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

來源:才華庫 9.07K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1

今天讀了胡適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母親》,作者通過回顧自己所走過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了母親,敘述了母親陪伴自己的成長事例,從而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寬容、善良、仁慈、溫和有剛氣的母親,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

提到母親,我相信每個人都會為之動容。因為母親是世界上最親、最疼我們的人。無論你在他人眼中是多麼的不起眼,但在母親的心中總是最寶貝的。母親是什麼樣的人?母親是對你噓寒問暖,關懷至深的人;是在你受到傷害,為你細心療傷的人;是在你有困難,挺身而出的人;是在你很無助抹眼淚,給你力量的人;是在你事業有收穫,為你默默喜悅,祈禱的人……

如果說我們是一棵小草,那麼母親就是滋養我們的大地;如果說我們是一滴水,那麼母親就是容納我們的大海;如果說我們是一片雲,那麼母親就是陪伴我們的天穹……

忘不了,兒時盛夏的夜晚為我們扇風送涼;忘不了,冬夜床前的挑燈促織;忘不了,異鄉上學的含淚送別;忘不了,歸家時的翹首相盼;忘不了,回到家裡,她忙碌的身影;忘不了,我們在喜笑顏開時,她的默默無聞;忘不了,你有難時,她不遠路途顛簸為你送來援助;忘不了,你垂淚時,她溫暖的懷抱;忘不了,她願意無怨無悔的為兒女奉獻自己的一切,卻不願意接受兒女對她的半點奢侈愛,這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是我們感情中最最寶貴的發自內心的情感,是我們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如果一個人缺失了愛,那麼他的人生就會有無限的遺憾與不堪。很開心能在胡適平實的筆調中見識了世間偉大母親的一種,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現在的生活與所擁有的一切。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2

今天我懷著感動的心情讀了《我的母親》,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

《我的母親》這篇文章通過老舍對母親一生所經歷的往事的回憶,塑造了一位非常感人的母親形象,語言雖然很樸實、平凡,但是卻把作者母親的特點一一體現了出來:他勤儉城市,做事認真、心胸寬廣、樂於助人、不怕吃虧;處是有度,輕中帶硬;她善良堅強吃苦耐勞。 這篇文章體現了作者母親對女兒的關心與呵護的情感。

我讀完這篇文章,感受頗深。深切體會到:母親就像一首田園詩,悠遠純淨,和雅清淡;母親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母親就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母親就像一陣和煦的春風,吹去塑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由此我想到了我偉大的母親。

我的母親非常的愛我,我在他心中的地位很高,也很重要,母親對待我比對待他自己都要好很多,時時刻刻都把我放在心上。

上學之前,媽媽總得囉嗦半天。我一上學就對我說:“過馬路看著點車,上學別追打亂鬥,在學校要認真聽講,下可別亂跑,上課要專心,不能分神… …”這些話雖然對我說了許多年,都已經是我厭煩了,但是這代表著媽媽對我深深的愛與關心。現在我真想對媽媽誠懇地說一聲:“謝謝您,親愛的媽媽!”是我的母親給予我多彩的生命,給予我廣闊的智慧,給予我豐富的知識,給予我生存的空間,給予我幸福的生活… …

我和我的母親,千千萬萬的母親與母子,凝成了多少感人的事蹟啊!這篇文章是我受益匪淺,懂得了母愛的力量是偉大的、無窮的、不可戰勝的… …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3

今日重陽節!

爸爸不到七點電話詢問我“中午回家吃飯否”儘管我沒有睡醒,白天還有好多閒事,但是我還是毅然答應父親回家。爸爸高興地囑咐我勿忘帶“菜刀”回去,他給我們磨磨。他老人家磨得哪是刀啊......這個世界最終真心關心你的人只有自己的爸媽!

九九重陽父母節,登高插庾年己衰。

浩浩江水千尺深,誰人報完哺育恩?

日月星辰似流瀅,少小輕狂遊子心。

古人教人盡孝道,敬上蟠桃以慰心!

藉此佳節之際我感謝您:父親、母親,您的笑顏似燦爛的陽光照亮了我的世界,您給予我的安慰和鼓勵支援我度過一切艱苦,兒子一定會孝敬你們二老,同時為天下所有的老人們送上一句祝福,寫下您的動人詩篇:祝他們心曠神怡,安康幸福,健康永久,快樂同在!

胡適的父親在他五歲過世,他母親23歲時守寡,承擔者操持家務和撫育子女的重任。作者著重描寫的就是與母親相依為命的童年經歷。

胡適開篇並沒有直接寫母親,而是寫自己童年中的幾件小事(前後跨越九年),看似無意,實則為下文寫好母親做鋪墊。當順勢轉為正題,選取幾個與母親有關的重點事例作陳述,以委婉平實的言語描述了母親愛子情深、教子有方、氣量大、性子好、代人仁慈、溫柔又不失剛氣的情懷與個性,將一中國傳統農村典型寡婦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篇尾點明母親是影響自己的性格及人生道路的第一人。

全文脈絡層次,清洗分明,文字文筆流暢明白如話,娓娓道來,感人至深。

更能使我們理解到當時,母親含辛茹苦教子成龍的追求,又寫出大家庭環境作為後母維繫家庭關係的不易,表達了愛子對母親的深深敬意和綿綿無盡的懷念。

建議大家認真讀讀母親對胡適“做人的訓練”這對作者的少年乃至一生的重大影響,由此表達對母親的理解和感激。

臨收筆的時候腦袋裡一直在默唸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謹以此篇讀後感敬獻給我的父母大人!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4

胡適的母親在他的生命中充當了兩個角色——嚴父慈母,事實上我們的生活中,母親也充當了兩個角色,一個是慈母,一個是嚴師。

胡適對於母親的理解是他的母親嘴邊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她很有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慢慢地耐心地教會胡適怎樣學得好脾氣,學得待人接物要和氣,要能寬恕人,體諒人。其實,在我們身邊的慈母也是這樣的,耐心地教你怎樣學習,直到懂得,只是你總是認為這不是愛,視而不見,你一直認為愛像空氣一樣,讓我們賴以生存,卻常常忘了它的存在,可看了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細細地去觀察母愛在何處,在何方,也許就在你的身邊,在細微處。

胡適沒有父親,母親即是慈母,又是嚴父。胡適在《我的母親》裡寫道早晨他總是第一個到校,預習好課文,再回家吃早飯,母親把胡適的學習管得很好。當胡適做錯了事,在人靜時,母親會先責備胡適,再用行罰,罰跪等方式,無論怎樣痛,都不許胡適哭出來。

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歷過打、罵,即使不是經常,但也刻骨銘心,記憶深刻。也許你認為打是痛苦的,但你不知道母親的心裡也飽受折磨和煎熬,母親的心裡也曾猶豫我該不該打,不打會讓孩子將錯就錯,打了孩子才能使孩子不走上歪路,才能在真實的生活裡健康成長。打完後,母親也曾自責過,哭泣過,只是我們不理解父母。而胡適在14歲離開母親,一直感受到母親的這份愛,正是這位母親的嚴格成就了一位名人。

在生活中,母愛偉大而又平凡,正因為愛的細微處,才顯得溫馨、珍貴、美麗。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5

《我的母親》是篇叫人落淚的摯情之作,這篇文章讓我很受感動。文章作者老舍主要記述“我”的父親去世以後,母親非常辛苦,整天都為人洗衣服,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父親的姐姐與我們住在一起,她脾氣很壞,常常欺負母親,母親卻任勞任怨。而姑姑死時,母親一分錢也沒有分到。日本鬼子進城搜家,母親一點兒也不害怕,卻堅強地護著“我”。母親在“我”出國的時候病死了。文章以“心痛!心痛!”結尾,讓讀者們落淚。作者怎麼能不心痛呢?

文章通過記敘母親一生的身世、經歷、性格及遭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母親的無限敬愛與無以報答母親恩情的愧疚之情,也塑造了一位有著典型東方女性性格特徵的平凡而偉岸的母親形象。首先,這篇文章多處運用了刻畫人物的寫法,使母親的形象活靈活現。此文章能感動我,是因為文中列舉了老舍母親的生前往事。沒有普希金的波瀾壯闊,也沒有文一多的特殊見解。有的,只是對母親一顆真切的心。

母親非常窮苦,但她還要養著自己的兒女,她整天為人們洗衣服,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從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母親的辛苦。天天為人們洗服裝,母親為了什麼?母親為了兒女的生活,甘願受苦,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啊!

母愛是滂沱大雨中的一把雨傘;母愛是刺骨寒風中的一碗熱湯;母愛是一雙粗糙的大手;母愛是一個甜甜的微笑;母愛是一份牽掛;母愛是……

老舍曾經說:“我對一切人與事,都取與平的態度,把吃虧當作當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與基本法則,什麼事都可以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畫好的界限。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時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親。從私塾到國小,我經歷過起碼有百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母親教會了老舍做人,教會了他勞動。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6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首是是唐代孟郊寫給自己母親,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真摯、難割難捨的母子情。然而《我的母親》中的小女孩不知道她的母親疼愛她。然後,小女孩在生病時,她的母親日日夜夜,無微不至的照顧她。後來她知道她的母親是愛她的,通過這篇文章我知道,母愛是偉大的。

有一次在醫院我看見一位畸形的小男孩,坐在椅子上,他的耳朵似乎聽不清楚聲音。他常常一個人在窗外看與自己的同齡人在上學,他的心裡無比的傷心和寂寞,他的母親常常陪他聊天,給予他關懷。正是這件事使我更確信了一點: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偉大愛。

記得我在一次放學的時候,天空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就快要下雨了。我急忙向校門口飛快的跑去,到了校門口,一張張陌生的臉。我想納悶的想:媽媽怎麼沒來接我。同學們都陸陸續續地往家走,只有我一個孤零零的在這裡等我的媽媽。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媽媽到現在還沒有來,我的內心想長了草一樣煩躁。漸漸地十分鐘過去了,她依然還沒有來。忽然,天空中颳起了大風,細小的沙子吃盡了我的眼睛裡,睜也睜不開,難受死了。突然聽到自行車的鈴聲,我急忙地跑過去一看,不是媽媽。我現在像迭進了萬丈深淵之中,爬也爬不上來,彷彿進入了地獄一般。我只好自己灰心喪氣地往家走,天下起了大雨,好像在和我唱反調。正當我不知道該不該避雨時,隱約看見一位婦女向我的方向使來。她正在吃力的'騎著自行車,滿頭大汗的。走進一看,竟然是媽媽。當時我激動得熱淚盈眶,自己走到了天堂,滿心快樂。“走吧,媽媽親切地對我說,走回家吧”。雨嘩啦啦地下大了,雨水溼透了我和媽媽的衣衫。回到了家,看到媽媽全身溼透了的樣子,媽媽卻滿不在乎的樣子,我心裡甭提多感動了。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7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綠傘? ——題記

看完豐子愷的《我的母親》,如纖纖細手拂過琴絃,心久久不能平靜。此時,我多想高呼一聲:人生真情,聖潔的母愛!

《我的母親》,丈風清新而樸實,內容兵華而感人。平常人—千百萬母親中的一員,被寫得偉大、高尚。

細細品來,文中似乎只施讀性一個詞—母愛!

至真至愛的親情中,母愛是錄細緻、最無私、最易體會到的。想想我的母親,心中竟蕩起一絲內疚。

我的母親是一名國中教師。也許是職業的緣故,她對我一向十分嚴格。因此,年少的輕浮、貓狂使我時母親的愛不清一顧,還時常與她吵嘴。每天,每天都豔怨上蒼的不公:為什麼不踢予我一個瞭解我、愛我的母親?

可是,隨著斗轉星移,時間的飛逝,我漸漸發現我錯了。

今天,我赴考場會考,外面天陰沉沉的,不時地抓落一陣急雨。母親這些天為我操勞,原本單薄的身體又虛弱了許多,她律若一把大傘,不聲不語,孤立冷雨中。我怎麼也忘不了我走進考場的那一瞬間,母親眼眸中流出的信任與鼓勵,,嘴角上掛著的一絲抹不去的慈愛的徽芙……

“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每次聽到母親的嘮嘮叨叨總不高興,認為自己已長大了。但“有媽不覺兒女高”,畢竟,在母親眼中,我仍是雷要關心、疼愛的女兒。

感謝這篇《我的母親》,使我其正讀懂了母親,人生真情,英過於母愛!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8

在以前,我從來不知道平民寫家老舍的母親。但是今天,我讀到了老舍先生寫的《我的母親》。

老舍先生的作品似一段美妙動聽的音樂,又似一壺沁人心脾的濃茶,讓人回味無窮。

他的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給親友鄰居們幫忙,她總是跑在前面:她會刮痧,她會給孩子們剃頭,她會給少婦們絞臉……凡是他能做的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寧吃虧,不鬥氣。

老舍先生的母親有一點和我的母親很像,那就是隻要讓孩子過得好自己做什麼都行。

一天,我們上體育課,運動了很長時間,在回家的路上我肚子就自己唱起了“空城計”。於是一到家我就往沙發上一坐,鞋子一扔,照例向廚房裡面喊:“我餓了,快點做飯。”過了一會還是什麼動靜也沒有。我又喊道;“媽,你在哪呢,我餓了,快點出來做飯。”過了一會母親扶著牆慢慢的走了出來,臉上沒有多少血色,雙眼無力。我問她:“母親你生病了嗎?”母親說:“兒子,母親今天不舒服,你等你爸回來再給你做。”我立刻任性的說:“不嘛,我現在就要吃。”剛說完我知道我說錯了,我不能讓母親有病在幹活了。我又不上了一句:“母親,你別做了,我去外面買一點吃的就行了。”誰知母親卻說:“不用了,母親給你做。”說完母親就走進了廚房。

天暗了下來,開啟燈母親切菜時的影子映在地上,以前母親的影子是挺拔的,,而現在的影子卻是彎曲的。切菜的聲音也有以前的“噹噹噹”變成現在的“噹噹噹”.有一陣酸楚的淚在我的眼中徘徊。

過了一會,菜炒好了,母親端出來了,我上前一看,是一盤魚香肉絲。母親又找來一個蘋果說;“兒子,媽給你削蘋果吃。”正當這時母親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劃了個口,血順著手指滴在那盤菜裡,母親見狀立刻端起盤子並說;“母親給你重做。”我立刻把盤子搶過來說;“好好的不用重做。”雖然這盤菜已變了味,但是,變得這種味道叫母愛。

這就是我的母親,擁有與老舍母親的品質的一位母親。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9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陰蔽。

——題記

看完豐子愷的《我的母親》,像纖纖細手拂過平息的琴絃,心久久不能平靜。此時此刻,我多想高呼一聲:人間真情,莫過於聖潔的母愛!

豐子愷的《我的母親》,語言清新而樸實,真摯而感人。平常人——千百萬母親中的一員,卻被寫得偉大和高尚。

細細品味,文章似乎只能讀懂兩個字——母愛!

至純至真的感情中,但母愛是最細緻的,最無私的,最易體會的。想想我的媽媽,心中竟然盪漾起一絲愧疚。

我的媽媽是一名普通 的工廠工人,雖然她只有國中文憑,但她對我要求卻十分嚴格。因此,年少輕狂使我對媽媽的愛不屑一顧,還時常與她頂嘴。每天都抱怨上天的不公:為什麼不賜予我一個瞭解我、愛我的媽媽?

可是,隨著時間的飛逝,我漸漸發現我錯了。

今天,我奔赴考場考試,外面天陰沉沉的,時不時地飄落一陣急雨。媽媽這些天內為我操勞,原本單薄的身體又虛弱了許多,她撐著一把傘,一聲不吭,孤單地站在雨中。我永遠也忘不了在我走進考場的那一瞬間,媽媽眼眸中流出的信任和激勵,向來嚴厲的她,竟然嘴角上掛著一絲抹不住的慈愛的微笑……

正如文中所言:“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每次聽到媽媽的嘮叨,總不高興,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但是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是“長不大的孩子”。

溫馨的母愛將是我勤奮學習的最大鞭策,將是我工作上進的動力和源泉!

母愛是我頭頂的一片天,天高雲淡該是我們最最幸福的時刻了!在前進的路上,讓我們心中永遠裝著那份溫馨的母愛!願我們永遠對得起那份溫馨的母愛!

感謝這篇《我的母親》,讓我讀懂了:人間真情,莫過於母愛!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10

作者:楊崇源 學校:蒼南縣龍港鎮第一中學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我的母親》

雙重奏,顧名思義:由兩個人同時在舞臺上配合表演,但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單憑一己之力就完美地演繹了一場“愛的雙重奏”。

作者在文章的前面部分,運用了較多的筆墨描寫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從中可以體現出作者的童年是非常枯燥無味的,他不像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有嬉戲的能力和習慣,被禁錮了玩的天性。

雖然作者童年並不歡樂,但因為母親,他究竟得到了一點兒做人的訓練。他的母親一生歷經坎坷,肩負著打理一個家庭的重擔。但這位母親卻用自己的內心感染身邊人。作者在母親善良、樸實的性格下學習了待人處事的方式。都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總是在潛移默化中為我們樹立起了一個榜樣。父母的各種行為都在影響孩子對一件事所作出的判斷。在孩子還未接觸課本的教育時,父母的教育就已經在孩子的心中奠定了基礎。

如果說一個人可以兼任慈母和嚴父兩種處在極端的角色,那麼這個人真可以說是“即當媽又當爹”的模範了。作者的母親就是這個模範。她在教育孩子上是非常嚴厲的,但是她從不在外人面前打罵孩子。我很贊同她的這種做法,因為這樣既教育了孩子,又不失孩子的面子,更不會讓孩子傷了自尊。

這是一個一生慈愛的母親,這是一個一世強悍的父親。

母愛能把庸碌的生活發酵了,呈現出動人的詩意光澤,從而洞穿人的心靈世界。

我的母親在生活中幫助我,總是給予我鼓勵。她能夠糾正我犯的錯誤,總是以言傳身授的方式教育我,告誡我。我應該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母親所給予給我的關愛。

這是一場美妙的雙重奏。

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11

在以前,我從來不知道平民寫家老舍的母親。但是今天,我讀到了老舍先生寫的《我的母親》。

老舍先生的作品似一段美妙動聽的音樂,又似一壺沁人心脾的濃茶,讓人回味無窮。

他的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給親友鄰居們幫忙,她總是跑在前面:她會刮痧,她會給孩子們剃頭,她會給少婦們絞臉……凡是他能做的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寧吃虧,不鬥氣。

老舍先生的母親有一點和我的母親很像,那就是隻要讓孩子過得好自己做什麼都行。

一天,我們上體育課,運動了很長時間,在回家的路上我肚子就自己唱起了“空城計”。於是一到家我就往沙發上一坐,鞋子一扔,照例向廚房裡面喊:“我餓了,快點做飯。”過了一會還是什麼動靜也沒有。我又喊道;“媽媽,你在哪呢,我餓了,快點出來做飯。”過了一會母親扶著牆慢慢的走了出來,臉上沒有多少血色,雙眼無力。我問她:“媽媽你生病了嗎?”媽媽說:“兒子,媽媽今天不舒服,你等你爸回來再給你做。”我立刻任性的說:“不嘛,我現在就要吃。”剛說完我知道我說錯了,我不能讓母親有病在幹活了。我又不上了一句:“媽媽,你別做了,我去外面買一點吃的就行了。”誰知母親卻說:“不用了,媽媽給你做。”說完母親就走進了廚房。

天暗了下來,開啟燈母親切菜時的影子映在地上,以前母親的影子是挺拔的,,而現在的影子卻是彎曲的。切菜的聲音也有以前的“噹噹噹”變成現在的“噹噹噹”.有一陣酸楚的淚在我的眼中徘徊。

過了一會,菜炒好了,母親端出來了,我上前一看,是一盤魚香肉絲。媽媽又找來一個蘋果說;“兒子,媽給你削蘋果吃。”正當這時母親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劃了個口,血順著手指滴在那盤菜裡,母親見狀立刻端起盤子並說;“媽媽給你重做。”我立刻把盤子搶過來說;“好好的不用重做。”雖然這盤菜已變了味,但是,變得這種味道叫母愛。

這就是我的母親,擁有與老舍母親的品質的一位母親。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12

在很早以前,她就創造了很多的生命,生下了她的孩子。

在眾多的孩子裡要數人類最聰明瞭。她時常和他打鬧嬉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他們,教他們走路、唱歌,陪他們走過風風雨雨。在他們傷心時,她耐心地安慰;在他們跌倒時,她扶起他們;在他們快樂時,她也露出了笑容。她給了他們吃的、穿的和住的。在她的細心照顧下,他們慢慢長大。

終於有一天,她聰明的孩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舟五、神舟六升空等)。她高興得熱淚盈眶,激動得睡不著覺。她的孩兒們還在繼續成長著。她在一旁鼓勵著,期待著。期待能看到孩子們更好的成績。

可是,她越來越覺得自己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弱:頭髮——森林一根根掉落;血液——江河變得越來越黑;空氣也不像以前那樣新鮮了,到處烏煙瘴氣。她受不了了。

她去看了醫生。醫生告訴她,這一切都是人類的錯。她不相信,她不相信,自己的孩兒竟會傷害親手撫養他們長大的母親。她和醫生差點因為這事而吵了起來。她傷心,痛苦。整天以淚洗面,病也一天天加重。醫生告訴她,只有人類才能治好她的病,給她拾起頭髮,洗臉,洗澡——打掃環境,排除那些難聞的氣味,減弱煩躁的聲音,哪怕只是端杯熱茶。可是,她的孩子沒有這樣做。他們依然投身於建築中,忙得熱火朝天,早已忘記了給了他們一切的母親。

她依然蹲在門口盼望著……即使颳風下雨,即使烈日當空,她也不肯移動半步。即使身體越來越弱也同樣堅持著。她一直都不怪他們,她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來救她。

她一直都相信著!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13

父母對我們的愛總是難以回報的,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人的父母不偉大?偶讀老舍的《我的母親》深有感觸,老舍以其平實的筆觸為我們塑造意味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形象,激起我內心的共鳴。

在老舍的文中,這是一位含辛茹苦的母親,這是一位善良的母親,這更是一位堅強的母親。

她的母親“即使在最危險的時刻也要用單薄的身體保護自己的孩子”。在老舍眼裡“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實生命的教育”,“她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

母親“最會吃虧”,遇到困難都是“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她的淚會往心裡落”!

在母親那裡,他看到對一切人和事都應採取和平的態度,把吃虧當作當然的,他繼承那種“軟而硬”的性格。當他的三姐出嫁時,“母親的手就和冰一樣涼,臉上沒有血絲-那是陰曆四月,天氣很暖。大家都怕她暈過去。可是,她掙扎著,咬著嘴脣,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地走去……”當老舍入學時,母親“而後含淚把我送出門去”。

然而,當老舍再次想起他地母親時永遠是歉疚地,永遠是恐懼。“失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香有色,卻是去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溉的”。當再次回憶起母親,老舍只能以“心痛!心痛”結尾,無言以對。

“兒女的生命是不依順著父母所投下的軌道而一直前進的,所以老人總免不傷心”。我們作為子女的,應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父母,感謝他們所付出的,感謝他們帶給我們的一切。即便身在遠方,也要常回家看看,畢竟那是你永遠的根。不要讓老人操心,也不要讓老人孤獨,因為他們付出的夠多,因為你是他們的命。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14

“母親最會吃虧。她的淚會往心中落。”

“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了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望著窗外的小雨,淅淅瀝瀝,眼淚不停在眼中打轉,老舍《我的母親》一文將我深深感動,他將我的心引痛了。老舍在文中用最樸實、最平淡的語言對其母親的追憶觸動了我對母愛的那根弦。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母親忍著疼痛笑了。在孩提時代,母親是我們的主宰:飯是母親喂的,衣服是母親教我們怎麼穿的,名字是母親教我們寫的。唐代一位叫孟郊的詩人寫了這樣一首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不但說明了母親對兒女的恩情,還歌頌了母親的偉大。是的,母親是萬能的,母親是偉大的。

然而,在我們一天天長大的過程裡,卻忽略掉了她的存在。

長大後,都渴望自由的我們,身上多了一雙翅膀,飛得更高更遠了,也越來越沉溺於自己的圈子。我們在這個恰到好處的年齡恰如其分的用一個正當的理由“青春萬歲!”忘記了母親的存在。在職高校園裡已接近一學期,每次回家,嘴裡雖然甜甜的喊著一聲“媽!”但後面都會迫不及待的加上“我這月的生活費沒了!”真可笑,真寒磣,環保得連一句問候,一句關心的話都省去。我可憐的母親,她的青春給予了我,歲月吞噬了她的花容月貌,然後得到的卻是女兒對她不停的壓榨。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母親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是啊!母親是我們的根,有母親我們便是寶,沒有母親我們便是草。

請記住:我們是母親的命,母親是我們的命!

《我的母親》讀後感600字15

母愛柔情似水,溫暖如春,天底下最無私親切的愛就是母愛,這是無法替代的。老舍的這篇《我的母親》語言質樸,感情真摯而含蓄,讓人瞭解到老舍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讀完深為感動。

老舍自幼由母親獨自養大,母親對於老舍傾注全部的愛,老舍用白描的手法描寫了一位天底下最平凡的母親,同時又是最勇敢、善良、無私的母親,表現出老舍深情的愛。作者通過描述家庭情況,“母親生在農家,所以勤儉誠實,身體也好。”讓我們對母親有了初步的認識,認識到她勤勞、誠實,這也是母親對於兒子身體力行的教育,照應了後文“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所以說,母親對於作者的影響是巨大的,勝過所有的老師,老舍傳承了母親的真善美,好客熱情……家裡全靠母親一人操持,母親是勤勞的,做事一絲不苟的。為了生計幫別人洗衣服、縫補衣服,可從來不敷衍了事,“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給我們展現出了一個勤勞、認真的母親形象。母親剛強的性格在老舍的筆下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同樣是通過白描的手法描寫三姐出嫁的場景。父親死後,三姐和母親相依為靠,一起撐起了這個家,現在三姐要走了,就像是失去右手,三姐出嫁母親一系列表情動作,正勾勒出母親剛強的形象。

在老舍心中還是留有遺憾的,他沒有聽從母親的安排,深深的傷害了她,而且還不是一次傷害。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始終牽掛著這個兒子。終於,作者還是變成了“失了根的花草”,辛苦一生,但母親沒有享受好的生活。雖然文章最後只是簡單的敘述了母親的去世,卻包含作者無盡的悔恨和自責,以及對母親的無比思念。“心痛!心痛!”將這種情緒在文章結尾達到了高潮。

做母親的給兒女天底下最無私的愛,而作為兒女,有沒有傾注你們全部的愛?這或許永遠都不可能畫上等號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