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說課稿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來源:才華庫 2.23W

 一、教材分析

貓說課稿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1.教材地位及課文特點

本單元編選了《貓》、《鳥》、《動物趣談》、《狼》等四篇描寫人類的生存夥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瞭解和認識,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從動物世界裡折射人類的生活軌跡,本文的作用樸實無華的言辭將三次養貓的故事娓娓道來,意境深遠、含蓄,留給人深深的思考。

2.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重視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的聯絡”,結合本單元特點,我把本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學習本文運用對比的手法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資訊,複述情節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作者同情、憐愛弱小的思想感情,交給學生客觀公正,寬容仁愛、關愛弱小的處事原則。

3.學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強,情節較簡單,符合學生的思想認識、生活交接近,這都為本文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本文中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是學習的重點,應該讓學生多談自己的看法。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默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抓住要點,反覆品味,才能體會課文中包含的複雜感情。

2.複述法:利用課文中的關鍵詞,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複述課文,讓學生在複述中加入自己的感情,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

3.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生、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學法指導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默讀勾畫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四、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

用多媒體展示漂亮可愛的貓的圖片,激發學生興趣。很多同學家裡都養了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帶給了我們無限的樂趣,正如有的同學說的“生活因你而精彩”。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段不一樣的養貓故事,體驗一種發人深省的養貓的快樂與傷悲。

(二)整體感知:

1.點名朗讀課文,要求學生勾畫生字詞,根據課文理解詞語含義。

2.檢查預習,用幻燈片展示生字和解詞,要求學生搶答,激發學生積極性,掃除文字障礙。

3.在此瀏覽課文,在課文中標記幾隻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的句子

4.根據學生標記的內容,找不同組的幾個同學分別複述這幾隻貓的故事,要求複述得簡潔生動。

(通過兩次不同的讀,特別是讓學生在複述過程中抓住關鍵詞,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感知,為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品味感情

學生自行朗讀,標記抒情議論性語句,讓學生按小組完成這項工作,朗讀與評說相結合,組內同學可進行補充。

(四)感悟主題

豐富的情感在娓娓道來的敘述中緩緩流淌,不斷積澱直至噴發,通過朗讀、理解、品味喚起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

1.對揮舞大棒、妄下斷語的我,你想說什麼?

對“可憐的貓”你想說什麼?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由發言,學生可能會有多種不同的理解,可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談一談,從而領會課文的主旨。

2.理解延伸

人難免犯錯誤,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心的,或多或少都會給別人帶來傷害,你有類似的經歷嗎?和大夥說一說。

(這一環節設定的目的時,讓學生把學習和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同時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更好的理解課文內涵,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總結課文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老師予以肯定和補充。

感人的養貓的故事就到這裡了,他留給我們的思索是無窮的,不光是可憐的貓,在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可憐的人,他們不是被人們所注意,他們是卑微的、弱小的,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去關心這個弱勢群體,請大家記住:“生命是一條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視”!

 

胡開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