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影心得10篇

來源:才華庫 8.82K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佰觀影心得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佰觀影心得10篇

八佰觀影心得10篇1

淞滬會戰時期,第八十八師524團420人奉命死守四行倉庫,爭取國際支援的同時掩護50萬大軍西撤,史稱“八佰壯士”。

上個星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電影《八佰》。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讓我瞭解到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戰士的錚錚鐵骨,以及保家衛國的鬥志。

電影中有很多讓我感動流淚的片段:日軍用炸彈爆破樓基的時候,機槍連的戰士一個接一個的捆著手榴彈跳下樓,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砸開日軍的盾牌防護,用自爆的方式挫敗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到啊!而壯士們用他們的拳拳愛國之心與滿腔熱血反擊,不惜同歸於盡也要保護陣地。正如劇中所說的: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為!

令人欣慰的是現在的中國已經足夠強大,現在的中華民族已經站起來了!已經不用擔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們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只有不忘記曾經的痛苦與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繼續使自身強大起來,才能帶領中華民族真正的站起來,真正的走向復興!

八佰觀影心得10篇2

大概五六年前,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幾個紀錄片界的好友曾經花大力氣重走抗戰路,其中也包括尋訪正面戰場的遺蹟,而淞滬會戰作為整個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後來正面戰場的拍攝計劃擱置,但是籌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壯故事卻深深印刻在好友們的心中,即使是聚會時偶爾談及,也讓聞者淚目,感佩那些曾經付出過巨大犧牲的人們,為我們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面戰場上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備受激勵。

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曾經說過,“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所經歷的犧牲已經得到舉世公認”。但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是被低估的。至今,國際公認的二戰起始日期還沿用1939年納粹德國侵略波蘭,而不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擴大對華侵略。

所以,從年初聽聞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有機會在年內上映起,我和朋友們就一直在密切關注。從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對於為淞滬會戰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剋制的,它甚至沒有采用史學界慣用的“八百壯士”一詞。“五人為伍,百人為卒”,管虎用一個“佰”字,剋制地體現了中國人都懂的中國軍人內涵。

八佰觀影心得10篇3

螻蟻尚且貪生,在戰爭的巨大威脅下,老鼠也要求一個生。正如預告片中,閘北的大批難民正在湧向燈火輝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卻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軍人正在艱難地行軍,操著湖北口音問離上海還有多遠。這個細節很帶感,因為該團其實之前已經打殘,一半士兵是從湖北保安團補充的。

而遠處的上海城,已經在連番戰鬥之後遍地烽煙、殘垣斷壁。

一座倉庫,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滬戰場的血肉磨盤,已經將整個城市化為廢墟。當謝晉元站在樓頂遠望南岸,那一片燈紅酒綠的繁華氣象,越發襯托得北岸宛如地獄。

預告片有一點非常有趣,至今沒有出現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臉,但這或許就是電影的本意:沒有個人命運,只有家國;沒有個人生死,只有八佰。

電影的歷史考據也做得很好。因為怕重武器打到對岸的租界引起國際衝突,當時的日軍也只能用輕型坦克和步槍攻擊四行倉庫,雙方大多數時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預告片裡短兵相接的鏡頭,可以說是驚心動魄。

包括後面,幾名戰士在樓頂牢牢抓住一杆千瘡百孔的戰旗,這應該就是四行倉庫戰鬥著名的護旗之戰。電影中將如何呈現,非常值得期待。

從預告片來看,管虎導演一貫的手持寫實畫風和快節奏敘事依然得以延續,電影可看性極強。那種血火之間的殘酷與忠誠,得以一覽無餘地表達。

對應片頭的偷生老鼠,預告片結尾也是動物,一匹雄壯的白馬從殘破的戰場中一躍而起,颯沓飛馳,其中的隱喻意味令人無比亢奮。

八佰觀影心得10篇4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我們那兒的電影院看了新上映的電影《八佰》。總體來說非常的震撼。讓我們的內心激動萬分。

戰爭讓我們的民族國家陷入了炮火之中,儘管這樣也並不會讓中國人退縮,反而是奮勇前進。國民黨80,80剛開始的800人,為了抵抗日軍,他們把炸藥捆綁造捆綁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樓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體去換來安寧,他們一個接一個,站在窗戶高處喊著他們自己的名字,那是他們唯一可以讓自己留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

相反,在河的兩岸租界內,歌舞昇平,燈紅酒綠,繁華的街角,動人的音樂。一片祥和,而在河的這頭炮火連天,槍聲震震,活命的時刻,就像天上的恩賜一樣,他們對河這邊的渴望全部轉化為了愛國奮鬥的意志。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剛進入戰場中的人們的軟弱,恐慌以及想要逃離。這些再真實不過了。人不是完人,每一個人都會有困難的一面,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們最後的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為了國家捨棄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苟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會招來炮轟,也要升起的決絕,他們守護的單單是一面旗子嗎?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隔岸鄉故判,願再無喧鬧。

八佰觀影心得10篇5

最近,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了,也經常看到同學寫《八佰》的觀後感。正好媽媽單位發了兩張票,趁今天下午沒事,就把電影看了。

《八佰》改編於真實事件,電影取材1937年發生在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講述了中日淞滬會戰交鋒近三個月,彼時的國民心中遍佈恐懼和迷惘,軍人畏戰,人心渙散。在上海瀕臨淪陷的時候,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奉命帶領420餘人駐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他對外謊稱倉庫內有800人,“八百壯士”因此得名。

一面天堂,一面地獄。當時還有英國等國家的租界,所以日軍打的時候,不能打租界,轟炸也是如此。蘇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為二,雖只有一河之隔,但有天壤之別,一面到處是硝煙、廢墟、千瘡百孔的建築,衣衫襤褸的人們,而對面燈紅酒綠,有唱戲、賭場玩牌,人們有時髦的髮型和名貴的衣物。

日軍用鋼板陣掩護工兵爆破牆體,手榴彈無法擊破,壯士們就將炸藥捆到自己身上,從樓上跳到日軍的鋼板陣中。一位賭場老闆說:“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一個女孩冒著生命危險,從河對面遊了過來,送中華民國國旗,升旗必定會激怒日軍,可在自己地盤上,為什麼不升?民國國旗升起來了,日軍戰鬥機掃射,人肉來擋,死一波,上一波,無論如何,國旗不能倒!

致敬英雄,中國人民永遠會記住你們!

八佰觀影心得10篇6

週一晚上,媽媽公司又組織員工去看電影。媽媽說這是一部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於是我又屁顛屁顛跟著媽媽去了。

這部電影敘述了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1937年8月日軍進攻上海市,為了掩護大部隊轉移,第88師524團在副團長謝晉元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繼續阻擊敵人。謝晉元所部約四五百人,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八百壯士。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戰士們一個個揹著炸藥跳下樓,與敵人同歸於盡。還有影片最後戰士們像潮水般衝過橋,我都數不清他們流了多少血,但不管流多少血都阻擋不了他們為國捐軀、一往無前的腳步,還有戰士們捨命護國旗的決心。這就是我們中國軍人的英勇與壯烈,他們不惜丟了自己的性命,只要老百姓們平安無事,他們就安心了。所以我們現在幸福快樂的生活,是無數軍人用生命換來的。

僅僅是一河之隔,一邊是炮火紛飛,一邊是歌舞昇平。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媽媽和她公司的老闆娘坐在我身邊哭得稀里嘩啦,眼淚都停不下來。

電影結束後,媽媽告訴我:國不太平,何以為家?媽媽說,現在的太平盛世,我應該感恩,更不能忘記歷史。我一定會記住媽媽的話......

八佰觀影心得10篇7

昨天我看了八百這場電影,劇情開始當時的四行倉庫和英法租界只一河之隔,租界裡燈紅酒綠,賭場、戲院正常營業,街道上熙熙攘攘。然而就在河對岸團副謝晉元告訴大家:這裡是我們最後的陣地,也是我們的墳墓。

堅守在這裡的四百多人並不是想當英雄,也不想呈英雄,而是經過戰火的洗禮變成勇敢的壯士,致死抵抗日本侵略者。對岸觀戰的大學生看到戰士們的英勇戰鬥被感召,偷偷渡河要加入他們的隊伍。戰爭不是浪漫,而是用生命去拼搏。謝團長明知堅守就是死亡,但他不甘心,希望戰鬥能重新激發戰士們的信心,激發對岸民眾的抗戰激情。

他們都想活著,其中的人當了逃兵,把對生的希望刻畫的淋漓盡致,哪怕僅僅是四百號人,在這種情況下,毅然對外宣稱八百,明知道升旗會讓他們更早的死亡犧牲,但他們毫不畏懼,以一種坦然面對,這是在向這個世界證明,我們還沒有撤退,為的就是喚醒中國人最後的希望與血性。

這場戰役我們輸了,但是這群革命先輩以他們自身來喚醒了這個病態的國家,當我看到那個中俄混血的女人捐款時,她身邊伴隨著陣陣辱罵,她一句,我的父親也是中國人讓周圍啞口無聲,我在這想起了金陵十三釵,她們同樣的,為了他人,為了國家。無論何等身份,大家都在為救國努力

所有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寫得真好。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所以我覺得我們得珍惜當下,對得起那些年那些人的犧牲。

八佰觀影心得10篇8

看了電影《八佰》,在我心中,有一種感覺,那是佩服;有一種希望,那是全世界的.人和平相處。我不想再看到那麼多人的無謂犧牲,不想。

《八佰》這部電影有兩個多小時,原來我看這種關於戰爭關於打仗的電影、電視劇,都坐不住。但是這部這麼長的抗日電影我居然完完整整地看下來了,而且它讓我淚流滿面,為什麼呢?大概是電影中的場面太讓我震撼了吧。

我佩服那些人,那些抗日時期不怕艱難,不怕吃苦的人。有些人還很年輕,就在戰場上倒下了。電影裡的小湖北、謝團長、老算盤,這幾個人給我印象最深。老算盤一心想逃命,想著他的那個還沒見過面的肉嘟嘟的女人;謝團長是八十八師的一面旗,為了喚醒更多的人起來抗日,他率領戰士們頑強抗戰;小湖北呢,我想,他應該就是那顆種子吧!

很多內容一閃而過,我也記不清了。但是,有兩個場面,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他們升國旗護國旗的場面,為了讓紅旗不倒,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中國人的反抗精神,英勇的戰士們用滿是傷痕的身體撐起了國旗,雖然他們都知道,日本的槍炮一定會瞄準他們,但他們沒有人退縮。另一個感人的場面就是最後戰士們衝橋的時候,那一雙雙伸出來的手,那手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溫暖。

我喜歡《八佰》這部電影,因為它除了讓人感動,更給人力量。

八佰觀影心得10篇9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網上都說這部電影十分好看,所以我們就前往了電影院去觀看。

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故事圍繞“八百孤軍血戰四行倉庫”展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便是幾位戰士揹著炸藥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時候,想一想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是有父母妻兒的人,所以他們都在那個時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

還有更多讓我感動的片段,他們400多名戰士都十分的勇敢,為了不讓四行倉庫變成他們的墳墓,他們只能在那裡抵抗,最後他們贏得的勝利。

而這部電影充分的發揮了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

八佰觀影心得10篇10

週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電影《八佰》,在之前沒做過任何功課的情況下,到了才知道講的是戰爭片,而且是很沉重的片子——八百壯士。

影片中有幾處劇情另我頗為感動,尤其是歐豪飾演的端午一角,由起初的想活下來,想當逃兵,到後來的英勇護旗,他那句“飛機被我們打跑了!”是發自內心的吶喊,令我的內心觸動,也是因端午的蛻變,他在弟弟小湖北心中的形象才變成了一個身披戰袍,騎著白馬的英雄。

影片中還有一處,是戰士們爭先身捆炸藥包,跳下樓以身炸敵人的一幕幕,此時,對面租界裡姚晨實驗的角色(忘記了名字叫啥)含淚喊道:“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引起我諸多感想,真的是國人膽怯懦弱嗎?回憶起,八國聯軍侵華時,僅不到兩萬外軍,面對我國16萬清軍,只死傷幾人就能獲得“滿載而歸”,真的是我國人無能?懦弱?膽怯嗎?遠非如此,武器——實乃我國人之硬傷!騎兵、弓箭對戰槍彈、飛機,戰果可想而知啊!所以,也不怨士兵們膽怯,實在是曾經的代價太大,心中的恐懼太深;也不怨我國的創造力不行,實在是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等創新,武力裝備急需啊!

遙觀古今,只有正確的領導統治,上下一心,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