞蟻!小螞蟻!

幼:小螞蟻快來,我們有許多小朋友。

(教師扮演螞蟻邊搖頭邊向前走,但表示拒絕走到幼兒身邊。)

師:螞蟻不肯過來,我們要想一個辦法逗逗它,把它引過來。

3.逗一逗。

師:我們怎樣喊才能把螞蟻引過來呢?

幼:螞蟻來呀來。

師:拿什麼逗它?

幼:螞蟻螞蟻我給你小汽車玩具/螞蟻螞蟻我帶你去春遊/螞蟻螞蟻我有好看的書/螞蟻螞蟻我給你吃巧克力……

師:我們還是一起來試一試吧。(大家一起招手喊:“螞蟻來呀來,我給你……”)

(教師設計了遊戲情境“逗螞蟻”,可引導幼兒充分展開想象,理解兒歌內容,並熟悉兒歌句式“螞蟻來呀來”。)

二、在遊戲中學習兒歌

1.逗引螞蟻。

師:咦。今天早晨我們做了什麼飯菜?

幼:黃米飯/炒青菜。

師:把它們拿出來逗逗螞蟻吧。

(師幼一起擺出“黃米飯”“炒青菜”和毛竹筷,引導幼兒再次逗螞蟻。)

幼:螞蟻來呀來。

師(扮演螞蟻搖頭):嗯,不來不來。

幼:來吃飯,快快來吃飯。

師(扮演螞蟻):什麼飯?

幼:黃米飯。

師:什麼菜?

幼:炒青菜。

師:什麼筷?

幼:毛竹筷。

師(扮螞蟻來到餐桌前做聞一聞並吃得很香的動作,然後眉頭一皺):吃不完,怎麼辦?

幼:搬回去。

師:搬回去幹什麼呢?

幼:留著以後吃/留給姐姐吃/留給爸爸媽媽吃/留給爺爺奶奶吃……

師:螞蟻有了好吃的東西能想到別人,真是好樣的。一想到有更多的螞蟻能吃到好吃的黃米飯、炒青菜,它在搬的時候心情會怎麼樣?

幼:高興/快樂。

(教師一邊做螞蟻搬東西的動作一邊念“哼喲哼喲搬得歡”。)

師:為什麼螞蟻搬米飯時要“哼喲哼喲”的?

幼:它搬得多/它力氣小/螞蟻一點點大,很吃力。

師:它一次能搬多少米飯?為什麼?

幼:兩粒/一粒。

師:螞蟻個頭那麼小,還沒有米粒大。它一次搬一粒還很辛苦呢,所以它們走得很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哼喲哼喲搬得歡”的動作。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抓住了兒歌中的“哼喲哼喲搬得歡”,啟發幼兒分別對“哼喲哼喲”與“搬得歡”進行聯想,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兒對螞蟻體型小、力氣小的印象;二是發揮了移情作用,讓幼兒明白有了好東西與他人分享是快樂的事。)

師(出示黑板上的另一張螞蟻卡片):還有一隻螞蟻呢,我們再來逗逗它。(幼兒再次逗螞蟻,教師扮螞蟻與幼兒互動: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

(幼兒逗引螞蟻的過程就是熟悉兒歌內容的過程,十分有趣,激發了幼兒表達的慾望。教師扮演螞蟻有助於幼兒更快地進入遊戲情境,在對話與扮演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兒歌的情趣,熟悉兒歌的句式。)

2.學習兒歌,並進行表演遊戲。

(1)學習兒歌。

師:把剛才我們逗螞蟻吃飯的遊戲連起來說一說就是一首兒歌,你們聽――(教師朗誦兒歌《逗螞蟻》。)

(教師朗誦兒歌是為了完整呈現兒歌的問答句式,以加深幼兒的印象。)

師:請小朋友也來說一說。(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朗誦兒歌數遍。教師提醒幼兒可加上招招手、聞一聞、吃一吃的動作,並提醒幼兒注意區分問和答,以幫助幼兒準確理解兒歌內容。)

(2)遊戲。

玩法:先請兩位幼兒和教師扮演螞蟻,一起躲在“洞”裡,讓其他幼兒來逗螞蟻。大家喊第一句“螞蟻來呀來”,螞蟻說“嗯”,大家喊第二句“快快來吃飯”,螞蟻問:“什麼飯?”大家答:“黃米飯。”螞蟻問:“什麼菜?”大家答:“炒青菜。”螞蟻問:“什麼筷?”大家答:“毛竹筷。”之後螞蟻慢慢跑出來,來到餐桌前聞一聞後再吃,吃飽後螞蟻說:“吃不了。”大家說:“往回搬。”於是,螞蟻邊念“哼喲哼喲搬得歡”邊搬“黃米飯”(一次搬一粒)。第二次遊戲時,一組幼兒做螞蟻,其餘幼兒邊念兒歌邊逗螞蟻。第三次遊戲時,全體幼兒扮演螞蟻,教師逗螞蟻。

(小班幼兒年齡小,較容易進入遊戲情境,但主動性往往不夠,所以教師的參與既是一種示範,又能幫助幼兒開展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三、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稱

1.師: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要再請螞蟻來做客,還可以準備些什麼飯菜?

幼:紅豆/蛋炒飯/揚州炒飯/白米飯/黑米粥……

幼:炒菠菜/紅燒肉……

(教師引導幼兒將新的飯菜名編到兒歌裡,大家一起念。)

2.師:小朋友回到家裡還可以編編新的兒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玩這個遊戲。

(這是一個調動幼兒已知經驗的環節,既貼近幼兒生活,又可以將遊戲延續下去,使幼兒充分體驗學習兒歌的快樂,並推動幼兒與家長互動。)

附:逗螞蟻

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

什麼飯?黃米飯。

什麼菜?炒青菜。

什麼筷?毛竹筷。

吃不了,往回搬,

哼喲哼喲搬得歡。

《逗螞蟻》小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所表現的童趣。

2、指導幼兒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練習作品中間段的內容,並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仿編兒歌的中間部分。

3、激發幼兒參與情境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音樂《螞蟻搬豆》,小螞蟻頭飾一個、字卡槽一塊

2、小圖片:螞蟻(六張)、飯兩(張)、抄青菜、一雙竹筷、問號(三張)

3、實物:白米飯一碗、一碟抄青菜,一雙竹筷

4、拱門四個,籃子四個,紙球若干

活動過程:

1、音樂入場。

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出去走走吧!

一、情境遊戲逗螞蟻,引起幼兒的興趣。

1、喊一喊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客人來玩遊戲,猜猜它是誰?

師:誰能把它喊到身邊來?(螞蟻來呀來)

(另一位老師扮演螞蟻躲到一邊搖搖頭)

師:螞蟻不肯過來,我們要想一個辦法逗逗它,拿什麼來逗它呢?(引導幼兒用"螞蟻來呀來,我請你吃蘋果/香蕉······)

2、初步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所表現的童趣。

師:看,李老師給螞蟻準備了什麼好吃的?

(出示實物飯、菜、筷子)

師:這是什麼?什麼飯?(白米飯)什麼菜?(炒青菜)什麼筷子?(小木筷)

(引導幼兒一起來逗螞蟻)

幼:螞蟻來呀來。

(師扮演螞蟻搖頭):嗯,不來不來。

幼:來吃飯,快快來吃飯。

師(扮演螞蟻):什麼飯?

幼:白米飯。

師:什麼菜?

幼:炒青菜。

師:什麼筷?

幼:小木筷。

師(扮螞蟻來到餐桌前做聞一聞並吃得很香的動作,然後眉頭一皺):吃不完,怎麼辦?(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扮演螞蟻邊搬東西搬念兒歌"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歡。")

師:小螞蟻搬東西的時候,說了什麼?("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歡。")

3、幼兒完整欣賞兒歌,學習兒歌。

師:老師把逗螞蟻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

(教師出示小圖片,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師:這裡有一隻螞蟻,你們也來逗逗它(引導幼兒看圖完整朗誦兒歌2遍)

5、幼兒分角色表演兒歌。

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扮演螞蟻躲在洞裡(拱門)一組在拱門對面扮演逗螞蟻的人。兩組一問一答表演。

三、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稱

1、師: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要再請螞蟻來做客,還可以準備些什麼飯菜?

幼:紅豆/蛋炒飯/揚州炒飯/白米飯/黑米粥……

幼:炒菠菜/紅燒肉……

(教師引導幼兒將新的飯菜名編到兒歌裡,大家一起念。)

2、師:小朋友回到家裡還可以編編新的兒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玩這個遊戲。

附:兒歌《逗螞蟻》

螞蟻來呀來,

快快來吃飯。

什麼飯?白米飯。

什麼菜?炒青菜。

什麼筷?小竹筷。

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歡。

教學反思

《逗螞蟻》這首詩歌節奏明顯、內容淺顯,短小精練又生動活潑。這朗朗上口的詩歌能很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源於生活的題材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在第一次教學過程中,我分成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產生興趣,通過猜一猜:“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客人一起來做遊戲,猜猜它是誰?”。用猜想形式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再通過喊一喊,逗一逗,設計了遊戲情境“逗螞蟻”,引導幼兒充分展開想象,理解兒歌內容,並熟悉兒歌句式“ 螞蟻來呀來”。第二環節我改變了以往單一模式的教學,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兒歌。這個環節中,我抓住了兒歌中的“哼喲哼喲搬得歡”,啟發幼兒分別對“哼喲哼喲”與“搬得歡 ”進行聯想,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兒對螞蟻體型小、力氣小的印象:二是發揮了移情作用,讓幼兒明白有了好東西與他人分享是快樂的事。在試上時,情況並不樂觀,出現幼兒對兒歌感興趣,但是一到遊戲環節出現混亂的景象。

主要原因是幼兒不知道哪些是問哪些是答。因此我設計了讓幼兒帶著“哪些是問的”這一問題聽兒歌。並在分配角色時,教師用“請”的手勢作為提醒,幫助幼兒理解。小小的一個手勢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學習中並進行表演,小班幼兒年齡小,較容易進入遊戲情境,但主動性往往不夠,因此我設計了讓沈老師帶領參與,教師的參與起著一種示範,又能幫助幼兒順利開展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第三環節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由於創編對小班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將此作為延伸活動,讓幼兒在課後跟好朋友、家長進行互動。

由於是精選的活動,因此我覺得在課的設計上都很好。但是在活動中,教師的語言還有待優化(如:我引用了“螞蟻老師”逗得臺下一片歡笑聲。課後,師傅說原話可以改為“今天來了這麼多老師,我們請他們來當螞蟻”更恰當)。

《逗螞蟻》小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並瞭解兒歌,感受兒歌所表現的“逗”趣。

2.在遊戲中體驗邊念兒歌邊進行角色表演的快樂。

3.初步學會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兒歌中的飯菜名。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5.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課前自制黃米飯、炒青菜若干盤,毛竹筷一雙,螞蟻卡片兩張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激發興趣。

1.猜一猜。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來一位客人,猜猜會是誰呢?

2.喊一喊。師:哦,原來是螞蟻啊,誰來把螞蟻喊過來?

3.想一想,說一說。師:我們想一個什麼辦法逗螞蟻來呢?

二、在遊戲中學習兒歌,體驗“逗”趣。

1.逗引螞蟻

運用黃米飯與炒青菜逗引螞蟻。

2.學習兒歌,進行扮演。

(1)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傾聽。

(2)幼兒在教師動作與語言的提示下朗誦兒歌。

提醒幼兒注意整首兒歌的完整,加上動作朗誦。

(3)玩遊戲。根據兒歌內容,創設遊戲情境。交代規則:先請兩位螞蟻躲在“洞”裡,其他幼兒逗螞蟻。第二遍,全體幼兒做螞蟻,老師來逗螞蟻。提醒螞蟻們別忘了自己與老師的對話。

三、創編兒歌

1.啟發幼兒想象並表達,要請螞蟻再來做客,還可以準備別的什麼菜呢?

將新的米飯和菜的名稱編到兒歌裡,大家一起念一念,說一說。

2.活動延伸:小朋友在家裡也可以編新的逗螞蟻的兒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這個遊戲。

活動反思:

上完這節小班語言研討課,我收穫頗多。從活動設計來看,目標難易適中,程式設計新穎,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兒歌,並創設情境使他們切身體會兒歌“逗”的主題。特別是活動中,我一改以往兒歌教學中聽一聽、學一學的模式,而是以猜一猜、想一想、逗一逗的形式匯入活動,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直接深入活動的主題“逗趣”,挖掘了這首兒歌自身的遊戲性、趣味性,充分發揮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使得他們在遊戲中學習兒歌輕鬆愉快。

在後面的集體進行角色扮演的環節中,雖然沒有任何頭飾或手偶,幼兒依然能沉浸在做螞蟻的角色意識中,但由於情緒過於興奮,他們沒有理解邊念兒歌邊遊戲的`規則,一味地忙著來回搬運“米飯”,只有少數幾名幼兒邊玩遊戲邊念著兒歌。這給活動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遺憾。如果教師在覺察了幼兒異常興奮之後,能採取有效措施提醒幼兒,使他們的注意力專注於遊戲的同時能做到遵守遊戲規則,相信後兩次的遊戲水平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小百科:螞蟻是一種昆蟲,別名蟻、玄駒、昆蜉、蚍蜉螞,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螞蟻的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種,有21亞科283屬,中國境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600多種。

《逗螞蟻》小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有節奏地朗誦,理解兒歌內容。

2、學習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練習練習作品中間段的內容,並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仿邊編兒歌中間的部分。

3、體驗參與表演的樂趣。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操作圖片。

活動過程:

1、藉助手指遊戲,讓幼兒猜猜誰到班上來做客。

2、教師以故事情景的方式讓幼兒瞭解兒歌的內容:

(1)小螞蟻走呀走,肚子很餓了,它看到了什麼好吃的?

(2)小螞蟻走呀走,肚子很餓了,它又看見了什麼?

(3)以同樣的方式瞭解後面的兒歌內容。

3、幼兒跟著圖片一起學念兒歌。

4、幼兒一邊表演一邊念兒歌。

5、引導幼兒擴充套件想象,仿編對話部分的內容“螞蟻還找到了什麼好吃的呢?”鼓勵幼兒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講述出來。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我大膽的放手,讓孩子們盡情的用動作表現並及時的加以引導,使他們在相對自由、寬鬆和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兒歌,在玩樂中學習兒歌。

《逗螞蟻》小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理解兒歌內容。

2、指導幼兒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練習作品中間段的內容,並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仿編兒歌的中間部分。

3、激發幼兒參與情境表演的興趣。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依據詩歌內容,編排一個情境表演。

2、表演用的道具:

(1) 畫有螞蟻的小圖片若干,並用繩子繫上。

(2) 用黃色縐紙剪成碎片作黃米飯,用綠色縐紙剪出長條作青菜。

(3) 一雙筷子,一隻用油泥做成的碗。

3、幼兒操作材料“逗螞蟻”。

活動過程

1、藉助幼兒操作材料,先讓幼兒猜猜“老師要請誰到班上來做客”。再請三四個幼兒扮作小螞蟻,老師做招呼的人。

2、請幼兒根據兒歌內容,進行表演。

3、請幼兒說一說看到的是什麼。

(1)師:你們看見誰來了?我是怎麼招呼它們的?

(2)小螞蟻來了以後,對我說了些什麼?

(3)我給它們準備的食物太多了,小螞蟻吃不完怎麼辦?

4、讓幼兒再次觀看情境表演,然後學說其中的對話部分。

5、引導幼兒擴充套件想象,仿編對話部分的內容。

(1)師:如果你請小螞蟻吃飯請它吃什麼飯?

(2)什麼菜?

(3)用什麼筷?

(4)用什麼碗?

6、請每位幼兒從椅子下面,拿出預先放好的螞蟻圖片,戴在脖子上,表演兒歌,唸到最後兩句“吃不了,往回搬,哼喲哼喲搬得歡”時,小朋友做出搬米或搬菜,或搬運其他食物的動作,要求幼兒的動作誇張一些。

最後以一句“我們把食物都搬回家吧!”結束表演。

教學反思:

《逗螞蟻》這首詩歌節奏明顯、內容淺顯,短小精練又生動活潑。這朗朗上口的詩歌能很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源於生活的題材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在第一次教學過程中,我分成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產生興趣,通過猜一猜:“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客人一起來做遊戲,猜猜它是誰?”。用猜想形式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再通過喊一喊,逗一逗,設計了遊戲情境“逗螞蟻”,引導幼兒充分展開想象,理解兒歌內容,並熟悉兒歌句式“ 螞蟻來呀來”。第二環節我改變了以往單一模式的教學,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兒歌。這個環節中,我抓住了兒歌中的“哼喲哼喲搬得歡”,啟發幼兒分別對“哼喲哼喲”與“搬得歡 ”進行聯想,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兒對螞蟻體型小、力氣小的印象:二是發揮了移情作用,讓幼兒明白有了好東西與他人分享是快樂的事。在試上時,情況並不樂觀,出現幼兒對兒歌感興趣,但是一到遊戲環節出現混亂的景象。

主要原因是幼兒不知道哪些是問哪些是答。因此我設計了讓幼兒帶著“哪些是問的”這一問題聽兒歌。並在分配角色時,教師用“請”的手勢作為提醒,幫助幼兒理解。小小的一個手勢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學習中並進行表演,小班幼兒年齡小,較容易進入遊戲情境,但主動性往往不夠,因此我設計了讓沈老師帶領參與,教師的參與起著一種示範,又能幫助幼兒順利開展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第三環節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由於創編對小班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將此作為延伸活動,讓幼兒在課後跟好朋友、家長進行互動。

由於是精選的活動,因此我覺得在課的設計上都很好。但是在活動中,教師的語言還有待優化(如:我引用了“螞蟻老師”逗得臺下一片歡笑聲。課後,師傅說原話可以改為“今天來了這麼多老師,我們請他們來當螞蟻”更恰當)。

《逗螞蟻》小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所表現的天真爛漫的兒童情趣。

2、嘗試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熟悉兒歌中間段的內容。

3、積極參與遊戲活動,體驗在遊戲中朗誦兒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用的圖夾文範例7張,塑封好的螞蟻圖片6張,音樂《找朋友》、《加油幹》。

2、實物:毛竹筷、小瓷碗。

3、幼兒人手一份小圖書《逗螞蟻》。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請你猜一猜,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寶寶,告訴你們一個好訊息,今天,我們小(3)班來了一群動物朋友。請你猜猜它們會是誰呢?(請2~3位幼兒回答)

二、出示第一張範例圖,在集體舞《找朋友》的遊戲中,感受螞蟻的可愛。

1、(出示範例一)師:寶寶看,是誰呀?(小螞蟻)寶寶和螞蟻打個招呼。(寶寶好!螞蟻好!)

2、師:小螞蟻想來和寶寶們跳一個《找朋友》的舞,寶寶,你有好朋友嗎?(有)好,我們開始吧!(播放《找朋友》的音樂,鼓勵每位寶寶都勇敢地參與集體活動。)

三、學習兒歌的第一句,並在情景中進行理解、鞏固。

1、師:螞蟻和寶寶跳了舞,肚子有點餓了,讓我來喊螞蟻吃飯吧!(教師示範朗誦兒歌第一句:“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

2、引導幼兒用愉快地情緒跟老師學習朗誦。

3、師:寶寶,那裡還有很多的螞蟻呢!誰來大聲地喊它們過來吃飯?(形式為:單個喊、分組喊、分男女幼兒喊,以便讓每個寶寶都有學習的機會。)

四、猜想活動:

你給螞蟻吃什麼飯呢?(利用寶寶的已有經驗進行猜想活動:炒飯、鹹飯、蛋炒飯、白米飯……)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學習“什麼飯?白米飯。”(同時出示範例二)

五、討論活動:

有了白米飯,該用什麼菜來一起吃呢?(鼓勵寶寶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並把想法說給螞蟻們聽,以刺激寶寶更豐富地進行討論活動。)同樣採用開火車式的一問一答方式記憶兒歌內容“什麼菜?炒青菜。”同時出示範例三。

六、通過對實物的觀察、觸控,瞭解餐具的名稱“毛竹筷、小瓷碗。”

師:白米飯有了、炒青菜有了,螞蟻們開始吃飯了。寶寶,吃飯要用到什麼東西呢?(筷子、小碗。)

七、角色遊戲“螞蟻吃飯。”教師扮演主人,幼兒扮演小螞蟻。採用“教師呼喚、幼兒表演、一問一答”等多種形式熟悉、記憶兒歌的前半段內容。

八、出示範例六,引導寶寶動腦筋:吃不了,怎麼辦?並加強教師與幼兒的互動。

師:螞蟻吃飯吃得真開心呀!肚子吃得飽飽的,可是還有許多的白米飯、炒青菜呢,該怎麼辦呢?

九、出示範例七,學說“哼唷哼唷往回搬。”並在音樂遊戲、肢體動作中進行熟練地說。(播放勞動音樂《加油幹》)

十、出示兒歌名字《逗螞蟻》,傾聽老師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誦一遍兒歌,第二遍時可以請幼兒輕輕地跟老師進行朗誦。並採用多種形式進行鞏固理解、記憶兒歌內容:分組朗誦、聽爸爸媽媽朗誦、單獨朗誦、與老師對念等等

十一、幼兒人手一份小圖書《逗螞蟻》,鼓勵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看書念兒歌。

附兒歌:逗螞蟻

螞蟻來呀來,

快快來吃飯。

什麼飯?白米飯。

什麼菜?炒青菜。

什麼筷?毛竹筷。

什麼碗?小瓷碗。

吃不了,怎麼辦?

哼唷哼唷往回搬。

《逗螞蟻》小班教案10

語言活動:逗螞蟻

活動目標:

1、 理解兒歌內容,知道生活中不同飯菜的名稱。

2、 能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跟老師互念兒歌,並能根據已有經驗簡單仿編。

3、 感受兒歌所表現的天真爛漫的兒童情趣。

活動準備:

螞蟻媽媽頭飾,小螞蟻胸貼,不同飯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

事先讓幼兒帶螞蟻胸貼玩螞蟻搬豆的遊戲

師:小螞蟻們,東西搬累了吧,讓我們坐下來休息吧!

師戴螞蟻媽媽頭飾:我是螞蟻媽媽!我為螞蟻寶寶們準備可口的飯菜呢,現在我要喊我的寶寶來吃飯了。對幼兒“螞蟻寶寶們,來吃飯拉!”

來看看,有什麼吃的吧!

二、學兒歌

1、教師範念兒歌。

2、提問:螞蟻媽媽叫小螞蟻幹什麼呀?

吃的什麼飯?什麼菜?用的什麼筷?什麼碗?

螞蟻媽媽做的飯好吃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螞蟻是怎麼吃的?

3、 師:現在你們都是螞蟻寶寶,我是誰呀?我也要來喊寶寶吃飯嘍!你們可要回答媽媽吃的什麼飯菜哦!

⑴引導幼兒念兒歌2遍

⑵請一幼兒飾螞蟻媽媽1遍

⑶請一幼兒飾螞蟻爸爸1遍

三、創編兒歌

師:小螞蟻們,你們平時除了吃過白米飯,還吃過什麼飯啊?

除了吃過炒青菜,還吃過什麼菜呢?

請你想一想,然後跟你旁邊的朋友說一說。

請個別幼兒交流。

師:那接下來把我們愛吃的飯菜放進兒歌裡,好嗎?

現在螞蟻媽媽又要來問了“小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什麼飯……”

四、遊戲

兩個小朋友一組,一個做媽媽,一個做寶寶,一問一答,把你想到的好吃的飯菜放進兒歌裡。

五、結尾

小螞蟻吃飽了,要出去散步了,讓我們一個跟好一個慢慢去散步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