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論文

來源:才華庫 2.94W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香港服務輸出發展歷程特徵;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原因分析;香港服務輸出發展前景分析;結論與啟示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國際服務輸出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香港發揮人才、資訊、資金、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和背靠中國內地的優勢、服務輸出總量分析、香港的服務輸出位居全球前20位,超過瑞典、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服務輸出結構分析、運輸、旅遊和商貿服務為服務貿易帶來了大量盈餘、服務輸出市場分析、服務開放的領域也不足,對香港服務提供者要求過高、限制太多、生產要素、市場需求、發達服務業的支援、產業結構的轉型、政府及政策、香港服務輸出發展前景、主要服務輸出行業發展前景分析、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的發展前景分析等,具體請詳見。

關於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論文

隨著技術革命引發全球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和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制度安排,國際服務輸出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並日益成為各國貿易競爭的新領域和世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已開發國家逐步把國際貿易的重點,從貨物貿易領域轉向服務貿易領域(莊麗娟,2004)。目前。服務輸出作為服務經濟發展的標誌之一,已經成為國際貿易和投資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

作為一個外向型及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系,香港發揮人才、資訊、資金、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和背靠中國內地的優勢,在商貿服務、運輸服務、金融保險、旅遊服務等領域的競爭優勢明顯,對亞洲乃至全球服務貿易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最新的國際評估結果顯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全球列第三位,僅次於紐約和倫敦。服務輸出對香港經濟的“起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目前香港經濟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2007年服務輸出貿易額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已高達40.33%。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和旅遊中心的地位由此得以確立和鞏固。本文試圖通過對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歷程特徵、原因及前景進行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啟示,以期促進香港服務輸出在未來更加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為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性大都市服務輸出的發展提供可借鑑的經驗。

一、香港服務輸出發展歷程特徵

(一)服務輸出總量分析

香港雖是個彈丸之地,面積僅佔世界總面積的百萬分之八,人口也只佔世界人口千分之一多(張作乾,1999),但根據全球服務輸出的排名及所佔比重來看。香港的服務輸出位居全球前20位,超過瑞典、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在亞太區也領先於新加坡、中國臺灣等,排行第四。

20世紀80年代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服務業的迅猛發展,使香港服務輸出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見圖1)。1980年,香港的服務輸出總額僅為292億港元,而到2007年,香港的服務輸出總額猛增至6518億港元,可見香港在服務輸出,包括旅遊、離岸貿易、金融、商業和專業服務等各方面,都具有強大競爭力。根據WTO祕書處的資料顯示,2007年香港服務輸出總值位列全球第12名,佔有2.5%的份額,反映香港在亞太區內甚至在世界範圍內擔當重要的商業及服務樞紐角色。並已經成為可與倫敦、紐約、東京等國際商業大都會比肩的世界服務業之都。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1980年至今,香港服務輸出大多數年份保持兩位數增長,只有在少數年份(1997~1999年,2001~2003年)因香港經濟先後遭到世界經濟危機、能源危機和股票市場價格狂瀉等的衝擊出現低速增長或負增長。為了儘快扶助香港經濟復甦,中國內地和香港2003年簽訂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以下簡稱CEPA),CEPA的實施帶動了香港服務輸出高速發展,其後幾年的增長率均維持在15%左右。

(二)服務輸出結構分析

根據國際標準以及香港本地需要,香港服務輸出分為六個主要服務組別,即運輸、旅遊、保險服務、金融服務、商貿服務及其它與貿易相關的服務(以下簡稱商貿服務),以及其它服務(香港統計年刊,2008)。

一直以來,運輸、旅遊和商貿服務為服務貿易帶來了大量盈餘,成為香港最重要的服務輸出組別。近年來,香港服務輸出結構不斷地優化,金融服務與商貿服務等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輸出組別出現較快增長,無論輸出額,還是在服務輸出總額中所佔比重都有所增長,而旅遊、運輸等勞動力密集型服務輸出組別從輸出額資料來看是有所增長,但在服務輸出總額所佔比重卻有所下降(見圖2)。

自開埠以來,香港因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靈活的自由港製度、完善的金融體系以及大量的金融、會計、工商管理、法律、貿易等方面人才,為金融服務成為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奠定了基礎,金融服務的發展不僅提高和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也推動金融服務不斷向外輸出。到2007年金融服務輸出額達1001億港元,比1997年增加了3.92%,佔服務輸出總額的15.36%。隨著香港經濟的發展,金融服務輸出在香港經濟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商貿服務一直以來是香港服務輸出總額佔有量最大、增長也最快的組別,2007年商貿服務輸出額為2014億港元,比1997年增加了5.28%,佔輸出總額的30.9%。這兩類服務輸出組別的較快增長,顯示了香港服務輸出結構逐漸由傳統服務業的服務輸出轉向現代服務業的服務輸出,這將有利於優化香港的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三)服務輸出市場分析

多年來,香港服務輸出貿易伙伴一直集中於亞洲、北美洲和西歐三大市場。2006年,亞洲佔香港服務輸出總額的50.22%,北美洲佔23.05%,西歐佔19.45%。香港往這三大市場的'服務輸出總額佔整個服務輸出額的90%以上,而往大洋洲、中美洲及南美洲等市場的服務輸出總額在整個服務總額中還不到10%(香港統計年刊,2008)。雖然近年來香港加大了對非洲、澳大利亞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的服務輸出,但服務輸出市場過於集中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變。受服務輸出夥伴國特別是美歐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較大,所以香港服務輸出總額的穩定性,仍然處於被動地位。

到目前為止,香港已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係,共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設立領事及商務專員。而從輸出國家或地區分佈上來看,中國內地及美國一直是香港最主要的服務輸出目的地,其次是臺灣、日本及英國等。1996年香港對中國內地服務輸出額為401億港元,佔輸出總額的16.7%:對美國的服務輸出額為511億港元,佔輸出總額的21.2%。2003年6月《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即CEPA)的簽訂,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服務貿易自由化,逐步減少雙方的貿易壁壘。到2006年香港對中國內地服務輸出額為1370億港元,比重增加了8%;對美國的服務輸出額為1190億港元,比重增加0.3%(資料來源於香港政府統計處)。但從CEPA簽訂到其五次補充協議的實施效果來看,成效並不明顯,服務開放的領域也不足,對香港服務提供者要求過高、限制太多,申請審批手續繁雜、透明度不高等問題層出不窮,從而影響服務輸出的實際運作(饒小琦、鍾韻,2009)。

二、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原因分析

“前店後廠”的模式使香港經濟得以成功轉型,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香港服務輸出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香港服務輸出的發展與很多因素相關,本文試圖借鑑美國經濟學家波特提出的國家競爭理論中的“鑽石理論”(MichaelPorterDiamondModel),分析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原因。波特的菱形的鑽石體系以四大關鍵要素和兩個輔助要素為支撐點,彼此相互作用,組成動態的競爭模式。鑽石體系的四大要素為: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和支援性產業,以及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兩個輔助要素為:機會和政府(劉穎琦、呂文棟、李海升,2003)。本文認為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原因主要取決於生產要素、市場需求、發達服務業的支援、產業結構的調整、政府及政策、機會。

(一)生產要素

波特認為生產要素是一個國家在特定產業競爭中有關生產方面的表現,它包括:天然資源、基礎設施、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和人力資源等。香港是東西方貿易及交往的一個重要樞紐,也是中外貿易的橋樑,有優良的港口,完善的交通運輸網路和倉儲裝置,現代化的通訊系統,投資手續簡便。開辦企業的門檻非常低,配套服務非常完善(劉冬傑,2007);香港也是中西經濟文化交融之處,具有濃厚的國際化特色,其沿用了普通法和其他國際認可的規則和慣例,金融、法律、司法等制度均實現了與國際慣例接軌,它是一系列經濟發展要素的集散地,大量的市場資訊、資金、技術在這裡匯聚,並自由流動;香港有一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會計師、律師、建築師、規劃師、評估師等10大專業團體的專業人員形成團體效應,僅會計師就有2.6萬人,金融業僱員達到近18萬人,約佔香港本地總就業人口的5.3%……這些共同推動著香港服務輸出的發展(楊國川,2009)。

(二)市場需求

香港的服務輸出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其一是吸引香港以外地區使用香港的服務,其二是鼓勵香港的服務業“走出去”為香港以外的地區提供服務。作為全球商貿中心,目前全球有近4000家跨國企業在香港設立了地區總部或者辦事處(楊國川,2009),因此對相關的商貿服務、會計法律等專業服務、金融服務等都產生了很大需求,使香港的服務輸出走上了騰飛之路。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為香港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大批香港企業內遷發展製造業,需要大量的服務產業與其配套,從而帶動了法律、會計、金融、物流等一系列相關服務產業的發展(劉冬傑,2007),對距離內地地理位置最近、文化基礎最近、服務業先進的香港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三)發達服務業的支援

服務輸出要發展,就必須與其相關產業比如金融、保險、法律、會計等新興服務業之間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而香港是服務業,特別是高新技術含量的服務業高度發達的經濟體,近年來服務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在本地經濟中也佔有愈來愈重要的地位。據統計,服務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90%,香港就業總人口中有近90%從事服務業。其中,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服務和專業服務四個主要行業在本地生產總值比重從2000年的48.7%增加到2006年的57%;就業人數比重也從2000年的43.3%增加到2006年的47%。發達的服務業使香港擁有優秀的專業人才、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優質的國際網路,特別是金融、物流、旅遊、資訊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使香港長期保持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領域的樞紐地位,從而為香港服務輸出的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礎(商務部服務貿易司,2008)。

(四)產業結構的轉型

香港大力推進“前店後廠”式發展模式,將增加值較低的生產工序遷移到內地和開發中國家,而專注於管理及相關生產支援性服務(楊國川,2009),實現了從“工業化”向“經濟服務化”的轉型,在貿易、航運、融資和其他專業服務方面創造了大量需求,這不僅推動了香港服務業及服務輸出的持續增長,也提升了香港的服務業層次和競爭力水平,使香港迅速崛起為亞太區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旅遊中心和國際資訊中心。據統計,2007年香港服務輸出額比1980年增長了22倍以上,輸出地位也穩居全球前20位。

(五)政府及政策

香港服務輸出的發展,除了經濟發展規律使然,香港特區政府的推動作用不可低估。可以說政府發展當地經濟所有的提升投資環境的政策,都是對服務業的促進和支援。多年來,香港特區政府一直都在強化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並在推動香港成為亞太商貿、物流、旅遊樞紐和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上不遺餘力。

另外,香港是一個全球聞名的自由港,實行稅種少、稅率低、稅制簡單的自由貿易政策,並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帶動了本地運輸、倉儲、金融、商業諮詢等服務業共同振興。香港也一直堅持市場主導、公平競爭的自由經濟體制,通過市場“看不見的手”調節經濟,採取“最大支援,最小干預”,即“積極不干預”政策(顧寶炎、許秋菊,2007)。香港的金融市場自由開放,沒有外匯管制,資金、黃金和外幣自由進出,外幣自由兌匯,黃金自由買賣,金融衍生產品豐富,很多內地的企業紛紛到香港的證券市場上募集資金,直接促進了香港金融市場的不斷壯大。用香港人的話說,就是以出口帶動經濟的發展,而出口貿易之所以能發展到足以帶動經濟的發展,歸根結底,無非是自由貿易政策的指引。

(六)機會

從CEPA協議到其五次補充協議的簽訂和實施,內地在法律、會計等38個領域對香港採取了192項開放措施,其中約三分之二的措施已實現國民待遇,開放的服務行業2009年也將達到40個,包括會展、銀行、運輸物流等相關領域的服務。截至2008年5月底,香港共有37家銀行全面辦理存款、兌換、銀行卡和匯款4項個人人民幣業務,人民幣存款達776.8億元(饒小琦、鍾韻,2009)。與此同時,內地訪港旅客穩步增長,不僅促進了香港經濟的復甦,也給香港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良機。隨著內地進出口需求的增長,香港作為地區性運輸及倉儲服務樞紐繼續得到保持,其他貿易支援服務(例如業務洽談、廣告、市場研究與開發、產品設計、貿易融資服務、保險、品質認證和測試、貿易仲裁等)向內地的輸出會繼續加大。CEPA的實施不僅抵消了金融危機對香港服務輸出的影響,而且促使香港經濟和服務輸出全面繁榮。

三、香港服務輸出發展前景分析

(一)香港服務輸出發展前景

根據上文對香港服務輸出發展歷程特徵及原因的分析,得出香港服務輸出額總量在未來的發展中仍將穩健增長,到2010年預期香港服務輸出總量達到7000億港元,年增長率維持在15%左右(參見圖3)。香港的服務輸出也將穩居全球前20位,在亞太區內甚至在世界範圍內擔當商業及服務樞紐的重要角色。

從服務輸出組別來看,商貿服務與運輸服務將繼續成為最主要的服務輸出組別,但隨著香港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值活動的轉型,金融資產管理、保險、地產服務的資本服務領域的增長潛力很大,其中,金融服務的增長潛力為最高,而旅遊和運輸服務輸出將有所下降,但是其輸出增長預期會較輸入快,所以這兩者仍然能獲得盈餘。

從服務輸出市場來看,預期香港不僅不斷增加對亞洲、北美洲和西歐等主要市場服務輸出,而且還不斷開發新興市場以促進其服務輸出的發展。中國內地及美國仍是其最主要的服務輸出目的地。隨著內地製造業不斷髮展以及內地與香港經貿關係進一步升級,內地將繼續成為推動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主要動力,香港對內地的服務輸出基本集中在旅遊服務、商貿服務和運輸服務等傳統服務專案,但保險服務、金融服務等新興行業輸出也將得到較快增長。

(二)主要服務輸出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服務業主導型的經濟帶動了香港經濟的“起飛”,而四個主要行業中的金融、物流、旅遊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使香港長期保持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旅遊中心等領域的樞紐地位。2006年,三者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已近四分之一,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比重之和超過15%。

1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的發展前景分析

金融業作為香港服務產業的支柱性行業,是帶領香港邁向知識型和高附加值經濟的火車頭,其服務輸出成為金融業的重要收入增長來源。但是,伴隨著亞太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周邊先後崛起如東京、新加坡、曼谷、漢城、臺北和上海等多個不同規模及不同層次的金融中心(楊英,2002)。同時,中國內地很多城市的財富及金融資產迅速累積,金融業的發展步伐逐步加快。這些都會給香港服務輸出帶來挑戰併產生深層次的影響。

從近年來香港金融服務輸出顯著的增長趨勢來看,在未來的發展中,預期香港金融服務輸出額及在總服務輸出額所佔比重仍是不斷增長的,其對金融業產值的貢獻也將逐步提升。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金融服務輸出額及其所佔比重甚至會超過旅遊服務輸出,在香港服務輸出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些都反映了金融服務輸出強勁的增長前景。

近年來,美國是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的最大目的地,其次是英國及新加坡,而中國內地的貢獻維持在低位,約佔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的3%。從區域來看,西歐及北美對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總收益的貢獻超過三分之二,亞洲區的貢獻則為四分之一(樑偉耀、周錦華、司徒永君、譚仲賢,2008)。所以,在未來短時期內,預期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的市場還主要集中在西歐和北美,但是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亞等新興市場將逐步得到開發。而隨著香港金融體制的逐步開放,中國內地居民及企業不斷增加的融資需求以及在香港的集資活動持續增長,香港向內地的金融服務輸出將逐步增加,內地因素在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的發展中也漸顯其重要性。

2香港運輸服務輸出的發展前景分析

香港運輸服務發達,一直保持著世界最繁忙貨櫃港及國際航空貨運中心的地位,其服務輸出是香港目前三大服務輸出行業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行業(楊英,2002)。但是近年來,香港運輸服務越來越多的受到華南地區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的現代化機場和貨櫃港口的挑戰。內地運輸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收費低廉的優勢,使香港運輸服務的未來發展受到一定的威脅。

但是。從香港運輸服務輸出發展的趨勢以及香港運輸服務的營運環境來看,預期香港運輸服務在未來短時間內仍會不斷增加。也仍然高於金融和旅遊服務輸出額。但是三者之間的差距將有所減少。同時,預期運輸服務輸出在服務輸出總額中的比重將有所下降,其對運輸服務產值所做的貢獻會有所減少。

從對香港物流服務輸出發展所做的貢獻來看。內地是其發展的主要貢獻者。隨著香港和中國內地合作關係的更加緊密的發展。香港聯合廣東物流業將大珠三角地區打造為世界級物流城市群,同時,香港對中國內地的運輸服務輸出也將不斷增加,物流服務輸出能力不斷提升。

3香港旅遊服務輸出的發展前景分析

香港是一個著名的國際性旅遊中心。旅遊業十分發達,其服務輸出額也是逐年增加的。但是,近年來各國均紛紛著力發展旅遊業,並有不少國家已將旅遊業建設成其主要的經濟支柱。世界旅遊市場的競爭也由此越來越激烈,並日趨白熱化。這些給香港旅遊服務輸出的發展帶來了挑戰(楊英,2002)。

從近年來香港旅遊服務輸出發展的趨勢來看,雖然服務輸出額有所增加,但是其佔服務總輸出的比重並沒有上升,反而是下降的。因此,預期香港旅遊服務輸出額在未來的發展中仍會有所增長,但其佔服務總輸出比重將有所下降或維持不變,對旅遊總開支增長的貢獻也將有所下降。

從旅遊消費的主要來源來看,旅遊消費主要來自度假旅客,其次是商務旅客。但是,隨著香港會議及展覽業的蓬勃發展。以及CEPA實施後,香港與內地企業業務的不斷增長。商務旅客對旅遊服務輸出的貢獻將預期上升(樑偉耀、周錦華、司徒永君、譚仲賢,2008)。

從對旅遊開支增長所做的貢獻來看,中國內地的旅客是帶動香港旅遊服務增長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個人遊”計劃的擴大。內地來港旅遊人數持續增加,使香港旅遊服務輸出得到進一步發展。因此,預期在未來的發展中,內地因素將繼續成為推動香港旅遊服務輸出發展的主要因素,其在內地市場的作用將因進一步合作而不斷擴大。同時,因旅遊資源的不斷開發和利用,來自非中國內地旅客也將呈現上升的趨勢。

四、結論與啟示

本文通過對香港服務輸出的發展歷程特徵、原因及前景進行分析,揭示了服務輸出對香港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重要,並已發展成為香港經濟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香港服務輸出的發展還帶動了香港各行各業的發展,並對增加就業、平穩物價、繁榮市場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香港應更好的發揮其地域等優勢,發展服務輸出以促進經濟的繁榮發展。

目前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國際性大都市都在積極發展服務業和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通過對香港服務輸出的詳細分析,發現香港在發展服務輸出的很多方面都值得借鑑:通過低稅率的自由貿易政策和投資政策,大力發展轉口貿易,進而帶動本地運輸、倉儲、金融、商業、諮詢等服務業的發展;通過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為服務輸出的發展提供基礎:高度規範、高度透明和高效運作的經營模式、政府管理體系和法律運作體系,為服務輸出的發展提供保證;通過教育投資,提升教育質素,加強培訓及再培訓工作,以增強本地人才的競爭力;政府通過利用政府資本基金投資、培訓資助、表彰和物質獎勵、撥款等形式培養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增加產業附加值,提升本地產業的科技能力和增加其競爭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