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課改理念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論文

來源:才華庫 2.39W

論文關鍵詞:新課改教師 教育課程

勃課改理念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探討了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並在反思我國教師教育指導理念、理論基礎和課程編制的基礎上,構建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教育的職前、入職和在職教育課程體系。

與傳統課程相比,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幾個核心轉變:第一,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第二,課程結構從整齊劃一走向多樣化,從分科走向綜合,合理設定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體現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第三,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程內容關注兒童生活經驗,反映社會科技發展最新成果;第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確立學生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建立學生自主、探究、發現、研究以及合作學習的機制;第五,設定綜合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第六,走課程綜合化的道路;第七,樹立全新的課程資源觀,學生應該成為課程資源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第八,調整現行的課程政策,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一、教師教育的現狀

1.教師教育的指導理念存在偏差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髮展,終身教育已成為指導教育發展、改革的一個指導思想。當然,終身教育理念也應成為教師教育必須遵循的理念,以適應社會迅速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但是,現在的教師教育鮮少體現終身教育的理念,教師教育還是以職前教育為主,人職教育和在職培訓還處在邊緣地帶。

2.教師教育的理論基礎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

新課改背景下,基礎教育的指導理念發生了根本勝的變革。新課改實施前基本上是以“結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新課改後,基礎教育的理念發生了變化,新課改提出的研究性學習、綜合課程、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習內容與學會生活相聯絡,都反映了建構主義的課程教學觀,可以說建構主義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的指導思想之一,但是建構主義還沒有成為教師教育的指導思想,致使教師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3.課程編制不合理

第一,課程目標定位不合理。現行的教師教育課程,過分注重專業學科的知識體系和課程的知識傳承價值,偏重於按照學科專業教學的模式來培養教師,忽視綜合能力的發揮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第二,課程結構不合理。拿教師教育中的學科專業課程來說,其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學科專業課在整個課程結構中比重大,課程多。研究表明,在我國高等師範院校課程計劃中,普通教育課佔總課時的21%,學科專業課佔70%,教育專業課佔9%,並且選修課也兒乎都是學科專業課程。

二、教師教育課程構建

1972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的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公佈了著名的調查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該報告正式提出了終身教育理論,並迅速展開了確立和制訂終身教育體系為目標的教育改革運動。因此,要以終身教育的理念指導教師教育的課程建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職前教師教育課程、人職教師教育課程和在職教師教育課程體系。 1.職前教育階段

第一,公共基礎課程部分:廣泛開設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課程。在原來課程的基礎上增加教師職業道德、高等數學、大學語文等必修課,並且廣泛開設文史哲類、藝術類、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選修課;第二,專業基礎課程部分:應提高專業基礎課程在教育類課程的地位,專業基礎課程包括:一是相關專業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二是教育基本理論。它不再侷限於教育學、心理學這兩門課程,還應包括教育概論、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第三,專業課程部分:在學科專業教育方面,使學生在具有廣泛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精深掌握1—2門專業課;在教育類課程方面.開設針對這1—2門課程的學科教學法、學科教學心理學、學科教材研究方法及學科教育技能等課程,培養師範生“如何教”的專業素養和能力;第四,活動課程程部分:通過有計劃的`活動安排,使師範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教師職業自豪感和鍛鍊師範生的社交、文體藝術等方面的能力。

2.人職教育階段

將師範生職前教育階段的教育實習、教育見習等實踐活動和教師入職教育結合起來,並增加師範生教育實習和人職教育的時間。這一階段的課程應根據師範生在具體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教師從理論上予以指導,分析問題的理論基礎,探討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在具體情境中實施可行性方案。同時結合學生情況優化教育技術,逐步鍛鍊學生進行校本課程研究開發的能力。在反覆實踐中,將師範生在學生階段習得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專業情意有機結合起來.初步形成師範生的教育教學風格。

3.在職教育階段

在知識經濟時代,在職教育已成為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職教育階段的課程應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在課程中體現最新的學科發展方向。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公共基礎課部分:廣泛設定開設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方向,展示近年來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變化中產生巨大影響的理論成果;第二,專業基礎課程:包括相關專業基礎課程和教育基本理論最新發展以及相關理論的完善,完善在職教師的專業基礎知識;第三,專業課程部分:補充與在職教師相關專業課程的更新內容,以及針對這門課程最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學科教育技能以及現代教育技術;第四,實踐課程:加強實踐課程,使在職教師在足夠的實踐中,把最新的科學知識與教育知識加以整合、應用,使兩者更好的內化為在職教師的專業素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