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說課稿(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來源:才華庫 1.9W

                                                             許堂大橋中學  朱俠

《敬畏自然》說課稿(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一、 說教材,說學生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學生特點

   《敬畏自然》是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屬於科學小品文。單元主題為人與自然,要求理解課文內容、熟悉科學文藝作品的同時,樹立環保意識。這是一篇散發著理性光輝的散文,議論較盛,涉及巨集大,文句流暢,能引導學生對天地自然產生 玄思 。八年級的學生,主要還處於形象思維階段,他們喜歡生動可感的文章,也還沒有進行過宇宙的思考,所以,在教學中要把這篇議論性很強,又兼有學理性的文章,轉化成豐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文句、思想。

    另一方面,八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立論,論證等基礎知識。所以學習這篇散文,只能給以科學思維情感上的關照,使其獲得一定的現代意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識記、理解本課生字詞。

⑵  理解“敬畏自然”的含義。

2、能力目標:

⑴ 整體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養閱讀科學文藝作品的興趣。

⑵ 理解本文層層遞進、水到渠成的論述方法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⑶ 揣摩關鍵語句,體味其深刻含意,培養語感。

3、德育目標:

 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 

    4、美育目標:

        感受文章智慧詩意的言語。

(三)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觀點。

2、探究思考,理解關鍵語句的深刻含意。 

(四)教學難點

1、概括要點,理解層層推進的論述方法。

2、理解“敬畏自然”的內涵,正確領會“宇宙的智慧”“宇宙       的生命”的含義。

   3、辨證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二、說 教 法

(一)本課以引導、分析、啟發、探究、比較閱讀為主要教法,輔以多媒體課件,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來理解課文主要觀點,在一定情景下進行讀、寫、聽、說活動,通過自主探究、合作、辯論等方式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情景教學法: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播放圖片、畫面、激發同學的閱讀興趣。

2、討論點撥法。

 3、比較閱讀法。將本文與《大自然的啟示》比較,加深理解本文的文體特徵。

  4、辯論法。以小組方式展開辯駁,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領會論證方法。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說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積累字詞,整體感知;

          精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理解作品的主旨。

          比較閱讀,抓住作品的文體特徵。

教學步驟:

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劉儀偉等解說的世博會的《人與自然》宣傳片)

2、學生看後談感受

3、師根據情況適時地匯入課題

    倒下的是樹嗎?(宣傳片中的一句話),幾百年才長成的大樹,人類可以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讓它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熱帶雨林,可以在幾年內將它們變成光禿禿的平地;幾百萬年才進化來的物種,可以在幾十年間使它滅絕。這就是征服自然嗎:人類還有什麼辦不到?可是,海嘯、洪澇災害、黑洞、禽流感、非典等等等等,已經觸目驚心地站在人類面前。我們面對自然該如何去做呢?請讀嚴春友的《人與自然》。

4、板書:課題及作者

   (設計意圖:這篇議論性散文對天地自然的思索涉筆巨集大,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距較遠,通過播放《人與自然》的圖片解說,拉近了學生與文字之間的距離,通過這個環節喚起學習的探究興趣,消除學生的心理隔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細讀題目

 問①說說“敬畏”的近義詞反義詞

   ②題目中隱含怎樣的資訊?

2、閱讀全文,整體感知

   ①學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生字詞,初步感知文章。

   ②學生自由誦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並找出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

(設計意圖:題目是全文的“眼睛”透過眼睛可提前獲得本文的相關資訊,把握重點)

三、精讀課文,探究思考

 1、作者是如何告訴我們觀點的?

     (抓住議論的思路,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再次回顧,啟發引導學生)

2、這個觀點的內涵是什麼?

    分解成以下三個問題探究:

①“敬畏自然”意味著怎樣對待自然?

②“敬畏自然”是要人類無所作為?

③為什麼應該“敬畏自然”?

3、學生探究性閱讀,教師適時點撥,適時播放多媒體圖片

(設計意圖:三個問題的設計,加快學生理解作者所說的“敬畏自然的內涵,圖片的播放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直觀、形象)

4、多媒體展示板書設計

                  智慧

人類              敬畏              自然 宇宙

                  生命

四、揣摩語句,學習語言。

  1、你同意下面的看法嗎?(多媒體展示問題)

     尊敬的嚴教授:

          你的《敬畏自然》寫得相當的條理清楚,但我認為你的第8自然段與全文格格不入,建議你把它改成陳述句的語氣敘述。

                                              你的讀者

2、學生討論發言

3、歸納明確:(多媒體展示)

   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意思的修辭方法,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4、配樂齊讀第8自然段,並注意把握語氣及重音。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有意識的丟擲這個問題,想讓學生把分散在全文的目光聚集到第8自然段的研讀上來,從而達到“點”“面”結合的教學效果。)

五、擴充套件延伸,比較閱讀

  請同學們閱讀《大自然的啟示》一文,與課文比較,分析兩文寫作手法上的差異。

(多媒體展示《大自然的啟示》一文)

大自然的啟示

張玉庭

 古人有過一句極深刻的話:師法自然。

什麼意思?大自然是老師!

說得真棒!大自然給我們上過的課的'確很多很多,且一節比一節美妙,一堂比一堂迷人。

請聽其中的三堂課。 

                                 (一)

AB本是兩棵無關的樹,只因被青藤緊緊地纏著,便在不知不覺中長到了一起,而自打長到一起,A樹上也就結出一種全新的果實,外形仍是A,但味道卻活似B。此事引起人們的思索,也就學著,模仿著,以人工的方式,有意識地讓兩種不同的樹長在了一起,並果然結出一種全新的果實,這就是園藝學中一種重要技術--嫁接。

瞧!大自然多聰明,就這麼一啟發,園藝家就恍然大悟,一舉學會了嫁接!

                                   (二)

有人為了晒東西,曾在相距不遠的兩棵樹上拴了根鐵絲,久而久之,鐵絲形成的鐵箍牢牢地勒進樹幹,硬是在樹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溝。兩年後,鐵箍更是深深地勒進了樹裡,可憐的樹看來必死無疑,但奇蹟偏偏因此而發生──那堅強的樹非但沒有死,反而站得穩穩當當的,硬是把那可怕的鐵箍活活地吞了進去!而這一切恰好被一位絕望之極的老人看到,也就重新得到了活下去的勇氣!老人得的是癌症!當病痛無情地折磨著他時,他曾想到了自殺!但正是這棵樹指點了他,他深感肅然,便對著樹深深地鞠了個躬,他決定,學那棵樹,與疾病抗爭到底!他戰勝了病痛活下來了!過了些年後,他臨去世時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感謝那棵樹!

瞧!大自然給人的啟示多深刻,雖不聲不響,卻給人以力量!

                                (三)

知道珍珠的來歷嗎?別看它們瑰麗得像一顆顆星星,可來歷卻極像一場極可怕且極漫長的夢!這就是,自打一顆小石子突然掉進了珍珠貝那柔軟的軀體,這可怕的噩夢就開始了!粗糲的石子不分晝夜地折磨著它,刺疼著它,但它堅強無比,不僅接受了這突如其來的苦痛,還毅然咬緊了它,不聲也不響,就這麼過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把它變成了一顆璀璨的珍珠!

是的,類似的故事很多很多!

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那是在教我們謙虛!

一群螞蟻能抬走大骨頭,那是在教我們團結!

溫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們堅韌!

   蜜蜂在花叢間忙碌,那是在教我們勤勞!

含羞草默默地收攏葉片,那是在告訴我們切莫張揚!

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肯學,天天都會有收穫!

老師點撥:

   《大自然的啟示》是抒情性散文,語言形象、生動,有濃郁的抒情色彩;課文既有抒情性散文的特點,但內容是議論性的,通篇有議論的理路。

(設計意圖:進行文字比較,可以更好的抓住本文的文體特徵,進行橫向比較,加以區分閱讀。)

六、聯絡生活,領會觀點。

1、引深:既然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人類無法與之比擬,那該如何對待自然呢? 

2、學生討論,各抒己見。若學生提到人類不應破壞自然,或當學生提及人類受到大自然的報復的話題時,教師可因勢利導,自然帶出:人類有哪些做法違背自然規律,破壞自然?大自然給人類帶來了哪些懲罰?請舉例說明。 

   學生舉生活中的例子。(洪災、海嘯、泥石流、臭氧層的破壞等)

教師小結:

 大自然的破壞力是人類始料不及的,有時是那樣的無奈,人的力量顯得那樣微不足道。不愛護自然就會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破壞,甚至造成無法估量的後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閱讀體驗與實際生活再一次聯絡起來,領會文章觀點,思想得到昇華。)

七、佈置任務

師:如果我們以為“人定勝天”,破壞了這個家園,我們將無法生存,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大自然呢?我們是不是要積極行動善待自然?讓我們以實際行動,讓心靈走進自然。請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準備資料進行下一課時的辯論。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1、出示辯論題:人類應該征服自然。

2、資料準備:分小組蒐集

3、辯論方法指導:

      辯論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⑴ 贊成什麼、反對什麼,立場一定要鮮明,不可摸稜兩可。

⑵ 說話要有條有理,更要有據可依,才有說服力。

⑶ 說話一定要緊扣話題,不要遊離於中心之外。

⑷ 要善於從對方的發言中尋找漏洞,適時反駁。

4、分小組辯論,教師點評,評出最佳辯手獎、最佳合作獎等。

5、課外活動:每位同學寫一則正確對待大自然的倡議書。 

(設計意圖:為了讓“敬畏自然”的觀點走進學生的心靈,組織辯論是最好的方法。學生會在資料的準備過程中接觸更多的振聾發聵的事實、更多的前沿性的環保理論,同時,語言的表達能力、蒐集整合資料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都可以在活動中得到發展與鍛鍊。倡議書的寫作,更能對所學的知識深入應用,寫作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敬畏自然》,它是人教版八年級(下)第三單元的第一篇文章。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陳述我的教學設計和設計理念。 

一 、說教材 

(一)對課文的理解: 

人是大自然創造的奇蹟,可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人類歷來都是奉行自我中心主義,甚至宣稱要征服自然。特別是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更是按照自己的好惡隨意踐踏自然,肆意破壞環境:開山墾荒、圍湖造田、大肆捕殺野生動物、毫無節制地開採等等。當然,人類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乾旱、水災、泥石流、沙塵暴,還有那可怕的“非典”,這些無一不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鄭重警告。所以,人如何與自然和睦相處,如何創造美好、和諧的生存環境,已是新的時代主題,並且直接關係到民族與人類的未來。於是,人教版語文教材繼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安排了諸如《珍珠鳥》等一系列保護動物、善待生命的相關課文後,在本冊中又編排了以《敬畏自然》為首篇的第三單元,它們以不同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和思考,旨在引導學生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培養其科學理性精神,進一步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同時讓學生明白,敬畏自然並不是走向“人定勝天”的反面,而是對“人定勝天”的發展,是對自然的人文性的探究。樹立他們平等對待生命的意識,與自然和諧共處。激勵學生愛自然,愛生命,愛生活。 

(二)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感受並理解作者敬畏自然及愛護自然的觀點。 

2、揣摩課文中富有哲理、講究形象的語言的含義。 

    3、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樹立平等對待生命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辨證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這一觀點的;學習文章使用多種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說的通俗易懂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敬畏自然”的內涵及體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言。 

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 理解 分析能力,但對這種比較抽象的議論性散文,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依據學生實際和新課標的“三個維度”的要求,制定了以上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體現的是“深課淺教”的原則。 

二、說教法 

新課標提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地位,那麼教師在做到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同時,更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做到有序,有度 ,有的放矢的指導學生學習。見於學生學情實際,特採用情境匯入法,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採用品析法,點撥法,探究法等探究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言,以此為突破口,深化重點,突破難點。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和情感薰陶。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的理念。 

三、說學法 

當然,無論採用什麼教學方法,最終還得落到學生身上,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十分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所以學生課堂上的學法重點就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上,整體把握課文時可採用默讀法、圈點勾畫法,之後,可採用討論法、探究法、情境體驗法和資料彙編法等。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美麗的自然風光令人賞心悅目,可自然有時也會給我們帶來災難。同學們,人與自然脣齒相依,息息相關。優質的自然環境是人們休憩生活的快樂家園,肆意破壞環境,就會使我們陷入無家可歸的悲劇。我們究竟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自然?《敬畏自然》會給我們指點迷津。播放幻燈片,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文理解營造一個情感氛圍。在這裡將課堂與生活、 時政聯絡起來,讓語文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 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的情感教育。 

二、整體感知: 

學生默讀兩遍課文,首先圈點勾畫,找出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其次,思考一下,作者為什麼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麼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這個環節可小聲播放音樂,為學生創設輕鬆的閱讀氣氛和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文章主題敬畏自然的含義。讓學生自主鑽研課文,結合大螢幕提示的問題弄清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這一觀點的。同時鼓勵學生質疑解惑。 

三、研讀賞析 

       本文語言充滿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進行四人小組的合作討論交流,然後彙報交流成果。 

1、人類為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而喜形於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創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3、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4、我們有什麼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 前賣弄小聰明呢?  

(賞析略) 

新課標提出要培養學生合作討論探究能力,作為一篇議論性的散文,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意在讓學生品味此文語言的哲理美和思辨美,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如何用擬人手法淺顯易懂、生動形象的說理,如何用反問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讀者的感情,啟人深思的。落實品語言,學語言的目的。 

 四 、拓展探究 

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自己學了文章後有哪些想法,能不能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明? 

要求:自主探究自由討論,提出質疑見解 

         ( 小組討論,交流發言) 

這個環節的設定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對人和自然的關係進行深入探討和理解,完成教學難點: 理解“敬畏自然”的內涵。讓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走向生活,讓學生明白保護自然是大家的責任,應從你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新課標指出:學生能就適當的話題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在這一環節中請學生髮言說明對作者觀點的理解及意見,只要學生談來有理有據,都應給予肯定,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激勵他們的思維火花。 

五、 課堂總結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老人,他有著無與倫比的智慧和無比寬闊的胸懷,他的一切兒女都是平等的。所以敬畏自然,就是熱愛自然,就是熱愛生命,就要樹立平等的對待生命的意識,與自然和諧共處。 

板書設計 

                          敬畏自然   

                     

          人        

                             

                     平等            和諧  

                             自然 

     此環節意在讓學生理解文章傳達的理念,培養他們正確的自然觀,人生觀。 

六、 佈置作業 

(1)老師展示一些相關圖片,請學生做環保小記者,為這些圖片配上簡潔的廣告語,號召人們保護自然、敬畏自然。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成小組,蒐集資料,出一期“人與宇宙之謎”的專刊。 

此環節(1)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鍛鍊口頭表達能力,昇華他們愛自然的情感。(2)新課標指出要使學生初步具備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這個環節以教材為立足點,充分利用圖書室、網路等資源,拓寬視野,是對學生蒐集、處理、利用資訊資源一次有益的鍛鍊

 

朱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