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散文閱讀練習題

來源:才華庫 9.27K

(一)

遊記散文閱讀練習題

江蘇揚州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興建起來的。當時園中遍植翠竹,蓋取東坡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

步入個園大門便見湖石傍門,修竹繁茂,石筍參差,恰似“雨後春筍”破土而出,此即個園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與不似之間,與整個“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來,繞過“宜雨軒”,眼前豁然形開朗。在濃陰環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現在面前,這就是“夏山”。過石橋,進石洞,只覺得藕荷飄香,蒼翠生涼。

轉過“鶴亭”,是座“一”字形長樓,循樓而去,“秋,從夏雨聲中入”,長廊盡頭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黃山石堆疊而成,構思大膽,用石潑辣,相傳為大畫家石濤傑作。看此山,山勢巍峨,峰巒起伏,又見古柏斜伸,紅楓遍植,鐘乳石桂,石橋儼然,氣象果然不同一般。設若晴天薄暮時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紅如染,“秋高氣爽”的詩情畫意頓時溢位。

步下秋山,過“透風漏月亭”,迎面是一組由白色石英石堆疊而成的“冬景”。一隻只“雪獅”似頑皮的孩子用殘雪堆就。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南面有一堵白圍牆,牆上開了四排風洞,使人不寒而覺寒。

1、解釋下面短語中加點的詞。

①石筍參差

②石橋儼然

2、揚州“個園”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 。

3、下面最能概括個園特點的一句話是()

A、江蘇揚州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

B、園中遍植翠竹,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

C、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

D、個園四季的景色各具特點。

4、本文介紹個園,是按______順序寫的,表明這一順序的詞語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文中可以看出個園的建造所追求的是春之___ 、夏之_ __、秋之___ __、冬之_ ____。(各填一字)

6、本文的結構形式是()

A、總—分 B、分—總

C、總—分—總D、並列

7、說明語言有平實和生動之分。本文多用_____________的語言來說明。試以“個園春景”一段為例談談其語言運用的妙處。

(二)記鳥語林語堂

到了日月潭,每一個毛孔都舒服起來了。毛孔可以洩汗,洩汗就可以使汗化氣,汗化氣即減少熱度,所以這是一副天然冷氣機。人身有三萬六千毛孔,就有三萬六千架的小型冷氣機。所以出得汗,就爽快。避暑要訣,倒不一定在不出汗,是必要出汗時,汗得出來。你穿上洋服,掛領帶就有十一層布封在脖頸上,把冷氣機堵住,汗出不來,氣洩不得,非造物之罪也。(外衣領處必是夾的,故兩層,再翻領是四層;襯衫此處又翻領又為四,合為八,領帶二,又加

當中鋪墊一層為三,故為十一,即十一道封條,不許洩氣)假定不被封鎖,清風徐來,輕輕吹過毛孔上小毛,就非常適意。若是不居山上而居城市,山風吹不到,是人為的,又非造物之罪也。領帶之為物,乃此歐寒帶演化出來的服裝,與熱帶最不相宜。有時入鄉隨俗,不得不戴,真是無可奈何。這且表過不提,單說日月潭的鳥語。

公治長懂鳥語,這不是不可能,只是常人不大理會而已。語言發源於詩歌,先有感嘆吟唱,然後有文字語言。這是語言學上的Sing-tong Theory。世界文學史,都是先有詩歌,才有散文,所謂“詩亡然後春秋(散文)作”,本來是應當如此的。所謂語言,只是傳達意思的方法。蜜蜂覓到好花盛開處,回來巢中向他蜂傳達並作特別跳舞,報道訊息,並指示花園方向,是一種語言。兩蟻相遇於途中,交須一會,亦是傳達的意思。所以中文說鳥語,不說鳥歌,是對的,是能特別體會鳥類的生活。

新近我家買幾隻雞來養。有一早晨一小雄雞忽然學唱,負起他司晨的責任了。其聲音嘶而促,絕不像大雄雞的響澈。你絕對想不到,這一唱,把籠中的小姐都發昏了,個個心裡亂跳,發出溫柔繾綣的聲音,說“我在此地”。其聲音,有母雞呼小雞的溫柔,而卻沒有老母雞的粗鄙。

日月潭有各種野鳥。在晨光熹微、宇宙沉寂,可惡的人類尚在夢寐中之時,眾鳥可以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開他們的交響樂會。大概日月潭的鳥語可分四五種,而最特別的是一種我所謂時哉鳥,唱的主調是“時哉——時哉!”重疊的唱,而加以啁啾的囀喉音。那天我沒聽見子規鳥的“思歸!思歸!”不知有沒有。我想春天應該有的。江浙人說子規的叫是弟弟哭他被繼母迫死的哥哥。泣血而死,化為杜鵑,因為江浙音呼“哥哥”為“孤孤”。眾鳥的語式不同,其中也有:

“快起來!快起來!”這是早眠早起很勤謹的一種小鳥,呼其同類覓好蟲吃。

“臊!臊!害臊”聲間非常粗暴。這是一種厭世的巖棲高士,以為舉世沉濁,不足與莊語,無疑的,他是黃老派的。

“莫躊躇!莫要躊躇!可別胡塗!”——聲音非常輕細而婉約動人。

其餘還有僅發唧唧咄咄的短音。時哉鳥,唱的囀音特別多,夾雜別的話,再以“時哉!時哉!”主題為結束。這樣此唱彼和,隔山相應,鳥音渡水而來,以湖山為背景,以林木為響聲,透過破曉的藍天,傳到我的耳朵裡,自然成一部天然的交響曲。這是在庭院內以鳥籠養鳥所領略不到的氣象,其自然節奏及安插,連他們的靜寂停頓而後再來,都是有生氣的,百鳥齊鳴的情形,大概如此。

1、文章第一自然段說明日月潭的氣候是________________,這樣寫與鳥語的關係是 _________,作者寫領帶的目的是________,獲得__________的藝術效果。

2、第二自然段文字不長,但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體裁有__________,涉及的語言有__________,涉及的時空有________,涉及的動物________有,寫這些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從第四自然段開始才真正進入寫鳥語層次,一共寫了_________種鳥語,重點寫__________鳥語,其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

4、你還聽到過哪些鳥的叫聲?能否摹擬出它們的語言來?可不可以舉出兩三個例子?

(三)最壯麗的瀑布群——雁蕩山群瀑

①自古以來,人們讚歎:雁蕩之美在於瀑,素有“萬條流泉千條瀑”之譽。雁蕩瀑布與黃山奇石、廬山雲霧齊名,為我國名山風景中的“三絕”。

②雁蕩山是蒼山的餘脈 ,位於浙江東南樂清縣境內,以山奇水秀聞名,號稱東南第一山。山上瀑布數量眾多,僅記載於“志書”有名稱的便有18條。群瀑當中要數大龍湫、小龍湫、三折瀑布、散水巖、西石樑大瀑和梅雨瀑最為有名。

③大龍湫高達192米,且瀑布終年不斷,四季景色各異。[甲],水量驟減,瀑布上端只有少量水流下跌,玉帶飄垂;落下幾丈後,便化成一片白如雪、細如粉的水霧了。在山風吹拂下,水霧上下翻騰,宛如一條銀龍在水中滾動,煞是奇妙;在燦爛陽光照耀下,於瀑布散成的煙霧之中,閃出一條巨大的彩色長虹。[乙],大龍湫水量陡增,尤以雷雨初晴時,水流像萬匹野馬,從百丈崖壁上狂奔而下,驚天動地,在深潭激起丈許水柱,捲起萬朵浪花,氣勢恢巨集,使人難以近觀。[丙],江南多綿雨,大龍湫則顯得無比嫵媚。

④小龍湫不像大龍湫那般瀟灑,騰空飄揚,而是緊貼崖壁,傾瀉而下。瀑布直落瀑下的潭中,激起數米高的水柱,旋即形成漩渦湍流,在潭中迴盪。潭的四周,巨石嶙峋,瀑布落入潭內,又從這些亂石縫中溢位來,匯合成臥龍溪。

溪內滾石累累,兩岸山崖突兀,水草肥美。若大雨初晴,小龍湫又變成一條發怒的銀龍在潭中翻騰,發出陣陣巨響,氣勢雄壯。

⑤三折瀑則是由上折、中折和下折三折組成。上折瀑布從崖壁上傾瀉下來,落入石坑,發出潑勒勒的聲響,捲起堆堆水花向下流去,景色秀麗嫵媚。中折瀑布從崖後翻越而下,夾帶無數水珠,從容落入潭中。當山風迴旋時,千萬水珠煙霧亦隨風飛轉;遇麗日當空時,水雲煙霧會顯出一個五彩繽紛的霓虹。遊人若沿潭邊小徑繞到瀑布後面觀看,瀑布似百龍從天而降,尤為神奇。下折瀑布景色較一般,但遊人來到下折瀑前,抬頭仰望四周天空,竟是葫蘆狀,故人稱“葫蘆天”。

⑥散水巖瀑布水量不大,但其姿態卻飄逸瀟灑??

⑦西石樑大瀑則是個瀑洞奇美的景點??

⑧梅雨瀑從崖口墜落,離瀑頂不遠就遇到一塊橫空突兀的崖石,瀑布觸石而四散,頓時化作陣陣雨霧,隨風飄揚,降落時似細雨綿綿,宛如梅雨一般,極富詩情畫意。

⑨這些風采迥異的瀑布,組成一幅壯麗多姿的畫卷。遊人到雁蕩山遊覽,大多是久慕大龍湫等瀑布之美景才踏上旅途的。

1、本文的說明物件是( ),作者是從()和()兩個方面來說明其特徵的。(從原文中找短語回答)

2、下面三個短語應填入文中[甲][乙][丙]三處。填入[甲]處的是(),填入[乙]處的是(),填入[丙]處的是()。(只填序號)

A、陽春時節B、盛夏季節 C、秋冬之際

3、文中第⑨段“這些風采迥異的瀑布”一句中,“這些”指代哪些內容?請具體說明。

4、為了對事物進行具體、生動的介紹,本文主要運用了()和()相結合的表達方式。

5、若把本文第③段“大龍湫水量陡增”中的“陡”字,換面“大”這,表達效果是否一樣?為什麼?

(四)雲南抒情之二

曹靖華

大理美,美得好比一幅風景畫。

洱海,這面光潔的梳妝鏡,南北長百里,東西寬十餘里,就放在它面前。蒼山,這扇彩色錦屏,高達八里,寬百餘里,就豎在它背後。蒼山十九峰,自北而南,宛如十九位仙女,比肩並坐,相偎相依,好像在對鏡理妝,凝視洱海;又好像在顧盼著蒼山下、洱海邊終年盛開的繁花,默默地欣賞。

大理美,美得別緻,有情趣。

我早聽說“下關風,上關花”是大理兩大景色。下關風確實了不起,我一到這兒就領略到了。住在樓上,窗子又正對風口,每夜狂風大作,龍吟虎嘯,屋瓦齊鳴,聳人聽聞。原來下關地當洱海入漾濞江的出口,江水由山谷奪峽而出,直奔下游的瀾滄江。這又深又窄的峽谷,是個大風口,正對著下關。所以,勁風陣陣,呼嘯而來,如錢塘怒潮,萬馬奔騰,地動天搖。多少弱不禁風的'人,都會聞風色變呢!

浮動,水面被它偎著,也柔和地讓它搓揉。隨著早晚的溫涼、四季的寒暖,一陣微風,像那悠遠輕淡的情感,使天地浮現出憂喜不同的顏色。有時候一陣風是這般輕快,這般高興,頑皮似地一路拍打撥弄。有時候淡淡的帶些清愁,有時候潤潤的帶些溫柔;有時候亢爽,有進候淒涼。誰說天地無情?它只微微地笑,輕輕地嘆息,只許抑制著的風拂拂吹動,因為一放鬆,天地便主持不住。

假如一股流水,嫌兩岸縛束太緊,它只流、流、流,直流到海,便沒了邊界,便自由了,風呢,除非把它緊緊收束起來,卻沒法兒解脫它。放鬆些,讓它吹重些吧;樹枝兒便攔住不放,腳下一塊石子一棵小草都橫著身子伸著臂膀來阻擋。窗嫌小,門嫌狹,都擠不過去。牆把它遮住,房子把它罩住。但是風顧得這些麼?沙石不妨帶著走,樹葉兒可以卷個光,牆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樹木可以撥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捲起大浪,把大塊土地吞沒,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腦兒掃個乾淨。聽它狂嗥獰笑怒吼哀號一般,愈是擋住它,愈是發狂一般推撞過去。誰還能

管它麼?地理的泥沙吹在半天,天上的雲壓近了地,太陽沒了光輝,地上沒了顏色,直要把天地搗毀,恢復那不分天地的混沌。

不過風究竟不能掀翻一角青天,撞將出去。不管怎樣猛烈,畢竟悶在小小一個天地中間。吹吧,只能像海底起伏鼓動著的那股力量,掀起一浪,又被壓伏下去。風就是這般壓在天底下,吹著吹著,只把地面吹成一片凌亂,自己照舊是不得自由。末了,像盛怒到極點,不能再怒,化成懨懨的煩悶懊惱;像悲哀到極點,轉成綿綿幽恨;狂歡到極點,變為淒涼;失望到極點,變成淡漠。風盡情鬧到極點,也乏了。不論是嚴冷的風,蒸熱的風,不論是哀號的風,怒叫的風,到末了,漸漸兒微弱下去,剩幾聲悠長的嘆氣,便沒了聲音,好像風都吹完了。

但是風哪晨就吹完了呢。只要是平靜的時候,夜晚黃昏,往往有幾聲低籲,像安命的老人無可奈何的嘆息。風究竟還不肯馴服。或者就為此吧,天地把風這般緊緊的束著。

1、根據第二段文字的內容,概括出洱海、蒼山的特點。“洱海,這面光潔的梳妝鏡”“蒼山,這扇彩色錦屏”這兩句話用的是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2、結合本文具體說說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對下關的風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

(五)鄉韻自多情

①河南,是一塊戲曲浸潤的厚土,戲已經融進了人們的生存狀態。鄉親們熱愛戲,居家過日子,想哭想樂就一定想著戲。戲,是他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②日常生活中,鄉親們要找到看戲的理由很多。逢年過節,趕會趕場,慶祝豐收,翻蓋新房,婚喪嫁娶,都會搭臺唱戲。聽說哪個村子“玩戲”,周圍的一些村莊也像過節一樣,人們不請自到,早早去爭取佔個好位兒,看得清楚,聽得真切,過“癮”。戲演完了,曲終人散,有的人還非要到後臺看看自己喜歡的“角兒”

③有些戲迷,每年農閒的臘月正月二月,都要張羅著請各地有名的戲班到本地來唱戲。戲有了名,角兒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時那張羅家兒不僅白掏力,還得往裡賠本,為請一臺好戲不知要跑多少趟,賠笑臉說話送錢物,把好戲名角兒請來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鄉排排場場唱起了大戲,父老鄉親美美地聽戲看戲,請戲的人心裡別提多得勁兒了!

④戲曲滋潤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們的道德水準。在音樂舞蹈不發達的地區,在沒有電影、電視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麼辦法呢?那就唱戲。平時,田間地頭,鍋臺邊,豬圈旁,常有人或輕吟淺唱,或放聲高吼,那聲音或婉轉或豪放,或悲悽或明亮,都直接地、酣暢淋漓地表達了人們的情感和心聲。

⑤社會大舞臺,人生一臺戲。人誰知曉,浩如煙海的劇目裡,唱出了多少波瀾壯闊,表達了多少情意綿綿,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來,鄉親們在戲曲的芳香裡沉醉著。在戲裡,他們認識了楊家將,結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戲??正是這戲曲瓊漿的滋養,使父老鄉親質樸善良,愛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惡醜。

⑥唱戲,唱跑了憂愁,唱來了歡愉,激發了善良正直,喚起了濃濃鄉情。一個臺灣老兵講,他大半輩子沒學會哭,可是近來一聽豫劇就掉淚,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國,我遇到了一位已經是上流社會人物的河南老鄉,他鄭重地託我辦一件事——把家鄉戲的錄音帶寄一些來。他緊緊地握著我的手,甚至還給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細細看他時,發現他眼裡分明有淚花在閃??

⑦鄉親鄉韻自多情。廣袤的中原大地,不僅能夠長出金色的小麥和稻穀,而且也成就了豫劇、曲劇和越調。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遙遠的故鄉。故鄉情,親人愛,親和力,凝聚力,都在戲裡??

1、根據第③段內容,解釋“拿堂”一詞在文中的意思。

2、第⑤段寫到了“戲曲瓊漿的滋養”,從文中看,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3、第⑥段講述臺灣老兵和在美國的河南老鄉的故事,作用是什麼?

4、從全文看,“鄉韻自多情”的“情”可以從哪些方面理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