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赤壁賦》的練習題目及答案

來源:才華庫 1.08W

《後赤壁賦》,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號稱“唐宋八大家”的蘇軾在被貶謫黃州時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賦》的姐妹篇。本文所反映的更多是作者在貶官不得志時那種想要超脫凡塵的思想。下面是《後赤壁賦》的練習題目及答案,供大家參考!

《後赤壁賦》的練習題目及答案

是歲十月之望, 步自雪堂, 將歸於臨皋。 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阪。 霜露既降, 木葉盡脫, 人影在地, 仰見明月, 顧而樂之, 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 “有客無酒, 有酒無餚, 月白風清, 如此良夜何!” 客曰: “今者薄暮, 舉網得魚, 巨口細鱗, 狀如松江之鱸。 顧安所得酒乎?” 歸而謀諸婦。 婦曰: “我有斗酒, 藏之久矣, 以待子不時之需。” 於是攜酒與魚, 復遊於赤壁之下。 江流有聲, 斷岸千尺;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幾何, 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 履讒①巖, 披蒙茸, 踞虎豹, 登虯龍, 攀棲鶻之危巢, 俯馮夷之幽宮。 蓋二客不能從焉。 劃然長嘯, 草木震動, 山鳴谷應, 風起水湧。 予亦悄然而悲, 肅然而恐, 凜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 放乎中流, 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 四顧寂寥。 適有孤鶴, 橫江東來。 翅如車輪, 玄裳縞衣, 戛然長鳴, 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 予亦就睡。 夢一道士, 羽衣蹁躚, 過臨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遊樂乎?” 問其姓名, 俯而不答。 “嗚呼! 噫嘻! 我知之矣。疇昔之夜, 飛鳴而過我者, 非子也邪?” 道士顧笑, 予亦驚寤。 開戶視之, 不見其處。

習題:

閱讀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習題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

(1)是歲十月之望 (2)履 巖 (3)披蒙茸 (4)適有孤鶴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如此良夜何 (2)顧安所得酒乎 (3)以待子不時之須 (4)江山不可復識矣 (5)聽其所止而休矣

3、這篇賦渲染的氣氛前後有什麼變化?

4、孤鶴有什麼象徵意義?

5、末段所寫的夢境與《夢遊天姥吟留別》的.夢境在創作方法上有什麼相同之處?

6、末段所寫的夢境寄託作者怎樣的情思?

7.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 是歲十月之望 望——農曆每月十五日B. 顧而樂之 顧——看C. 履巉巖 履——踏,攀D. 攀棲鶻之危巢 危——危險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組是(4分)

A. ①歸而謀諸婦。 B. ①適有孤鶴,橫江東來②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 ②不能興風雨,無以利世,而適類於予C. 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D. ①聽其所止而休 ②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祿升斗之祿 ②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

9.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顧安所得酒乎 翻譯:

(2)歸而謀諸婦。 翻譯:

10.此文是作者在寫了《赤壁賦》(本學期我們學過的)數月以後寫的。試任選一個角度,簡析這兩篇文章的異同(3分) 答: 答案7.D (應解為“高”)(4分)8.A(一個表順承,一個錶轉折,譯為但是)(4分)

9. (1)可是從哪裡能弄到酒呢?(2)回到家裡找妻子(婦人)為此事想辦法(商量此事)。(6分)10.如:《赤壁賦》描寫主要是江上明月,景色清幽,說理談玄,寓悲憤於曠達;《後赤壁賦》則主要描寫山間草木,景色峭拔,以記敘、描寫為主,表達了作者在出世和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談到某點並言之成理即可。(3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