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環境成本重分類

來源:才華庫 2.01W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問題也日益成為了當前關注的熱點話題。環境成本研究是一個新的領域,環境成本研究的發展是與環境會計的發展密切聯絡在一起的。環境成本如何分類是學術界討論的首要問題,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對環境成本進行了重新分類。

論文:環境成本重分類

環境問題環境成本重分類

1國內外文獻綜述

環境成本研究是一個新的領域,環境成本研究的發展是與環境會計的發展密切聯絡在一起的。環境會計研究開始於 20世紀 70年代,以 1971年比蒙斯撰寫的《控制汙染的社會成本轉換研究》和 1973年馬林的《汙染的會計問題》為代表。

1.1國內研究情況

環境成本是環境會計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環境成本研究是環境會計研究中最基礎的內容。我國專家學者對企業環境成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企業環境成本的內涵、分類、確認、計量以及會計處理等方面的探討。從目前國內有關企業環境成本的研究內容上看,目前國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90年代初期,葛家澍教授曾在《會計研究》上發表《九十年代西方理論的一個新思潮――環境會計理論》,葛家澍教授在這篇文章中主要介紹西方國家環境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將環境會計理論首次引入我國。我國在環境成本內涵、確認、計量、會計處理方面的研究比較集中。郭道揚教授將環境成本定義為:由於環境惡化而追加的治理生態環境的投入;因重大責任事故導致生態環境惡化所造成的損失,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環境治理費用和罰款;未經環保部門批准,擅自投資專案所造成的罰款;環境治理無效率狀況下的投資損失和浪費。徐泓認為環境成本是產品生產過程中耗費自然資源的價值和相關生態資源價值減少的貨幣表現。

2環境成本重分類

國內外機構以及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環境成本進行了分類,但一般都是針對公司環境進行的分類,尚未有按照社會上不同的行業、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個人等具體進行成本分類的。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不僅要每個公司要對其環境行為承擔責任,具體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以及自然人都應該對其環境行為承擔其應有的責任。

筆者認為環境成本主要應有兩大部分構成,即可以直接計入產品生產的環境成本和使用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成本。能直接計入產品生產的環境成本主要是指在出廠之前的成本,使用過程中的環境成本主要是指進入消費階段所產生的環境成本,對產品的有效使用也能影響產品的環境成本,消費者的使用應該以其所在單位為單元,將其計入單位的成本費用裡面。

具體的分類如下:

首先,企業作為最大的環境汙染源,環境破壞者。必須進行清潔生產!以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但對於不同的公司還要進行不同的分析。比如,工業企業對環境影響比較嚴重,其應該有一套核算其過程成本的體系,其環境成本的額度應該相對較大些,這樣才能創新效應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而對於商業企業,其對環境的破壞主要是運輸過程中,但是它卻是工業企業成本轉嫁的物件,然而它卻不是環境的直接破壞者,秉承誰破壞誰承擔、涇渭分明的原則,不應當承擔超出自己責任範圍內的成本份額,所以對商業企業也應有一套專門的成本分類體系。

其次,行政事業單位也是社會上一個較多的部門,其也應該承擔一定的環境責任,只有通過一定的方法對其造成的環境成本加以確認計量,才能讓其有節約環境的意識。比如,政府部門使用的辦公材料,自從其購買到報廢,其間維護不同,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就會不同,維護好了,使用壽命就會延長,從而單位時間的環境成本就比較少。產品在最終消費者手中的最終處置方式不同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也就不同。本文旨在針對社會上各個單位部門環境行為的不同情況,對環境行為具體的分析,對環境成本進一步的加以探討。主要思路如下:

第一,對於企業,又分為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工業企業又分為以自營為主的企業和以外包為主的企業。以自營為主的企業主要研究應如何將環境成本區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以及如何歸集,從而能進一步計入到產品成本;以外包為主的企業,則主要考慮其間接環境成本,由於承包公司已經將與生產產品直接相關的環境成本計入到產品中去了,所以不必重複計入。對於商業企業,其作為產品的第一消費者,其只需承擔該過程中的由於其維護和銷售產品對環境造成影響的成本,可以研究這部分環境成本的具體內容,以及商業企業該如何確認和計量這部分環境成本,才能最有效的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第二,對於以單位為單元的產品的最終消費者,對其研究的主要內容:首先,對產品最終處置方式的不同,如直接遺棄和賣給垃圾處理公司分別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程度是否差別明顯,對此做一個實證研究得到一個結果。然後發表自己的觀點,即更加及時有效的對產品的處置會帶來好的環境行為。最後,提出自己的建議:能否通過每個會計期末對資產的盤點和報廢記錄,來確定其環境成本數額,計入到單位的管理費用,以體現其對資產的有效管理程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