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習俗作文【熱】

來源:才華庫 2.0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習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熱】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1

清明節掃墓的習俗

清明節到了,我們要時時刻刻記的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他們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捍衛祖國的尊嚴,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的生命!沒有烈士們的英勇犧牲,怎麼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時光?有句詩這樣寫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忘記歷史!在和平年代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讀書!振興中華!讓我們的國家更富強,清明節掃墓的習俗作文。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家都會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吧!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蕩”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蹟的訊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還去了烈士陵園掃墓。當我們站在烈士碑前,心中感慨萬千。並不是為烈士生命的消失而悲嘆,是被那偉大的生命價值所震撼。我們將永遠記住他們,因為他們不愧為炎黃的後代。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好好讀書,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2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不僅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由於各地方經濟條件的差別,祭掃的方式也會有所區別。

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也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可以培養人的勇敢精神,兒童也特別喜愛。

放風箏: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3

清明節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主要的傳統文化活動有:上墳、踏青、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即掃墓)之俗,就是很古老的。清明節,它作為傳統文化,就是個佈滿神祕色彩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裡,路上的行人都在思念去世的人們,表達對他們的尊重與哀思!

過清明節,在海南的許多本地人中稱其為做清明。中年人對清明節十分看重,即使不就是作為法定假日,他們也會抽空回老家做清明。這說明清明節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成為了一種後人對已故之親人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清明,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認可及尊重。清明就是古人傳統習俗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奠節日,就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奠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就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非凡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中國人受自身文化的影響,使清明成為了國人追思先祖的節日。在清明人們紛紛回鄉祭拜祖先,這已就是一種文化,一種習慣。

踏青去,踏青去。

這就就是中國悠久的清明傳統文化。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吟起這兩句詩時,然後我總會想起剛剛過去的清明時節的情形。

4月4日,我和爸爸、媽媽及親戚們從三亞回老家,坐在車上,一想到要拜見已去世的愛我的老太公,我的情緒忽有些激動、悲哀。經過一個多鐘頭的奔波,最後回到了爺爺家。爺爺家裡人很多,有大人、小孩,熱鬧極了。

吃完午飯,大人們開始拿起鋤頭、鏟子雲墳地給墳墓“大掃除”,然後媽媽和嬸嬸們忙著煮拜祭祖先的飯菜。下午二點多,我和表弟跟著大家去墳地。

來到墳地,爸爸、大伯、叔叔等人忙著給墳墓打掃、貼紅紙;我和表弟繞著老太公、老太婆的墳墓追趕打鬧。這時,表哥陳澤鼎戴著草帽扛著鋤頭忽然大喊一聲:“我就是關羽,誰敢欺負我!”惹得我和表弟哈哈大笑,但一想到老祖宗,我就停止了笑聲。大人們幹完活後,便在老太公等人的墳地上擺上豐富的菜餚、點心、牛奶、水果等等,然後待燒香後,我們子孫便在草蓆上跪拜祖先。我悄悄地觀察大人們,只見他們的表情很悲傷,我心裡也很悲傷。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在心裡自創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陽光烈,此人回鄉過清明。摸了墳墓看墓碑,此時想起老祖宗。”

當拜祭完老祖宗後,我心裡想:明年我還要來拜老祖宗。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5

清明節,我們這裡按照傳統 ,要給死去的親人上墳,而作為我們國小生,學校則組織給革命烈士掃墓。

4月5日——清明節,上午,我們全體國小生胸前戴著小白花,排著整齊的隊伍,邁著整齊的步伐,懷著沉重的心情,帶著無限的敬意,來到“抗大分校”舊址——滿家村西頭。

這裡原來是一片慄園,至今有三棵蒼勁的慄樹屹立於舊址之上,使我們這些國小生油然產生一種敬意,這就是我們少先隊活動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之一——抗大分校舊址。

聽老人們說,當年抗大學員就是在這片慄樹林中生活、學習、戰鬥,後來由於叛徒的告密,使這裡的學員受到了迫害和圍攻,最終只逃出了幾名學員。這裡留下了革命前輩們活動學習的足跡,戰天鬥地的精神,這裡有我們世代嚮往的故事和革命精神。

我們懷著無限的敬意肅立在紀念碑前,向所有的革命烈士表達了無限的哀思和無上的敬意。在紀念碑前,我們舉行了《革命精神代代傳》為主題的演講,在老師和學生的演講中,我們更加清晰了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和理想,更加感受到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感受到我們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安寧。

我雖然沒有參加演講,但我卻非常清楚的知道: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只有今天好好學習,以後好好工作,才能更好實現國富民安的夢想和目標,才能真正地接過老一輩革命家的“槍”,圓一代又一代人的革命和生活理想。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6

清明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祭祖、掃墓和踏青的日子,關於其歷史由來和民間習俗,記者近日採訪了區詩詞楹聯學會副會長嚮明陽,聽一聽他的講述。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嚮明陽介紹,清明對於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除了播種、植樹之外,人們也開始準備養蠶了。然而,清明轉變為一個節日,與另外一個節日和幾個歷史人物有關。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受盡了屈辱,只剩下少數幾個臣子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就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了給他吃。

後來,晉文公執政,介子推卻隱居山中不受封賞。晉文公搜尋不見,便放火燒山逼其出來,不想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下令全國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

由於清明與寒食節的日子接近,漸漸地就合二為一了,這個節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人們在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古時又叫踏青節、祭祖節、掃墓節、鬼節等。”嚮明陽介紹,其傳統習俗包括掃墓祭祖、踏青春遊、放風箏、盪鞦韆、插柳、蹴鞠等。

嚮明陽記憶最深刻的是,小時候上山採摘清明菜,一種葉片上有白絨的野生植物,洗淨、切碎,和米麵揉成團,製成綠瑩瑩的清明粑,“以紅糖、鹹菜、臘肉等為餡,用蒸籠蒸熟,味道鮮香。”

“現在清明菜、清明粑可以放入冰箱,儲存得更久,八九月份還能吃到,也曾見有餐館推出清明粑。”嚮明陽說,我區高橋、麻柳、三匯口一帶的鄉村,還保留吃清明粑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7

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個節氣,按公曆來說是在每年4月5日和6日,按農曆在三月的上半月。古人算節氣,都從冬至起,從冬至到清明,中間整整隔了七個節氣。每個節氣按15天計算,整整105天,交清明節則是106天。所以古人說:“冬至百六日為清明”,又說:“春分加十五日則清明風至。”

清明,在遙遠的周代已經流行。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歷代的詩人詞家都有關於清明盛況的描寫,自古以來人們在清明節留下了很多習俗。

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杴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肝聞吹笙”、“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記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後圍坐野宴,抵暮而歸。

清明前後還流傳著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盪鞦韆、放風箏、打馬球、鬥雞等活動。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歷代的記載十分浩繁。詩人懷清明之作更是爭豔奪彩,不可勝記。從這些意義上講,清明既是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寄託哀思的一個契機。各地青少們成群結隊向烈士陵園獻花致敬,或邀請革命先輩作報告,講革命故事,或組織參觀、旅行、訪名勝、採標本,豐富了節日內容。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臨近清明,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下午,我們手拿小白花,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向烈士陵園。

大約步行了二十分鐘,便到達了目的地。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在烈士陵園裡寬闊的道路上。來到一個巨大的碑下,我們停止了腳步,舉目望去,碑上寫著“永垂不朽”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碑下,一個潔白的花圈靜靜地“躺”在上面,那兩根漫天飛舞的布條像眼淚似的在為英雄們感到悲傷,旁邊鬱鬱蔥蔥的幾棵大樹發出“沙沙”的響聲,似乎也在為烈士們哭泣。正當我們滿懷悲傷情緒為烈士們嘆息時,少先隊員代表朗讀了為烈士們精心準備的悼辭的聲音傳到了我們耳邊,他們聲情並茂的朗誦使我們原本沉重的心情又抹了一層悲痛。

“請全體同學為烈士們默哀一分鐘!”隨著大隊長的這句話,我們都低下了頭,一分鐘過後我們又抬起了頭。“請各班同學為革命烈士獻花!”一曲鏗鏘有力的《歌唱祖國》突然響起。我的心不由一震:沒有烈士們,怎能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沒有烈士們,五星紅旗怎能那麼鮮豔?我們一定要好好感激烈士們!於是,我鄭重地將手中的小白花獻給了烈士們。此時此刻的小白花不僅代表了我們對革命烈士的敬意和感激,而且還表示出我們會好好學習,繼承革命先烈樂於奉獻的光榮傳統!

祭奠儀式結束了,我們又在公園裡玩了一會兒,我躺在一塊大石頭上想: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而我們卻不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整天做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而且還時不時地惹長輩生氣,我們實在太不應該了。“排隊了!”一聲叫喊打破了我的思緒,我立刻爬起來,跟著隊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烈士陵園。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9

今天是清明節,午餐一端上食物,一股難聞的氣味鑽進了我的鼻子,哦!是什麼那麼!怎麼這麼難聞!肯定不是什麼好吃的東西!得小心行事。

我定睛一看,我暈!這是什麼啊!兩個帶著淡淡的黃色的雞蛋浸泡在棕色的水裡面,就是這個東西散發出來的臭味啊!好難聞!我想吐!這個東西叫做什麼啊!想想就覺得一定非常難吃!結果媽媽說這是清明節的習俗,每人都要吃一個。倒黴!

好吧!畢竟這是爸爸媽媽說的,我想要不幹也不行,真是倒黴極了!我的舌頭舔了舔雞蛋,天哪!味道一點兒都不好吃!哦!有辦法了!我只要憋住氣,這樣我就不用怕這種難吃的東西了!我真是太聰明瞭!哈哈!我憋住氣,一口把雞蛋給吃進去了,哈哈!終於不會吃到難吃的怪味道了!可是!倒黴的事又來了,那個雞蛋燙死了!把我的嘴巴都給燙了一下,真是不好受!我使勁兒的哈著氣,終於涼快一點了。

結果,又是一個倒黴的事情來了,媽媽端上了一碗香椿,我最最最討厭這種東西了!還叫香椿!一點都不香!臭得要命!我更加想嘔吐了!依我看啊!這叫臭椿還差不多!更加倒黴的是:媽媽夾起一把香椿,要我把它吃下去,天哪!這比死還要難受!我實在是受不了這種難聞的氣味,沒辦法,我想要抗議都不行,倒黴啊!媽媽把筷子伸到我的嘴巴邊,哦!這個味道實在是太難聞了!我只好憋住氣,好不容易才吃下去了。

清明節的習俗真是害死我了!今天真是倒黴透頂啊!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10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舊時,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說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著,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要給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願意做,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12

清明節是祭祀已故親朋好友的節日,你曾關注過這個節日嗎?讓我們一起來關注清明節的這些習俗吧!

聽老人們說我們的先人掃墓時將其與踏青結合,一家人通過踏青掃墓再次聚在一起,不辜負春天的大好時光。找一片平坦寬闊的草地,享受生活的樂趣。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過去,有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盪鞦韆,也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盪鞦韆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我和小夥伴都喜歡玩。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人們也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時人們清明時節喜愛的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用來訓練武士。

清明節是節氣和節日的結合,它把春天生機勃勃地表現出來。我們和家人一起去祭奠,一起去緬懷,可以種一棵樹,可以放一隻風箏、湯鞦韆、植樹、拔河、踢球。讓我們在大自然中運動起來。讓我們在春天裡歡快地度過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13

今天早晨剛惺鬆的睡眼,我就發現已經是八噗鍾了。我趕緊起床,去做早晨的那些例行的事情。

就在我洗臉的時候,我發現了我的妹妹也在我家了。等我洗漱完畢之後,妹妹便來到跟前,和我講起了她們班昨天去掃墓的情形。這時我才意識到,今天是清明節。

這時,我聞到了一股莫名的香味,於是我便尋著那香味來到了廚房。一看媽媽正在烙餅,在旁邊還有用豆芽和肉炒的菜。於是我便早就垂涎三尺了。

吃完飯之後,爸爸媽媽就催著我去上墳,但是我有些不情願,因為我滿腦袋裡想著的事情還是那美味的豆芽餅,但我還是去了。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亞以了墓地。爸爸媽媽先是領著我找到了祖墳,再後來我們就燒了紙和紙錢,只見那一團團黑紙灰沖天而起,像是在向祖先致禮,鞠躬。我目送著它們,趕到它們消失在虛無縹緲之處。這時爸爸便揪了我的衣角,叫我靠後,因為要放鞭炮了。

接著爸爸便拿出了一些食物,供奉上。然後又拿出掃帚,掃了掃墳邊的樹葉和枯草。最後一項是祈禱,我也不知道爸爸嘴裡唸叨的究竟是什麼,於是我也只是說了幾句簡單的話,也就不瑞此公佈了。

回家嘍!我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走在了回家的路上。周圍的小草舒展了一冬的身軀,在這無比和煦的春風中直起了腰桿,就連路旁的蒲公英也綻出了美麗的笑臉,和春風、小草一起慶祝這個美好春天的來臨。

好的時光問題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間天色已晚,我拖著的身軀倒在了床上,然後便沉入了那甜美的夢鄉。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14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於是,爸爸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裡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裡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她問好。對奶奶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是那麼有趣且不同尋常,真的是比西方節日有意義多了。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15

清明習俗中,流傳的最廣的就是清明掃墓了。掃墓,就需要人們帶來一些相應的祭品去上山前往祖先的墓地。

清明節這一天,很多人都會捧著鮮花去往祭拜我們的祖先。這一天裡墓地裡的人很多,每個人的穿著都較為肅穆,臉上的神情也都帶著一種淡淡的悲傷。清明節原本就是一個最容易勾起人們心底思念的日子。大多數的情況下,清明節這天多是陰雨霏霏,整個大地都帶著一種潤意的。

那些種植在墓地裡柏樹上都匯聚了不少的雨絲,一棵一棵的柏樹挺立在墓地裡,那一排一排的並列的墳墓前,已經有不少的墓地上都擺上了鮮花。這些鮮花就是後人們表達的對先人的一種敬意,也是一種思念。

清明節的習俗中,清明掃墓似乎是必做的一件事。在清明掃完墓後,也有著很多其他的習俗,比如踏青、放風箏、還有插柳等等。我家在清明掃墓之後,會去郊外踏青。會走進自然界裡,去品味一番春天裡希望的味道。

清明踏青也能很好的舒緩一些後人對先人的不捨與思念,看著這一片欣欣向榮的世界,看著自然界裡的新生命,要知道,明天是美好的,也是帶著新希望的。

在今年的清明節裡,家人頭一次的帶著我去放了風箏。在清明最後一天,天空出了點點陽光的影子,又因著春風不斷吹拂,這一天,是放風箏的好天氣。所以當父母帶著我來到廣場上的時候,天上彩色的風箏飄飄揚揚,甚是好看。

那天,我隨著父母一人手中一個風箏,然後就在廣場上比起賽來,看誰的風箏率先飛起來,也看誰的風箏飛得最高。我們一起在廣場上奔跑著,還引來了不少人的觀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