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熟了經典散文

來源:才華庫 2.89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散文吧?散文的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麥子熟了經典散文,歡迎大家分享。

麥子熟了經典散文

前幾日下鄉,偶然見到了幾塊麥田,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金黃,微風吹送,掀起了滾滾麥浪,一如在大地上抖動一床碩大的黃色的絨毯。再索性按下車窗玻璃,瞬間送來陣陣麥香,我不禁想到了麥收時節家鄉人常唸叨的一句口頭語:麥子熟了,好割了。今天,在微信朋友圈,我看到攝友拍攝了一組照片名叫《農耕富庶地,膠東金糧倉》,攝友大概登高望遠,俯拍出遼遠的一片金燦燦的景象,滿屏盡是金色的麥浪,此時的我,又想到“麥子熟了”這句話,思維好像在被什麼催促著似的,在被什麼催促著呢?噢,想起來了,是熟了的麥子。

眼見金黃的麥浪,引發了我思維的波瀾,攝友的照片給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我的眼前立刻浮現出兒時麥收的景象,那時候的鄉村,都是以生產隊為單位勞動,生產隊長就是生產隊裡的總指揮,麥收時節,彷彿是參加一次大突擊戰,生產隊長帶領著男女老少走向了大片麥田,他一如戰場上的指揮員,站在地頭上一打量,便開始分工:“男勞力割麥子,每人四壠;女勞力捆麥子,要跟上;高年級學生負責推麥子,低年級學生由王紅領著拾麥穗,現在開鐮了!”隨著他的一聲令下,男勞力就如同整齊列隊衝鋒陷陣的士兵一樣,在小麥地頭“一”字擺開,緊接著就拉開了收割小麥的序幕。

麥田裡鐮刀割麥子的`“沙沙”聲此起彼伏,響聲一片。男勞力們開始還是整齊並排著的陣勢,接著就像排兵佈陣似地變換起來,一會就把麥田像割布一樣豁開了一道道口子,口子在不斷地豁大,陣勢在不斷地往前推進,跟在後面的女人們,只能看到男人們漸行漸遠的背影,不時地誇讚著走在前面的男人們:“你看XXX個頭不高,還真是把割麥子的好手。”“XXX身大力不虧,也衝到前面去了。”“看著人家割麥子不慌不忙的,可就是割得快。”男人們聽到背後傳來女人們的讚歎聲,似乎像長跑運動員聽到啦啦隊的“加油”聲,一會兒就不見影了,再一使勁就衝到了地頭,坐下來抽了一袋煙,後面的還沒攆上,足以看出割麥子的差距。等到後面的也割到地頭了,就算告一段落,生產隊長高聲喊著:“大夥歇歇了!”聽到吆喝聲,男人們肩上搭上條毛巾,三個一幫,兩人一夥,走到周遭的水庫旁,三下五除二地褪去衣褲,赤條條地跳到了水庫裡,沖沖涼,洗卻身上的勞累,享受著勞累後的輕鬆和歡樂。女人們則解下了頭上的圍巾,走到水庫壩下的水渠旁,蹲下洗洗手,洗把臉,頓覺清爽、輕鬆了許多,彎彎的河渠裡,不時地傳出女人們的歡聲笑語,響徹在廣闊的田野裡,這是鄉村夏天麥收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隨著漸漸長大,到了麥收的時候,我還參加過學校統一組織的“三夏支農”勞動,搞好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其實重點就是幫著搞麥收,那時,最經典的一句話叫:“虎口奪糧”,形象地說明了麥收季節的緊張氣氛,要求學生們全力以赴搞好夏收夏種,顆粒歸倉。我們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輪流幫助本村各生產隊搞麥收,田野裡,我們揮汗如雨;場院裡,我們挑燈夜戰。每到一個生產隊,都像來了一支“增援部隊”,都會突擊完成一項艱難的勞作,麥收任務就會很快完成;每到一處,都會傳出一陣陣歡聲笑語。

那時的麥收,都是“人海戰術”,每到一地,全班都拉開了戰線,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在老家村北頭那茫茫的一片麥田裡,我們兩個班的一百多號人,拉開了收割小麥的序幕,都是同齡人,都在比試著幹,誰也不服誰,誰也不嫌累,爭先恐後,都怕被別人落下。一會兒,張三衝到前面去了,一會兒李四又追上了,再一會兒,王五又攆到頭裡去了,整個麥田裡都呈現著熱鬧緊張的景象,似乎這不是麥田,而是角逐場,那時正年輕的我們,血氣方剛,熱血沸騰,麥收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麥田成為了我們的練兵場,茫茫的麥田裡留下了我們幾多汗水,也留下了我們為家鄉人民搶麥收的一片赤誠之心,還有同學之間集體勞動的深情厚誼,這樣的場面不管過去多少年都永生難忘。

記得更有意義的是,麥收時節,我們還走村串鄉,到潘家、寶店等村子、生產隊幫助搞麥收,周遭村子的遼闊麥田裡,隨處可見我們的身影,時而能聽到我們歡樂的笑聲。在那炎炎的夏日裡,幫助寶店村收割小麥的時候,這個村的鄉民怕我們中暑,派人擔著綠豆湯漫山越嶺送到我們面前,從綠豆湯裡浸泡著的諸多綠豆裡,我感受到了這是對我們的最好獎賞,從他們的獎賞裡,隱隱感到了少年之我為社會所做的貢獻。

後來,在單位上班的時候,每每到了麥收的時候,我還依然回家幫著搞麥收,為了提高速度,提前磨好了鐮刀,為了避開炎熱天氣的曝晒,我早晨三四點鐘就起床了,提上鐮刀,披星戴月地奔向了靜寂的麥田裡,鐮刀霍霍地割起了麥子,等到別人都上坡割麥子時,我家那一塊麥田都快割完了,每到麥收的時候,我總能想起回家幫助收割小麥的情景,現在想來,還有點親切的滋味。

再後來,單位裡組織部分黨員到大田鎮扶貧村幫助收割小麥,我積極報名參加,和領導、同事一起幫助扶貧村百姓收割小麥的感受又不同,置身於他們的麥田裡,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太不容易了,我們應該盡全力幫助他們從“虎口中奪糧”。於是,我們幫了這家幫那家,直到全部收割完。說實話,割麥子可是件苦差事,等到我們返回城裡的時候,都已累得精疲力盡,可我們心裡是痛快的,因為,這樣的麥收是非常有意義的。

如今的麥收,已不見了當年的大隊人馬,更不見了揮舞鐮刀的刀光鐮影,處處麥田裡響起的是收割機的轟鳴聲,既減輕了收割小麥的勞累,又是割、收“一條龍”。可我總感到缺少了點什麼,缺少了往日集體手握鐮刀割小麥的熱鬧場景,有時我還真想拿起鐮刀,走向麥田,找找當年那種割麥子的感覺,咀嚼、回味當年那一幕幕割麥子的情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