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手抄報大全

來源:才華庫 1.78W

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的發展,才能展現它國立的強大。數學的發展和至善和國家繁榮昌盛密切相關,下文是有關國小數學知識的手抄報大全內容,歡迎大家閱讀與瞭解。

國小數學手抄報大全

國小數學知識點梳理(知識樹)

第一章 數的認識

1、數的意義:整數、自然數、小數、分數和百分數

(1) 負整數

(2) 自然數

自然數和0都是整數。 最小的自然數為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是無限的。

我們在數物體的時候,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1,2,3……叫做自然數。 一個物體

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3)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

一個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部分組成。數中的圓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左邊的數叫做整數部分,小數點右邊的數叫做小數部分。

(4)分數(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0作分母時無意義。)

(5)百分數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

通常用"%"來表示。百分號是表示百分數的符號。

2、十進位制計數法

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是計數單位。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這樣的計數法叫做十進位制計數法。

“十進位制計數法”是世界各國最常用的一種計數方法。

● 數學知識連結:古代印度人創造阿拉伯數字後,大約到公元7世紀的時候,這些數字傳到了阿拉伯地區。到13世紀時,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寫出了《算盤書》,在這本書裡,他對阿拉伯數字做了詳細的介紹。後來,這些數字又從阿拉伯地區傳到了歐洲,歐洲人只知道這些數字是從阿拉伯地區傳人的,所以便把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以後,這些數字又從歐洲傳到世界各地。它現在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數字了。

第二章 數的運算

中國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部數學著作。《算數書》,1983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張家山漢初墓葬中出土。

初步瞭解了上面各種數,接下來就就是數之間的運算了。數學其實就是一種遊戲。

(1)比較大小

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之間的比較大小是難點。要注意變成容易比較的數後再進行比較。 0.3、1/2、0.4

(2)加、減、乘、除 乘方:求幾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例如 3 × 3 =32

● 數的運算

在數的運算中有兩個重要方面,掌握了這兩個方面,數的運算就很容易了。

(1)四則運算定律

1. 加法交換律: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即a+b=b+a 。

2. 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即(a+b)+c=a+(b+c) 。

3. 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即a×b=b×a。

4. 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即(a+b)×c=a×c+b×c 。

6. 減法的性質:從一個數裡連續減去幾個數,可以從這個數裡減去所有減數的和,差不變,即a-b-c=a-(b+c)。

(2) 運算順序

1. 小數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運算順序相同。

2. 分數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運算順序相同。

3. 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運算;兩級運算 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

4. 有括號的混合運算:先算小括號裡面的,再算中括號裡面的,最後算括號外面的。

5. 第一級運算: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

6. 第二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有幾個注意點:

(1)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在去掉括號時容易錯。,如a—(b + c)=a—b + c等

(2)除和除以的區別: 都表示兩個數相除但不相同,按先讀的不同。

10÷5可讀成10除以5,也可以讀成5除10,應特別注意先讀除數的讀法。

第三章 量的計算

計量的定義:廣義的理解是有關測量知識的整個領域。計量在歷史上稱之為“度量衡”,隨著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計量已遠遠超出“度量衡”的範圍。現有長度、熱學、力學、電磁學、無線電、光學、聲學等計量專業,已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計量學。計量是支撐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每年的5月20日確定為“世界計量日”。

一 長度

(一) 長度是一維空間的度量。

(二) 長度常用單位* 公里(km) * 米(m) * 分米(dm) * 釐米(cm) * 毫米(mm) * 微米(um)奈米,皮米,飛米,阿米

(三) 單位之間的換算* 1毫米 =1000微米 * 1釐米 =10 毫米 * 1分米 =10 釐米 * 1米 =1000 毫米 * 1千米=1000 米

二 面積

(一)面積,就是物體所佔平面的大小。對立體物體的表面的多少的測量一般稱表面積。

(二)常用的面積單位:* 平方毫米 * 平方釐米 * 平方分米 * 平方米 * 平方千米

(三)面積單位的換算:* 1平方釐米 =100 平方毫米 * 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 1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 1公傾 =10000 平方米 * 1平方公里 =100 公頃

三 體積和容積

體積,就是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

容積,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

常用單位

1 體積單位:* 立方米 * 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

2 容積單位 升 * 毫升

四 質量

(一)質量,就是表示表示物體有多重。

(二)常用單位* 噸 t * 千克 kg * 克 g

(三)常用換算:* 一噸=1000千克 * 1千克=1000克

時間

(一)常用單位:世紀、 年 、 月 、 日 、 時 、 分、 秒

(二)單位換算:* 1世紀=100年 * 1年=365天 平年 * 一年=366天 閏年

*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 大月有31 天

* 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 小月有30天

* 平年2月有28天 閏年2月有29天 * 1天= 24小時 * 1小時=60分 * 一分=60秒

六 貨幣

(一)貨幣是充當一切商品的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是價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購買任何別的商品。

(二)常用單位:* 元 * 角 * 分

(三)單位換算 * 1元=10角 * 1角=10分

學習這一類問題,必須牢記各單位之間的進率,和它們各自的換算關係。靈活運用,還要經常用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單位之間的換算,一定要注意單位統一後才能計算。

● 知識連結:在天文學中有一個很大的長度單位:光年,它是指光在真空狀態下1年所走過的距離,所以叫光年。1光年=9.4653X1012km

但是習慣上說光年是距離單位。

第四章 比和比例

1比的意義和性質

(1) 比的意義: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比的前項除以後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較,比的前項相當於被除數,後項相當於除數,比值相當於商。

比的後項不能是零。

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可知比的前項相當於分子,後項相當於分母,比值相當於分數值。

(2)比的性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