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相關論文

來源:才華庫 7.53K

提要加工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地位突出、影響廣泛,對我國加工貿易的貿易利益的研究有助於充分發揮加工貿易的作用,從而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本文主要結合各種資料,得出加工貿易對我國經濟體制轉變、貿易發展以及對增加就業和促進技術進步等產生的深遠影響。

加工貿易相關論文

關鍵詞:加工貿易;貿易利益;影響

一、文獻綜述

(一)國外相關研究。沃頓(verdoorn,P.J.)在考察比、荷、盧經濟聯盟內部的貿易形式時,第一次注意到產業內貿易的存在。Ge(1999)通過構建動態模型,指出加工貿易帶來的技術學習和適應效應對一國的經濟發展將產生深刻影響。worldbank(Madani,D.1999)對加工貿易的政策角色和影響做了全面系統的闡述。開展加工貿易最核心的三個目標是:增加外匯收入;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工資收入;吸引FDI、鼓勵技術外溢、促進示範效應以使本國企業涉足本國非貿易品的生產。Madani結合各國開展加工貿易的實踐總結出開展加工貿易的經驗。

(二)國內相關研究。金碚(1994)認為,加工貿易首先是一種政策現象,應從進出口政策和管理方式的角度來定義加工貿易,即加工貿易在稅收和海關監管上享有一定優惠待遇的一種特殊貿易方式,是一國未實現貿易自由化,特別是在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還比較高的情況下,所實行的一種變通的、含有政策優惠因素的貿易方式。潘永源(1999)認為,目前我國海關將所有采用海關保稅監管的來料、進料加工統稱為加工貿易。其特點是兩頭在外,不擠佔國內原料和市場。汪五一 (2000)認為,加工貿易通常是指兩頭在外、中間在內的貿易方式,即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國內進行加工裝配,製成品出口到國外市場。邵祥林(2001)認為,從廣義上講,加工貿易是外國企業(通常是工業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以投資的方式把某些生產能力轉移到東道國或者利用東道國已有的生產能力為自己加工裝配產品,然後運出東道國境外銷售。這種跨越國界的生產加工和銷售,成為加工貿易的顯著特徵。從中國加工貿易增值問題研究――以價值鏈為視角,狹義上講,加工貿易是部分國家對來料或進料加工採用海關保稅監管的貿易。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髮展,生產國際化的趨勢在不斷加強。加工貿易順應了這個歷史潮流,成為當代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一種主要形式。加工貿易本質上是根據各國的生產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情況,在不同的國家完成不同性質的生產工序,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其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工貿易取得了長足發展,加工貿易已成為我國第一大對外貿易方式,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中國加工貿易概述

我國自1979年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對外貿易取得了長足發展。加工貿易作為我國主要的對外貿易方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78年7月和1979年9月,國家先後頒佈了《開展對外加工裝配業務試行辦法》和《開展對外加工裝配和中小型補償貿易的辦法》,加工貿易由此開始迅速發展起來。

根據我國《加工貿易審批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加工貿易指從境外保稅進口全部或部分原輔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統稱進口料件),經境內企業加工或裝配後,製成品復出口的經營活動。在我國,加工貿易包括來料加工裝配業務(簡稱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業務(簡稱進料加工)。來料加工是指由外商提供原輔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由境內企業按照外商提出的規格、質量和技術標準加工為成品或半成品,由外商自行在海外市場銷售,並按雙方議定的費用標準,向外商收取加工費(即工繳費)。進料加工是指外貿公司或企業自行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或自己的銷售意圖,加工或製造商品銷往國外市場,賺取銷售成品與進口原料之間的差價。進料加工是伴隨著來料加工的發展和外商直接投資的發展而產生的。1986年10月,國家《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和1992年7月海關總署《對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貨物監管和徵免稅辦法》,具體規定了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為主要目的的加工貿易政策。

自1978年8月廣東省珠海市簽訂了中國第一份加工貿易協議開始,中國的加工貿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顯著。1996年中國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在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中的比例達到50.53%,首次過半,近十年裡一直保持增長勢頭。總體來說,加工貿易的增長速度要遠高於中國整體對外貿易的速度,對拉動中國外貿的增長和帶動經濟發展功不可沒。

三、中國加工貿易的貿易利益

加工貿易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產品直接面對市場;二是具有較高的外向性。加工貿易的發展改變了我國的貿易結構,影響著我國的對外貿易;加工貿易與外資企業的緊密聯絡也使得加工貿易成為我國吸引外資和引進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的重要手段。

(一)加工貿易促進了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我國加工貿易發展之初正是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開始之時。較早發展加工貿易的東南沿海地區的一些鄉鎮企業正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第一批受益者。它們的業務模式、管理經驗、市場意識及其發展模式極大地促進了其他地區的經濟體制改革。

(二)加工貿易帶動了中國貿易增長。我國對外貿易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事實上得益於加工貿易的迅速發展。據海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對外貿易繼2004年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后,2008年達到25,616.3億美元,而其中,加工貿易進出口佔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的41.1%。相應於此,我國在全球貿易中成為在國際貿易體系中具有影響力的貿易大國。

我國對外貿易之所以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究其原因,主要得益於加工貿易的蓬勃發展。自1981年到2008年加工貿易對出口的貢獻都一直處於很高水平(加工貿易對出口貢獻率=加工貿易出口增量/總出口增量)。1981~2008年間,加工貿易出口對全部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53.8%,加工貿易進口對全部進口增長的貢獻率為41.6%,如果考慮到外商投資企業裝置進口中有相當多的也與加工貿易有關,則加工貿易進口對全部進口的貢獻率會更高。在1981~2008的28年間,加工貿易出口額年均增長率達到27.7%,加工貿易進口的年均增長率達到23.9%,其他貿易方式出口年均增長率為13.2%,其他貿易方式進口增長率為13.3%。加工貿易年均出口增長率與進口增長率分別比其他貿易方式高出14.5和10.6個百分點。

(三)加工貿易促進中國的就業。凱恩斯認為,新增加的投資會引起對生產資料的增加。生產資料部門由於需求增加,就業人數以及人們的收入也隨著增加。隨著收入提高,生產資料部門的消費也增加。消費的生產部門的就業和國民收入也隨著增加。

加工貿易能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國外對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需求來帶動我國就業的增長,其出口帶動就業增加的效果比較顯著。加工貿易特別是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增加,能夠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我國的加工貿易專案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據有關部門的估計,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14萬多家,加工貿易提供了至少3,500萬個就業機會。根據張華初等學者對加工貿易人數的估算,近年來,我國加工貿易就業人數一直呈上升態勢。1992年加工貿易就業人數有2,804萬,1994年突破3,000萬,2002年已達到了4,000萬,2004年加工貿易就業人數達5,482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沿海地區通過開展加工貿易,不僅使當地的大量勞動力得到安排,而且還從內地接收了許多勞動力,為增加就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廣東是我國加工貿易最發達的省份,2005年全省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2,921億美元,佔全國加工貿易總額的49.2%。目前,廣東省已有11.2萬家加工貿易企業,為本省和其他省份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吸收的就業人員超過1,300萬人。這些就業人員中外省佔了大多數,主要來自廣西、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可見,在當前我國就業形勢嚴峻的局面下,加工貿易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是極富意義的。

(四)加工貿易促進我國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一半以上的加工貿易出口是由外商投資企業完成的.,隨著國際市場競爭壓力的加大,國內製造基礎的不斷完善,加工貿易企業通過不斷引進新的技術裝置和管理經驗,加工貿易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著變化,越來越多的加工貿易企業開始將其技術開發活動轉移到中國,帶動中國的技術進步。加工貿易企業需要不斷更新技術,以保持國際競爭力。

四、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前景

大力發展加工貿易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是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必然產物。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加工貿易已佔據了我國對外貿易的半壁江山,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方式之一。實踐證明,加工貿易在促進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解決就業、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引進外資和技術、減少與已開發國家發展水平的差距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加工貿易的產業結構和運營方式已經不再滿足中國當今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以看出加工貿易沿著老路不能走得太遠了。從加工貿易起家,但不能永遠依靠加工貿易這種形式,停滯在價值鏈增值率最低的環節,我國加工貿易的增值水平亟待提高。

未來加工貿易發展應注重自主研發,要開發出自己的技術和專利,擁有獨立發展的空間;推進加工貿易國內配套產業的發展,推進加工貿易本地化,提高國內採購率;完善加工貿易物流配送,提高加工貿易企業的競爭力;要提高產品質量,創立自己的品牌,以延長國內價值鏈,創造出更大的增值空間。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制定長遠規劃,完善稅收政策,為加工貿易增值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援。同時,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加工貿易,提高加工貿易的技術含量。並且,企業要積極實現主體升級,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從而實現加工貿易在更高層次的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主要參考文獻:

[1]Verdoorn, Intra-block Trade of Beneluxin edited by Robinson,E.A.O,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 Size of Nations,London;Macmillan,1960.

[2]Ge, Dynamics of Export-processing AD discussion papers,No.144.1999.

[3]Madam,Dorsati,A Review of the Role and Impact of EPZ,World Bank,1999.

[4]金碚.中國工業化經濟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5]閏國慶,陳麗靜.加工貿易對我國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分析.國際經貿探索,2005.2.

[6]張華初,李永傑.論我國加工貿易的就業效應.財貿經濟,2004.6.

[7]王洪慶.我國加工貿易的技術溢位效應研究.世界經濟研究,2006.7.

[8]韓可衛.對我國加工貿易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工業技術經濟,2006.1.

[9]沈玉良,孫楚仁,凌學嶺.中國國際加工貿易模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9.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