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合集四篇

來源:才華庫 2.46W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工作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工作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工作計劃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合集四篇

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全國基教會議精神,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造優良的育人環境,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引導廣大教師不斷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培養學生的各種特長,增強自信和能力。並從教師的知識更新、方法轉變等方面展開了多次培訓、學習、展示、推廣形式的活動。使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目標、態度方法都有了根本改變。

地理學科在整個中學教育教學中起有著重要作用,只有引導廣大地理教師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轉變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才能真正改變教育教學現狀。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做好新課程的解讀工作。塌實做好新教材的教育教學培訓,幫助每一位教師進行新教材的備課,掌握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新規律,上好每一堂課。引導廣大地理教師深入鑽研本專業的知識並注意吸收相關學科的知識。努力做到:“博學多才”“博大精深”,實現從“教書匠”向“教育家”的轉變,提高吳江的地理教師整體素質。

深入課堂認真聽課,為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正確的評價和指導,使他們能不斷地明確方向和具體目標;能不斷地改進方法和措施,提高效率。

建立教育教學研究網路,使教研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普及化,真正成為提高教師業務的有效手段。

二、主要目標:

1、以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突破口,大膽進行地理課堂教改革。實現從“講學”“灌學”到“導學”的轉變。創設“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樂學、愛學,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2、更廣泛、更有效地使用電教手段,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綜合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直觀、生動、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更密集地輸出地理資訊;更有效的進行反饋都需要新的教學手段的使用。

3、積極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一批優秀的地理教師。通過各類教研活動、培訓活動……提高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並通過課題研究、社會實踐活動、競賽等等,使一批青年地理教脫穎而出,成為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與教壇新秀。

4、加強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真正為教育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育教學的層次起作用。在課題研究中要把實效性、可操作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它與教育教學實踐密切結合,並實實

在在出成績出效果。

5、探索教育教學的評價體系改革的方法。在國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學評價方法上,試行一些改革,探索一些方法和思路。

三、具體工作

1、高中地理教研活動。

⑴高一、高二年級教研活動:

地點:黎裡中學

開課老師:丁金菊、錢明霞(劉正平)

活動的主要目標: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用以下幾種方法:a。由學生來選擇學習方法進行學習。b。進一步探討網路課的開展。c。研究如何把課本知識與當地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⑵高三年級教研活動:

研究新大學聯考方向;制定新教學內容和複習方法;統一教學難度、深度與具體目標。

地點:開學後定。

⑶配合蘇州大市高中地理必修內容的評課活動做好準備。

2、國中地理教研活動:

以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解讀為重點,認真做好國中地理的教學研究工作。

⑴建立國中教研網路:各校選派一名地理老師參加《歷史與社會》的地理部分培訓。成為學校學科聯絡員。

⑵各片組織學科中心組:鬆陵片:邱雪華、丁敬海

震澤片:鈕土林、金衛星

平望片:吳永鋒、金花、朱冬生

黎裡片:鈕文忠、莊巧英

3、課題研究工作的推廣:

蘇州市地理課題已經結題,起揭題報告受到蘇州市有關專家的一致好評。在此基礎上,我們要認真做好有關工作的總結、分析工作,在全市範圍內加以推廣。

吳江市級課題也將結題,要把已經取得的經驗展示出來。並且進行推廣。

要認真分析新的大學聯考特點,做好資料和資訊的收集工作。通過四月份大市的高三研討會,我們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針對我們的學生情況做出有本吳江特點的複習方案。

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年齡較小,接觸的東西也少,什麼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什麼對他們來說也是從零做起的,喜歡接受新知識,但對某些難度教大的知識接受較慢,特別是對某些協調性要求較強的東西,力量也比較差,男女生活潑好動,組織紀律性觀念不強,但表現欲強;女生和男生一樣活潑,應多以遊戲為主,在其中進行組織紀律性教育,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

一:教材分析

國小一年級的教材較為簡單,本冊教材內容有:體育基礎知識(看圖學習體育知識天天進行身體鍛鍊)、韻律體操及舞蹈(在歡樂的日子裡)、田徑類的跳躍(單腳跳雙腳跳跳繩跳高)和投擲(輕物擲遠拋接球)、體操(團身前後滾動分腿跪撐後仰蹲撐往低處滾翻團身前滾翻蹲撐前滾翻抱腿起)、佇列練習、走跑練習(30米跑高抬腿跑300—500跑走交替)、步法練習(跑跳步踏跳步踏點步後踢步小碎步小跑步)。內容簡單,但全是基礎的東西,所以一定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體操難度較大,教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動作難度,多加以引導,給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鍊中運用學到的知識。並不斷鞏固和提高。

2、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是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

3、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

重點是田徑的各種跳動和投擲動作。

教學難點:

各種體操動作。

: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國小低年級階段的教學,要根據低年級學生自制力和理解離較差、情緒變化較大,而身心發育快的.特點,多采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充分發揮遊戲的作用,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上好國小一年級體育課,就要因勢利導,富趣味於教學,寓遊戲於教學,既能保證智力的發展,又能幫助學生培養手腦並用能力,一方面實現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熱愛體育活動的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思想打下基礎。

國小一年級體育課是學生上體育教育課的入門階段。有其自身的發展特點。有些國小一年級體育教學存在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濃,或教學直奔主體等缺陷,阻礙著國小生全體參與。用遊戲教學法,可避免以上缺陷,較好的完成國小一年級教學。

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新學年已經開始,根據上學期的教學經驗與教訓,我認真的分析了自身的情況以及學生的基本的情況,根據國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有關規定,制定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

一、 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上學期的教學工作,我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夠從容的面對課堂的各種突發的狀況,與學生的相處也更加的融洽,初步建立了師生之間的友誼,學生也適應了我的講課方式,能積極的在課堂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我討論,形成了比較好的學習氛圍,在這學期一定要繼續的保持這種融洽的師生關係,是教學工作能有更大的提高。

上一學期四班學生的成績一直很不理想,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下降了,學習好的學生的成績有很多也是毫無起色,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方法與態度也不好,沒有清楚的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知自己該幹什麼,這與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不好有很大的關係,尖子生少,兩級分化較突出的狀況依然存在。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在下一步的教學上要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師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教材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出發,在知識選材上,適當加強聯絡實際、適當降低難度,既考慮現代生產發展與社會生活的需要,又考慮當前大多數國中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實際可能。在處理方法上,適當加強觀察實驗,力求生動活潑,既有利於掌握知識,又有利於培養能力、情感和態度,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獲得素質上的提高。

二、工作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通過常見的實力或實驗,瞭解重力、和摩擦力。認識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圖描述力。會測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條件。瞭解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通過實驗探究,理解物體的慣性。能表述牛頓第一定律。

b、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瞭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浮力。知道物體浮沉的條件。經歷探究浮力大小的過程。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瞭解壓強和流速的關係。

c、能用例項說明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以及它們的轉化。通過實驗探究,學會使用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資訊,有初步的資訊收集能力。

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資訊處理方法,有初步的資訊處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d、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不態度,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律的初步意識。

4、成績目標:

平均分43分,優秀率15%,合格率75%。

5、個人進修目標

作為新教師我一定虛心學習,儘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嚴格備課並遵照學校要求嚴格執行二次備課制度,逐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三、主要工作與措施

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並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由於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予以耐心幫助,鼓勵多做物理實驗和參加物理實踐活動,使他們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採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他們的創造和探索能力。

四、工作進度安排

周次

日期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1

2.25-2.29

力及其測量、彈力彈簧測力計、重力

2

3.3-3.7

摩擦力、牛頓第一定律慣性、二力平衡

3

3.10-3.14

第六章複習、測試、講評

4

壓強、液體的壓強、大氣壓強

5

3.24-3.28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浮力、浮力的利用

6

3.31-4.4

第七章複習、測試、 講評

7

4.7-4.11

期中複習

8

4.14-4.18

期中複習

9

期會考試

10

4.28-5.2

功、功率、動能和勢能

11

5.5-5.9

機械能及其轉化、第八章複習、測試

12

5.12-5.16

講評、槓桿及其平衡條件、滑輪

13

功的原理、機械效率

14

5.26-5.30

第九章複習、測試、講評

15

6.2-6.6

期末複習

16

6.9-6.13

期末複習

17

期末複習

18

6.23-6.27

期末複習

19

6.30-7.4

期末考試

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培養學生“會學地理”。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承擔八年級五、六、七、八四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共計315名學生,每週12個課時。班級學生通過七年級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地理學習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於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在教學中要注重分層次,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

由於地理是小科,學生重視不夠,這是一部分學生地理成績提夠不上來的重要原因。八年級下學期面臨會考,從現在起必須做些工作,加強學生的重視,為地理會考取得好成績打下基礎。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的編寫,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建立新的教材結構。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和情境,使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本冊教科書始終如一地注意鞏固和強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學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釋地理現象的過程中,獲得基本技能和表達、交流等能力的訓練。教科書結構設計中加大了“活動”的力度。力圖加強地理教學中的學生活動,通過學生討論、探究、實踐的教學途徑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共分四節。主要學習中國的疆域、中國的行政區劃、中國的人口、中國的民族。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共分三節。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的基本情況,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共分四節。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分佈。重點介紹了土地資源、水資源和海洋資源。指出了我國自然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第四章:中國的區域差異,共分三節。介紹了秦嶺--淮河線、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差異。

四、 教學任務:

1、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認識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2、認識中國的自然環境,瞭解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絡與影響。並能分析對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的影響。

3、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

4、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概況以及取得的成就。瞭解交通運輸網路和工業、農業的地區分佈差異,初步學會分析影響其分佈的因素,學會合理地選擇交通運輸方式。

5、繼續提高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並能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

6、通過八年級《地理》上冊的課程學習,使學生真切的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感受祖國的偉大和美好,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的人地觀。

五、完成本期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充分備課,吃透課標和教材,力求每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排除疑點。

2、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做好轉化後進生工作。

3、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學法指導,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4、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

5.密切聯絡生活和生產實際,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儘可能多地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鮮活的。

6、 指導學生開展地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寓德育與教學之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