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巨集道《極樂寺紀遊》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來源:才華庫 2.12W

極樂寺紀遊

袁巨集道《極樂寺紀遊》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明】袁宗道

高梁橋水,從西山深澗中來,道此入玉河。白練千匹,微風行水上,若羅紋紙。堤在水中,兩波相夾,綠楊四行,樹古葉繁,一樹之蔭,可覆數席,垂線長丈餘。

岸北佛廬道院甚眾,朱門紺殿,亙數十里。對面遠樹,高下攢簇,間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於林水之間。

極樂寺去橋可三裡,路徑亦佳。馬行綠蔭中,若張蓋。殿前剔牙鬆數株,鬆身鮮翠嫩黃,斑剝若大魚鱗,大可七八圍許。

暇日曾與黃思立諸公遊此。予弟中郎雲此地小似錢塘蘇堤思立亦以為然予因嘆西湖勝景入夢已久何日掛進賢冠【2】作六橋【3】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是日分韻各賦一詩而別。

註釋:

【1】袁宗道(1560-1600), 明代文學家,明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公安派”的發起者和領袖之一,與弟袁巨集道、袁中道並稱“公安三袁”。【2】進賢冠:古時儒者所戴的一種表示身份的緇布冠。【3】六橋:在杭州西湖蘇堤上,稱“跨虹六橋”,風景優美。

(1)解釋下面加粗字詞的含義。

極樂寺去橋可三裡________

何日掛進賢冠___________

(2)從唐宋到元明清,愈往後發展,古代的散文愈靈活多變,形式多樣。可謂文無定格,惟求其新穎生動,具有真實的情感和體驗。而晚明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宗道就是以“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而著稱。他的散文清新活潑,“一掃王(世貞)李(攀龍)去霧”,對散文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而本文就是這樣一篇不拘格套的典範之作。請寫一段賞析文字,說說與一般的遊記文相比,本文在寫法上的獨特之處。(200字左右)

(3).請用斜線(/)為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分)

予弟中郎雲此地小似錢塘蘇堤思立亦以為然予因嘆西湖勝景入夢已久何日掛進賢冠【2】作六橋【3】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參考答案

(1)大約;棄官而去

(2)在寫法上,本文完全打破了一般遊記文的“格套”。第一 段以大量篇幅,描寫高梁河一帶的景色,絕口不提極樂寺。但讀者從下文的提示中,卻領悟到寫高梁河一帶的景色,正是在寫極樂寺及其附近的風光。第二段明寫遊極樂寺,卻對寺內遊覽活動一字不提,把這個在遊記中通常要詳寫的部分,完全留給讀者去體會想象,使讀者得到更多的美的享受。還有,關於同遊者的'姓名,按遊記通常的格式要放在篇末,但本文卻通過記述其弟袁中郎對景色的評論,順便帶出,顯得自然、巧妙。凡此種種,都使讀者在會心之餘,感到韻味深長,妙趣橫生。再就語言來說,不用典,不拾古人牙慧,既平易,又凝練,生動形象,色彩鮮明,具有散文詩的情味。(意對即可)

(3)斷對6處給3分,斷對4處給2分,斷對2處給1分。//處可斷可不斷。

予弟中郎雲/此地小似錢塘蘇堤/思立亦以為然/予因嘆西湖勝景//入夢已久/何日掛進賢冠/作六橋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原文標點:

予弟中郎雲:“此地小似錢塘蘇堤。”思立亦以為然。予因嘆西湖勝景,入夢已久,何日掛進賢冠,作六橋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參考譯文

高梁橋下的河水從西山深峽谷中流淌過來,經過此地流入河裡。一千匹白色的帶子一般,微風吹過水麵就像羅紋紙(一種紙張)。河堤築在水中,被兩條河夾著。堤上有四行綠色的楊樹,樹木古老枝葉繁盛,一棵大樹的樹蔭,可以鋪好幾張席子,從葉子縫隙中垂下的柳條有一丈多長。

河岸北邊寺廟道院非常多,紅門大殿,綿延好幾十裡遠。對面遠處的樹木,高矮成林,中間幾處水田,西山好像人盤著螺旋狀的頭髮,聳立在樹林河水之間。

極樂寺離橋大約三里路,道路的風景也很好,馬在綠蔭下前行,就像給馬車做的車棚。佛殿前有幾株“剔牙鬆”,松樹軀幹碧綠嫩黃,斑駁疏落就像大魚的魚鱗,松樹大約有七八圍(一人環抱的長度叫做圍)粗。

空閒時節,我曾經和黃思立等先生一起來這裡遊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說:“這個地方就像錢塘、蘇堤”。黃思立也認為是。我於是感慨西湖美景,我夢到很多次了,什麼時候能掛起進賢冠(掛進賢冠,意思是辭去官職,掛起官帽,讓給賢能的人),充當西湖六橋底下的遊客,了卻我一段山水情緣?當天每人分別押一個韻,各自做了一首詩,然後道別。

賞析

這篇散文小品,簡潔清新、活潑靈秀、詩趣盎然。長橋、流水,堤壩、綠樹、寺院,一幅幅畫面都洋溢著清新秀美的特色。作者以高梁橋為起點,一路游來,橋下之水純淨柔和如白練;長堤被水所夾持,彷彿有震動搖盪的感覺;堤上綠楊繁茂幽深,令他神清氣爽。依山傍水而建的佛寺道觀,紺殿朱門,華麗壯觀。極樂寺掩映在濃密古鬆中,古鬆鮮翠嫩黃,色彩斑斕。優美的景色令作者如同回到了人間仙境的西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