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價值觀論綱論文

來源:才華庫 2.84W

內容提要:中華價值觀是中華民族的“拱心石”,它包括八方面,即“合和”觀、倫理理性、禮儀社群、人格自由、民本主義、德治主義、福利國家和大同社會。其中“合和”觀是中華價值觀的形上學前提,它塑造了中國人的世界觀和思維傾向,倫理理性、禮儀社會和人格自由塑造了中國人的生活樣式和行為模式,而民本主義、德治主義、福利國家是中國人所追求的政治社會旨趣,之後它們則都彙總於大同社會理想中,這是一個相當謹嚴的價值構造。在中華民族更深融入國際社會的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弘揚這些價值觀。

中華價值觀論綱論文

關鍵詞:中華價值觀、八個內涵、弘揚

民族價值觀,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心理品格,它不僅影響著人的行為,塑造著民族的生活樣式、思維傾向和理想旨趣,而且是民族生命力永不枯竭的源泉。在全球化大潮洶湧的今天,民族價值觀更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認同和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有力法寶。現在法國人積極提倡法蘭西價值觀,美國人積極提倡美國價值觀,而中華民族正當和平發展並日益走向世界時,中國人要有超前眼光和大戰略胸襟,提倡中華價值觀,以向世界展現自己獨特的文化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化“軟實力”,積極參與、推動和創造世界的未來。

我們要提倡的中華價值觀是什麼呢?中華價值觀的主體,根源於兩千來儒家所倡導的價值觀。儒家價值觀,就是“天人一體”宇宙論、倫理理性主義、道德人文主義和社會福利主義的四維構造,這些價值因儒家士人的信仰而成為傳統社會的主導價值,後來經過長期教化實踐,逐漸社會化、平凡化為中國人的共識和普遍價值,最終成為中華民族價值觀。中華價值觀,具體體現在“合和”觀念、倫理理性、禮儀生活、人格尊嚴和主體能動性、民本主義、德治主義、福利國家以及大同理想等八方面。

1、“合和”觀:中國人往往有天人合和的觀念,把世界看作由自然萬物和人所組成的有機整體,在這個整體中,人與自然萬物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共同參與創造,以實現人與世界的和諧。因此,中國人的世界是和諧的、有秩序的、有意義的;秩序就是由萬事萬物共同參與、相互合作而生成的和諧,世界的意義就在人與自然萬物的協同創造之中。與合和的世界觀相關,中國人眼中的自然和社會也是和諧的。

中國人把自然看作為一個生態世界,認為自然是由萬物和人類組成的一個有機的生命系統。在這個生命系統中,一方面,組成自然的每份子都是有生命力的,它因自身固有的生命潛力(生氣、生意)進行著自我生長、自我維持和自我完善的過程;另一方面,每一份子的成長離不開千千萬萬其它份子的協作與支援。也就是說,在和諧的自然界中,每一生物在維持自我、實現自我的同時,也使別的生物得以生長和發展,即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因此,自然是一個生命系統,是每一份子生命力相互影響、相互激發、相互合作而共生共榮的合和整體。

社會是一個有機和諧的整體。中國人的社會是由地位、年齡、職業、智識等方面各異的份子組成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不僅要求賢能者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促成自我與社會、宇宙的和諧,而且要求組成社會的每一份子——“士”(社會精英)、農、工、商能夠各安其分、各守其位,分工合作,互利互惠,在保持和發展自我的同時,共同造就和維持整個社會的秩序與和諧。

中國人在文化上主張“和而不同”,認為一種文化不論其何種形式,只要能和睦四鄰,勸人向善,有利於人的教養,就可以承認其價值,並與其他文化和平共處,使其儲存流播。中國人還主張“天下一家”、“世界大同”,認為民族和國家不論大小和文化差異,都是平等獨立的主體,每個民族和國家只要遵守公道、公理,便可求大同存小異,和諧共處,互利互惠,共同發展、共同走向繁榮和文明。因此,中國人大多有和平的世界主義和文化寬容主義態度。

2、倫理理性:由於缺乏西方上帝那樣的人格神信仰,中國人觀念中沒有現世與天國、此岸與彼岸、凡人與聖(神)的緊張對立,因此中國人肯定現實世界,肯定現實生活,主張人們應該有計劃地處理日常生活,並要求人們遵守禮儀道德,以倫理紀律和理性自制來對待自我和社會事務,這具有倫理理性的面向。這種倫理理性,一方面要求人們遵守五種倫理準則,來調節父子、夫婦、兄弟、上下級和朋友之間的關係,以維持社會的和諧。另一方面,希望人們通過道德良心與倫理的調整和節制,來保持自我內心的和諧。中國人重視家庭,把孝慈當作人的首要道德,並要求人們適應家庭和社會,有理有節地來實踐倫理準則。所以,中國人具有重現世、重實踐、重理性和重倫理的特性。中國人的倫理理性,就是希望人們通過遵循正確的行為倫理,來維持自我和諧、維持社會秩序甚至宇宙的秩序;中國人的理想人格,就是要人積極適應現世,遵守社會的倫理秩序,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修養,保持優雅生活,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用《易經》的話說,就是“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以厚德載物”。

3、禮儀社群:中國人重視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希望能在一個禮儀化的社群中實現自我價值。“禮”是中國老百姓的平常日用,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部分。對於中國人來說,禮之於人就如同空氣之於人那樣不可分離。如此,人就是一個 “禮儀人”,人所在的.社群就是一個禮儀社群,人的本質就在於他分享了一個社群的“禮”。也就是說,在日常交往中,在具體的日常生活中,如在食、立、坐、行、灑、掃、應、對中,人們通過自我與他人的合作,來參與、創造和實現禮,促進群體和諧,從而凸顯生活的意義,使自我得以實現。

當然,日常禮儀的分享必須發自人的內心。 “仁者,愛人也”。也就是說,只有發自人們心底裡真誠的愛心,愛自己、愛親人、愛朋友、愛他人,愛萬物,做到“親親、仁民、愛物”,才能真正自願地、莊重地、甚至神聖地去實現禮。如果沒有真正的愛心,即使給人裝樣子地“表演禮”,也無法使自我實現和諧與完善。即“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中國人既要人們遵守禮儀,又強調禮儀是人心底愛心的自然流露,可見,中國人心中的禮儀社群應該是一個“合情合理”的社群。

4、人格自由:中國人重人格尊嚴,強調人的主體能動性。中國人珍視“仁”的價值,崇尚志士仁人的氣節精神。“仁者,人也”。“仁”即人成為人(而不是禽獸)的本質。“君子不為器” 《論語·為政》就是說人——即那些努力追求自我實現的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當作他人實現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人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強勢和權威甚至金錢的工具。即理學家程明道所說的,“每個人都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只有“把人當作人”,才能“能愛人、能惡人” 《論語·里仁》,才能以“直道”事人,才能“知其不可而為之”,才能“當仁,不讓於師” 《論語·衛靈公》;也只有這樣,才能“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仁的價值,就是使人明白,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人,要做“大丈夫”,顯男兒本色。這是人的覺醒,是人格尊嚴的體現。

人格還意味著主體能動性。“仁遠乎哉,我欲仁則斯仁至矣。” 《論語·述而》“為仁由己” 《論語·顏淵》。“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論語·泰伯》有價值的東西是人自願選擇的產物,既然選擇了,就必須對其負責,擔負起實現它的重任。所以說,人格是自我主宰、自我選擇、自我負責的自由意志,是中國人主體能動性的原動力。

然而,中國人眼中的人,不是一個孤零零的自足的人格主體,不是西方近代個人主義中“原子化”的人,而是社會關係中的人。人格自覺和人格尊嚴的實現,不能離開人所處的社會,它必須在社會關係中獲得完成。“克己復禮為仁”,人只有在禮儀社群中,在社會關係中,使自己莊重地踐履禮、展現禮,這樣既能創造社群和諧和自我和諧,又能賦予個體生命以意義,最終使自我價值得以實現。因此,中國人鼓勵人時常說:要自尊、自信、自強,要在社會中磨練自己。

5、民本主義:民本主義就是“以人為本”。它是中國人的“立國之道”,是中國人社會政治的理念。“民為邦本”,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尚書·泰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大學·第十章》。就是說國家和統治應以民意——即人民的物質與情感的需要為依歸和基礎。所以,尊重民意,實現民意,滿足人民的物質與文化的真正需要,以民意而不是以統治者的私利為標準,為人民制定合情合理的政經措施,興利除弊,是國家施政所遵循的基本理念。

6、德治主義:德治主義是中國人另一社會政治理念。德治主義即“以德治國”。中國人認為,政治清明的關鍵不在威權和暴力刑罰統治,而在道德教化。“政者,正也”。中國人要求統治者嚴格遵循社會準則,以道德人格做人民的表率, 並用德禮來教化人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這樣就可以使每個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人人遵守各自的名分倫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使自己成為有教養的人,便可以實現和維護社會和諧。德治主義主張 “選賢與能”,要求統治者和官員應該由有知識、有能力特別是有道德操守的社會賢達來擔任。所以,中國人有“聖君賢相”式的“賢人政治”訴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