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遊》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才華庫 3.09W

一。 成功之處

《記承天寺夜遊》教學反思範文

1. 教學思路明晰,環環相扣

由於這篇文章短小(84字)自認比較容易駕馭,且又是會考必考篇目,所以我選取這一課來講授。我從吟月詩句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之後進行題解,引導學生分析題目所蘊含的資訊。“記”交代了文體,“夜”交代了時間,“承天寺”交代了地點,學生對課文就有了初步的瞭解;接著讓學生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便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之後讓學生誦讀課文、小組合作疏通文意,積累重點詞語,至此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整體把握、賞析、詩句積累、佈置作業。設計了這樣幾個教學環節,做到了教學思路明晰,環環相扣。

2.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

在這節課中,我放下老師的架子,走進學生,指導學生誦讀,參與學生的小組合作,和學生一起分析、探討問題,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對學生回答耐心傾聽、思路不對時耐心引導,不急於求成,始終以微笑面對學生,並及時給予恰當的鼓勵。這18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之中,在輕鬆愉快中完成了一節課的學習,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二。 不足

1、 誦讀不夠。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誦讀對理解文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言文更應以讀為主,在讀中瞭解,在讀中領悟。但我卻對誦讀重視不夠,只是在初讀時提出明確要求:讀準字音、準確斷句,之後就忽略誦讀,不能把誦讀貫穿到底。只就問題而分析問題,沒有通過誦讀來引領學生走進作者意境,領悟作者內心世界,所以導致在探究、賞析時時間不夠。今後在教學時一定要重視誦讀,在譯、賞、探環節中也體現誦讀,引學生進入情境,深入到問題之中。

2、備課不細,時間安排不合理

在備課時沒有備學生,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對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考慮不周導致學生時間不夠。在探究:“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蘊含著複雜感情,及對“閒人”含義的理解分析不到位,對這重點、難點突破不夠,草草收尾。分析其原因就是備課不細,設計內容過多,在教學中不能靈活運用,靈活把握,只想把課文完整地展現給學生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