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人教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5.62K

 11、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人教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備課者:鄭時仁、歐陽明

目的要求: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2.瞭解文章擬人、反問等修辭的手法,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語句。

3.瞭解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道理,增進學生對自然的認識,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2.鍛鍊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言。

教材分析:

嚴春友毫無疑問,在本文中提出了敬畏自然的觀點,所謂“敬畏”,即“敬重並畏懼”。作者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觀點,其目地在於讓讀者通過此句或閱讀本文來校正人類已經習慣的錯誤觀點和錯誤行為,讓人類敬重自然,畏懼自然,並從而改變對自然的態度,力圖構建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觀點和人生觀,企圖以此來引導整個人類的社會行為。作者在本文中充分闡發了“天人合一”的觀點,和“泛生命化”的理論,他認為,人類智慧只是大自然智慧的一個小小的組成部分,而且人類智慧本身就是大自然智慧的傑作,是大自然創造了人類。人類自身的誕生、成長、演化都是在大自然的掌控之中,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更何況,大自然在創造我們人類的同時,也已創造了更加智慧的生物,更何況,我們人類自身的智慧也有自己的歷史階段性,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枉自尊大,沒有任何理由輕視大自然、征服大自然,大自然才是締造我們生命的母體,才是我們生命的根源,我們人類和萬物一樣,有一個共同的母親,她就是充滿智慧之光的大自然,我們僅僅是大自然締造的一根草,一種生命,是她機體上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假如說大自然是一個生命體的話,也許我們僅僅是大自然的眼睛、嘴或耳朵,大自然靠我們的眼睛來觀察自己的身體,靠我們的嘴來表達她的觀點,用我們的耳朵來傾聽大自然--母親唱給我們的歌。 

大自然創造了萬物,萬物皆有生命;萬物都有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智慧和個性;我們人類不要自視聰慧,要敬重大自然創造的一切生命,安與他們和諧共處,因為組成我們生命的物質正是從他們中產生。“在物質中有無數的生命在沉睡著,一旦出場的時間到了,他們就會從睡夢中醒來”,這句話有點預言性的警告,告訴我們人類,要平等善待宇宙智慧的創造物,就像我們的親兄弟一樣,要敬畏他們,就像敬畏我們自身一樣。要用博愛的思想和泛生命化的觀點來對待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否則,大自然將拋棄我們,就像當年拋棄恐龍家族一樣。 

教具準備:U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人:

大自然是人類之母,人類一直享受著大自然的恩澤。高天流雲,大漠孤煙,青山綠水,春華秋實。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發展,人類已漸漸遠離了自然,地球上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生態問題。人類曾宣稱要征服自然,而人類遭受自然懲罰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人與自然究竟是什麼關係?為什麼在自然母親面前我們應當有敬畏之心?為什麼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上完本課後,我們也許會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愛護大自然的責任。

二、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鯤鵬  kūn pénɡ 斥鴳chì ān     蓬蒿pénɡ hao    咫尺zhǐ chǐ  狼藉 lánɡ jiè   相形見絀   xiānɡ xínɡ jiàn chù      美味佳餚měi wèi jiā yáo

2.解釋下列詞語。

蓬蒿:(方)茼蒿。飛蓬和蒿子,借指草野。精巧:精細巧妙。

咫尺:(書)比喻距離很近。  狼藉:亂七八糟,雜亂不堪。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佳餚:精美的菜餚。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對自己估計太高。

相形見絀:互相比較之下,就顯出一方的不足之處。

二、整體感知:放錄音

學生反覆閱讀課文,找出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思考一下,作者為什麼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麼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學生交流感受和見解,同學間互相補充。

三、學習課文:

明確: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說法錯誤,認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類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竊笑人。(理由:1.開啟的空間只不過咫尺之間。2.今人也會變成古人。3.科學史也是犯錯誤的歷史。)

(二)學習第三至第五段。

1.學生閱讀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確:

第三段:人類發明的工具可能是人類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階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遠勝於人。

2.學生髮表自己看法,對本文作者的觀點進行質疑。

小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如:

(1)說說人類變化的歷史。

(舊石器、新石器……)

(2)人類從被動狀態變為主動了嗎?(人類先是不能或難以生存,在其他動物的威脅下偷生。後來工具逐漸進步,能夠征服其他動物,是已經變為主動。)

(3)人類成為大自然的主人了嗎?

(人類不能完全使大自然聽命,所以尚未成為大自然的主人。)

(4)如果說至今人類的作品(一萬年後)還是可笑,那麼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麼人類的作品有的一萬年後不可笑。)

(5)作者有沒有否定現今人類科學的成就?

(對人類的理智有一點否定。)

(6)我們的正確看法應當是怎樣? (要尊重人類的科學研究,人類的命運變好。例如人的壽命從二三十歲進為七十幾,不管是一萬年後,人類壽命的延長,對人類來說不會是“可笑的”。)

四、小結:

學習本文要認識“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學理性精神比較人與自然,分析人與自然的關係,得出敬畏自然的結果――人類的長遠發展。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聽寫詞語。

蓬蒿   咫尺   狼藉   吶喊   自不量力   相形見絀   精巧絕倫   美味佳餚

二、繼續學習課文:

學生閱讀課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質疑,討論問題。(學生交流看法。)

①人類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產物?

②作者認為自然創造人類的目的是什麼?

③自然界有目的嗎?

④人類也有好有壞,大自然也是一樣?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壞?

⑥人類的科學是人類需要的產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種需要的產物。

三、學習文中反問句的運用,體會其作用:

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這比用一般判斷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語氣更強烈,意思更肯定。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並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然後比較一下,這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如:①我們有什麼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

②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③誰說大自然是沒有生命的?……那永恆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嗎?如果宇宙沒有生命,怎麼會從中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

④難道你沒有聽到石頭裡也有生命的吶喊嗎?

⑤你難道沒有用心靈聽到從那遙遠的星系裡傳來的友好問候嗎?

四、探究活動

長期以來,人類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這篇課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對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根據是什麼?

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成小組,蒐集資料,並出一期“人與宇宙之謎”的專刊。

五、小結:

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作者對觀點的闡釋是層層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為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為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智慧實在算不了什麼,人類的許多認識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卻是無與倫比的。接下來作者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係。因此,我們應該敬畏自然。雖然作者的某些說法不無偏激之處,但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許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使人們對自然存有幾分小心,不敢妄動胡來。科學的發展使得人們解除了對自然的畏懼,也使人類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類,總是為著自己的私利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六、佈置作業:

練習說明:

    一  反覆閱讀課文,找出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思考一下,作者為什麼提出

要 "敬畏自然刀為什麼說 "敬畏自然"就是 "敬畏我們自己"?

    本題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深入思考,以達到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目的'。思考這些

問題,要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根據問題要求,提取要點,簡明扼要地回答。

    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是:"我們再也不應該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們征服的物件,再也不應該把其他生物僅僅看做我們的美味佳餚,而首先應該把它們看做是與我們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應該敬畏它們,就像敬畏我們自己一樣。敬畏它們,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為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這種觀點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極端往往違背自然規律,破壞自然,導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自然的偉大,愛護自然,人類才能求得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們自己",是因為人類與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組成部分,儘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態有高低之別,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再則,敬畏自然,就是愛護自然,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二  本文許多語句富有哲理,請仔細體會下面幾句話的含義,並與同學交流看法。

    l人類為自己取得這些成就而喜形於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拼呢?

 掉人陷講,就是危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類開採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很可能釀成嚴重後果,危及人類自身。   

2宇宙之所以創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這句話的意思是,宇宙創造了人類這種智慧生物,等於宇宙長出了大腦,有了自我認識的工具,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即是宇宙對自己的認識。這句話是把宇宙擬人化,把人類的出現,說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創造。    

3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本題意在引導學生揣摩課文中富有哲理的語句,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人類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種種存在形式,所以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是我們的弟兄。

     三  本文多處運用反問句。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勺這比用一般判斷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語氣更強烈,意思更肯定。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並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然後比較一下,這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本題結合課文學習反問這種修辭手法,體會反問的表達效果。

     

        陳述句:我們沒有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

        反問句:我們有什麼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

     反問句更有力地強調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是毫無理由、毫無資格的。

    

        反問句: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講呢?

        陳述句:誰也不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拼。

    反問句語氣更強烈,更發人深省。

      

        陳述句:那永恆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

        反問句:那永恆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嗎?

    反問句更能激發讀者的思考,語氣也更強烈。

      

        陳述句,你曾聽到石頭裡也有生命的吶喊。

        反問句:你難道沒有聽到石頭裡也有生命的吶喊嗎?

    反問句語氣更強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四  長期以來,人類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這篇課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

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對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

法,根據是什麼?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成小組,蒐集資料,並出一期 "人與宇宙之謎"的

專刊。

    本題旨在培養獨立思考精神,培養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鼓勵學生髮表自

己的看法,鼓勵學生與作者平等對話。學生不僅要發表看法,而且應儘量說出根據來。教

師應該引導學生蒐集資料,根據事實來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

板書設計

第1段:人類“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錯誤的。 

第2段:大自然竊笑人類。

第3段:人類發明的工具可能是人類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階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遠勝於人。

第6段:人類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認識的工具

第7段:人類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碩大的永恆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質的另一種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處處都是人類的兄弟。

第11段:我們應當視其他生物為我們平等的生命,敬畏它們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們自己。

 

教後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