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清明節習俗

來源:才華庫 3.22W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客家清明節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客家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2006年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最隆重莫過於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自“清明”成為法定節假日後,民間返鄉祭掃活動更加興盛、更具規模。據瞭解,燒香、焚紙、放鞭炮等祭祀亡人的傳統方式,因其汙染環境和存在火災隱患已逐漸被有條件地限制。現在因為河源百姓自覺選擇文明、環保的祭奠方式,往年濃煙滾滾、紙灰漫天飛的情況已好轉很多。如今,很多年輕的一代都是鮮花祭掃、網路祭掃、家庭追思會等健康文明的祭掃方式。在網上祭掃,利用這樣一個虛擬空間,也可以在這兒上柱香、燃燒蠟燭或者寫一些紀念親人的回憶文章,非常有意義。

去掃墓,鮮花是少不了的,雖然距離清明節還有一些時間,但是白色菊花、黃色菊花、白玫瑰、白百合等素色系鮮花已成為首府鮮花市場的“主角”,不僅預訂量日益攀升,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近日,記者在河源市街頭、殯儀館附近的一些花店走訪發現,花店無一例外地把菊花、康乃馨等祭祀常用花卉擺在顯眼位置。花的'價格也比平時上漲一倍多,但還有不少市民都紛紛而來購買。一位花店老闆告訴筆者,今年河源百姓的環保意識提高了,都更喜愛於用鮮花寄哀思,拜祭先人。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會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清明節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