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粽子香散文

來源:才華庫 1.93W

千年的粽子香中,一個隆重的節日——端陽節,被中華民族執著地流傳了下來,還有一個偉大的名字——屈原。

千年粽子香散文

兩千多年前的那一輪端端正正的太陽,帶著香花野草的味道,飄繞著古典的衣飾,透著濃濃的詩意,就那麼穿越了長長的歷史,令人驚奇地照進今天來,就那麼跨過數千裡的空間,由江漢流域的古楚地照到這滇西小鎮楚雄來。兩千年來的濃濃粽子香,一縷縷飄進這現代化的都市來。

“屈平……博聞強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因讒之……王怒而疏屈平”(《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這是楚懷王時期,屈原開初憑其出眾才能深得楚懷王信任,楚國也充滿生機和希望,後屈原為小人所短,遭疏遠流放,楚國也從此國運衰微國難重重。楚國的命運跟屈原的命運休慼相關。我感慨漢語詞彙的偉大,“流放”和“流芳”竟然是同樣的讀音,我想這種巧合可能和屈原不無關係。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歷史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扭曲和變態。於是,黃鐘大呂一般的屈原被貶黜,而瓦釜一般的奸佞小人靳尚等人卻慷慨得志耀武揚威。

正人君子的眼裡是容不下任何一粒沙子,見不得任何一點卑鄙邪惡無恥的,於是“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公元前278年,楚將莊蹻“暴郢”,“百姓震愆”“民離散而相失”。農曆五月五日,再次被流放,已經展轉流離在湘沅一帶大概九年之久的屈原,“被(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遠離故國,又無職位,對於國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嘆而已。“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矣?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沉)汨羅江以死。”一個憂國憂民的忠臣從此消失,中國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文人詩人、也是中國第一位偉大的詩人從此隕落。戰國的歷史星空中,本來因為有了屈原異常璀璨明亮,從此大大減色。

中國詩歌的天空中,屈原是李白之前最亮的詩星之一。

李白敬佩屈原,學習了屈原的浪漫主義手法,但是李白沒有學會屈原的脫俗的氣節和高貴的精神,現實主義,和憂國憂民的思想。

屈原大量吸收楚地方言入詩文,特別是“兮”字用得多,使詩歌有了鮮活靈動的形式和內容,開創了“楚辭”體新詩歌。屈原的作品,今存26篇,即《離騷》、《天問》、《遠遊》、《卜居》、《漁父》、《招魂》,和11篇《九歌》、9篇《九章》。

《離騷》,是《楚辭》的篇名,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文學史上,還常常“風”“騷”並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屈原的人生路是萬般曲折的,所以他在詩中寫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大痛苦大執著大氣魄遂成為千古名句,被後人用來自勉和激勵別人。

屈原的詩,既根植於現實,又充滿幻想色彩,大量吸收古代神話傳說,想象大膽豐富,運用鋪排手法,把現實人物、歷史人物、神話人物交織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國,人間和幻境,過去和現在交織在一起,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創造了瑰麗奇特、絢麗多彩的'浪漫幻想世界,藝術魅力強烈,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詩文的先河。

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五日,屈原跳進汨羅江時,是懷著萬般孤獨、寂寞、痛苦、無奈、淒涼的情懷,心灰意冷,他不會想到,從此整個中華民族都將記住他的名字,從此整個中華民族將年復一年執著地用一個萬分隆重的節日來紀念他。我為他感到欣慰。

世界上再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會給予一個詩人、一個愛國者如此高的榮譽和待遇。於是,這之後才有了岳飛、文天祥、史可法、于謙、聞一多……一撥又一撥的詩人、愛國者才效仿屈原,前赴後繼,為國家民族不惜拋頭顱撒熱血,於是又有了慷慨豪情和震撼人心的名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我為自己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員而自豪。

不知這位偉大的愛國者知道這些,會不會也象我一樣欣慰。估計十之八九不會,因為他的理想並不在寫詩,而在“美政”,即聖君賢臣,任人唯賢,振興國家民族,而他的國家滅了,理想都已經成空。今天的我們,是把他當作偉大的愛國詩人來紀念,而當初他寫詩並不是目的,卻是手段,“憂愁幽思而作《離騷》”,發發牢騷而已,並不想以詩名世。

屈原的詩辭中大量出現的江蘺、辟芷、秋蘭、木蘭、申椒、菌桂、蕙、荃等香花香草香木,在數千年之後的今天,在這西南邊僻的小小楚雄,被人們大量採摘回家來,或者懸掛於門楣上,或者懸掛於門側,或者懸掛於室內牆壁上,只為了驅邪避祟。毫無疑問,這是因為人們牢記得,屈原是一個與邪惡勢不兩立的、行得端走得正的人。屈原詩中,是用香花香草比喻正直的人、君子、賢人。“正”當然是壓“邪”的,香花香草裝飾的屋子,正人君子賢人聚集的地方,奸邪小人、疾病鬼魅當然就沒有立足之地,當然就會逃遁遠避。

兩千多年前的那一輪端端正正的太陽,帶著香花野草的味道,飄繞著古典的衣飾,透著濃濃的詩意,就那麼穿越了長長的歷史,令人驚奇地照進今天來,就那麼跨過數千裡的空間,由江漢流域的古楚地照到這滇西小鎮楚雄來。

兩千多年後的端陽節,整個楚雄城裡都掛滿艾蒿、菖蒲,溢滿艾蒿和菖蒲的清香,還有粽子香,兩千多年前的那一個農曆五月五日,屈原的內心是多麼淒涼,氣氛是多麼冷清,可是現在,雖然沒有張燈結綵、鳴放鞭炮,但是家家戶戶懸掛香草艾蒿菖蒲,採買粽子葉包粽子,比起任何其他民族傳統節日更有特色。

這畢竟不是一個喜慶的節日,一個偉大的生命隕落了,不能張燈結綵、鳴放鞭炮,但是今天人們確實是喜氣洋洋地來過這個節日的,喜慶中不乏對屈原的深深緬懷。我想,肯定還是有很多人知道,這個偉大的節日是為了紀念一位偉大的詩人、偉大的愛國者的。當聽到一位母親、又一位父親耐心地給他們的孩子講過端陽節是為了紀念一位偉大的詩人、偉大的愛國者屈原的時候,我感動得快要掉下淚水。

只因為有這麼樣一個端陽節,整個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執著地在紀念這一個詩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我覺得,世界上沒有那一個民族有中華民族這麼樣高雅高貴,這麼樣知道感恩、知恩圖報。我為自己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員而自豪。

我曾經想過,如果屈原不是一位詩人,而只是一位忠臣,又或者只是一位偉大的詩人,而不是一位愛國者,國人還會不會數千年持之以恆、執著地用這麼隆重的一個節日、全民族來紀念他。看來不會。譬如,李白,同樣是一位才氣橫溢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中同樣根植於現實,又充滿幻想色彩,大量吸收古代神話傳說,想象大膽豐富,運用鋪排手法,把現實、歷史、神話交織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國,人間和幻境,過去和現在交織在一起,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創造了瑰麗奇特、絢麗多彩的浪漫幻想世界,藝術魅力強烈。可是為什麼他不能享受到整個民族數千年用這麼隆重的節日紀念的待遇呢?原因主要可能就是他沒有殉國,不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那麼,文天祥、于謙、史可法等以身殉國的偉大愛國者,又為什麼不能享受到這種隆重的紀念方式呢?很明顯,他們也有了不起的詩文才氣,但是與屈原比較起來,才氣明顯是小巫見大巫、不可同日而語。主要還是因為屈原是中國第一個有名有姓的文人、詩人,在這之前,中國文學只有神話傳說、民間集體創作的民歌,和作者姓名不可考證的民歌。

原來,中國詩歌文曲星的天空中明顯只能出現屈原等璀璨奪目的星星。那些小人們,那些跳樑小醜們,秦國奸細張儀,楚國權臣靳尚、南後鄭袖、令尹子蘭等人,當時為收拾了屈原而自鳴得意,可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以為可以永遠一手遮天的楚國權臣靳尚、南後鄭袖、令尹子蘭們,沒有笑到最後,沒有笑到今天,“身與名俱滅”了,而“正道直行”,被他們這夥小人折磨來折磨去、歷經磨難的屈原卻萬古流芳了,應該他笑了,早就應該他笑了。現在,我要感謝那些小人們,是他們成全了屈原,沒有他們設詭計,進讒言,一逼再逼屈原,中國可能就要失去一位偉大的詩人、一位偉大的愛國者。沒有流放,屈原就可能寫不出偉大的《離騷》和其他作品,沒有這些小人們,屈原就不可能自沉汨羅江,也就難以萬古流芳。如果我是屈原,如果我和我的這些敵人們都能夠重生再會,我一定要感謝他們,感謝他們成全了我,數千年來享受全世界這麼獨一無二、還可能是空前絕後的待遇。但是,我的國家被他們蛀空了,弄跨了,所以假設不可能成立,我不可能感激他們。

還是那一輪太陽,跟屈原跳進汨羅江那天一樣,靜謐地照在我生活的這一個西部邊陲小城上,一大早,就有很多人上山採香草艾蒿和菖蒲了,一併採來無數的中草藥、野花,不到正午,就擺滿了大街小巷,二三百米的老街道懷象街、米市街甚至大型農貿市場和瑞祥、水閘口等,都瀰漫著香草野花和中草藥的芬芳。

還是那一個“暴(楚國都城)郢”的楚國大將莊蹻,叫屈原恨之入骨、卻又無奈、只好自投汨羅江的莊蹻,攻佔了滇國“昆彌”——今昆明一帶,緊接著攻佔了今楚雄一帶,當時楚雄尚無名字,為了顯示其功績,莊蹻驕橫地一指長鞭,說,此地就叫“威楚”吧,於是我這家鄉就叫“威楚”。這竟然就成為了我生活的這個小城“楚雄”名字的由來(郭沫若詩“莊蹻通滇肇錫名,楚威遠鎮古邊庭”),我感到自己與屈原好象有了更進一層的關係。可惜,搬起石頭砸中了自己的腳,莊蹻攻佔了滇國昆明以後,本打算撤兵回楚國,沒想到屢經磨難的楚國不堪一擊,被秦國滅掉了,莊蹻只好客死當時還很蠻荒雲南。真是罪有應得,我在他客死在了雲南,做了孤魂野鬼兩千多年以後的今天仍然感到開心,為屈原、為所有的正人君子和懷念屈原們的人們感到開心。

偉大的屈原,跨過了數千年,由小小的楚地走向整個大中國,使整個大中國的村村寨寨鄉鄉鎮鎮和各大都市都溢滿了野花、香草、中草藥和詩的香味。“試問詩意都幾許?一街菖蒲,滿城粽子,艾蒿、黃酒和棗子。”

每年端陽節,還隔著很多天,就有人買賣粽子、艾蒿和菖蒲了,健忘的我們終於又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我見到此情此景,常常很感動很欣慰,我感激這些人們,詩意的生活總是被他們這麼執著地創造出來。我是一個教師,必然要教給學生優秀的文化遺產,包括屈原的《離騷》。整個民族這麼隆重紀念屈原,必將能激發我的學生的愛國激情和對祖國文化的愛。

我很感動,家鄉人執著地把這個節日叫做端陽節,既有屈原是一輪端端正正的太陽,照徹整個中華民族、中國歷史的意思,又有把屈原這一輪光照華夏、光耀千古的太陽恭恭敬敬端出來讓大家祭拜尊崇的意思。兩千多年前的那一輪端陽,應該為自己曾經照耀過屈原而感到幸運,否則,都過去那麼多年了,誰還記得呢?

我猜想,艾蒿、菖蒲無法真正驅邪除祟,但是,我還是每年都象其他同胞一樣,執著地買回幾束,鄭重其事、恭恭敬敬地,懷著一腔對屈原的敬意和緬懷,懷著滿腔對國人和民族的敬意和感動感激,牢牢地掛在門楣上。小小的幾束香草馬上使室內外充滿芬芳,單調難看的門馬上有了綠意生機,還有清潔空氣、改善空氣的作用。

據說從前人們做粽子,準備雄黃酒,不是拿來給自己吃,而是拿去丟進屈原沉進去的汨羅江中,餵飽江裡的魚蝦水鬼,叫他們不要去吃屈原,去害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採摘艾蒿、菖蒲,也不是拿回自己家裡來驅邪避害,而是同樣拿去丟進汨羅江中,驅除江水裡的鬼魅,叫他們無法加害屈原。我想,屈原一生以香花香草自比,只願楚國到處只有香花香草一般的賢臣、正人君子,楚懷王周圍也只有香花香草一般的賢臣、正人君子,實現他的“聖君賢臣”“美政”的理想,他不願與淤泥小人同流合汙,唯願與香花香草正人君子為伍,國人知道這一點,所以拋入江中無數香花香草,表達對詩人的無限祝福和緬懷。後來,其他地方的人紀念屈原,就把這些東西準備好以後,投進當地的江中,表達對屈原的祝福敬意和緬懷。再後來,變成了家家戶戶包粽子吃粽子,在門楣廳堂懸掛艾蒿,表達對屈原的敬意和緬懷。

屈原本身就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藥,一味治療精神欠缺症和人格低下症的良藥,一味絕對地道的本土藥。在這一個利慾心、私心太重,慾火太旺,正義和良心失落的年代,國人思想中或者說心中有毒的東西越來越過多,他可以替我們祛邪敗火。當我們愛國心下降,民族氣節低下,人格低下,正義和良心失落,與世俗同流合汙,缺乏剛正不阿之心,精神中氣不足,忠於民族國家人民之心不足之時,想想屈原,讀一讀屈原,服食屈原這一味良藥,這一味本土中草藥,可以滋補精神,強壯精神,滋補人格。一句話,在這個精神普遍虛弱的年代,精神虛弱的我們應該多想想屈原,多讀屈原,多服食屈原這一味中藥。

我想,有這種整個民族團結一心,這種對正義的尊崇,對正義之士的敬愛和緬懷,中華民族必定真的能夠驅邪避害,前途光明。有偉大人才的民族是很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有了偉大人才並且知道尊崇的民族是最有希望前途最光明的民族!我為屈原高興,他雖然跳進了汨羅江,滿腔愛國理想無法實現,卻贏得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景仰。我為中華民族而自豪,有這麼偉大的愛國子孫。

我在一縷縷沁人心脾的艾蒿菖蒲等香草味和當歸、黃芪等中草藥香中,對著端陽節的端陽,舉起杯,向古楚國和汨羅江所在的東方,恭恭敬敬地給屈原敬三杯黃酒……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他跳進汨羅江的這一天,農曆五月五日,五月端午,又被國人稱為詩人節。此時,我聞見了兩千年來的粽子香,帶著古典詩歌味道、古楚辭味道的粽子香。

熱門標籤