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視角下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論文

來源:才華庫 1.61W

摘要:教育技術培訓實際上是教師對教育技術及相關知識的一種管理過程。從知識管理的視角分析了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的現狀問題和知識流程,並提出了新的培訓關注點。

知識管理視角下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論文

關鍵詞:知識管理: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知識流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知識經濟”概念的提,有關知識管理的理念與實踐迅速從企業延伸到政府、學校、:區等各種組織。知識管理主要是指組織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實踐和工具來管理自身所擁有的知識並增強競爭力的過程,包括對知識的獲取、處理、儲存、使用和共享,其中創用CC是知識管理的核心。

教師是典型的知識工作者,他們分析、開發和實施課程目標的過程主要與創造知識和傳播知識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領域也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知識管理行業——最有可能應用知識管理技術的領域。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包括了對相關知識的獲取、處理、儲存、使用和共享等過程。本文正是基於此嘗試從知識管理的視角去研究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的相關問題,以期探討拓展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有效途。

1師教育技術培訓存在的問題:知識管理的視角

不管是對於中國小教師,還足高校教帥,教育技術培訓鬱不是一個新話題.它從最例一的面授培圳,發展到今天的“面授+網路”並輔以自學等混合方式.儘管培訓的方式和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然而,從早期培訓開始就存在一些典型的問題直到今天仍然無法有效解決,從知識管理的角概括當前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存存的問題,主要有:

當前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更多地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政策與改革需要(壓力),“短期突擊”式的過程難以使教師產生“教育技術對專業能和工作績效有提升作用”的認同感;培訓以媒體技術的基本操作等一系列顯性知識為重點,如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設計方法、基於技術的教學環境設計策略等相關隱性知識鮮于涉及和研討;

對教育技術培訓中的知識疏於管理,存網路培訓方式中,教育技術知識庫缺乏動態更新,以至變成對教師沒有吸引力、偏離教學實時需求的“靜態材料庫”。

2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的知識及其流程

根據知識的分類.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的相關知識可以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程式化的技術工具操作知識、教學資源開發步驟以及基本的教學理論等都是顯性知識,很容易在培洲過程中傳授。對技術上與學科整合方法的理解過程、基於技術的教學活動設計策略.以及對教育技術應用的認同感和心智模式等都屬於隱性知識,高度個人化,難以在短圳培訓中直接傳授。當然,這兩種知識也小是絕對區分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在培訓過程中,所有知識都會形成如圖1所示的迴圈流動過程,並呈螺旋上升的趨勢:

3知識管理視角下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新關注點

知識管理的目的就是“提升紺織知識分享與交流的能力,以便利用知識採取行動,建立企業的核心能力”交流、分享知識以及利用知識進行決策,這些活動宄全取決於組織成員的個人能力.知識管理的實踐木質是一種人力資源的管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岡此,在知識管理視角下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不妨考慮從以往的政策與事務管理轉變為知識化的教師人事管理,把教育技術知識(特別是隱性知識)以及教帥獲取、使用和共享這些知識的活動統一協調起來。

3.1以教師發展為本.激發和維持教師對教育技術培訓的內在需求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別為生活、安全、社會、尊重和自我價值實5個等級。對教師而言其專業能力的提高滿足這些需求(尤其足後項需求)密切相父如果教育技術只能夠提升教帥的業能力,能夠幫助他們更加有效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題,獲取更優質的教學質量.從而滿足他們的預期需求那麼,教師就會產牛學習教育技術知識的驅動力,即產生對教育技術培圳自下上、長期能動的內在需求。如何激發和維持教師的內在需求,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如下的一些措施:

(1)改變教師周圍是社會環境,讓教帥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技術相關理念和實踐的影響:如提供各種參觀學習、考察體驗的機會,讓教師親身感受教育向資訊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的社會氛圍,設定激勵機制,對主動、有效利剛教育技術改進教學效果的個體與事件,及時給精神.的宣傳和物質上的支援並在教師業發展專案中逐漸地、由弱到強地融人有關教育技術方面的能力要求。

(2)調差和評估教師對教育技術知識的需求,以此作為選擇與規劃培訓內容的依據,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教師對教育技術知識的需求情況包括:瞭解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新的研究動態、應用新的`教學材料和教學裝置、掌握更新學科領域知識的技術與技能等。只有教師提自身的教育技術知需求,才能激發他們對培訓的內需求

(3)由淺入深、由普遍到特殊分階段安排培訓。教育技術培圳並非簡地邀請家講座,而是一個利用各種有效資源去滿足教師教學需求的過程數帥學與使用教育技術知識的心理需求變化是:掌握通川的技術工具操作知識——尋求基於技術的教學活動設計方法——關注並期望掌握所屬學科的特定技術與策略。因此,每個培圳階段都應該設汁與教師心理需求相一致的培圳主題,並採用與之相適應的士齊訓形式(即課堂講授、個別討論、交流體驗、實地參觀等培訓方式應該是根據不同的培訓階段和內容來選擇),時制自: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師對教育技術知識的需求,從而維持他們的需求與熱情。

3.2關注教育技術隱性知識的獲取

教育技術培訓的目的不是讓學科教師郜成為技術操作能於(這也是不可能達到的)多數教師參加培訓時,都帶著與自身教學實踐相關的問題和任務.希望將技能培訓與教學應用融合.特別是期望以關注某一學科教學巾如何沒計、開發、運用、評價等具體問題為中心,而是技術本身為中心。理解和建立技術與學科知識整合的教學環境、對教育技術應用的態度、心智模式和價值觀等隱性知識.應該是教育技術培訓中最重要的知識。讓教師關注和扶取這部分隱性知識是培訓中最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在隱性知以作為一種合理識存存的地方,基於知識的戰略不應該注重於收集和傳播資訊,而應創造一種機制,使得實踐者容易識刖和互相交流。非正式學習就是一種有利於隱性知識獲取的機制。通過非正式學習獲得的隱性知識佔到個體知識結構的80%。團隊協作、專家指導、與他人的交流分享、學習與工作經驗積累等等都屬於非正式學習。

(1)利用網路培訓平臺獲取隱性知識即個人知識管理..在網路培訓平中,除了教學知識庫管理的主體功能,還應該增加個人知管理的輔助功能,比如適合群體討論的虛擬社群,以及適合個人整理和記錄自身經驗、技巧與靈感的部落格或電子檔案等這些非正式的學習的平臺能夠將教師平時遇到的問題、眾人探討的解決方案和頭腦產生的靈感火化等整理並儲存下來,有利於提升教師的教育技術隱性知識,也有助於將這些隱性知識顯性化進而共享給其他人。同時,培訓部門還可以收集和整理這教師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技巧,並把它們新增到知識庫中,使知識庫能夠隨著教師的實際需求而動態更新。

(2)通過面授培訓獲取隱性知識即工作一教學培訓法。這是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起來的一種更為系統化的培訓方法。這種高效的培訓方法由以下幾步構成:告訴受訓練者要從事的工作.讓他們做好工作準備:講述履行工作時的關鍵資訊:讓受圳練者表明他們對工作的理解;讓受訓練者獨自工作,並安排一名優秀人員,在必要時提供幫助。這種方法是典型的“做中學”.它通過提供具體的實踐內容、在實踐過程中及時給與必要幫助來完成.很好地結合了獲敢隱性知識的兩種有效途徑:實踐和專家指導教師教育技術面授培訓應該儘可能提供諸如此類的任務驅動式學習主題,以便幫助教帥更好地領會與獲取教育技術隱性知識。

3.3構建教育技術知識地圖

一方面,教師的學習不僅是人境互動的結果,更是人與人協作、對話的結果。另一方面,對教師進行教育技術培訓,推動整個學校的教育資訊化發展,這是一個由少數到多數的創用CC與提升過程。因此,教育技術堵洲實質上也是教師對話與共享教育技術知識的過程。

在知識管理的實踐中,知識地作為一種知識導航系統,是實現知識交流與共享的有效工具。為了促進教師對話與共享教育技術知識,筆者認為可以考慮構建教育技術知識地圖。

(1)網路培訓平臺面向內容的知識地網。基於知識標識關鍵詞搜尋十耳應的知識內容(單元).這是每個教育技術網路培訓平臺中知識庫管理都應該具備的功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算是一個簡單面向內容的知識地圖。構建真正知識管理意義上的知識地圖,除了顯示知識內容的地址連結,更加需要從邏輯意義上向用戶展示知識內容之問的關係(層級分類、網狀關係等).還應該能夠分析使用者的搜尋歷史、建立面向用戶偏好的知識模型,給使用者推送最佳的知識導航服務。

(2)面授培訓。面向能力的知識地圖。能力更多地是指一個人所擁有的隱性知識,所以構建面向能力的教育技術知識地圖實際上是將具備某方面教育技術知識的教師當作一種資源進行記錄,讓教師之問能夠很方便地尋找到自己所需要交流的物件,即“按(知識地圖)索人(知識)”。當然,製作知識地網之前徵求教師本人同意是必要的為了更大程度地促進創用CC.從“知識互惠”的角度來看.面向能力的知識地罔上面除了記錄教師已有的知識,還可以記錄他/她所需要的知識,即同時記錄知識的供需狀況,讓教師之間能夠“自願互惠.按需共享”表1描述了知識地閣中教師條目的主要資訊。在面向能力的知識地陶上,所有教師條目都可以根據“能夠提供的知識”、“目前的知識需求”、“所屬部門”、“交流時間”等關係組織成更加複雜的網路結構圖。

純粹意義上的知識管理是關於知識的完整和開放的共享。因此,知識地圖描繪的物件範同還可以突破專業和校區的限制,擴充套件成一種跨領域和區域的、開放的教育技術創用CC過程。教師在這種全校或者校際之間的環境進行交流和對話,有助於他們從更大的背景去思考應用教育技術的方法與策略。

4結束語

本文初步探討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隱性知識的獲取、知識地圖的構建等知識管理策略在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的啟示意義和應用途徑。南於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過程與效果和各個學校(或者校區)具體的教學改革及教師發展機制密切相關,因此,應用知識管理的相關理淪與策略應該同時考慮這些實際情況,以及借鑑知識管理在其它教育教學領域巾應用的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